[石钟山记] 2

《石钟山记》文言文知识竞赛

(一)一词多义判断填空

1.( )

2.( )

A. 抓 B.捕捉 C.抓取 D. 击、拍

1.( )

2.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

A.虽然 B.即使 C.仅 D.只有

1.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

2.噌吰如钟鼓不绝。( )

3.一鼓作气。( )

A.鼓声 B.击鼓 C.击鼓进攻 D.震动

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

2.小学而大遗。( )

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

4.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 )

A.遗失 B.遗留,留下的 C.送给 D.丢弃

1、是说也,人常疑之。( )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3、唯利是图。( )

4、觉今是而昨非。( )

5、余是以记之。( )

A.这 B.这样 C.宾语前置标志 D. 正确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

2.噌吰如钟鼓不绝。( )

A.陡峭 B.停止 C.断 D.极

(二)常用实词

A.轻妙 B.下雨 C.下雨 D. 细听

2.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A.房梁 B.鼓槌 C.竹筏 D.芦苇

A.回声 B.声音大 C.发出声音 D.馈赠

3.( )

A.往 B.出嫁 C.适合 D.刚才

4.( )

A.坚固 B.鄙陋 C.固然 D.所以

A. 夜晚 B.没有 C.不要 D.疾苦

5.( )

A.缓慢 B.宽 C.松 D.静

6.( )

A.对着 B.适应 C.应当 D.当做

7.有窾坎镗鞳者相应。( )

A.朝向 B.趋向 C.先前 D.假使

A.水波 B.水波激荡 C.钟声 D.钟声宏亮 8.( )

A.水波 B.水波激荡 C.钟声 D.钟声宏亮

9. ( )( )

A.依靠 B.沿袭 C.由于 D.于是

A.知道 B.知识 C.记住 D.标记

10.( )

A.胸 B.主观想象 C.断定 D.凭主观想象断定

11.( )

A.危险 B.几乎 C.大概 D.懒惰 12. )( )( )

A.边远 B.简陋 C.浅陋 D.丑

A.于是 B.竟然 C.仅仅 D.就是

A.斧头 B.重量单位 C.金属 D.货币单位

13.( )

A.宿巢 B.停留 C.游息 D.不安 14.( )( )

A.虽然 B.即使 C.仅 D.只有

A.说 B.言语 C.字 D.记载

(三) 通假字

1.至莫夜月明( )

A.“莫”同“暮” B、“莫”同“停” C、“莫”同“挺” D、“莫”同“廷”

2.南声函胡( )

A.“ 函胡 ”通“含糊” B.“函胡”同“哈呼” C.“函胡”同“哈哈” D.“函胡”同“呼呼”

(四) 词类活用

1.( )

A.名做动,看,听 B.使动用法,使„„看,使„„听

C.意动用法,以„„为目,以„„为耳 D.名做状,亲眼,亲耳

2. )

A.名做动,睡 B.使动用法 使„„睡

C.意动用法,以„„为夜 D.名做状,在夜中

3.( )

A.名做动,乘舟 B.使动用法,使„„坐船

C.意动用法,以„„为舟 D.名做状,乘舟

4.( )

A.名做动,发出声音 B动做名,声音

C.使动用法,使„„鸣 D.意动用法,以„„鸣

5.( )

A.名做动,鼓起 B.使动用法,使„„鼓起

C.意动用法,以„„为鼓 D.名做状,用鼓

6.( )

A.名做动,命名 B.使动用法,使„„命名

C.意动用法,以„„为名 D.名做状,在„„名义下

7.( )

A.名做动,擂鼓 B.使动用法,使„„擂鼓

C.意动用法,以„„为鼓 D.名做状,用鼓

(五)常用虚词

1.今以钟磬置水中。( )

2.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A.以为,认为 B.用 C.因为 D.凭借

1.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

2.因笑谓迈曰。( )

A.依靠 B. 趁机 C.由于 D.于是

1、石之铿然有声者。( )

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

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A. 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 B.代词,引出判断 C.介宾结构后置的标志 D.定语后置的标志

1.余固笑而不信也。( )

2.舟人大恐,徐而察之。( )

3.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

4.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

5.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 )

6.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7.扣而聆之。( )

A.并列 B.修饰 C.假设 D.转折 E.承接 F.递进 G.因果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2.微波入焉。( )

3.如乐作焉。( )

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

A.指示代词,那里,这里 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C.兼词,于之,在哪里D.语气助词,啊,呀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

1、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

2、是说也,人常疑之。( )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A.它 B.这 C.宾语前置的标志 D定语后置的标志.

(五) 特殊句式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2.古之人不余欺也。( )

3.得双石于潭上。( )

4.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

5.此世所以不传也。( )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7.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8.而大声发于水上。( )

9.余是以记之( )

10.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

A.被动句 B.判断句 C.宾语前置 D.定语后置 E.介宾后置句 F.省略句

《石钟山记》文言文知识竞赛

(一)一词多义判断填空

1.( )

2.( )

A. 抓 B.捕捉 C.抓取 D. 击、拍

1.( )

2.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

A.虽然 B.即使 C.仅 D.只有

1.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

2.噌吰如钟鼓不绝。( )

3.一鼓作气。( )

A.鼓声 B.击鼓 C.击鼓进攻 D.震动

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

2.小学而大遗。( )

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

4.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 )

A.遗失 B.遗留,留下的 C.送给 D.丢弃

1、是说也,人常疑之。( )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3、唯利是图。( )

4、觉今是而昨非。( )

5、余是以记之。( )

A.这 B.这样 C.宾语前置标志 D. 正确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

2.噌吰如钟鼓不绝。( )

A.陡峭 B.停止 C.断 D.极

(二)常用实词

A.轻妙 B.下雨 C.下雨 D. 细听

2.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A.房梁 B.鼓槌 C.竹筏 D.芦苇

A.回声 B.声音大 C.发出声音 D.馈赠

3.( )

A.往 B.出嫁 C.适合 D.刚才

4.( )

A.坚固 B.鄙陋 C.固然 D.所以

A. 夜晚 B.没有 C.不要 D.疾苦

5.( )

A.缓慢 B.宽 C.松 D.静

6.( )

A.对着 B.适应 C.应当 D.当做

7.有窾坎镗鞳者相应。( )

A.朝向 B.趋向 C.先前 D.假使

A.水波 B.水波激荡 C.钟声 D.钟声宏亮 8.( )

A.水波 B.水波激荡 C.钟声 D.钟声宏亮

9. ( )( )

A.依靠 B.沿袭 C.由于 D.于是

A.知道 B.知识 C.记住 D.标记

10.( )

A.胸 B.主观想象 C.断定 D.凭主观想象断定

11.( )

A.危险 B.几乎 C.大概 D.懒惰 12. )( )( )

A.边远 B.简陋 C.浅陋 D.丑

A.于是 B.竟然 C.仅仅 D.就是

A.斧头 B.重量单位 C.金属 D.货币单位

13.( )

A.宿巢 B.停留 C.游息 D.不安 14.( )( )

A.虽然 B.即使 C.仅 D.只有

A.说 B.言语 C.字 D.记载

(三) 通假字

1.至莫夜月明( )

A.“莫”同“暮” B、“莫”同“停” C、“莫”同“挺” D、“莫”同“廷”

2.南声函胡( )

A.“ 函胡 ”通“含糊” B.“函胡”同“哈呼” C.“函胡”同“哈哈” D.“函胡”同“呼呼”

(四) 词类活用

1.( )

A.名做动,看,听 B.使动用法,使„„看,使„„听

C.意动用法,以„„为目,以„„为耳 D.名做状,亲眼,亲耳

2. )

A.名做动,睡 B.使动用法 使„„睡

C.意动用法,以„„为夜 D.名做状,在夜中

3.( )

A.名做动,乘舟 B.使动用法,使„„坐船

C.意动用法,以„„为舟 D.名做状,乘舟

4.( )

A.名做动,发出声音 B动做名,声音

C.使动用法,使„„鸣 D.意动用法,以„„鸣

5.( )

A.名做动,鼓起 B.使动用法,使„„鼓起

C.意动用法,以„„为鼓 D.名做状,用鼓

6.( )

A.名做动,命名 B.使动用法,使„„命名

C.意动用法,以„„为名 D.名做状,在„„名义下

7.( )

A.名做动,擂鼓 B.使动用法,使„„擂鼓

C.意动用法,以„„为鼓 D.名做状,用鼓

(五)常用虚词

1.今以钟磬置水中。( )

2.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A.以为,认为 B.用 C.因为 D.凭借

1.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

2.因笑谓迈曰。( )

A.依靠 B. 趁机 C.由于 D.于是

1、石之铿然有声者。( )

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

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A. 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 B.代词,引出判断 C.介宾结构后置的标志 D.定语后置的标志

1.余固笑而不信也。( )

2.舟人大恐,徐而察之。( )

3.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

4.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

5.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 )

6.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7.扣而聆之。( )

A.并列 B.修饰 C.假设 D.转折 E.承接 F.递进 G.因果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2.微波入焉。( )

3.如乐作焉。( )

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

A.指示代词,那里,这里 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C.兼词,于之,在哪里D.语气助词,啊,呀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

1、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

2、是说也,人常疑之。( )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A.它 B.这 C.宾语前置的标志 D定语后置的标志.

(五) 特殊句式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2.古之人不余欺也。( )

3.得双石于潭上。( )

4.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

5.此世所以不传也。( )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7.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8.而大声发于水上。( )

9.余是以记之( )

10.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

A.被动句 B.判断句 C.宾语前置 D.定语后置 E.介宾后置句 F.省略句


相关文章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网友来稿)(教师中心稿)
  • 温岭二中   孔  若  秋流行的说法,<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粗看似乎没有错,作者游石钟山才会有这篇记,文章中也清楚地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但如果细看,我们会发现,这并不是游记,而是一篇碑记.记,作为一种文体,又 ...查看


  • [石钟山记]教学案一体化
  • <石钟山记>教学案一体化 高一语文备课组 一.预习指要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l.归纳积累鼓.殆.何.莫.发五个多义词的义项. 2.掌握临.鸣.扣.适.向.识.考7个实词的意义及用法. 3.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 ...查看


  • 石钟山记教案
  • 石钟山记 1.教学目标 ①.熟读背颂全文,掌握.积累实词及特殊句式 ②.通过删减比较,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及所表现的精神内涵 ③.学习作者深入实际,探求事物原委的精神 2.教学重点:同上① 3.教学难点:同上②③ 一.导入新课 记得上学期我们 ...查看


  • 石钟山记1
  • <石钟山记>文言词语归纳整理部分难点 一.重点文言虚词:焉.盖.是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2.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3.盖叹郦元之简 "焉"的用法分析: ■ (1)澎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记&g ...查看


  • 广西贺州文物古迹介绍
  • 富川瑞光塔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分享到:2 ·富川瑶族自治县旅游·富川瑶族自治县文物古迹·富川瑶族自治县十大景点·富川瑶族自治县全部景点·富川瑶族自治县特产·富川瑶族自治县美食·富川瑶族自治县地名网·富川瑶族自治县名人 富川瑞光塔 富川瑞 ...查看


  • [石钟山记]
  • <石钟山记>练习 一.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苏轼,字 并称"三苏":也是 之一.其散文与 并称" ",其诗 与________并称" ",其词与 并称&qu ...查看


  • 石钟山记带答案
  • 一.通假字 ①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②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二.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2.自以为得其实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 ...查看


  • 石钟山记知识整理
  • <石钟山记>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①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②至莫夜月明 通"暮",晚上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①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用船,乘着船 ② 大石 ...查看


  • 石钟山记字词整理
  • <石钟山记>知识点 一. 通假字: 南声函胡(通"含糊",重浊模糊) 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通"叩",敲击) 二. 古今异义: 空中而多窍 ...查看


  • 修改钟山区平安建设治安整治50天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 钟山区平安建设治安整治50天攻坚工作 实施方案 遵照2014年9月7日区委常委会议的决定,为深入推 进平安钟山建设,确保国庆期间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社会稳定,进一步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现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