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伯玉与孔子

蘧伯玉与孔子

蘧伯玉(约公元前585年—公元前484年),名瑗,字伯玉,谥成子,春秋时期卫国蒲邑(今长垣伯玉村)人,卫国贤大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孔 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蘧伯玉先后侍奉卫国献公、殇公、灵公三代国君,品德高尚,光明磊落,贤孝浮于国,仁而有智,知非寡过,与时俱进,终生崇尚仁与礼,为孔子少有之忘年挚友。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时自己的政治抱负无用武之地,决定周游列国。而后的十四年中,十年在卫,先后两次居于蘧公处,第二次返回卫国并于其家设帐授徒,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并多次游蒲,至今长垣县留有“三善镇”“参木村”“习礼王村”“蘧公村击磬处”“学堂岗讲学处”等村名或遗迹。蘧孔之交的千古佳话流传至今,显示了二人亲密之交。蘧公的政治主张、言行、情操,赢得了孔子、庄子等圣贤的尊崇,对儒家学说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为儒家学派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雕塑由汉白玉石制作而成,以蘧公和孔子手持竹简交流思想的场景为主体内容,再现了蘧孔之交的历史画面。人物背景为古竹简造型,记录《论语》等典籍中有关蘧公与孔子的事迹或言论。基座浮雕前为孔子“有朋自远方来”名言,左右分别为“孔子杏坛讲学”,“蘧公宫门蘧车”场景。

长垣县第一中学初中部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八日立

蘧伯玉与孔子

蘧伯玉(约公元前585年—公元前484年),名瑗,字伯玉,谥成子,春秋时期卫国蒲邑(今长垣伯玉村)人,卫国贤大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孔 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蘧伯玉先后侍奉卫国献公、殇公、灵公三代国君,品德高尚,光明磊落,贤孝浮于国,仁而有智,知非寡过,与时俱进,终生崇尚仁与礼,为孔子少有之忘年挚友。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时自己的政治抱负无用武之地,决定周游列国。而后的十四年中,十年在卫,先后两次居于蘧公处,第二次返回卫国并于其家设帐授徒,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并多次游蒲,至今长垣县留有“三善镇”“参木村”“习礼王村”“蘧公村击磬处”“学堂岗讲学处”等村名或遗迹。蘧孔之交的千古佳话流传至今,显示了二人亲密之交。蘧公的政治主张、言行、情操,赢得了孔子、庄子等圣贤的尊崇,对儒家学说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为儒家学派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雕塑由汉白玉石制作而成,以蘧公和孔子手持竹简交流思想的场景为主体内容,再现了蘧孔之交的历史画面。人物背景为古竹简造型,记录《论语》等典籍中有关蘧公与孔子的事迹或言论。基座浮雕前为孔子“有朋自远方来”名言,左右分别为“孔子杏坛讲学”,“蘧公宫门蘧车”场景。

长垣县第一中学初中部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八日立


相关文章

  • 孔子语录精选100则
  • 孔子语录精选100则 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 ...查看


  • 孔子的资料
  • 孔 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 ...查看


  • 人物简介孔子
  • 人物简介 [1] [2]孔子子姓孔氏,生于公元前551年.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孔防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孔子其七世祖孔父嘉在宫廷内乱中被华督所杀,其子木金父为避难逃到鲁国邹邑,从此以后木金父以其父亲的字为孔氏)[3],名丘,字仲尼 ...查看


  • 孔子在中国的七种形象
  • 孔子在中国的七种形象 孔子到了汉代,在国家政治思想领域已树立了合法正统的形象:他的著作<春秋>是治理天下的一面镜子,孔子本人则是王者之师. 第一种形象是"圣化".一介布衣的孔子被初步塑造成圣人,中间大概经历了 ...查看


  • 孔子的品格述略
  • 摘自林语堂<孔子的智慧> 在孔子去世后数百年,以及再往后的中国历史上,孔子本人的声望之高及其遗教地位之隆,要归之三个因素.第一,孔子思想对中国人特具吸引力:第二,中国古典学术与历史知识为孔门学人所专有,而当时其他学派对中国古典及 ...查看


  • 读[论语]见孔子人格魅力
  • 武锋 细读<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孔子是一位具有多彩多姿性格的人,有时还很可爱.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能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里产生重要影响,当然是源于它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与孔子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有莫大的关系. 孔 ...查看


  • 孔子言语教学理念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启示
  • 孔子言语教学理念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启示 作者:冉淑梅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11期 摘 要:在孔子的教育活动中,他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是与他的有教无类理念相适应的.同时,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又是以他的言行观为理论 ...查看


  • 谈文化的孔子与政治的孔子
  • 谈文化的孔子与政治的孔子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时候都在否定孔子.比较近的有两次,第一次是二十世纪初的"五四"运动,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第二次是二十世纪中期"文化大革命"运动 ...查看


  • 我眼中的孔子
  • 我眼中的孔子 09级1班 孟思宇 指导老师;闫研 内容提要:孔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英雄.相比老子的高深莫测,庄子的漂渺遁世,只有勇于入世.至情至性.在黑暗的世界里坚持为理想而奋争的孔子最为可亲可敬.这就是孔子,穿越几千年的时光河流,我们可以看 ...查看


  •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相关解释
  • 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相关解释由名人名言网特别编辑 [释义]孔子说:"君子要有九种考虑:看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