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实验报告四

电路实验报告四

《单管共射极放大器》

姓名:吴媚 学号:[1**********]2 班级:12级信息安全一班

姓名:吴淑珍 学号:[1**********]2 班级:12级信息安全一班

实验内容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测量:

1)从信号发生器输出f=1KHZ,Vi=30mV(有效值)的正弦电压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将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接到双踪示波器Y轴输入端,调整电位器Rp,使示波器上显示的Vo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然后关闭信号发生器,即Vi=0,测试此时的静态工作点,填入表1.1中。 (Re=R4)

表1.1

2.测试电压放大倍数Av

1)从信号发生器送入f=1 KHZ,Vi=30mV的正弦电压,在输出端带负载和不带负载的两种情况下(J7跳线)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Vo,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v=Vo/Vi。

2)用示波器观察Vi和Vo电压的幅值和相位。

把Vi和Vo分别接到双踪示波器的CH1和CH2通道上,在荧光屏上观察它们的幅值大小和相位。

实验结果:

理论值

Vi的幅值为48mV, Vo的幅值为515mV,相位差为175°。

3.测量单极共射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1)当输入信号f=1KHZ,Vi=30mV,RL=5.1K ,在示波器上测出放大器中频区的输出电压Vopp(或计算出电压增益)。

2)增加输入信号的频率(保持Vi=30mV不变),此时输出电压将会减小,当其下降到中频区输出电压的0.707(-3dB)倍时,信号发生器所指示的频率即为放大电路的上限频率fH。 误差

0% 2%

3)同理,降低输入信号的频率(保持Vi=30mV不变),输出电压同样会减小,当其下降到中频区输出电压的0.707(-3dB)倍时,信号发生器所指示的频率即为放大电路的下限频率fL 。

4)计算出通频带的数值,BW= fH – fL。

实验结果:

1) Vopp测量值为0.25814V,Vi=0.021V,电压增益为13

2) 经测量,fH=402.400kHz

3) fL=137.8Hz

4) BW=402.2622kHz

误差分析:由于电位器不能进行微调,而示波器接受信号的灵敏度很高,只要稍稍调节电位器波形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很难具体调节到频率上下限,只能测量出一个大概的值。

4.输入电阻Ri的测量

按图1.2接入电路。取R=5.1K ,用万用表分别测出Vs' 和Vi,则

此外,还可以用一个可变电阻箱来代替R,调节电阻箱的值,是

Vi=1/2Vs’,则此时电阻箱所示阻值即为Ri的阻值。这种测试方法通常称为“ 半压法”。

量的值也一直在跳动,只能去相对稳定的值。所以最后的计算值误差可能比较大。

5. 输出电阻Ro的测量

按图1.2接入电路。取RL=5.1k ,用万用表分别测出J7断开 时的开路电压Vo及RL=5.1k 时的输出电压VoL,则

 四、实验总结

 1、 列表整理测量结果,并把实测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取一组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产生误差原因。

 2、总结RC,RL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

答:Rc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大、输入电阻不受影响、输出电阻越大。

RL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小、输入电阻越小、输出电阻不受影响。

 3、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答:静态工作点在特性曲线的位置如果上升(变大),那么Q点会到达饱和区,会

出现饱和失真,也就是正弦波信号的上半部分会缺失。

静态工作点在性曲线的位置如果下降(变小),那么Q点会到达截止区,会出现截

止失真,也就是正弦波信号的下半部分会缺失。

4、分析讨论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答:1.在做第三个实验的时候几次的测量值变化非常大,后来发现时因为调节电位

器调的太快了,导致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变化佷大。而本身需要测量临界值就在

其中,所以错过了最佳值。后来耐心的一点点调节电位器,情况好多了。

2.在做第四五个实验的时候,测量值与理论值相差很远。后来发现时 有一些地方没接通。改正之后还是有问题。最后改用其他试验箱发现

可以。是实验箱出问题了。

3.more

 五 思考题

 1.加大输入信号Vi 时,输出波形可能会出现哪几种失真?分别是由什么原

因引起的?

答:饱和失真,就是信号顶部被削平了;截止失真,信号底部被削平了;双峰失真,

顶部和底部都削平了。当三极管进入饱和以后。集电极电流的波形就出现削顶失真

(对应的是集电极电压出现削底失真)。当三极管截止后。集电极电流的波形就出现

削底失真(集电极电压出现削顶失真)。若静态工作点选得太高,容易引起饱和失真;

反之又引起截止失真,实验过程中若输入信号过大导致三极管工作在非线性区,即

使工作点选择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输出电压波形仍可能出现双向失真。

 2.影响放大器低频特性fL 的因素有哪些?采取什么措施使 fL降低?

答:其中因素很多,但是主要因素是器件性能和设计者水平的因素。

影响放大器低频特性的主要电容是:1、输入耦合电容Ci和输入阻抗Ri:

fT=1/2πRiCi;2、输出耦合电容Co和负载阻抗RL。

使 fL降低的措施:增大输出电阻和电容可以减小

 3.提高电压放大倍数 Av会受到哪些因素限制?

答:负载和输入电阻。

 4.测量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时,为什么测试电阻R要与Ri或Ro相接近? 答:为了满足电压放大倍数的要求。

 5.调整静态工作点时,Rb1 要用一个固定电阻和电位器串联,而不能直接用电位器,为什么?

答:防止电位器旋到底阻值为零流过电位器电流过大,从而会导致其烧

毁。同时使偏流更稳定。而且可调电阻一般只能旋转270度,如果只用一

个电位器旋转一点点,阻值变化就很大,不容易调到最佳,同理,即使

工作点调好后,旋转部分稍微移动(如受到震动)一点点,工作点就变

化了。所以标准的设计过程就是先计算出大概的阻值,再串联电位器,

这样就精确多了。 还有,避免电位器为0时,直接造成基极与直流电源

短接,造成电阻为0.

电路实验报告四

《单管共射极放大器》

姓名:吴媚 学号:[1**********]2 班级:12级信息安全一班

姓名:吴淑珍 学号:[1**********]2 班级:12级信息安全一班

实验内容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测量:

1)从信号发生器输出f=1KHZ,Vi=30mV(有效值)的正弦电压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将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接到双踪示波器Y轴输入端,调整电位器Rp,使示波器上显示的Vo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然后关闭信号发生器,即Vi=0,测试此时的静态工作点,填入表1.1中。 (Re=R4)

表1.1

2.测试电压放大倍数Av

1)从信号发生器送入f=1 KHZ,Vi=30mV的正弦电压,在输出端带负载和不带负载的两种情况下(J7跳线)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Vo,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v=Vo/Vi。

2)用示波器观察Vi和Vo电压的幅值和相位。

把Vi和Vo分别接到双踪示波器的CH1和CH2通道上,在荧光屏上观察它们的幅值大小和相位。

实验结果:

理论值

Vi的幅值为48mV, Vo的幅值为515mV,相位差为175°。

3.测量单极共射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1)当输入信号f=1KHZ,Vi=30mV,RL=5.1K ,在示波器上测出放大器中频区的输出电压Vopp(或计算出电压增益)。

2)增加输入信号的频率(保持Vi=30mV不变),此时输出电压将会减小,当其下降到中频区输出电压的0.707(-3dB)倍时,信号发生器所指示的频率即为放大电路的上限频率fH。 误差

0% 2%

3)同理,降低输入信号的频率(保持Vi=30mV不变),输出电压同样会减小,当其下降到中频区输出电压的0.707(-3dB)倍时,信号发生器所指示的频率即为放大电路的下限频率fL 。

4)计算出通频带的数值,BW= fH – fL。

实验结果:

1) Vopp测量值为0.25814V,Vi=0.021V,电压增益为13

2) 经测量,fH=402.400kHz

3) fL=137.8Hz

4) BW=402.2622kHz

误差分析:由于电位器不能进行微调,而示波器接受信号的灵敏度很高,只要稍稍调节电位器波形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很难具体调节到频率上下限,只能测量出一个大概的值。

4.输入电阻Ri的测量

按图1.2接入电路。取R=5.1K ,用万用表分别测出Vs' 和Vi,则

此外,还可以用一个可变电阻箱来代替R,调节电阻箱的值,是

Vi=1/2Vs’,则此时电阻箱所示阻值即为Ri的阻值。这种测试方法通常称为“ 半压法”。

量的值也一直在跳动,只能去相对稳定的值。所以最后的计算值误差可能比较大。

5. 输出电阻Ro的测量

按图1.2接入电路。取RL=5.1k ,用万用表分别测出J7断开 时的开路电压Vo及RL=5.1k 时的输出电压VoL,则

 四、实验总结

 1、 列表整理测量结果,并把实测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取一组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产生误差原因。

 2、总结RC,RL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

答:Rc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大、输入电阻不受影响、输出电阻越大。

RL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小、输入电阻越小、输出电阻不受影响。

 3、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答:静态工作点在特性曲线的位置如果上升(变大),那么Q点会到达饱和区,会

出现饱和失真,也就是正弦波信号的上半部分会缺失。

静态工作点在性曲线的位置如果下降(变小),那么Q点会到达截止区,会出现截

止失真,也就是正弦波信号的下半部分会缺失。

4、分析讨论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答:1.在做第三个实验的时候几次的测量值变化非常大,后来发现时因为调节电位

器调的太快了,导致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变化佷大。而本身需要测量临界值就在

其中,所以错过了最佳值。后来耐心的一点点调节电位器,情况好多了。

2.在做第四五个实验的时候,测量值与理论值相差很远。后来发现时 有一些地方没接通。改正之后还是有问题。最后改用其他试验箱发现

可以。是实验箱出问题了。

3.more

 五 思考题

 1.加大输入信号Vi 时,输出波形可能会出现哪几种失真?分别是由什么原

因引起的?

答:饱和失真,就是信号顶部被削平了;截止失真,信号底部被削平了;双峰失真,

顶部和底部都削平了。当三极管进入饱和以后。集电极电流的波形就出现削顶失真

(对应的是集电极电压出现削底失真)。当三极管截止后。集电极电流的波形就出现

削底失真(集电极电压出现削顶失真)。若静态工作点选得太高,容易引起饱和失真;

反之又引起截止失真,实验过程中若输入信号过大导致三极管工作在非线性区,即

使工作点选择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输出电压波形仍可能出现双向失真。

 2.影响放大器低频特性fL 的因素有哪些?采取什么措施使 fL降低?

答:其中因素很多,但是主要因素是器件性能和设计者水平的因素。

影响放大器低频特性的主要电容是:1、输入耦合电容Ci和输入阻抗Ri:

fT=1/2πRiCi;2、输出耦合电容Co和负载阻抗RL。

使 fL降低的措施:增大输出电阻和电容可以减小

 3.提高电压放大倍数 Av会受到哪些因素限制?

答:负载和输入电阻。

 4.测量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时,为什么测试电阻R要与Ri或Ro相接近? 答:为了满足电压放大倍数的要求。

 5.调整静态工作点时,Rb1 要用一个固定电阻和电位器串联,而不能直接用电位器,为什么?

答:防止电位器旋到底阻值为零流过电位器电流过大,从而会导致其烧

毁。同时使偏流更稳定。而且可调电阻一般只能旋转270度,如果只用一

个电位器旋转一点点,阻值变化就很大,不容易调到最佳,同理,即使

工作点调好后,旋转部分稍微移动(如受到震动)一点点,工作点就变

化了。所以标准的设计过程就是先计算出大概的阻值,再串联电位器,

这样就精确多了。 还有,避免电位器为0时,直接造成基极与直流电源

短接,造成电阻为0.


相关文章

  •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 实验名称:组成并联电路 一.实验目的 会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两只小灯泡.三个开关.两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条. 三.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 ...查看


  • 电工学实验答案
  • 哈哈.b两端电压测量的准确性. 电流表的内阻越小越好,以减小其上的电压,以保证a.b支路电流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4 RLC串联交流电路的研究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2 列表整理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总结串联交流电路的特点. 答:当XL X ...查看


  • 14年综合技能训练安排及要求
  • 综合技能训练实验(实习)计划书 一.实验(实习)目的.主要任务及要求 本实验环节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综合技能.通过对集成电路设计工具的使用和完成相关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的 ...查看


  • [电子技术基础综合实验
  • <电子技术基础综合 实验(Ⅰ) > 实验资料 电子实训中心 2002 年 9 月 一.本课程设置目的 模拟电子技术是各理工科院校学生必修科目, 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起着重要 的作用.根据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职高专教 ...查看


  • 数字电路指导书
  • 篇一:数电实验指导书 数 字 电 路 实 验 指 导 书 开封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目录 第一部分实验基础知识 一实验的基本过程-----------------------------------------3 二实验操作规范和故障检查方法- ...查看


  • 译码器实验报告
  • 课程编号: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数字电路 实验名称: 译码器 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刘静 报告人: 李金梁 组号: 03 学号: 2013130025 实验地点: n102 实验时间: 2014年 10 ...查看


  • 电路实训报告
  • 数字电路 实 验 报 告 姓 名: 田月皎 学 号: [1**********]01 学 院: 信息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 导 教 师: 邹 尔宁 协助指导教师: 2011年 12 月 28 日 实验一 常用仪器仪表使用 一. ...查看


  • 电话音带通滤波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 模拟电路综合性设计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所属课程:姓 名:学 号: 电话音带通滤波电路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 123456789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运放.滤波器的基本知识,了解滤波器种类.基本结构及频率响应特性: 2. 掌握带通滤波器参数 ...查看


  • 实验五直流斩波电路实验报告
  •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班 级 电气4班 姓 名 李晓英 梁琦 季中元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光电实验室 评定成绩 评阅教师 --------- -----实 验 报 告 要 目----- --------- 1 实验 ...查看


  • 串并联电流电压规律探究实验报告单
  • 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探究实验报告 (一)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 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的A 点.B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