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对教育的话题永不厌倦,他对教育的兴奋劲已经持续十多年,要是算上求学和教学,已经有大半辈子。作为官员,人们不太记得他的政绩,却总将他的名字和“新教育”联系在一起,好像他更应该是教育者。 从苏州市副市长到民进中央副主席,他的工作都与教育有关。“我这一生跟教育始终没有断过缘分,从读书开始。”入读江苏师范学院师范专业政教系,三年级时,因为学校缺教育学老师,中途到上海学教育学,学完回校直接任教。 1999年,在苏州市副市长任上的朱永新还怀着著书立说的书生梦想。《管理大师德鲁克》中的一句话触动了他:“仅仅凭自己的著作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你能够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活。”还陶醉在写作中的朱永新恍然顿悟:书写再多没有人看,不能改变生活。 “于是1999年到了湖塘桥小学,2000年出版了《我的教育理想》,我把它看成是新教育诞生的标本,在里面描绘了我的理想教育蓝图。” “一旦走进去,的确跟在大学里写书、做研究,完全是不一样的风景。”朱永新真切感受到:一个好的理论,的确可以改变老师、改变孩子、改变学校。 朱永新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自序中说起不堪的童年:“我本来是不善言辞的人,更谈不上讲演了。小学时候,我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结巴。” 出生于教师家庭,父亲是小学老师,后来是小学校长、聋哑学校校长,得过“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6年,正在北京领取“中国十大教育英才”奖的朱永新,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 在追思中,他意识到父亲对他的影响。从小学一年级起,父亲就给他安排了一项功课:每天早上5�30准时把他从床上拖起来临摹柳公帖,一天不落。“虽没成书法家,却让我养成并保持至今的一个好习惯――睁眼即起。当人们还在梦中酣睡,我已挑灯早读了;当人们起床洗漱时,我已工作两个多小时了。” 轮到朱永新为人父时,女儿朱墨便成为他理想的“小白鼠”。女儿上学时,新教育刚刚起步,“新教育一些很重要的理念,在她身上都有体现。她小学毕业时写了一本书叫《老虎拉车我敢坐》,写她的小学生活;初中毕业写了一本《我和老爸是哥们》;等到高中毕业就一下子写了三本,还有一本长篇小说《梦之队》,一篇游记《背起行囊走天下》”。如今,女儿已是复旦大学文学博士。 “你看,我的生活和教育交织太深,分不清。”心宽体胖的朱永新,看起来对这样的人生别无他求。 如何理解“教育是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朱永新认为:幸福当然很好理解。教育本来应该是一件最幸福的事,孩子们在一起,团队生活,嬉戏玩乐,比一个人在家里要幸福。读书求知是一种惊奇、挑战,它也应该是很幸福的。师生之间的交往,同伴之间的交流,也应该是很幸福的。所以你想不通为什么教育变成了烦恼。所以,我们要把幸福还给孩子,因为没有幸福的童年,就不会有幸福的人生。老师没有教育的幸福感,就不会好好教孩子。所以,应该把幸福还给教师和孩子。 所谓完整,也是针对当下教育的,因为它是分数的教育、考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好的教育,应该是身心灵完整的统一,这不是过去所讲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在身心灵全面发展上的个性发展,帮助每个孩子成为自己,成为自己的前提恰恰是全面完整。 要把学校办成一个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在学校里把世界的美好和精彩呈现出来,学生才能在里面找到自我。现在只给他呈现知识、分数,他就永远是一个分数的英雄,学生也永远找不到自己。这就是新教育归结的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十多年过去,在全国做过的一系列新教育实验、效果如何? 朱永新坦言:一个好的教育理念必须到课堂里去,到课程里去。新教育的晨诵午读暮省,新教育的童话剧,新教育的教师发展……从2006年开始,差不多每年都要推出一个新的理念和课程。朱永新说,新教育在全国最领先的是两个理论,一是生命叙事理论,一是专业发展理论。生命叙事理论把教师的生命看成一个故事,好的老师能把故事变成传奇;专业发展,包括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教师要专业写作。因为写作是思考的真正开始,没有写作是没有真正地思考。每天写1 000字,我保证老师能与心目中的偶像比肩,甚至超越他们。 新教育实验听起来像田园诗一样,但学生终究要去应对考试和分数的现实。朱永新对此十分自信:很多人都担心这个问题,我说根本不用去担心,新教育一直都不追求分数,但是新教育一定会有好的分数,好的分数是对新教育额外的奖赏。 书香校园活动,学生有大量的阅读,在这基础上,他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比别人要强很多。中央电视台评选的十大读书少年里,有6个是新教育的孩子。虽然听起来偶然,但还是能说明问题的。 因为我所做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发明,而是我们几千年来教育里最精彩、最有效的东西,比如阅读,书香校园建设,学生在大量阅读以后,他的发展是肯定不用说的。老师也是这样,目前全国最优秀的团队,基本都在新教育。全国所有的重要奖项,比如《中国教育报》每年评的推动中国教育的十大优秀教师,最近七八年,都有新教育的老师,多的时候,候选人有6个。全国有1 400多万教师,每年1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新教育的老师,说明新教育的老师在全国是成长最快的。老师成长,自然学生就会成长。 据朱永新介绍,新教育有两大目标,或者愿景,一是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样本。 新教育的每月一事,就是在新教育学校里,每个月做一件事情,每件事情后面有一个价值观。不闯红灯背后是如何面对规则,通过这件事让学生懂得规则的意义,从规则到法律,一套体系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设计。 现在社会对民间教育改革关注得不够。中国最穷的乡村小学,山西绛县,每天从一首诗开始,中午孩子们一起阅读,闾丘露薇说,如果所有乡村教育都这样,中国教育就变了。 所以我们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成为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此外,还要打造中国本土新教育学派,希望形成中国本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探索。
朱永新对教育的话题永不厌倦,他对教育的兴奋劲已经持续十多年,要是算上求学和教学,已经有大半辈子。作为官员,人们不太记得他的政绩,却总将他的名字和“新教育”联系在一起,好像他更应该是教育者。 从苏州市副市长到民进中央副主席,他的工作都与教育有关。“我这一生跟教育始终没有断过缘分,从读书开始。”入读江苏师范学院师范专业政教系,三年级时,因为学校缺教育学老师,中途到上海学教育学,学完回校直接任教。 1999年,在苏州市副市长任上的朱永新还怀着著书立说的书生梦想。《管理大师德鲁克》中的一句话触动了他:“仅仅凭自己的著作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你能够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活。”还陶醉在写作中的朱永新恍然顿悟:书写再多没有人看,不能改变生活。 “于是1999年到了湖塘桥小学,2000年出版了《我的教育理想》,我把它看成是新教育诞生的标本,在里面描绘了我的理想教育蓝图。” “一旦走进去,的确跟在大学里写书、做研究,完全是不一样的风景。”朱永新真切感受到:一个好的理论,的确可以改变老师、改变孩子、改变学校。 朱永新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自序中说起不堪的童年:“我本来是不善言辞的人,更谈不上讲演了。小学时候,我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结巴。” 出生于教师家庭,父亲是小学老师,后来是小学校长、聋哑学校校长,得过“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6年,正在北京领取“中国十大教育英才”奖的朱永新,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 在追思中,他意识到父亲对他的影响。从小学一年级起,父亲就给他安排了一项功课:每天早上5�30准时把他从床上拖起来临摹柳公帖,一天不落。“虽没成书法家,却让我养成并保持至今的一个好习惯――睁眼即起。当人们还在梦中酣睡,我已挑灯早读了;当人们起床洗漱时,我已工作两个多小时了。” 轮到朱永新为人父时,女儿朱墨便成为他理想的“小白鼠”。女儿上学时,新教育刚刚起步,“新教育一些很重要的理念,在她身上都有体现。她小学毕业时写了一本书叫《老虎拉车我敢坐》,写她的小学生活;初中毕业写了一本《我和老爸是哥们》;等到高中毕业就一下子写了三本,还有一本长篇小说《梦之队》,一篇游记《背起行囊走天下》”。如今,女儿已是复旦大学文学博士。 “你看,我的生活和教育交织太深,分不清。”心宽体胖的朱永新,看起来对这样的人生别无他求。 如何理解“教育是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朱永新认为:幸福当然很好理解。教育本来应该是一件最幸福的事,孩子们在一起,团队生活,嬉戏玩乐,比一个人在家里要幸福。读书求知是一种惊奇、挑战,它也应该是很幸福的。师生之间的交往,同伴之间的交流,也应该是很幸福的。所以你想不通为什么教育变成了烦恼。所以,我们要把幸福还给孩子,因为没有幸福的童年,就不会有幸福的人生。老师没有教育的幸福感,就不会好好教孩子。所以,应该把幸福还给教师和孩子。 所谓完整,也是针对当下教育的,因为它是分数的教育、考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好的教育,应该是身心灵完整的统一,这不是过去所讲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在身心灵全面发展上的个性发展,帮助每个孩子成为自己,成为自己的前提恰恰是全面完整。 要把学校办成一个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在学校里把世界的美好和精彩呈现出来,学生才能在里面找到自我。现在只给他呈现知识、分数,他就永远是一个分数的英雄,学生也永远找不到自己。这就是新教育归结的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十多年过去,在全国做过的一系列新教育实验、效果如何? 朱永新坦言:一个好的教育理念必须到课堂里去,到课程里去。新教育的晨诵午读暮省,新教育的童话剧,新教育的教师发展……从2006年开始,差不多每年都要推出一个新的理念和课程。朱永新说,新教育在全国最领先的是两个理论,一是生命叙事理论,一是专业发展理论。生命叙事理论把教师的生命看成一个故事,好的老师能把故事变成传奇;专业发展,包括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教师要专业写作。因为写作是思考的真正开始,没有写作是没有真正地思考。每天写1 000字,我保证老师能与心目中的偶像比肩,甚至超越他们。 新教育实验听起来像田园诗一样,但学生终究要去应对考试和分数的现实。朱永新对此十分自信:很多人都担心这个问题,我说根本不用去担心,新教育一直都不追求分数,但是新教育一定会有好的分数,好的分数是对新教育额外的奖赏。 书香校园活动,学生有大量的阅读,在这基础上,他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比别人要强很多。中央电视台评选的十大读书少年里,有6个是新教育的孩子。虽然听起来偶然,但还是能说明问题的。 因为我所做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发明,而是我们几千年来教育里最精彩、最有效的东西,比如阅读,书香校园建设,学生在大量阅读以后,他的发展是肯定不用说的。老师也是这样,目前全国最优秀的团队,基本都在新教育。全国所有的重要奖项,比如《中国教育报》每年评的推动中国教育的十大优秀教师,最近七八年,都有新教育的老师,多的时候,候选人有6个。全国有1 400多万教师,每年1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新教育的老师,说明新教育的老师在全国是成长最快的。老师成长,自然学生就会成长。 据朱永新介绍,新教育有两大目标,或者愿景,一是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样本。 新教育的每月一事,就是在新教育学校里,每个月做一件事情,每件事情后面有一个价值观。不闯红灯背后是如何面对规则,通过这件事让学生懂得规则的意义,从规则到法律,一套体系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设计。 现在社会对民间教育改革关注得不够。中国最穷的乡村小学,山西绛县,每天从一首诗开始,中午孩子们一起阅读,闾丘露薇说,如果所有乡村教育都这样,中国教育就变了。 所以我们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成为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此外,还要打造中国本土新教育学派,希望形成中国本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