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27 谋攻8
今天讲知胜之道第二条。
原文:识众寡之用者胜。
识众寡之用,就是能带兵,能带队伍,概括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道办这个事,需要用多少兵。
二是知道自己能带多少兵,自己能掌控多少兵。
三是怎么带兵,怎么用兵,怎么练兵,等等。
第三个内容,在势篇里会具体讲讲,所以这里稍微说点。所谓“治众如治寡”,韩信带兵,多多益善,给他一百万兵,他跟带一百人一样方便。组织架构,就是从小到大战斗单位的设计,古代打仗最小战斗单位是五个人。戚继光剿倭寇,设计了十二人一组的鸳鸯阵。林彪发明“一点两面三三制”,以三人为最小战斗单位。从三个人一个战斗小组,到上百万的大军,他指挥起来都像挥自己的手臂一样方便自如。
第一,知道办这个事,需要用多少兵。
做成一件事,需要多少钱,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这个是做领导的必备之修为。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在计算成本,对军事成本没有研究的人不能做将领,对完成某件事需要多少成本没有研究的领导不适宜做指挥。有些领导,不清楚做成一件事需要10个人通力合作,手下只有两个人他就敢跟老板打包票拍胸脯揽活干,这样只能让自己下属工作更累,当然由于人力不足,工作也不会出成绩,从而又会让下属很没有成就感,丧失战斗精神。长此以往,领导在老板那里的信任被降低,在下属面前丧失威信。
看个故事:秦王政要灭楚, 朝廷开会问需要多少兵马,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说“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当然喜欢李信,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结果打得大败,七个都尉被斩,成为秦军少有的大败仗。秦王赶紧去给王翦赔礼道歉请他出山。王翦的条件还是六十万兵。王翦率军到了楚国,驻扎下来,营门一关,也不出战,每天就开运动会搞体育比赛。他兵多,楚军也没法来攻。就这么耗了一年,楚军熬不住,开始频频调动。楚军一调动,露出破绽,他就挥师出击,一举灭了楚国。
第二,领导要知道自己能管理多少下属。
职场上有个“彼得原理”。其实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领导也不例外,领导能管理的下属人数也有个极限。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如果不是韩信,5万兵能带的很好,10万兵勉强,20万兵就带的乱七八糟。这种事很常见。这是一个管理能力,一个组织动员的能力。你能带一个班?一个排?一个团?还是一个军?一般人结个婚都闹得鸡飞狗跳的,一个人都唬不住领导不了,还指望统御千军万马?呵呵。
刘邦跟群臣讨论谁谁谁能带多少兵,问韩信说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能带十万,多了您就搞不定。刘邦问你能带多少?韩信说我嘛,多多益善,再多的兵我都能带。
所以打仗的本事,人们看到的是谋略,勇敢,因为那里面有故事,有谈资,男女老幼都爱听,广为流传。而还有一个不被人们挂在嘴边的是组织,动员,管理。管理的事讲起来枯燥,人们听不懂,也不爱听。但这才是大头,才是真正的能够决定胜负的关键。
让你管60万人,让你带着60万人挤一堆,一年不干活,你能管得住吗?你能保证这些人不找事,不闹事吗?这就是管理的本事。王翦之所以能成为王翦,关键就在于此——不仅没出事,还把60万小伙子调整得棒棒哒,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作战能力呱呱叫。一般人能有这本事?
我们每个人可以想一想,我能带多少人的团队?管二十人的公司,和管二百人的公司,不是一回事。想要做牛逼的事,就不要贪恋那些传奇故事,而应该老老实实去打基础,不要怕枯燥,那是真本事。
看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帮助?
顶多有某些启发,肯定不会有特别大的帮助。
我们不能指望看一篇文章就能改变命运,也不应期望一个启发就能年赚百万。
但每天看一篇好文,每天得一个启发,或许就能。
不经历风雨,不可见彩虹。
一篇文章所能解决的问题有限,真正的成功还需脚踏实地干起来。
那么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探索兵法之奥秘,研习制胜的韬略。
ps:更好的思维,更好的自己。跟着兵哥读兵法,用知识武装大脑,用兵法创富人生。
兵法交流群:117976328,加入请注明:兵法
笔记27 谋攻8
今天讲知胜之道第二条。
原文:识众寡之用者胜。
识众寡之用,就是能带兵,能带队伍,概括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道办这个事,需要用多少兵。
二是知道自己能带多少兵,自己能掌控多少兵。
三是怎么带兵,怎么用兵,怎么练兵,等等。
第三个内容,在势篇里会具体讲讲,所以这里稍微说点。所谓“治众如治寡”,韩信带兵,多多益善,给他一百万兵,他跟带一百人一样方便。组织架构,就是从小到大战斗单位的设计,古代打仗最小战斗单位是五个人。戚继光剿倭寇,设计了十二人一组的鸳鸯阵。林彪发明“一点两面三三制”,以三人为最小战斗单位。从三个人一个战斗小组,到上百万的大军,他指挥起来都像挥自己的手臂一样方便自如。
第一,知道办这个事,需要用多少兵。
做成一件事,需要多少钱,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这个是做领导的必备之修为。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在计算成本,对军事成本没有研究的人不能做将领,对完成某件事需要多少成本没有研究的领导不适宜做指挥。有些领导,不清楚做成一件事需要10个人通力合作,手下只有两个人他就敢跟老板打包票拍胸脯揽活干,这样只能让自己下属工作更累,当然由于人力不足,工作也不会出成绩,从而又会让下属很没有成就感,丧失战斗精神。长此以往,领导在老板那里的信任被降低,在下属面前丧失威信。
看个故事:秦王政要灭楚, 朝廷开会问需要多少兵马,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说“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当然喜欢李信,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结果打得大败,七个都尉被斩,成为秦军少有的大败仗。秦王赶紧去给王翦赔礼道歉请他出山。王翦的条件还是六十万兵。王翦率军到了楚国,驻扎下来,营门一关,也不出战,每天就开运动会搞体育比赛。他兵多,楚军也没法来攻。就这么耗了一年,楚军熬不住,开始频频调动。楚军一调动,露出破绽,他就挥师出击,一举灭了楚国。
第二,领导要知道自己能管理多少下属。
职场上有个“彼得原理”。其实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领导也不例外,领导能管理的下属人数也有个极限。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如果不是韩信,5万兵能带的很好,10万兵勉强,20万兵就带的乱七八糟。这种事很常见。这是一个管理能力,一个组织动员的能力。你能带一个班?一个排?一个团?还是一个军?一般人结个婚都闹得鸡飞狗跳的,一个人都唬不住领导不了,还指望统御千军万马?呵呵。
刘邦跟群臣讨论谁谁谁能带多少兵,问韩信说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能带十万,多了您就搞不定。刘邦问你能带多少?韩信说我嘛,多多益善,再多的兵我都能带。
所以打仗的本事,人们看到的是谋略,勇敢,因为那里面有故事,有谈资,男女老幼都爱听,广为流传。而还有一个不被人们挂在嘴边的是组织,动员,管理。管理的事讲起来枯燥,人们听不懂,也不爱听。但这才是大头,才是真正的能够决定胜负的关键。
让你管60万人,让你带着60万人挤一堆,一年不干活,你能管得住吗?你能保证这些人不找事,不闹事吗?这就是管理的本事。王翦之所以能成为王翦,关键就在于此——不仅没出事,还把60万小伙子调整得棒棒哒,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作战能力呱呱叫。一般人能有这本事?
我们每个人可以想一想,我能带多少人的团队?管二十人的公司,和管二百人的公司,不是一回事。想要做牛逼的事,就不要贪恋那些传奇故事,而应该老老实实去打基础,不要怕枯燥,那是真本事。
看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帮助?
顶多有某些启发,肯定不会有特别大的帮助。
我们不能指望看一篇文章就能改变命运,也不应期望一个启发就能年赚百万。
但每天看一篇好文,每天得一个启发,或许就能。
不经历风雨,不可见彩虹。
一篇文章所能解决的问题有限,真正的成功还需脚踏实地干起来。
那么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探索兵法之奥秘,研习制胜的韬略。
ps:更好的思维,更好的自己。跟着兵哥读兵法,用知识武装大脑,用兵法创富人生。
兵法交流群:117976328,加入请注明: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