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花茶的历史

中国古代花茶的历史

花茶,又名窨花茶、薰花茶、香片茶等,是一种用香花拼和茶叶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生产历史悠久。我国有六大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花茶独居其一,可见花茶在我国茶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早在宋代蔡襄的《茶录》中就有记载。明代钱椿年编写,顾元庆删校的《茶谱》(1539年)更有具体介绍:“木樨、茉莉、玫瑰、蔷薇、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半含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者太香而脱茶韵,花少者则不香而不尽矣。

1. 花茶的起源

我国花茶的制作至少已经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在用香花窨茶出现之前,人们采用的是在茶中加入香料来增加茶的香气。例如,北宋蔡襄在《茶录》中谈到茶香时云:“茶有真香,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这是说在北宋初年,进贡皇帝的龙凤团茶为增其香,制作时要加入一种龙脑香料。但由于这种龙脑香料十分昂贵,古仅限于贡茶中使用,民间鲜为人知。又由于这种香料的香味过于浓烈,入香后影响了茶的真味,最后这种加香茶未能发展。后来人们在茶中加入香花来增加茶香,就产生了花茶。南宋时对花茶的记述逐渐增多,如陈景?(三点水加斤)在《全芳备祖》中提到:“茉莉薰茶及烹茶尤香。”说明在南宋时已经出现了用茉莉花制作花茶的方法。

2. 花茶的制作工艺

花茶属于再加工茶类,是将红茶、绿茶、乌龙茶等进行加工而成。对花

茶的制造方法的记载最早见于朱权的《茶谱》:“薰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味可爱。”可见刚开始花茶是“隔离熏香”的。这种方法虽然节省了人工拣花的时间,但因茶与鲜花隔离,会影响茶坯吸收香气。后来针对此法的不足,发展成了窨制法。

花茶的窨制工艺比较复杂,它是通过鲜花吐香,茶叶吸香,从而使花香和茶味融为一体。茶能吸附花香,是因为干燥的茶叶具有疏松而多孔隙的结构,以及内具有较强吸附气味特性的棕榈酸和萜烯类等大分子化合物。这些特殊结构的和大分子物质使茶叶特别容易吸附花的香味。明代钱椿年的《茶谱》中有记载花茶的一些制法:“如木樨花须去其枝蒂及尘垢、虫蚁,用磁罐一层茶一层花相间至满,纸箸扎固,入锅重汤煮之,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又如“莲花茶,仅日末时将半含莲花拨开放细茶撮纳满蕊中,以麻皮略挚令其经宿,次早摘花倾出茶叶用建纸包茶焙干,再如前法又将茶叶入别蕊中,如此者数次取其焙干收用,不胜香美。”

窨制花茶的茶坯主要是烘青绿茶,还有毛峰、大方、红茶及乌龙茶等。 茉莉花茶是用经过加工干燥的茶叶,与含苞待放的茉莉鲜花混合窨制而成的。

3. 花茶的主要品种

茶用香花植物包括茉莉、白兰、珠兰、玳玳、玫瑰、桂花、柚花等,其中以茉莉、白兰、珠兰为主。依窨制用香花种类不同而分为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和桂花茶等。

茉莉花茶是花茶中产量最多,畅销最广的产品。明朱权《茶谱》中记载:“今人以果品为换茶,莫若梅、桂、茉莉三花最佳,可将蓓蕾数枚投入

瓯内罨之,少顷,其花自开,瓯未至唇,香气盈鼻矣。”茉莉的品质特点:香气清雅芬芳,滋味甘爽鲜醇。茉莉属常绿灌木,花期分霉花(5~6月)、伏花(7~8月)、秋花(9~10月),其中以伏花品质最好的主要品种有茉莉烘青、茉莉大方、茉莉毛峰、茉莉大毫等。

白兰花茶也是花茶中的主要品种。白兰属常绿乔木,花香浓郁持久。但目前纯粹的白兰花茶生产较少,一般在加工茉莉花茶时,按1/100茶坯量的白兰花作“打底”之用。

珠兰花茶也是我国主要花茶产品之一。珠兰属蔓生常绿灌木,花香优雅持久。珠兰花茶香气清雅芬芳,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淡黄明亮。

玫瑰花茶以玫瑰花为主要原料。玫瑰属落叶灌木,花态艳美,香气浓郁,并且有理气、活血、收敛等药理功能。著名的玫瑰花茶有广东的玫瑰红茶,杭州的九曲玫瑰红茶等。

桂花茶的种类较多,较为出名的有广西桂林和湖北咸宁的桂花烘青,四川重庆的桂花红茶以及福建安溪的桂花乌龙。桂花属常绿小乔木,是重要的观赏花木之一。秋季开花,香气浓郁持久。适制花茶的桂花品种主要是金桂与银桂两种类型。丹桂与四季桂香气较淡,不宜窨制花茶。

中国古代花茶的历史

花茶,又名窨花茶、薰花茶、香片茶等,是一种用香花拼和茶叶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生产历史悠久。我国有六大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花茶独居其一,可见花茶在我国茶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早在宋代蔡襄的《茶录》中就有记载。明代钱椿年编写,顾元庆删校的《茶谱》(1539年)更有具体介绍:“木樨、茉莉、玫瑰、蔷薇、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半含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者太香而脱茶韵,花少者则不香而不尽矣。

1. 花茶的起源

我国花茶的制作至少已经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在用香花窨茶出现之前,人们采用的是在茶中加入香料来增加茶的香气。例如,北宋蔡襄在《茶录》中谈到茶香时云:“茶有真香,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这是说在北宋初年,进贡皇帝的龙凤团茶为增其香,制作时要加入一种龙脑香料。但由于这种龙脑香料十分昂贵,古仅限于贡茶中使用,民间鲜为人知。又由于这种香料的香味过于浓烈,入香后影响了茶的真味,最后这种加香茶未能发展。后来人们在茶中加入香花来增加茶香,就产生了花茶。南宋时对花茶的记述逐渐增多,如陈景?(三点水加斤)在《全芳备祖》中提到:“茉莉薰茶及烹茶尤香。”说明在南宋时已经出现了用茉莉花制作花茶的方法。

2. 花茶的制作工艺

花茶属于再加工茶类,是将红茶、绿茶、乌龙茶等进行加工而成。对花

茶的制造方法的记载最早见于朱权的《茶谱》:“薰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味可爱。”可见刚开始花茶是“隔离熏香”的。这种方法虽然节省了人工拣花的时间,但因茶与鲜花隔离,会影响茶坯吸收香气。后来针对此法的不足,发展成了窨制法。

花茶的窨制工艺比较复杂,它是通过鲜花吐香,茶叶吸香,从而使花香和茶味融为一体。茶能吸附花香,是因为干燥的茶叶具有疏松而多孔隙的结构,以及内具有较强吸附气味特性的棕榈酸和萜烯类等大分子化合物。这些特殊结构的和大分子物质使茶叶特别容易吸附花的香味。明代钱椿年的《茶谱》中有记载花茶的一些制法:“如木樨花须去其枝蒂及尘垢、虫蚁,用磁罐一层茶一层花相间至满,纸箸扎固,入锅重汤煮之,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又如“莲花茶,仅日末时将半含莲花拨开放细茶撮纳满蕊中,以麻皮略挚令其经宿,次早摘花倾出茶叶用建纸包茶焙干,再如前法又将茶叶入别蕊中,如此者数次取其焙干收用,不胜香美。”

窨制花茶的茶坯主要是烘青绿茶,还有毛峰、大方、红茶及乌龙茶等。 茉莉花茶是用经过加工干燥的茶叶,与含苞待放的茉莉鲜花混合窨制而成的。

3. 花茶的主要品种

茶用香花植物包括茉莉、白兰、珠兰、玳玳、玫瑰、桂花、柚花等,其中以茉莉、白兰、珠兰为主。依窨制用香花种类不同而分为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和桂花茶等。

茉莉花茶是花茶中产量最多,畅销最广的产品。明朱权《茶谱》中记载:“今人以果品为换茶,莫若梅、桂、茉莉三花最佳,可将蓓蕾数枚投入

瓯内罨之,少顷,其花自开,瓯未至唇,香气盈鼻矣。”茉莉的品质特点:香气清雅芬芳,滋味甘爽鲜醇。茉莉属常绿灌木,花期分霉花(5~6月)、伏花(7~8月)、秋花(9~10月),其中以伏花品质最好的主要品种有茉莉烘青、茉莉大方、茉莉毛峰、茉莉大毫等。

白兰花茶也是花茶中的主要品种。白兰属常绿乔木,花香浓郁持久。但目前纯粹的白兰花茶生产较少,一般在加工茉莉花茶时,按1/100茶坯量的白兰花作“打底”之用。

珠兰花茶也是我国主要花茶产品之一。珠兰属蔓生常绿灌木,花香优雅持久。珠兰花茶香气清雅芬芳,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淡黄明亮。

玫瑰花茶以玫瑰花为主要原料。玫瑰属落叶灌木,花态艳美,香气浓郁,并且有理气、活血、收敛等药理功能。著名的玫瑰花茶有广东的玫瑰红茶,杭州的九曲玫瑰红茶等。

桂花茶的种类较多,较为出名的有广西桂林和湖北咸宁的桂花烘青,四川重庆的桂花红茶以及福建安溪的桂花乌龙。桂花属常绿小乔木,是重要的观赏花木之一。秋季开花,香气浓郁持久。适制花茶的桂花品种主要是金桂与银桂两种类型。丹桂与四季桂香气较淡,不宜窨制花茶。


相关文章

  • 简论中国古代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
  • 茶业通报.2007.29(2):88-91 Journal of Tea Business 简论中国古代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 陶 德 臣 (解放军理工大学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南京 210007) [摘 要] 中国是世界茶叶原产地,千百年来中国 ...查看


  • 幼儿园说课稿:神奇的阿婆花茶
  • 一.设计意图: 周庄中心幼儿园坐落在一个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古镇中,因此他也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地方性教育资源.利用本土文化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的教育也就成了我园的研究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摸索.探讨和实践,将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运用到教学活动 ...查看


  • 菊花的医疗保健功效及其应用前景展望
  • 菊花的医疗保健功效及其应用前景展望 尹惠 (电气学院 电子1131班 1131202132) 摘要:菊花可以作为中草药来治疗疾病,菊花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菊花除了可以直接作为中药来治疗疾病以外,它还可以做成具有保健和医疗价值的美食 ...查看


  •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教案
  •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4) 共 2 页 审阅签名: 教 学 过 程 (代号A-5) 第 2 页 一.饮食文化的起源(导入部分) 1.从新石器时代直到殷商时期,对谷物的加工一直比较原始简单.先民们通过碾盘.碾棒.杵臼等 ...查看


  • 旅游地理第二章知识点
  •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章(4)摘要 一. 名词解释: 1.城池:包围城市的城墙和周围的护城河. 2.园林:把自然的或经过人工改造的山水地形.树木花草以及人工建筑,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体. 二. 中国之最: 1.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 ...查看


  • 中国古代茶文化历史上的名人
  • 中国古代茶文化历史上的名人 陆游:建茶因陆游而名陆游因建茶而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放翁一生曾出仕福州,调任镇江,又入蜀.赴赣,辗转祖国各地,在大好河山中饱尝各处名茶.茶孕诗情,裁香剪味,陆游 ...查看


  • 茶包装开题报告
  • 2012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梦里水乡-阿婆茶包装设计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 院年级 08级专业艺术设计平面班级 08平面学号 170508130 姓名邵静指导教师张振波职称 中级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梦里水乡---阿婆茶包装设计一.课题 ...查看


  • 菊花药用价值的高低
  • 菊花药用价值的高低,主要和菊花内含的花粉多少有关.在桐乡当地盛产一种品质极高的菊花茶-胎菊,就是在菊花还是在胎儿期间就被采摘下来了,花粉没散落多少所以含量很高,被称为菊中极品,由于产量非常的少,只在桐乡当地才有,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所有路 ...查看


  • 各种茶的介绍
  • 红茶 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调.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 红茶开始创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