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露与未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术式致喉返神经损伤的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回顾显露与未显露喉返神经(RLN)的甲状腺手术术式,并比较RLN损伤情况。方法:随机选取甲状腺手术病例200例,观察组采用显露RLN术式,对照组采用未显露RLN术式,比较术后RLN损伤及术后6个月RLN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RLN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89%、2.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例RLN损伤恢复。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术中,合理显露并保护RLN,可有效避免RLN损伤。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显露;喉返神经

  

  喉返神经损伤后恢复可能性小,术中防止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很重要。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损伤率约为0.3%~9.4%。一侧RLN损伤可表现声嘶,进食呛咳等,双侧RLN损伤除声嘶外,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1]。因而,预防RLN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存在不同看法[2]。本文探讨显露RLN的术式,并与未显露RLN的手术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甲状腺手术200例,其中显露RLN的甲状腺手术106例,显露RLN112条(观察组),未显露RLN的甲状腺手术94例,全切或次全切左右甲状腺叶114侧(对照组)。2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男68例、女132例;年龄(32~78)岁,平均(51.5±15)岁;术后病理诊断,其中甲状腺腺瘤13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1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7例,桥本病9例,甲状腺癌8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等基础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颈丛阻滞或全麻。对术中清醒患者,术中密切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失声,常规处理甲状腺主要供血血管后,全切或次全切左右叶,仅保留背侧正常组织。

  1.2.2观察组给予颈丛阻滞或全麻。术中常规结扎甲状腺中静脉及上极动静脉,向内向上牵引下极及侧叶,在侧叶背面寻找到甲状腺下动脉,在下动脉深面沿着气管食管沟由浅入深分离,找到银灰色线状组织,直到甲状软骨下角处,确定为喉返神经,给予保护后,全切或者次全切左右甲状腺叶。显露喉返神经,有三条径路:1)、甲状腺下动脉径路2)、喉返神经入喉处径路3)、峡部至气管食管沟径路。非显露喉返神经术式:按保护喉返神经解剖区域的方法进行手术,在甲状腺下动脉进入腺体处,紧贴腺体结扎切断甲状腺下动脉,根据病情,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1.3评价方法:手术前后常规检查声带,术前声带活动正常,术后出现声嘶,喉镜见声带麻痹者为RLN损伤;之后六个月再观察发声及复查喉镜,声带恢复者为RLN损伤完全恢复,否则为永久性损伤。

  1.4统计方法: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X2检验,双侧P  2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双侧RLN损伤发生,六个月后情况如表1所示。观察组与对照组RLN损伤发生率分别是0.89%、2.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RLN损伤均恢复正常;对照组1例经过对策代偿接近正常,2例为永久性麻痹。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组别 n 术后RLN情况 术后六个月RLN情况

   正常 RLN损伤 恢复正常 永久性损伤

  观察组 112 111 1 1 0

  对照组 114 68 3 1 2

  

  3讨论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总发生率为1%-14%[3],是甲状腺手术中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术中显露喉返神经,能有效减少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的损伤[4,5],在我们的临床资料中,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组只有1例患者因缝线缝扎时扎住了喉返神经,在术中即时发现,立即松开缝线,未导致喉返神经的永久性损伤,术后无声嘶,而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组患者有3例发生了喉返神经的损伤,而且均在术后才发现,有1例虽然再次手术松开缝线,但损伤无法逆转,另1例为喉返神经离断,无法修复,说明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避免再次手术。

  对于甲状腺手术术中是否需要显露RLN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反对者认为,显露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一些分离和解剖,不仅增加了出血的可能,也增加了RLN损伤的机会;该方案具有如下弊端:1)对于恶性病变,甲状腺切除不彻底,气管、食管沟淋巴组织不能充分清除;2)对于良性病变,残余甲状腺创面的缝扎和钳夹止血是盲目的,容易误伤RLN。

  我们认为,甲状腺手术要注意以下几点:1、能不采用全麻就尽量不全麻,这样手术中,可以随时与患者交谈,及时发现喉返神经的损伤,并立即纠正,避免永久性的损伤出现。2、喉返神经走行变异多,术前熟悉变异种类,术中需仔细寻找喉返神经,防止误扎。3、喉返神经分支数因人而异,最好能全程显露喉返神经,可避免损伤。4、对喉返神经不必“骨骼化”,只要显露喉返神经即可。5、对术后发现存在喉返神经损伤者,不必一概再次手术补救,因为损伤发生后,再松开缝线无助于神经的恢复,首选积极保守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昱.甲状腺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的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8(9):6868-6869.

  [2]燕速,窦拉加,张成武,等.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青海医学院学报,2009,1.

  [3]吕新生.甲状腺手术时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1):1-3.

  [4]唐文,谢明均,马昌义.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临床价值.四川医学,2009,30,(11):1728-1730.

  [5]林在香,刘培峰.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作用.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1):51-52.

  [摘要]目的:探讨回顾显露与未显露喉返神经(RLN)的甲状腺手术术式,并比较RLN损伤情况。方法:随机选取甲状腺手术病例200例,观察组采用显露RLN术式,对照组采用未显露RLN术式,比较术后RLN损伤及术后6个月RLN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RLN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89%、2.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例RLN损伤恢复。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术中,合理显露并保护RLN,可有效避免RLN损伤。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显露;喉返神经

  

  喉返神经损伤后恢复可能性小,术中防止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很重要。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损伤率约为0.3%~9.4%。一侧RLN损伤可表现声嘶,进食呛咳等,双侧RLN损伤除声嘶外,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1]。因而,预防RLN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存在不同看法[2]。本文探讨显露RLN的术式,并与未显露RLN的手术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甲状腺手术200例,其中显露RLN的甲状腺手术106例,显露RLN112条(观察组),未显露RLN的甲状腺手术94例,全切或次全切左右甲状腺叶114侧(对照组)。2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男68例、女132例;年龄(32~78)岁,平均(51.5±15)岁;术后病理诊断,其中甲状腺腺瘤13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1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7例,桥本病9例,甲状腺癌8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等基础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颈丛阻滞或全麻。对术中清醒患者,术中密切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失声,常规处理甲状腺主要供血血管后,全切或次全切左右叶,仅保留背侧正常组织。

  1.2.2观察组给予颈丛阻滞或全麻。术中常规结扎甲状腺中静脉及上极动静脉,向内向上牵引下极及侧叶,在侧叶背面寻找到甲状腺下动脉,在下动脉深面沿着气管食管沟由浅入深分离,找到银灰色线状组织,直到甲状软骨下角处,确定为喉返神经,给予保护后,全切或者次全切左右甲状腺叶。显露喉返神经,有三条径路:1)、甲状腺下动脉径路2)、喉返神经入喉处径路3)、峡部至气管食管沟径路。非显露喉返神经术式:按保护喉返神经解剖区域的方法进行手术,在甲状腺下动脉进入腺体处,紧贴腺体结扎切断甲状腺下动脉,根据病情,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1.3评价方法:手术前后常规检查声带,术前声带活动正常,术后出现声嘶,喉镜见声带麻痹者为RLN损伤;之后六个月再观察发声及复查喉镜,声带恢复者为RLN损伤完全恢复,否则为永久性损伤。

  1.4统计方法: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X2检验,双侧P  2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双侧RLN损伤发生,六个月后情况如表1所示。观察组与对照组RLN损伤发生率分别是0.89%、2.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RLN损伤均恢复正常;对照组1例经过对策代偿接近正常,2例为永久性麻痹。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组别 n 术后RLN情况 术后六个月RLN情况

   正常 RLN损伤 恢复正常 永久性损伤

  观察组 112 111 1 1 0

  对照组 114 68 3 1 2

  

  3讨论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总发生率为1%-14%[3],是甲状腺手术中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术中显露喉返神经,能有效减少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的损伤[4,5],在我们的临床资料中,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组只有1例患者因缝线缝扎时扎住了喉返神经,在术中即时发现,立即松开缝线,未导致喉返神经的永久性损伤,术后无声嘶,而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组患者有3例发生了喉返神经的损伤,而且均在术后才发现,有1例虽然再次手术松开缝线,但损伤无法逆转,另1例为喉返神经离断,无法修复,说明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避免再次手术。

  对于甲状腺手术术中是否需要显露RLN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反对者认为,显露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一些分离和解剖,不仅增加了出血的可能,也增加了RLN损伤的机会;该方案具有如下弊端:1)对于恶性病变,甲状腺切除不彻底,气管、食管沟淋巴组织不能充分清除;2)对于良性病变,残余甲状腺创面的缝扎和钳夹止血是盲目的,容易误伤RLN。

  我们认为,甲状腺手术要注意以下几点:1、能不采用全麻就尽量不全麻,这样手术中,可以随时与患者交谈,及时发现喉返神经的损伤,并立即纠正,避免永久性的损伤出现。2、喉返神经走行变异多,术前熟悉变异种类,术中需仔细寻找喉返神经,防止误扎。3、喉返神经分支数因人而异,最好能全程显露喉返神经,可避免损伤。4、对喉返神经不必“骨骼化”,只要显露喉返神经即可。5、对术后发现存在喉返神经损伤者,不必一概再次手术补救,因为损伤发生后,再松开缝线无助于神经的恢复,首选积极保守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昱.甲状腺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的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8(9):6868-6869.

  [2]燕速,窦拉加,张成武,等.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青海医学院学报,2009,1.

  [3]吕新生.甲状腺手术时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1):1-3.

  [4]唐文,谢明均,马昌义.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临床价值.四川医学,2009,30,(11):1728-1730.

  [5]林在香,刘培峰.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作用.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1):51-52.


相关文章

  • 下颈椎前路手术的解剖与临床
  • 颈椎上承颅脑下连胸椎,其特点是活动度大而稳定性相对较差,退变性疾病及创伤的发生率均较高.从解剖结构和功能上看,C1(寰椎,atlas)和C2(枢椎,axis)属于特殊椎体,习惯上被称为上颈椎;C3到C7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大同小异,被称为下颈椎 ...查看


  • 颈动脉体瘤切除术
  • [名称] 颈动脉体瘤切除术 [概述] 颈动脉体位于两侧颈总动脉分叉的外鞘内,常有一小蒂与颈动脉相连,没有分泌功能.血液供应来自颈外动脉.神经支配来自舌咽神经及交感神经的颈上神经节(图1). 图1 颈动脉体  1-面神经:2-颈外动脉:3- ...查看


  • 肿瘤手术记录
  • 肿瘤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2003年10月28日 术前诊断:直肠癌 Rectal carcinoma 术后诊断:直肠癌 Rectal carcinoma 手术方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Mile's operation 手术人员: ...查看


  • 普通外科的手术记录
  • 1. 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术前诊断:双腹股沟斜疝 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 术后诊断:双腹股沟斜疝 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 手术方式: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doub ...查看


  • 颈椎病前路手术术前护理
  • 颈椎病前路手术术前护理 ㈠ 心理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由于部位重要,解剖复杂,需 牵开颈部大血管及神经且有加重脊髓损伤可能,患者对手 术抱有恐惧心理.有些患者知道颈椎部位手术的危险性, 术前心情紧张.焦虑,对手术期望值非常高.针对患者的 情况, ...查看


  •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一.体位:仰卧位,患肢曲胸前. 二.麻醉方式:臂丛麻醉 三.一般用物:骨科包.大盆包.敷料包.手术衣.电刀.吸引器连接管+头.纱布.纱球:刀####片:11及22刀片各1:缝针: 10×24圆针.10×24角针各2 ...查看


  • 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 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总结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解析行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术治疗50例颈椎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训练. ...查看


  • 颈静脉孔区手术
  • 斜坡肿瘤术中,应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相必要的监测手段,以确保在切除肿瘤时.避免损伤脑干.颅神经.推-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及其文要分支.此外.凡术中已开放硬脑膜和气房(鼻旁窦.乳交.耳咽管等)者,要特别注意5i脑膜的修复和气房的封闭,以免术后发生脑 ...查看


  • 麻醉科诊疗规范[1]
  • 麻醉科诊疗规范 麻醉准备与记录 1.术前访视事项: (1)麻醉医师于术前1日访视病人,特殊病人及时会诊,以便做好术前准备. (2)术前访视内容包括: 1)全面了解病人疾病和健康状况,心肺肝肾功能和各种检查结果. 2)特殊病人术前准备是否充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