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浅论
前言:先说说我为什么选择王阳明心学作为本次期末作业课题,第一次知道王阳明这个人是在高中的历史课本里,而对王阳明心学的兴趣来自于我最近在读的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作者在此书中将王阳明誉为“明朝第一牛人”,并用了很多篇幅来写他,各种誉加之词让我也突然对这位王先生产生了一些兴趣。随去图书馆找来王学必读著作《传习录》,这本书是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有点类似论语),为明代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我初读了几篇,总感觉书里说的内容有点晦涩难懂,不知道是因为个人知识阅历浅薄还是因为从小生在社会主义国家,唯物主义观念“物质决定意识”实在是深入人心啊,从内心里本能的对心学的观点有所排斥。后面我又去找了相关书籍资料来看,对心学的内容和结构有所了解后再读《传习录》才有所感悟,下面我就个人的了解和认识浅论一下王阳明先生及其心学理论。
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王阳明先生的生平。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王阳明曾在会稽山阳明洞筑室,因此自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
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配享孔庙。他的粉丝如张居正、汤显祖、李贽、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蒋介石等,无不从其学说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以上介绍为我从百度百科里查找而来,我们从简介中不难发现王阳明在研究学问、开创心学的同时也做了许多的了不起的实事(例如平定宁王叛乱和两广剿匪),文武双全的大儒称其也不为过
中国的传统文化,首推儒家。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儒家思想占据了官方意识形态领域的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而王阳明则继承了孔子衣钵,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心学。
当时的明朝官方学说为程朱理学,据说王守仁曾经也是朱熹的忠实拥护者,“格物穷理”是朱熹的主张,为了读书学圣贤,王阳明曾经苦苦钻研程朱理学,对“格物”、“致知”等功夫依次身体力行,由此引发了“守仁格竹”的著名典故,不过很可惜,王阳明并没有从七天的“格竹”中发现圣人之道。反而因此生了一场病。在对程朱理学的探索无果后,王守仁苦心冥想,后经龙场悟道最后的结论是“其格物之功,只在心上做”。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心即物,心即理”,由此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心
学”。由于与统治阶层的冲突,“心学”遭到排斥。可是不得不说,王守仁的理论足以使他与孔孟并列。
综合来看,“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基本观点,“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基本方法,“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基本目标。
一、心即理
心即理是指“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这是王阳明思想的出发点,也是被称为心学的重要依据。心即理主要是针对朱熹心与理二分而发的。在王阳明看来,朱熹虽然主张心与理统一,但其中一个“与”字仍表现出心和理之间的区别,因为此心指主体之心,而理是事物之理,由于外心而存在于事物之中,也即客观之理。心虽然能认识客观事物之理,但此理不在心中,从道德认知角度说,这容易造成疲于追逐外在事物而忽视主体自身的道德建构。王阳明所谓的心即理,心即人之本心,理实际上是心对事物的主观认知或概括而非纯粹客观事物,因此理与事物是不同的。
程朱理学崇尚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欲是恶的根源,天理是善的本源,只有“灭人欲”、“去私心”,方可“明天理”,而王守仁则认为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提倡从自己內心中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也就是人人皆可为圣人。
在他看来,从理论上说,天心是完美无缺的,同样由天赋予人的本心也完美无缺或者说是纯粹至善的。就实际而言,内在于人的本心随着人出生以后,其肉体受到社会环境的习染,遮蔽了
原有的本心,或者说本心被埋没退居幕后,人心堂而皇之的登上前台,本来人心存在的理(天理)转变成外在于人心的物质上面之理,造成心与理一分为二的局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朱熹与王阳明都提出自己的格物说,也可视为一种道德修养工夫,但他们对格物的理解有所不同。
朱熹认为的是“格物致知”,而王阳明则强调的是“格心”而非“格物”。 王阳明曾说“先儒解释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所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按照王阳明的观点,格物就是“格”心中之物,正(证)万物的不正,以便万物归于正,因此去明白“物”中之“理”。
二、良知与致良知
王阳明讲的良知有如下特点:良知是先天的人的本能,本来自明。此一“明”字是自己明白而非他明,是内在而非外在。在现实中,良知的展开需要致良知,也就是说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由内在到外在必须通过致,致良知则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具体地说,良知既然是心本身固有,就不必外求;既然本身有不足之处,又必须扩充发展,对于私意障蔽本心,致良知至关重要,它是良知实现不可或缺的工夫。致良知是良知工夫的突出表现,是良知的自我展现。
王阳明的思想重在“致良知”三个字,教育人们将伦理道德融入到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就
可以“各得其心”。王阳明认为 “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程朱理学相比,王阳明的“心学”肯定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有了更为准确的定位,他讲求在实践中来运用真理,比传统的“理学”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有人情味。
三、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而实现的基本途径就是实践,就是知行合一。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的弟子徐爱曾向他讨教知行合一的功夫,徐爱举例说如今的人都能够知道对父亲当孝,为兄当弟,可现实中却不能“孝”和“弟(悌)”,这是不是说明“知”和“行”是两件事呢?看到这我发现这个问题也同样是我的疑惑,我很好奇他是怎么回答的。但是王阳明没有正面回答,却用“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作为例子来说明。人对外界之事物有好恶之别,这是人的基本特性,是知的载体。然而明白“知”之后就必须去“行”否则就不算真知。如贪恋好色,厌恶恶臭等杂念乃至行为都是人之恶习劣行。只说明了知没有价值判断,而行有善恶之分。因此君子欲修其德,必须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不能口是心非,满口仁义道德,私下却做着见不得人的恶行。所以回答门生徐爱的疑惑同理,某些人知道“孝和弟”必然是已经行孝、行弟,不可能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
说知道孝弟。
在知行关系上,朱熹说要“先知后行”, 王阳明则要求人们“知行合一”、“唯求其是”认曾为教育的目的不在学习之后,而在学习过程之中,知和行共同前进,目的和过程相提并论,德行和知识内在统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知行合一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是做圣人的必然要求,因此王阳明说“忍心害理,何者不为?若违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便偷生在世上百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看看这言辞是何等的犀利,直击人心啊!与后世曾国藩说的“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心即理肯定了道德主体性、主体的道德自律,而吾性自足、人人皆可为圣人则体现道德意义上的平等与自由,良知与致良知昭示着主体的道德自觉,知行合一突显道德实践的作用。这些思想跨越时空到今天依然具有普适性,对当代人文道德建设好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具有借鉴意义。
治世兴理学,乱世兴心学。王阳明的心学是他在乱世之中历经坎坷而悟出的“任世间沧桑变幻,而我心依旧”。王守仁的学说来自其亲身经历的处事精髓,人们可以从中寻找到如何在世态炎凉的社会环境之中寻找内心平静,保持高尚情操的精神武器。王阳明的心学教导人们破除心中贼,克制私欲,来提高人们的修养,所以心学对于规范社会道德,改变社会风尚的确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抛开唯物主义意识形态的偏见,我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的确很需要倡导心学的帮助来构建和谐社会,我想这才是王阳明思想的当代价值之所在。
最后摘录王门“四句教”谨供参悟: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浅论
前言:先说说我为什么选择王阳明心学作为本次期末作业课题,第一次知道王阳明这个人是在高中的历史课本里,而对王阳明心学的兴趣来自于我最近在读的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作者在此书中将王阳明誉为“明朝第一牛人”,并用了很多篇幅来写他,各种誉加之词让我也突然对这位王先生产生了一些兴趣。随去图书馆找来王学必读著作《传习录》,这本书是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有点类似论语),为明代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我初读了几篇,总感觉书里说的内容有点晦涩难懂,不知道是因为个人知识阅历浅薄还是因为从小生在社会主义国家,唯物主义观念“物质决定意识”实在是深入人心啊,从内心里本能的对心学的观点有所排斥。后面我又去找了相关书籍资料来看,对心学的内容和结构有所了解后再读《传习录》才有所感悟,下面我就个人的了解和认识浅论一下王阳明先生及其心学理论。
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王阳明先生的生平。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王阳明曾在会稽山阳明洞筑室,因此自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
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配享孔庙。他的粉丝如张居正、汤显祖、李贽、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蒋介石等,无不从其学说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以上介绍为我从百度百科里查找而来,我们从简介中不难发现王阳明在研究学问、开创心学的同时也做了许多的了不起的实事(例如平定宁王叛乱和两广剿匪),文武双全的大儒称其也不为过
中国的传统文化,首推儒家。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儒家思想占据了官方意识形态领域的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而王阳明则继承了孔子衣钵,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心学。
当时的明朝官方学说为程朱理学,据说王守仁曾经也是朱熹的忠实拥护者,“格物穷理”是朱熹的主张,为了读书学圣贤,王阳明曾经苦苦钻研程朱理学,对“格物”、“致知”等功夫依次身体力行,由此引发了“守仁格竹”的著名典故,不过很可惜,王阳明并没有从七天的“格竹”中发现圣人之道。反而因此生了一场病。在对程朱理学的探索无果后,王守仁苦心冥想,后经龙场悟道最后的结论是“其格物之功,只在心上做”。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心即物,心即理”,由此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心
学”。由于与统治阶层的冲突,“心学”遭到排斥。可是不得不说,王守仁的理论足以使他与孔孟并列。
综合来看,“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基本观点,“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基本方法,“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基本目标。
一、心即理
心即理是指“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这是王阳明思想的出发点,也是被称为心学的重要依据。心即理主要是针对朱熹心与理二分而发的。在王阳明看来,朱熹虽然主张心与理统一,但其中一个“与”字仍表现出心和理之间的区别,因为此心指主体之心,而理是事物之理,由于外心而存在于事物之中,也即客观之理。心虽然能认识客观事物之理,但此理不在心中,从道德认知角度说,这容易造成疲于追逐外在事物而忽视主体自身的道德建构。王阳明所谓的心即理,心即人之本心,理实际上是心对事物的主观认知或概括而非纯粹客观事物,因此理与事物是不同的。
程朱理学崇尚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欲是恶的根源,天理是善的本源,只有“灭人欲”、“去私心”,方可“明天理”,而王守仁则认为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提倡从自己內心中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也就是人人皆可为圣人。
在他看来,从理论上说,天心是完美无缺的,同样由天赋予人的本心也完美无缺或者说是纯粹至善的。就实际而言,内在于人的本心随着人出生以后,其肉体受到社会环境的习染,遮蔽了
原有的本心,或者说本心被埋没退居幕后,人心堂而皇之的登上前台,本来人心存在的理(天理)转变成外在于人心的物质上面之理,造成心与理一分为二的局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朱熹与王阳明都提出自己的格物说,也可视为一种道德修养工夫,但他们对格物的理解有所不同。
朱熹认为的是“格物致知”,而王阳明则强调的是“格心”而非“格物”。 王阳明曾说“先儒解释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所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按照王阳明的观点,格物就是“格”心中之物,正(证)万物的不正,以便万物归于正,因此去明白“物”中之“理”。
二、良知与致良知
王阳明讲的良知有如下特点:良知是先天的人的本能,本来自明。此一“明”字是自己明白而非他明,是内在而非外在。在现实中,良知的展开需要致良知,也就是说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由内在到外在必须通过致,致良知则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具体地说,良知既然是心本身固有,就不必外求;既然本身有不足之处,又必须扩充发展,对于私意障蔽本心,致良知至关重要,它是良知实现不可或缺的工夫。致良知是良知工夫的突出表现,是良知的自我展现。
王阳明的思想重在“致良知”三个字,教育人们将伦理道德融入到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就
可以“各得其心”。王阳明认为 “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程朱理学相比,王阳明的“心学”肯定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有了更为准确的定位,他讲求在实践中来运用真理,比传统的“理学”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有人情味。
三、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而实现的基本途径就是实践,就是知行合一。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的弟子徐爱曾向他讨教知行合一的功夫,徐爱举例说如今的人都能够知道对父亲当孝,为兄当弟,可现实中却不能“孝”和“弟(悌)”,这是不是说明“知”和“行”是两件事呢?看到这我发现这个问题也同样是我的疑惑,我很好奇他是怎么回答的。但是王阳明没有正面回答,却用“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作为例子来说明。人对外界之事物有好恶之别,这是人的基本特性,是知的载体。然而明白“知”之后就必须去“行”否则就不算真知。如贪恋好色,厌恶恶臭等杂念乃至行为都是人之恶习劣行。只说明了知没有价值判断,而行有善恶之分。因此君子欲修其德,必须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不能口是心非,满口仁义道德,私下却做着见不得人的恶行。所以回答门生徐爱的疑惑同理,某些人知道“孝和弟”必然是已经行孝、行弟,不可能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
说知道孝弟。
在知行关系上,朱熹说要“先知后行”, 王阳明则要求人们“知行合一”、“唯求其是”认曾为教育的目的不在学习之后,而在学习过程之中,知和行共同前进,目的和过程相提并论,德行和知识内在统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知行合一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是做圣人的必然要求,因此王阳明说“忍心害理,何者不为?若违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便偷生在世上百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看看这言辞是何等的犀利,直击人心啊!与后世曾国藩说的“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心即理肯定了道德主体性、主体的道德自律,而吾性自足、人人皆可为圣人则体现道德意义上的平等与自由,良知与致良知昭示着主体的道德自觉,知行合一突显道德实践的作用。这些思想跨越时空到今天依然具有普适性,对当代人文道德建设好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具有借鉴意义。
治世兴理学,乱世兴心学。王阳明的心学是他在乱世之中历经坎坷而悟出的“任世间沧桑变幻,而我心依旧”。王守仁的学说来自其亲身经历的处事精髓,人们可以从中寻找到如何在世态炎凉的社会环境之中寻找内心平静,保持高尚情操的精神武器。王阳明的心学教导人们破除心中贼,克制私欲,来提高人们的修养,所以心学对于规范社会道德,改变社会风尚的确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抛开唯物主义意识形态的偏见,我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的确很需要倡导心学的帮助来构建和谐社会,我想这才是王阳明思想的当代价值之所在。
最后摘录王门“四句教”谨供参悟: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