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心理变化和需求表现

浅谈初中生心理变化和需求表现

孩子刚入初中,我们都条件反射般的关注孩子的初中学习和生活。结果我们往往看到的也只是表面。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心理变化你可注意到了吗?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心理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也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下面分析的挺好的,至少我觉得是。希望和大家产生共鸣。

(一)初中生的固有“弱点”

学生知识的现有水平不能与新知识的起点结合,或者教与学彼此摸不着思路。

(二)初中生的一些“需要”

1、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

2、爱和成人关心的需要。对于“心理上的断奶期”的初中生,要从依赖成人抚养教育为主转变为独立从事各项活动的成年人,需要成人(教师、家长)的关爱和关心,得不到成人的爱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担心失去成人的爱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

3、求知和学习成就的需要。学习是初中生的主导活动,它的状况如何,会影响其他活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是他们最大的需要。

4、自主和独立的需要。进入少年期的儿童产生了“成人感”,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以为家长和老师的话都是正确的,他们要求老师在学习上引导自己探索,在生活上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三)初中生的种种“变化”

1、生理与心理的变化。

2、更强调竞争。尤其是学习上的竞争。

3、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因而出现部分学生厌学现象。

(四)初中生的所谓“不良心理”

1、模仿心理——这是心理不成熟的具体表现。如模仿影视剧中打斗、抢劫杀人、谈恋爱等。

2、猎奇心理——这是一种生理与思想发展不协调的心理。表现为:求知欲的异化,好奇心的变态,对心中偶像的过分崇拜,对异性的神秘感。

3、称霸心理——这是一种为了展示自我的变态心理。

4、逆反心理——这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对着干”。

5、报复心理——这是虚荣心受到损害后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

(五)优秀初中生的普遍表现:

1、情绪稳定:经常保持自信、愉快和安详,有幽默感,能够适应日常变化,不暴怒。

2、知识和技能: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能够适当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3、热爱学习:喜欢探讨问题和做作业,并乐于处理比较困难的问题、作业和进行争论。

4、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分心,能在充分的时间里对一个问题集中注意力。

5、善于口头表达:能使用众多的词汇表达一件事或一个观点。

6、坚持性:把指定的任务作为重要目标,并努力完成它。

7、兴趣广泛:对各种学问和活动都感兴趣。像艺术、书法、阅读、数学、体育和社会常识等。

8、关心集体:乐于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助人为乐,和他人融洽相处,对别人不吹毛求疵。

青春期教育是一个专题,但我想很多问题不是青春期才有的,应该在更早的时候,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就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种子”,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应该怎样浇灌孩子的“心田”,是每个父母都要尽早学习的内容。早教,要从孩子还没出生,开始。

浅谈初中生心理变化和需求表现

孩子刚入初中,我们都条件反射般的关注孩子的初中学习和生活。结果我们往往看到的也只是表面。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心理变化你可注意到了吗?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心理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也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下面分析的挺好的,至少我觉得是。希望和大家产生共鸣。

(一)初中生的固有“弱点”

学生知识的现有水平不能与新知识的起点结合,或者教与学彼此摸不着思路。

(二)初中生的一些“需要”

1、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

2、爱和成人关心的需要。对于“心理上的断奶期”的初中生,要从依赖成人抚养教育为主转变为独立从事各项活动的成年人,需要成人(教师、家长)的关爱和关心,得不到成人的爱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担心失去成人的爱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

3、求知和学习成就的需要。学习是初中生的主导活动,它的状况如何,会影响其他活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是他们最大的需要。

4、自主和独立的需要。进入少年期的儿童产生了“成人感”,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以为家长和老师的话都是正确的,他们要求老师在学习上引导自己探索,在生活上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三)初中生的种种“变化”

1、生理与心理的变化。

2、更强调竞争。尤其是学习上的竞争。

3、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因而出现部分学生厌学现象。

(四)初中生的所谓“不良心理”

1、模仿心理——这是心理不成熟的具体表现。如模仿影视剧中打斗、抢劫杀人、谈恋爱等。

2、猎奇心理——这是一种生理与思想发展不协调的心理。表现为:求知欲的异化,好奇心的变态,对心中偶像的过分崇拜,对异性的神秘感。

3、称霸心理——这是一种为了展示自我的变态心理。

4、逆反心理——这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对着干”。

5、报复心理——这是虚荣心受到损害后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

(五)优秀初中生的普遍表现:

1、情绪稳定:经常保持自信、愉快和安详,有幽默感,能够适应日常变化,不暴怒。

2、知识和技能: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能够适当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3、热爱学习:喜欢探讨问题和做作业,并乐于处理比较困难的问题、作业和进行争论。

4、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分心,能在充分的时间里对一个问题集中注意力。

5、善于口头表达:能使用众多的词汇表达一件事或一个观点。

6、坚持性:把指定的任务作为重要目标,并努力完成它。

7、兴趣广泛:对各种学问和活动都感兴趣。像艺术、书法、阅读、数学、体育和社会常识等。

8、关心集体:乐于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助人为乐,和他人融洽相处,对别人不吹毛求疵。

青春期教育是一个专题,但我想很多问题不是青春期才有的,应该在更早的时候,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就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种子”,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应该怎样浇灌孩子的“心田”,是每个父母都要尽早学习的内容。早教,要从孩子还没出生,开始。


相关文章

  • 当前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
  •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安徽省濉溪县孙疃镇的三所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探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提供了客观依据. [关键 ...查看


  • 初中生逆反心理及其疏导策略
  • 初中生逆反心理及其疏导策略 逆反心理是一种与常态对立的反常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它存在于各个年龄.各个阶层的人群中,不过在初中学生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其具体表现为有些学生对校纪校规等规章制度的抵触情绪和行为,想摆脱其束缚,常常明知故犯:有些学 ...查看


  • 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 --在全体八年级师生会议上的讲话 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同学们.老师们:下午好! 本学期已开始一月有余了.按照八年级组的工作安排,今天在这里举行新学期八年级学生思想.学习.纪律工作会议.应八年级组老师的邀请,我参加我们这个动员会, ...查看


  •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
  •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2) 发表时间:2012/2/28 10:41:49来源:心灵鸡汤 初二年级 初中教育阶段,初二是关键时期,是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生巨变的时期,是教育的重要时期.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学生会出现不良的品德或行为,这些势 ...查看


  • 学校人际关系
  • 第十一章 学校人际关系 教学要求: 1.掌握人际关系概念,明确其建立与发展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2.领会学校人际关系的特点和意义 3.关注学校中的群体心理与行为,并思考应对意见 4.着重理解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 ...查看


  • 高中生环境认知的特点研究
  • 高中生环境认知的特点研究 一.前言 环境认知是心理学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课题.环境心理学研究指了,人的意识.行为同外界环境存在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人的环境意识和与之相应的行为同环境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因此,研究环境认知,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查看


  • 男女生初中阶段心理特点
  • 初中生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的增强 这一阶段初中生自觉不自觉的将一部分精力放到自己身上,内心情感丰富,有时候对人对事出现一些敏感.偏激的认识,更加注重强调自己的观点,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自我意识即人对自己各方面的主观 ...查看


  • 初二的重要性及特点
  • 初二的重要性 有人说"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从这句话中就充分体现出了初二的重要性. 初二是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没有了初一对中学生活的新奇和暂时压力,也没有初三面临毕业升学,择业的两难选择的压力,处于 ...查看


  • 初中升高中的衔接教育
  • 初中升高中的衔接教育 刚刚结束完中考的学生如今又该为新学期的到来忙碌了.初中升高中不仅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在学业上也有很大的变化.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进度.方法.习惯.心态等方面都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如何做好初中升高中的衔接工作,成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