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中共天 津市委党校学报 2 6 0 年第4   0 期寅 福 军  姜 明娟  0摘  要 :0世纪 5 2 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中国新 民主 主义革命发 展 的必 由之路 , 当时中国政 治 是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 当时中国社会 生产 力进 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改造 有必要性 , 也有  可能性 , 不能 以改造 中出现 的一 些偏 差和 失误 来贬低 其成就, 夏不能否定社会 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关 键 词 : 会 主义 改造 ;0世 纪 5 社 2 O年代 } 史 必 然 性  历 中 圈 分 类 号 : 2 2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84 0 2 0 140 3—5 D3 A 1 0 —1 X(0 6 0 —0 40 关于 2 O世纪 5 O年代 社会 主义 改造的历史必 然性 , 的十一届六 中全会通 过 的《 于建 国 以来 党  党 关的若干历 史问题 的决议 》 已有定论 :在过渡 时期 中 , 党创造性 地开辟 了一条 适合 中国特 点 的社 会  “ 我们主义改造 道路” 。但 自改 革开放 以来 , 界 出现这 样一 些 观点 , 为 中 国的社会 主义改 造搞 得过 早  理论 认 了, 当时不应 该过早地进 行社会 主义 改造 , 而应 该进 行几 十年 甚至 上百 年 的新 民主主 义社 会建设 , 然 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此, 沙健孙认为 , 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  会主义革命, 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 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 是 最深刻  的社会变革 , 地评价社会 主义 改造 问题具有 极端重要 性 , 科学 这关 系到如何 评价 中 国共产 党 和人民共  和国半个多世纪 的历史 , 这关 系到能不能坚持党 的基本路 线 , 这关 系到能不 能坚持 改革 的社会 主义方 向。] [ 笔者 同意沙健孙 的观点 , 1 并尝试从宏观 上论证社 会 主义 改 造 的历史 必然性 , 即从社会 主义 改造 的必要性 、 可能性 、 巨大成绩 , 以及 必须澄清 的三个 关键 问题方 面架构 本文 的逻辑 论证框架 。  一、形势遏人 . 不进则退 : 社会 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进行社会 主义 改造 , 既是 当时国际形势 变化 发展 的 必然结 果 , 是 当时新 中国 的政 治 、 济发展  也 经的必然产物 , 当时 的具体 历史情况看完全 是必要 的 。 从   ( 复杂多变 的 国际环境给新 中 国带来 了严峻 挑 战 。一 方面 , 一) 面对 中 国人 民革 命 的胜利 和随 之 而来 的世 界政治格局 的改 变 , 以及 旧的殖 民体系 的快 速瓦解 , 以美 国为首 的帝 国主义 不甘心 在 中国失 败, 对新生 的人 民民主政权 实行 了军事威胁 、 经济封锁 、 治孤立 和文化 围剿 的反动 政策 , 在朝鲜 内  政 并 战爆发 的第 三天 , 宣布武装援 助南朝鲜 , 干涉朝 鲜 内政 , 同时命令 其海军 第七 舰 队开 入 台湾 海峡 , 然  公 干涉 中国内政 , 插足 中国的领土 台湾 。另一方面 , 面对二战后世 界社会 主义运动 的新 发展 以及 以苏 联  为首 的社会 主义强 大阵营的 出现 , 以美国为首 的帝 国主 义 国家 阵营 与之 对抗 , 成 了“ 战” 面 , 形 冷 局 使  新 的世 界大战 的危 险性依 然存在 。可见 , 复杂多变 的 国际环境 是推动 中 国社 会 主义 改造 的一个动 力 ,   “ 第二 次世界大 战后 , 主义 国家本 身也不 景气 , 需要 恢复 元气 , 资本 都 发展 经济 。我们 必须 争取 时机 ,  加快 发展 , 增强实力 ”2(7 。 E PO    ̄ ) ( ) 巩固新生 的国家政 权有必要进行 社会 主义改造 。社会 主义改造 的实质 是变生 产资料 私有  二 为收 稿 日期 :0 60—2 2 0—92 作 者简介 : 刘福 军(9 9 , 山东菏泽人, 17 一) 男,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 ; 北京  1 0 7  0 82 姜 明娟(9 1 , 山东青 岛人 。 18 一) 女,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 国际关 系学 院; 北京  10 7  0853  4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制为生产 资料公 有制 , 建立社会 主义基本经济制 度 。只有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 , 才能建立 独立 的 比较 完 整 的社会 主义工 业体系 , 才能保 证新生 的 国家政权 有强大 的物质保 障 ; 也只 有进行 社会 主义 改造 , 才 能更好地巩 固工农 联盟 , 实现 国家政权从“ 各革命 阶级 联合专政 的新 民主主义 国家 向实 质上是 无产 阶 级专政 的社会 主义 国家 的转变 ”2(67) [ P90。从 当时“ ]   三反 ”“ 反” 动 中反 映 的问题来 看 , 、五 运 如果 不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 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 , 的干部 队伍 就会受 到腐 蚀 , 党 社会 主义 经济基 础 就可能 瓦解 , 党 就可能失 去工人 阶级 的支持 , 党的执政地位就会 动摇 。  ( 进行社会 主义改 造是社会 主义工业 化的必要条件 。列 宁指出 :大机器 工业是 社会 主义唯一  三) “可能 的经济基础 。谁忘记 了这 一点 , 谁就不是共 产主义者 。[] ”3当时 中国 旧有 工业 的基础 十分 落后 和  薄弱 , 现代工业产 值在整个工农 产值 中的比重在恢 复国 民经济任务完 成 的 15 92年也只有 2. %。换  67言之 , 中国还没 有真正 的机器 制造业 , 新 不能制造 飞机 、 汽车 、 拖拉机 、 重型 和精 密仪器 , 没有 现代 国防  工业  因此 , 建立 强大 的工业基 础 和实现社 会 主义工业 化 , 已成为迫 切 的任务 。“ 国家 的社会 主义工 业化 , 国家独立 和富强 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Lj 是 ”4  ( 进行社会 主义 改造是土地改革 后农 村经 济发展 的必 然趋势 。土地 改革完 成 后 , 四) 中国农 村分  散、 落后 的小农经 济大量存在 。这种经 济极其 脆弱 , 生 产力水平 十分 低下 , 其 既不能 适应 工业 化对粮 食和工业原料迅 速增长 的需求 , 又不可避免地会 产生贫富两极分化 。我 国个体农 民特 别是 贫下 中农 ,  为 了避免重新借 高利贷 , 至典 让 和 出卖 土 地 , 甚 有些 地方 已经 产 生两 极分 化 ; 了发 展生 产 , 修水  为 兴利, 抵御 自然灾 害 , 采用农业机 械和其 他农业 新技 术 , 确有 走 互助合 作道路 的要 求 。然 而 ,这种 分 散  “落后 的个体经济 不利于发展 多种经营和兴办 大规模农 田水利建设 , 限制 了农 业生产力 的发展”5。随  [ ]着工业化 的发展 , 一方面对农 产品的需求 日益增大 , 一方 面对农业 技术 改造 的支援 日益增强 , 这也 是 促 进个体农业 向合作化方 向发 展 的一个动力 。  ( ) 行资 本主 义工 商业 的社会 主义 改造 , 五 进 既是建 设一 个富 强 的社会 主义国家 的强 烈要求 , 又 是解 决 当时 中国工人 阶级 和资 产 阶级 之 间矛盾 的迫切要 求 。新 中 国成立 后 , 由于经 济极 为落后 '0 冈 刚建 立起来 的社 会 主义工商 业 还难 以立刻代 替 当时 的资本 主义工 商业 , 在一个 相 当长 的时期 内 , 国 家还 需要尽 可能 地利 用资本 主 义工商 业 的积极作 用 , 以利 于 国民经济发 展 。但 是 , 资产 阶级 唯利是  图 的本 性必 然对 国计 民生产 生 破坏作 用 , 害工 人 阶级 以及农 民的利益 , 别是 随着 国家有计 划经  损 特 济建设 的开 展 , 资本 主义经 济这 种消极 的一 面表 现得尤 为 突出 。这些矛 盾 的存 在 和发展 , 使得 对 资  本 主义工商 业进 行社会 主义 改 造 , 资本 主义经 济为社 会 主义经 济 , 为可 能 。 变 成   此外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也是迅速发展国营经济和扩大计划经济 , 顺利实施“ 一五” 计划 的客观要求。  二 、 事 俱 备 , 欠 东 风 : 会 主 义 改 造 的可 能 性  万 只 社经过建 国后 的三 年准备 , 当时 已经 具备 了开 始 向社 会 主义过 渡 、 行社会 主义 改造 的条 件 。 进  第一 , 国共 产 党 的正 确领 导和新 中国人 民 民主政 权 的巩 固 , 中 为进 行社会 主义 改造 提供 了最 根 本 的政治保 证 。工人 阶级领 导 的 、 以工农 联 盟为 基础 的 、 团结各 阶级 和 国内各 民族 的人 民民主专政 的 国家政权 , “ 在 三反 ”“ 、五反 ” 运动 和抗美 援朝 中得 到 了巩 固和加 强 ; 同时 , 国共 产党 的路线 、 中 方 针 和政策深 得 民心 , 得 了崇 高 的威望 。全 国社 会基 本稳 定 和 政治 安 定 , 赢 这是 向社 会 主义 过 渡 、 进  行社会 主义 改造 的基 本前 提 。  第二 , 已经 初步 具备 了进行 社会 主义改 造 的物质保 障 和经济 条件 。通过 没收 官僚 资本 , 社会 主 义 国营经 济掌握 了整 个 国家 的经济命 脉 , 占据 了领导地 位 。到 15 92年 , 工农 业 总产 值 比 14 增  99年长 了 7 .  , 7 5 三年 平均 递增 率为 2 .  , 1 1 打破 了“ 中国共 产 党难 以解 决 中 国人 民 的吃饭 问题” 帝  的国主义预 亩 。尽管 我 国还 相 当落后 , 强大 的工业 化基 础和 独立 的工业 化体 系还没 有建 立起来 , 当 但  时我 国已经具 备 了较充分 的条 件 , 社会 主义改 造成 为可 能[]  使 6。 第三 , 调整 工商业 和土 地改革 中创 造 了一 些成 功经 验 和具 体办 法 。在 国民经 济恢 复时期 , 在 在  同私人资本 主义经 济进 行限制 和反 限制 的斗争 中 , 合理 调整 工商业 的过 程 中 , 国共产 党和人 民  在 中3  5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政 府创造 了加 工订 货 、 销代 销 、 购包 销 、 私合 营 等一 系列从 低级 到 高级 的 国家资本 主义 形式 , 经 统 公  加 强 了资本 主义工 商业 同社会 主 义 国营经济 的联 系 , 它们 受 国家计 划 的影 响增 大 , 生产 关系 上  使 在发 生 了程度不 同的变化 , 不知 不觉 地 已经 开 始 了初 步 的社会 主义改 造 。在农业 和手工业 方 面 , 积  也 累了 丰富 的实行互 助合 作 的经验 , 到了对 个体农 业 和手 工业 进行 社会 主义 改造 的方 法 和途径 。 找  第 四, 大人 民赞 同走社 会 主义道 路 , 而使 社会 主义 改 造有 了广 泛而 坚实 的群众 基 础 。经 过  广 从 建 国后 三年 多 的时 间, 工人 阶级 更加 坚定 了走社 会 主义 道路 的决 心和 信心 。农 民在分 得 土地之后 ,  增 强 了对 中国共产 党 的信任 。手 工业 者也越 来越 多 地认识 到 , 只有 走联 合 自强 的道路 , 能获得 生  才 存 和发展 , 能在 与现 代工业 竞 争 中免 受破 产 的威胁 。民族 资产 阶级 中也 出现 了一批 进 步分子 , 才 在 实践 中提高 了认识 , 自愿在 中国共 产 党的领 导下 接 受社会 主 义改 造 。  第五, 国际环境 中相对 有利 的一 面为新 中 国进 行社 会 主义 改造 提供 了重要 条 件 。当时抗 美援朝 战争 已经取得 了决定性胜利 , 中国的 国防力 量得 到大 大加强 。以苏联 为 首 的社会 主 义 阵营 的力量 日  益壮大 , 并且 大力支持 中国的革命 和建设 。苏 联进行 的社会 主义 革命 和 工业化 为 中 国的社会 主义改  造提供 了经 验和教训 。“ 当时的发展情况看 , 从 资本 主义 阵营很不 景气 , 而社会 主义 国家则充 满活力 ,   显示 出一定 的优越性 。这些 因素 , 促使 毛泽 东考虑尽 早实现 向社会 主义 的过渡”7( 2。 F]7)  P三 、 秋 功 业 。 炳 史 册 : 会 主 义 改 造 的伟 大 成 就  千 彪 社我 国于 15 底基本 完成 社会 主义 改造 。尽 管在 改造 中出现 了一 些偏差 和失 误 , 作上存 在  96年 工 的问题和 体制 上暴 露的 弊端也 不少 , 但这 个具 有转 折 意义 的历史 性伟 大 胜利是 不 容置疑 的 。   首先 ,建 立 了以生产 资料 公有 制和按 劳 分配 为 主要 形式 和特 点 的社会 主义 经 济制 度 , “ 同中 国  共产 党 的领导 、 民 民主 专政 的 国家机器 和 马克思 主 义在 意识 形态 领域 的指 导地 位等 一起 , 社会  人 使主义 制度 在我 国得 到 了确立 ”7(7) F] 9 。随 着社 会 主义 改造 的基 本 完 成 , 产 资 料社 会 主义 公 有制  P 生取代 了生 产 资料私 有制 , 这是 生产 关 系一 次 质 的飞跃 , 明劳 动 人 民不 仅 在政 治 上 翻 了身 , 为社  表 成会 的统治 阶级 , 而且 在经 济上 也翻 了身 , 为 经济 的主 人 。在 生产 资 料 公有 制 的基础 上 , 剥 削人  成 人的制 度基 本上 已经 被消 灭 , 动人 民成为 社会 和 生产 的 主人 , 劳 在劳 动过 程 中建 立起 了同志式 的互 助  合作 的关 系 。随着 生产 资料公 有 制 的建 立 , 产 阶级 在政治 上 占了绝对 优势 , 民共 和 国牢牢地 掌  无 人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这就使 中国有可能在 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按比例协调地发展国民经济, 生  产 品归 劳动者 所有 , 依照 有利 于劳 动人 民 的原则 进行 分配 , 社会 产 品和 国 民收入 的分 配保证 了社会 主义再 生产 的扩 大和劳 动者 生活 水平 的提高 。当然 , 时资产 阶级 分 子还存 在一 定程 度上 的剥 削 , 这   但 它并 不影 响我 国社会 主义 经济 制度 的建立 和发 展 , 为社 会 主 义 生产 关 系 的生产 资 料 的社 会 主  作义公有 制 , 已经 表现在生 产 、 交换 、 配 、 费 的各 个 方面 , 分 消 它体 现 了劳 动人 民 的根 本利 益 , 成了坚 持 社会 主 义制度 的 经济根 源 。可 以说 ,社会 主义制 度 的建立 , 我 国历史 上最 深刻 、 “ 是 最伟 大 的社 会 变  革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历 史发 展 中 的一个 极 为重 要 的里程 碑 。它 为进一 步发 展 中 国社会 生产 力 , 是 使  国家强 盛 、 民富裕 , 人 为中 国以后 的一 切发展 和进 步 奠定 了可 靠 的基础 ”8。 []  其 次 , 会 主义改造 的伟 大胜 利 , 进 了 中国社 会生产 力 的发 展 , 高 了人 民 的生活水 平 , 动  社 促 提 推了社会 主义 文化 事业 的前进 。1 5 9 7年工农 业 总产 值 为 1 4 2 1亿元 , 1 5 增长 6 .  。 中国的  比 9 2年 78 重工业 得 到了很 大发展 , 立 了 自己的机器 制造 业 、 建 飞机 和汽 车制 造业 、 电设备 制造 业 、 发 高级合 金 钢制造 业等 一 系列 新 的工 业 部 门 。随着 国 民 经 济 的 发 展 , 民 的 生 活 水 平 有 了很 大 提 高 。15  人 97 年 , 国职工 人数 达到 2 5 全 4 1万人 , 中国遗 留下 来 的 大批 失业 人 员 基 本 得 到 了安 置 。全 国职 工 每  旧年 人均 工 资达到 6 7 , 1 5 3 元 比 9 2年 增 长 4 .   , 民 的 收入 比 1 5 28 农 9 2年增 长 了近 3  。另外 , O, 9 6 粮 食 、 油、 食 肉类 、 糖 、 布等 主要 生活 必需 品 , 本上 保证 了供 应 , 乡居 民的消 费水平 也有 了很 大  食 棉 基 城提高 , 国家投 资 新建职 工住 宅 9 5 4 4万 平方 米 , 本 上解 决 了职 工 的住 房 困难 。从 1 5 到 1 5  基 9 2年 97年的五 年 内 , 等学校 共招 生 5 高 6万人 , 毕业 2 7万人 ( 不包 括研 究 生) 中等专 业学 校招 生 12万 人 , ; 1   毕业 8 4万人 。]5 97年各 级学 校 在 校 学生 数 , 等 学 校 为 4 . 高 4 1万 人 , 中等 专 业 学校 ( 括 工 农 中  包3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学 、 业 中学 、 农 职业 中学 、 工学 校) 8 . 技 为 6 7万 人 , 通 中 学 为 6 8 1万人 , 学 为 6 2 . 普 2. 小 4 8 3万人 , 比  15 9 2年 分别增 长 1 0 1,,9 4 , 1 2 2 ,5 8 。9 3 .  2 . 6 5 .  2 .  [   9 6 9, ]最后 ,它创 造 了一系 列从低 级 到高级 的改造 形式 , 出了一 条有 中 国特 色 的社会 主义 改造 道  “ 走路, 丰富 和发展 了马 克思主 义关 于社 会 主 义 改造 的理 论 ”l 。在 社 会 主 义改 造 过 程 中 , E3 0 我们 对 个 体农 业 , 遵循 了 自愿 互利 、 典型 示范 和国家 帮助 的原则 , 创造 了先从 临 时互助组 和常 年互 助组 , 发展 到具 有半 社会 主义性 质 的初级农 业生 产合 作社 , 再发 展 到社 会 主义性 质 的高 级农 业 生产 合 作社 的 过 渡形式 。对 于个体 手工 业 , 也采取 了类似 个体农 业 的改造 办法 。对 于资本 主义工 商业 , 我们创 造 了委托加 工 、 划订 货 、 购包 销 、 托经销 代销 、 计 统 委 公私 合 营 、 全行 业公 私 合 营 等一 系列 从 低 级到 高 级 的国家 资本 主义 的过渡 形式 , 实现 了马 克思 和列宁 曾经设 想过 的对资 产 阶级 的 和平赎 买 , 并把 资  产 阶级改造 成 为 自食 其力 的劳 动者 , 这是一 个伟 大 的创 造 。  社 会 主义改 造 的胜利 完成 , 既在 理论上 丰 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列 宁主 义 , 开辟 了一条具 有 中国特 色 的社会 主义 改造之 路 ; 又在 实践上 有利 于生产 力 的发展并促 进 了生产 力 的发展 , 有利 于人 民生活  水平 的提 高并促 进 了人 民生 活水平 的提高 , 有利 于文 化 事业 的发展 并 促进 了文化 事 业 的 发展 。社  会 主义改 造 的完 成 , 实现 了 中国历史 上最伟 大最 深刻 的社会 变革 , 开始 了在社会 主义道路 上实 现 中  华 民族伟 大复兴 的历 史征 程 。可 以说 ,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义事业 取得 的一 切成 就 , 是建立 在这个 基  都础 匕 。 的  四、 功过 是 非 。 何 评 说 : 须 澄 清 的 三 个 关 键 性 问题  如 必诚然 , 社会 主义 改造 过程 中确实 存在一 些偏 差 和失 误 。“ 会 主义 改 造后 期 过 于急 促 和粗 糙 , 社  遗 留下许 多 问题 , 要党仔 细 地调查 研究 , 需 根据 生产力 发 展 和社 会 生 活 的需 要 , 据 人 民群 众 的意  根 愿 , 行有 系统 的调 整 , 逐步 加 以解 决 。[1(36但 决不能 因此 而任 意缩小 或者 否定社会 主义 改  进 来 ”1 P8)   3造所 取得 的伟 大成 就 , 至否定 社会 主义改 造 的历史 必 然性 。近 些 年来 , 论 界 出现 的“ 甚 理 社会 主 义 改造 过早 了” 的错误认 识有 必要 予 以进一步 澄清 。   第一 , 社会 主 义改造究 竟 是否 过早 ?任何一 种先 进 的社会制 度建立 以后 , 都需 要一个 逐步 完善 的过 程 , 社会 主 义也 是如此 ,在 社 会 主 义社 会 中 , 本 的矛盾 仍 然 是 生产 关 系 和生 产 力 之 间 的矛  “ 基盾 , 层建 筑 和经济 基础之 间 的矛盾 ”13 这 就需要 在社 会 主 义改造 后 不 断地 调整 牛 产关 系 , 善  上 E2 , 完上层 建筑 , 以适 应生产 力 和经 济基础 的变化 和发 展 。八 大前 后 , 们党 已初步 探索 出 r适 合我 国实  我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中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  先进 工业 国 的要 求 同当前 经济 文化 不能满 足人 民需 要 的状 况之 间 的矛 盾 , 的 中心 工 作就 是 大力  党发展 生产 力来解 决这 个矛 盾 , 正确处 理人 民 内部 矛盾 已被确 立 为国家政 治生 活 的主题 , 全党 和全 国  各族 人 民要朝 着建设 四个 现 代化 的社会 主义强 大 国家 的奋 斗 目标 前 进 , 等等 。这 些 探 索成 果 的取 得, 既是 对社会 主义 改造 过程 中某些 偏差 与失误 的纠正 , 是继 续 探索 社 会 主义 道 路建 设 的 开端 。 又  后来 发生 的一 系列 “ 倾 错误 与党 没有坚 持这 些探 索 成果 有密 切关 系 , 与 社会 主 义 改造 没有 必  左” 而 然 的联系 。就是 说 , 我们决 不 能把后 来发 生 的一 系列 “ ” 错误 的原 因归 结 为社 会 主 义改 造 中 出  左 倾现 的某些 偏差 与失误 , 不能 毫无根 据地否 定社 会 主义 改造 的历 史 必 然性 , 更 以致得 出“ 社会 主义 改 造过 早 了” 的错 误结 论 。我 们 必须用 历史 的 、 辩证 的眼光 去 看待 社会 主义 改造 , 要 看 到在 社会 主  既义改造 中所取 得 的伟大成 就 , 又不 能忽视 它 的偏差与 失误 。   第二 , 究竟 如 何看待 社会 主义 改造过 程 中出现 的某些 偏差与 失误 ?首先 , 社会 主义 改造 过程 中 出现 了某 些偏 差 与失误 。在农 业合 作化运 动 中 , 要是 1 5 年 下 半 年掀 起 高潮 后 , 以往 行 之有  主 95 对效 的一些 正确 的方 针 、 则 、 原 做法没 有始终 如 一地加 以贯彻 , 在错 误 的反右 倾 的 口号 下 压制 了不 同 意见 , 只追求 数量 和速度 , 注意质 量 ,5年规划 4年完 成 , 求过 急 , 不 l 要 工作 过 粗 , 改变 过快 , 式也  形 过于 简单划 一 , 以致在 长期 内遗 留下许 多问题 。手工 业 和小商贩 等个 体经 济 的特 点 , 是分 散和灵  就 活 , 以满 足大工 业 、 商业 所不 能满 足的广 泛 的 、 可 大 多变 的 、 方 面 的需求 , 这 样 的特 点 没有 被 充  多 而3  7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分地 重视 。在一 定 范围 内把大 量并无 剥 削的小 商小 贩小 手工 业者 和 只有 轻微剥 削 的小业 主 当作 资  本家 对待 , 带进 公私 合营企 业 , 混淆 了剥 削者 与劳 动者 的界 限 。提 出要使 生产 资料公 有制 成为 国家  和社 会 的唯一 的经 济基础 的要 求 , 图让 资本 主义 和小 生产 绝种 , 视 以致否认 在一 定 时期 内和一  试 忽 定条 件下 保持 私营 经济和个 体 经济对 社会 主义 经 济 发展 的 促 进作 用 。其次 , 确 认识 这 些偏 差 和  正失误 产生 的原 因 。从根本 上说 , 与中 国共产 党 当时 对社 会 主 义 经济 的认识 不 够 深 刻 , 什 么是  这 对“社会 主义 ” 的认 识还 比较肤 浅 , 还没 有完 全摆脱 传 统 的 苏联 经 济模 式 的影 响 , 有着 很 大 的关 系 。上 世 纪五 十年代 中期 国际局 势 开始 紧张 , 导致 党 内一 些领 导干 部 产 生 急于 求 成 和 冒进 的思想 。可  也 见, 社会 主义 改造过 程 中出现 的偏 差与失 误有 其产 生 的特殊 原 因 , 不能 以此否 认社 会 主义改造 的历 史必 然性 。最后 , 国社会 主 义改造 取得 的成 就远 远大 于其 偏差 和 失误 , 我 不能 以偏差 和 失误来 贬低  甚 至否定 成就 。“ 如此 复杂 、 在 困难 和深 刻 的社 会 变 革 中 , 到 了 国 民经 济 的稳 定 增 长 和人 民群 众  做 的广 泛拥 护 , 而 比较顺 利地 实现 了社会 主义 的 目标 , 从 这个 事 实说 明 , 的看来 , 对社 会 主义 改造  总 党 的领 导是 成功 的”1 (35;在几亿 人 口的 中 国这 样一 个大 国 , [1 P8)“ ] 消灭 私有 制这 样一个 深 刻 的革 命 变 革, 第一是在保证国民经济基本稳定发展 的情况下完成的, 第二是在得到人民群众基本上普遍拥护   的情 况下 完成 的 。这是很 难做 到 而确实 做到 了 的事情 ”1]P8)  [1(33。 第三 , 社会 主义改革是不是 对社会主义 改造 的否定 ?社会 主义改革不是对 社会 主义 改造 的否 定 ,  而是对社 会主义改 造的补充和发展 。社会 主义 改革 是对社 会 主义 改造 遗 留问题 的解决 和 完善 , 主  这 要体 现在两个方 面 : 一是 在社 会 主义 所有制 方 面 , 会 主义 改革 纠 正 了社会 主 义改 造 时期 的盲 目求  社纯、 脱离 我 国实际 的做法 , 改变 了单一 的所 有制结 构 , 形成 了社 会 主义公 有制 主体 地位 下 的多种经 济  成分共 同发展 的格局 ; 在社会 主义 经济体制上 , 会主义 改革改变 了社会 主义 改造完成 时建立 的  二是 社 高度集 中的社会 主义计 划经济体制 , 渐突破 了把计 划经 济和 市场 经 济视为 社会 基本 制度 范畴 的思  逐 想束缚 , 进 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的建立和 完善 。可见 , 会主义 改造是建 立社 会主义 基本经 济  促 社制度 , 而改革是在坚持社 会主义 的前 提下调整和 改革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 的生产关 系 , 以解放 和发展 生  产力 , 固和发展社会 主义 。“ 巩 正是在 总结过去 的正确与错误 、 经验与教 训 的基础 上 , 才有 十一届 三 中  全会后 的正确认识 、 方针政策 , 正确 这才是 由不完善 到逐步完 善 的历 史发 展过程 , 是接力 棒关系 , 不是  否定 之否定 的关 系”“ ,那种 由于 当今实行 改革开放 , 展多种经 济成分 , 发 发展 商品经 济 , 就认 为要否 定 历史 , 定 当年社会 主义 改造 的必要性 观点 , 否 是没 有根据 的 , 站不住脚 的”1 。 是 [3   ]综 上所 述 , 行社会 主义 改造 是我 国历史 发 展 的必然 结果 , 改造 中所 取得 的成就 远远大 于其  进 在 失 误 。正确认 识社 会 主义改 造 的历史必 然性 , 于我 们今 天坚 持 以经 济建设 为 中心 , 持 四项 基本  对 坚 原 则 和改革 开放 , 推进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事 业具 有重 要 的政治 意义 、 践意 义和现 实 意义 。 实  参考 文献 :  [] 1 沙健孙. 关于社会 主义 改造 问题 的再评价[] J.当代 中国史研究 ,0 5 ( ) 2 0 ,1 .   [] 2 何沁. 中华人 民共和国史[ . M] 北京 : 等教 育出版 社,9 9 高 19.   [] 宁全集( 4 3列 第 2卷)M] 北京 : 民出版社 ,9 7 5 . [ . 人 18 . 2   [] 4 中共 中央文献研 究室. 关于建 国以来 党的若 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注释本[ . M] 北京 ; 民出版社 ,9 3 1  人 18 . 6 [] 5 王顺生. 毛泽东 思想概论[ . M] 北京 : 等教育 出版社 ,9 9 1 4 高 19 .7 .   [] 6 韦湘燕. 我国社会 主义 改造原 因探析[] 党史文苑( J. 学术版)2 0 ,2. ,0 4 ()   [] 7 金春 明, 许全 兴, 陈登才等. 毛泽东 思想基本 问题[ . M] 北京 : 中共 中央党校 出版社 ,0 1 20.   [] 8 马朝军 , 庄杰. 中华人 民共和国 国史全鉴( 1 [ . 第 卷) M] 北京: 团结 出版社 ,9 6 3 . 19 . 5   [] 9 王桧林. 中国现代 史[ . M] 北京 : 高等教 育出版社 ,0 3 9 —4 20 . 39 .   [O 盖军. 1]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简编[ . 京: M] 北 中共 中央党校 出版社 ,0 1 1 0 2 0 . 6.   [ 1 胡绳。 1]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 M7 北京 : 中共党史 出版 社 ,9 1 19 .   [ 2 毛泽东著作选读 ( 1] 下册)M] 北京 : 民出版社 ,9 6 7 7 [ . 人 18 . 6 .   [ 3 罗正楷. 1] 中国革命概 论[ . 京: M] 北 中国人 民大学 出版 社 ,98 3 0 19 . 1 .  责任编 辑 : 张新颜 3  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中共天 津市委党校学报 2 6 0 年第4   0 期寅 福 军  姜 明娟  0摘  要 :0世纪 5 2 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中国新 民主 主义革命发 展 的必 由之路 , 当时中国政 治 是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 当时中国社会 生产 力进 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改造 有必要性 , 也有  可能性 , 不能 以改造 中出现 的一 些偏 差和 失误 来贬低 其成就, 夏不能否定社会 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关 键 词 : 会 主义 改造 ;0世 纪 5 社 2 O年代 } 史 必 然 性  历 中 圈 分 类 号 : 2 2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84 0 2 0 140 3—5 D3 A 1 0 —1 X(0 6 0 —0 40 关于 2 O世纪 5 O年代 社会 主义 改造的历史必 然性 , 的十一届六 中全会通 过 的《 于建 国 以来 党  党 关的若干历 史问题 的决议 》 已有定论 :在过渡 时期 中 , 党创造性 地开辟 了一条 适合 中国特 点 的社 会  “ 我们主义改造 道路” 。但 自改 革开放 以来 , 界 出现这 样一 些 观点 , 为 中 国的社会 主义改 造搞 得过 早  理论 认 了, 当时不应 该过早地进 行社会 主义 改造 , 而应 该进 行几 十年 甚至 上百 年 的新 民主主 义社 会建设 , 然 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此, 沙健孙认为 , 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  会主义革命, 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 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 是 最深刻  的社会变革 , 地评价社会 主义 改造 问题具有 极端重要 性 , 科学 这关 系到如何 评价 中 国共产 党 和人民共  和国半个多世纪 的历史 , 这关 系到能不能坚持党 的基本路 线 , 这关 系到能不 能坚持 改革 的社会 主义方 向。] [ 笔者 同意沙健孙 的观点 , 1 并尝试从宏观 上论证社 会 主义 改 造 的历史 必然性 , 即从社会 主义 改造 的必要性 、 可能性 、 巨大成绩 , 以及 必须澄清 的三个 关键 问题方 面架构 本文 的逻辑 论证框架 。  一、形势遏人 . 不进则退 : 社会 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进行社会 主义 改造 , 既是 当时国际形势 变化 发展 的 必然结 果 , 是 当时新 中国 的政 治 、 济发展  也 经的必然产物 , 当时 的具体 历史情况看完全 是必要 的 。 从   ( 复杂多变 的 国际环境给新 中 国带来 了严峻 挑 战 。一 方面 , 一) 面对 中 国人 民革 命 的胜利 和随 之 而来 的世 界政治格局 的改 变 , 以及 旧的殖 民体系 的快 速瓦解 , 以美 国为首 的帝 国主义 不甘心 在 中国失 败, 对新生 的人 民民主政权 实行 了军事威胁 、 经济封锁 、 治孤立 和文化 围剿 的反动 政策 , 在朝鲜 内  政 并 战爆发 的第 三天 , 宣布武装援 助南朝鲜 , 干涉朝 鲜 内政 , 同时命令 其海军 第七 舰 队开 入 台湾 海峡 , 然  公 干涉 中国内政 , 插足 中国的领土 台湾 。另一方面 , 面对二战后世 界社会 主义运动 的新 发展 以及 以苏 联  为首 的社会 主义强 大阵营的 出现 , 以美国为首 的帝 国主 义 国家 阵营 与之 对抗 , 成 了“ 战” 面 , 形 冷 局 使  新 的世 界大战 的危 险性依 然存在 。可见 , 复杂多变 的 国际环境 是推动 中 国社 会 主义 改造 的一个动 力 ,   “ 第二 次世界大 战后 , 主义 国家本 身也不 景气 , 需要 恢复 元气 , 资本 都 发展 经济 。我们 必须 争取 时机 ,  加快 发展 , 增强实力 ”2(7 。 E PO    ̄ ) ( ) 巩固新生 的国家政 权有必要进行 社会 主义改造 。社会 主义改造 的实质 是变生 产资料 私有  二 为收 稿 日期 :0 60—2 2 0—92 作 者简介 : 刘福 军(9 9 , 山东菏泽人, 17 一) 男,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 ; 北京  1 0 7  0 82 姜 明娟(9 1 , 山东青 岛人 。 18 一) 女,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 国际关 系学 院; 北京  10 7  0853  4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制为生产 资料公 有制 , 建立社会 主义基本经济制 度 。只有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 , 才能建立 独立 的 比较 完 整 的社会 主义工 业体系 , 才能保 证新生 的 国家政权 有强大 的物质保 障 ; 也只 有进行 社会 主义 改造 , 才 能更好地巩 固工农 联盟 , 实现 国家政权从“ 各革命 阶级 联合专政 的新 民主主义 国家 向实 质上是 无产 阶 级专政 的社会 主义 国家 的转变 ”2(67) [ P90。从 当时“ ]   三反 ”“ 反” 动 中反 映 的问题来 看 , 、五 运 如果 不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 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 , 的干部 队伍 就会受 到腐 蚀 , 党 社会 主义 经济基 础 就可能 瓦解 , 党 就可能失 去工人 阶级 的支持 , 党的执政地位就会 动摇 。  ( 进行社会 主义改 造是社会 主义工业 化的必要条件 。列 宁指出 :大机器 工业是 社会 主义唯一  三) “可能 的经济基础 。谁忘记 了这 一点 , 谁就不是共 产主义者 。[] ”3当时 中国 旧有 工业 的基础 十分 落后 和  薄弱 , 现代工业产 值在整个工农 产值 中的比重在恢 复国 民经济任务完 成 的 15 92年也只有 2. %。换  67言之 , 中国还没 有真正 的机器 制造业 , 新 不能制造 飞机 、 汽车 、 拖拉机 、 重型 和精 密仪器 , 没有 现代 国防  工业  因此 , 建立 强大 的工业基 础 和实现社 会 主义工业 化 , 已成为迫 切 的任务 。“ 国家 的社会 主义工 业化 , 国家独立 和富强 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Lj 是 ”4  ( 进行社会 主义 改造是土地改革 后农 村经 济发展 的必 然趋势 。土地 改革完 成 后 , 四) 中国农 村分  散、 落后 的小农经 济大量存在 。这种经 济极其 脆弱 , 生 产力水平 十分 低下 , 其 既不能 适应 工业 化对粮 食和工业原料迅 速增长 的需求 , 又不可避免地会 产生贫富两极分化 。我 国个体农 民特 别是 贫下 中农 ,  为 了避免重新借 高利贷 , 至典 让 和 出卖 土 地 , 甚 有些 地方 已经 产 生两 极分 化 ; 了发 展生 产 , 修水  为 兴利, 抵御 自然灾 害 , 采用农业机 械和其 他农业 新技 术 , 确有 走 互助合 作道路 的要 求 。然 而 ,这种 分 散  “落后 的个体经济 不利于发展 多种经营和兴办 大规模农 田水利建设 , 限制 了农 业生产力 的发展”5。随  [ ]着工业化 的发展 , 一方面对农 产品的需求 日益增大 , 一方 面对农业 技术 改造 的支援 日益增强 , 这也 是 促 进个体农业 向合作化方 向发 展 的一个动力 。  ( ) 行资 本主 义工 商业 的社会 主义 改造 , 五 进 既是建 设一 个富 强 的社会 主义国家 的强 烈要求 , 又 是解 决 当时 中国工人 阶级 和资 产 阶级 之 间矛盾 的迫切要 求 。新 中 国成立 后 , 由于经 济极 为落后 '0 冈 刚建 立起来 的社 会 主义工商 业 还难 以立刻代 替 当时 的资本 主义工 商业 , 在一个 相 当长 的时期 内 , 国 家还 需要尽 可能 地利 用资本 主 义工商 业 的积极作 用 , 以利 于 国民经济发 展 。但 是 , 资产 阶级 唯利是  图 的本 性必 然对 国计 民生产 生 破坏作 用 , 害工 人 阶级 以及农 民的利益 , 别是 随着 国家有计 划经  损 特 济建设 的开 展 , 资本 主义经 济这 种消极 的一 面表 现得尤 为 突出 。这些矛 盾 的存 在 和发展 , 使得 对 资  本 主义工商 业进 行社会 主义 改 造 , 资本 主义经 济为社 会 主义经 济 , 为可 能 。 变 成   此外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也是迅速发展国营经济和扩大计划经济 , 顺利实施“ 一五” 计划 的客观要求。  二 、 事 俱 备 , 欠 东 风 : 会 主 义 改 造 的可 能 性  万 只 社经过建 国后 的三 年准备 , 当时 已经 具备 了开 始 向社 会 主义过 渡 、 行社会 主义 改造 的条 件 。 进  第一 , 国共 产 党 的正 确领 导和新 中国人 民 民主政 权 的巩 固 , 中 为进 行社会 主义 改造 提供 了最 根 本 的政治保 证 。工人 阶级领 导 的 、 以工农 联 盟为 基础 的 、 团结各 阶级 和 国内各 民族 的人 民民主专政 的 国家政权 , “ 在 三反 ”“ 、五反 ” 运动 和抗美 援朝 中得 到 了巩 固和加 强 ; 同时 , 国共 产党 的路线 、 中 方 针 和政策深 得 民心 , 得 了崇 高 的威望 。全 国社 会基 本稳 定 和 政治 安 定 , 赢 这是 向社 会 主义 过 渡 、 进  行社会 主义 改造 的基 本前 提 。  第二 , 已经 初步 具备 了进行 社会 主义改 造 的物质保 障 和经济 条件 。通过 没收 官僚 资本 , 社会 主 义 国营经 济掌握 了整 个 国家 的经济命 脉 , 占据 了领导地 位 。到 15 92年 , 工农 业 总产 值 比 14 增  99年长 了 7 .  , 7 5 三年 平均 递增 率为 2 .  , 1 1 打破 了“ 中国共 产 党难 以解 决 中 国人 民 的吃饭 问题” 帝  的国主义预 亩 。尽管 我 国还 相 当落后 , 强大 的工业 化基 础和 独立 的工业 化体 系还没 有建 立起来 , 当 但  时我 国已经具 备 了较充分 的条 件 , 社会 主义改 造成 为可 能[]  使 6。 第三 , 调整 工商业 和土 地改革 中创 造 了一 些成 功经 验 和具 体办 法 。在 国民经 济恢 复时期 , 在 在  同私人资本 主义经 济进 行限制 和反 限制 的斗争 中 , 合理 调整 工商业 的过 程 中 , 国共产 党和人 民  在 中3  5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政 府创造 了加 工订 货 、 销代 销 、 购包 销 、 私合 营 等一 系列从 低级 到 高级 的 国家资本 主义 形式 , 经 统 公  加 强 了资本 主义工 商业 同社会 主 义 国营经济 的联 系 , 它们 受 国家计 划 的影 响增 大 , 生产 关系 上  使 在发 生 了程度不 同的变化 , 不知 不觉 地 已经 开 始 了初 步 的社会 主义改 造 。在农业 和手工业 方 面 , 积  也 累了 丰富 的实行互 助合 作 的经验 , 到了对 个体农 业 和手 工业 进行 社会 主义 改造 的方 法 和途径 。 找  第 四, 大人 民赞 同走社 会 主义道 路 , 而使 社会 主义 改 造有 了广 泛而 坚实 的群众 基 础 。经 过  广 从 建 国后 三年 多 的时 间, 工人 阶级 更加 坚定 了走社 会 主义 道路 的决 心和 信心 。农 民在分 得 土地之后 ,  增 强 了对 中国共产 党 的信任 。手 工业 者也越 来越 多 地认识 到 , 只有 走联 合 自强 的道路 , 能获得 生  才 存 和发展 , 能在 与现 代工业 竞 争 中免 受破 产 的威胁 。民族 资产 阶级 中也 出现 了一批 进 步分子 , 才 在 实践 中提高 了认识 , 自愿在 中国共 产 党的领 导下 接 受社会 主 义改 造 。  第五, 国际环境 中相对 有利 的一 面为新 中 国进 行社 会 主义 改造 提供 了重要 条 件 。当时抗 美援朝 战争 已经取得 了决定性胜利 , 中国的 国防力 量得 到大 大加强 。以苏联 为 首 的社会 主 义 阵营 的力量 日  益壮大 , 并且 大力支持 中国的革命 和建设 。苏 联进行 的社会 主义 革命 和 工业化 为 中 国的社会 主义改  造提供 了经 验和教训 。“ 当时的发展情况看 , 从 资本 主义 阵营很不 景气 , 而社会 主义 国家则充 满活力 ,   显示 出一定 的优越性 。这些 因素 , 促使 毛泽 东考虑尽 早实现 向社会 主义 的过渡”7( 2。 F]7)  P三 、 秋 功 业 。 炳 史 册 : 会 主 义 改 造 的伟 大 成 就  千 彪 社我 国于 15 底基本 完成 社会 主义 改造 。尽 管在 改造 中出现 了一 些偏差 和失 误 , 作上存 在  96年 工 的问题和 体制 上暴 露的 弊端也 不少 , 但这 个具 有转 折 意义 的历史 性伟 大 胜利是 不 容置疑 的 。   首先 ,建 立 了以生产 资料 公有 制和按 劳 分配 为 主要 形式 和特 点 的社会 主义 经 济制 度 , “ 同中 国  共产 党 的领导 、 民 民主 专政 的 国家机器 和 马克思 主 义在 意识 形态 领域 的指 导地 位等 一起 , 社会  人 使主义 制度 在我 国得 到 了确立 ”7(7) F] 9 。随 着社 会 主义 改造 的基 本 完 成 , 产 资 料社 会 主义 公 有制  P 生取代 了生 产 资料私 有制 , 这是 生产 关 系一 次 质 的飞跃 , 明劳 动 人 民不 仅 在政 治 上 翻 了身 , 为社  表 成会 的统治 阶级 , 而且 在经 济上 也翻 了身 , 为 经济 的主 人 。在 生产 资 料 公有 制 的基础 上 , 剥 削人  成 人的制 度基 本上 已经 被消 灭 , 动人 民成为 社会 和 生产 的 主人 , 劳 在劳 动过 程 中建 立起 了同志式 的互 助  合作 的关 系 。随着 生产 资料公 有 制 的建 立 , 产 阶级 在政治 上 占了绝对 优势 , 民共 和 国牢牢地 掌  无 人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这就使 中国有可能在 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按比例协调地发展国民经济, 生  产 品归 劳动者 所有 , 依照 有利 于劳 动人 民 的原则 进行 分配 , 社会 产 品和 国 民收入 的分 配保证 了社会 主义再 生产 的扩 大和劳 动者 生活 水平 的提高 。当然 , 时资产 阶级 分 子还存 在一 定程 度上 的剥 削 , 这   但 它并 不影 响我 国社会 主义 经济 制度 的建立 和发 展 , 为社 会 主 义 生产 关 系 的生产 资 料 的社 会 主  作义公有 制 , 已经 表现在生 产 、 交换 、 配 、 费 的各 个 方面 , 分 消 它体 现 了劳 动人 民 的根 本利 益 , 成了坚 持 社会 主 义制度 的 经济根 源 。可 以说 ,社会 主义制 度 的建立 , 我 国历史 上最 深刻 、 “ 是 最伟 大 的社 会 变  革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历 史发 展 中 的一个 极 为重 要 的里程 碑 。它 为进一 步发 展 中 国社会 生产 力 , 是 使  国家强 盛 、 民富裕 , 人 为中 国以后 的一 切发展 和进 步 奠定 了可 靠 的基础 ”8。 []  其 次 , 会 主义改造 的伟 大胜 利 , 进 了 中国社 会生产 力 的发 展 , 高 了人 民 的生活水 平 , 动  社 促 提 推了社会 主义 文化 事业 的前进 。1 5 9 7年工农 业 总产 值 为 1 4 2 1亿元 , 1 5 增长 6 .  。 中国的  比 9 2年 78 重工业 得 到了很 大发展 , 立 了 自己的机器 制造 业 、 建 飞机 和汽 车制 造业 、 电设备 制造 业 、 发 高级合 金 钢制造 业等 一 系列 新 的工 业 部 门 。随着 国 民 经 济 的 发 展 , 民 的 生 活 水 平 有 了很 大 提 高 。15  人 97 年 , 国职工 人数 达到 2 5 全 4 1万人 , 中国遗 留下 来 的 大批 失业 人 员 基 本 得 到 了安 置 。全 国职 工 每  旧年 人均 工 资达到 6 7 , 1 5 3 元 比 9 2年 增 长 4 .   , 民 的 收入 比 1 5 28 农 9 2年增 长 了近 3  。另外 , O, 9 6 粮 食 、 油、 食 肉类 、 糖 、 布等 主要 生活 必需 品 , 本上 保证 了供 应 , 乡居 民的消 费水平 也有 了很 大  食 棉 基 城提高 , 国家投 资 新建职 工住 宅 9 5 4 4万 平方 米 , 本 上解 决 了职 工 的住 房 困难 。从 1 5 到 1 5  基 9 2年 97年的五 年 内 , 等学校 共招 生 5 高 6万人 , 毕业 2 7万人 ( 不包 括研 究 生) 中等专 业学 校招 生 12万 人 , ; 1   毕业 8 4万人 。]5 97年各 级学 校 在 校 学生 数 , 等 学 校 为 4 . 高 4 1万 人 , 中等 专 业 学校 ( 括 工 农 中  包3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学 、 业 中学 、 农 职业 中学 、 工学 校) 8 . 技 为 6 7万 人 , 通 中 学 为 6 8 1万人 , 学 为 6 2 . 普 2. 小 4 8 3万人 , 比  15 9 2年 分别增 长 1 0 1,,9 4 , 1 2 2 ,5 8 。9 3 .  2 . 6 5 .  2 .  [   9 6 9, ]最后 ,它创 造 了一系 列从低 级 到高级 的改造 形式 , 出了一 条有 中 国特 色 的社会 主义 改造 道  “ 走路, 丰富 和发展 了马 克思主 义关 于社 会 主 义 改造 的理 论 ”l 。在 社 会 主 义改 造 过 程 中 , E3 0 我们 对 个 体农 业 , 遵循 了 自愿 互利 、 典型 示范 和国家 帮助 的原则 , 创造 了先从 临 时互助组 和常 年互 助组 , 发展 到具 有半 社会 主义性 质 的初级农 业生 产合 作社 , 再发 展 到社 会 主义性 质 的高 级农 业 生产 合 作社 的 过 渡形式 。对 于个体 手工 业 , 也采取 了类似 个体农 业 的改造 办法 。对 于资本 主义工 商业 , 我们创 造 了委托加 工 、 划订 货 、 购包 销 、 托经销 代销 、 计 统 委 公私 合 营 、 全行 业公 私 合 营 等一 系列 从 低 级到 高 级 的国家 资本 主义 的过渡 形式 , 实现 了马 克思 和列宁 曾经设 想过 的对资 产 阶级 的 和平赎 买 , 并把 资  产 阶级改造 成 为 自食 其力 的劳 动者 , 这是一 个伟 大 的创 造 。  社 会 主义改 造 的胜利 完成 , 既在 理论上 丰 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列 宁主 义 , 开辟 了一条具 有 中国特 色 的社会 主义 改造之 路 ; 又在 实践上 有利 于生产 力 的发展并促 进 了生产 力 的发展 , 有利 于人 民生活  水平 的提 高并促 进 了人 民生 活水平 的提高 , 有利 于文 化 事业 的发展 并 促进 了文化 事 业 的 发展 。社  会 主义改 造 的完 成 , 实现 了 中国历史 上最伟 大最 深刻 的社会 变革 , 开始 了在社会 主义道路 上实 现 中  华 民族伟 大复兴 的历 史征 程 。可 以说 ,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义事业 取得 的一 切成 就 , 是建立 在这个 基  都础 匕 。 的  四、 功过 是 非 。 何 评 说 : 须 澄 清 的 三 个 关 键 性 问题  如 必诚然 , 社会 主义 改造 过程 中确实 存在一 些偏 差 和失 误 。“ 会 主义 改 造后 期 过 于急 促 和粗 糙 , 社  遗 留下许 多 问题 , 要党仔 细 地调查 研究 , 需 根据 生产力 发 展 和社 会 生 活 的需 要 , 据 人 民群 众 的意  根 愿 , 行有 系统 的调 整 , 逐步 加 以解 决 。[1(36但 决不能 因此 而任 意缩小 或者 否定社会 主义 改  进 来 ”1 P8)   3造所 取得 的伟 大成 就 , 至否定 社会 主义改 造 的历史 必 然性 。近 些 年来 , 论 界 出现 的“ 甚 理 社会 主 义 改造 过早 了” 的错误认 识有 必要 予 以进一步 澄清 。   第一 , 社会 主 义改造究 竟 是否 过早 ?任何一 种先 进 的社会制 度建立 以后 , 都需 要一个 逐步 完善 的过 程 , 社会 主 义也 是如此 ,在 社 会 主 义社 会 中 , 本 的矛盾 仍 然 是 生产 关 系 和生 产 力 之 间 的矛  “ 基盾 , 层建 筑 和经济 基础之 间 的矛盾 ”13 这 就需要 在社 会 主 义改造 后 不 断地 调整 牛 产关 系 , 善  上 E2 , 完上层 建筑 , 以适 应生产 力 和经 济基础 的变化 和发 展 。八 大前 后 , 们党 已初步 探索 出 r适 合我 国实  我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中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  先进 工业 国 的要 求 同当前 经济 文化 不能满 足人 民需 要 的状 况之 间 的矛 盾 , 的 中心 工 作就 是 大力  党发展 生产 力来解 决这 个矛 盾 , 正确处 理人 民 内部 矛盾 已被确 立 为国家政 治生 活 的主题 , 全党 和全 国  各族 人 民要朝 着建设 四个 现 代化 的社会 主义强 大 国家 的奋 斗 目标 前 进 , 等等 。这 些 探 索成 果 的取 得, 既是 对社会 主义 改造 过程 中某些 偏差 与失误 的纠正 , 是继 续 探索 社 会 主义 道 路建 设 的 开端 。 又  后来 发生 的一 系列 “ 倾 错误 与党 没有坚 持这 些探 索 成果 有密 切关 系 , 与 社会 主 义 改造 没有 必  左” 而 然 的联系 。就是 说 , 我们决 不 能把后 来发 生 的一 系列 “ ” 错误 的原 因归 结 为社 会 主 义改 造 中 出  左 倾现 的某些 偏差 与失误 , 不能 毫无根 据地否 定社 会 主义 改造 的历 史 必 然性 , 更 以致得 出“ 社会 主义 改 造过 早 了” 的错 误结 论 。我 们 必须用 历史 的 、 辩证 的眼光 去 看待 社会 主义 改造 , 要 看 到在 社会 主  既义改造 中所取 得 的伟大成 就 , 又不 能忽视 它 的偏差与 失误 。   第二 , 究竟 如 何看待 社会 主义 改造过 程 中出现 的某些 偏差与 失误 ?首先 , 社会 主义 改造 过程 中 出现 了某 些偏 差 与失误 。在农 业合 作化运 动 中 , 要是 1 5 年 下 半 年掀 起 高潮 后 , 以往 行 之有  主 95 对效 的一些 正确 的方 针 、 则 、 原 做法没 有始终 如 一地加 以贯彻 , 在错 误 的反右 倾 的 口号 下 压制 了不 同 意见 , 只追求 数量 和速度 , 注意质 量 ,5年规划 4年完 成 , 求过 急 , 不 l 要 工作 过 粗 , 改变 过快 , 式也  形 过于 简单划 一 , 以致在 长期 内遗 留下许 多问题 。手工 业 和小商贩 等个 体经 济 的特 点 , 是分 散和灵  就 活 , 以满 足大工 业 、 商业 所不 能满 足的广 泛 的 、 可 大 多变 的 、 方 面 的需求 , 这 样 的特 点 没有 被 充  多 而3  7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分地 重视 。在一 定 范围 内把大 量并无 剥 削的小 商小 贩小 手工 业者 和 只有 轻微剥 削 的小业 主 当作 资  本家 对待 , 带进 公私 合营企 业 , 混淆 了剥 削者 与劳 动者 的界 限 。提 出要使 生产 资料公 有制 成为 国家  和社 会 的唯一 的经 济基础 的要 求 , 图让 资本 主义 和小 生产 绝种 , 视 以致否认 在一 定 时期 内和一  试 忽 定条 件下 保持 私营 经济和个 体 经济对 社会 主义 经 济 发展 的 促 进作 用 。其次 , 确 认识 这 些偏 差 和  正失误 产生 的原 因 。从根本 上说 , 与中 国共产 党 当时 对社 会 主 义 经济 的认识 不 够 深 刻 , 什 么是  这 对“社会 主义 ” 的认 识还 比较肤 浅 , 还没 有完 全摆脱 传 统 的 苏联 经 济模 式 的影 响 , 有着 很 大 的关 系 。上 世 纪五 十年代 中期 国际局 势 开始 紧张 , 导致 党 内一 些领 导干 部 产 生 急于 求 成 和 冒进 的思想 。可  也 见, 社会 主义 改造过 程 中出现 的偏 差与失 误有 其产 生 的特殊 原 因 , 不能 以此否 认社 会 主义改造 的历 史必 然性 。最后 , 国社会 主 义改造 取得 的成 就远 远大 于其 偏差 和 失误 , 我 不能 以偏差 和 失误来 贬低  甚 至否定 成就 。“ 如此 复杂 、 在 困难 和深 刻 的社 会 变 革 中 , 到 了 国 民经 济 的稳 定 增 长 和人 民群 众  做 的广 泛拥 护 , 而 比较顺 利地 实现 了社会 主义 的 目标 , 从 这个 事 实说 明 , 的看来 , 对社 会 主义 改造  总 党 的领 导是 成功 的”1 (35;在几亿 人 口的 中 国这 样一 个大 国 , [1 P8)“ ] 消灭 私有 制这 样一个 深 刻 的革 命 变 革, 第一是在保证国民经济基本稳定发展 的情况下完成的, 第二是在得到人民群众基本上普遍拥护   的情 况下 完成 的 。这是很 难做 到 而确实 做到 了 的事情 ”1]P8)  [1(33。 第三 , 社会 主义改革是不是 对社会主义 改造 的否定 ?社会 主义改革不是对 社会 主义 改造 的否 定 ,  而是对社 会主义改 造的补充和发展 。社会 主义 改革 是对社 会 主义 改造 遗 留问题 的解决 和 完善 , 主  这 要体 现在两个方 面 : 一是 在社 会 主义 所有制 方 面 , 会 主义 改革 纠 正 了社会 主 义改 造 时期 的盲 目求  社纯、 脱离 我 国实际 的做法 , 改变 了单一 的所 有制结 构 , 形成 了社 会 主义公 有制 主体 地位 下 的多种经 济  成分共 同发展 的格局 ; 在社会 主义 经济体制上 , 会主义 改革改变 了社会 主义 改造完成 时建立 的  二是 社 高度集 中的社会 主义计 划经济体制 , 渐突破 了把计 划经 济和 市场 经 济视为 社会 基本 制度 范畴 的思  逐 想束缚 , 进 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的建立和 完善 。可见 , 会主义 改造是建 立社 会主义 基本经 济  促 社制度 , 而改革是在坚持社 会主义 的前 提下调整和 改革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 的生产关 系 , 以解放 和发展 生  产力 , 固和发展社会 主义 。“ 巩 正是在 总结过去 的正确与错误 、 经验与教 训 的基础 上 , 才有 十一届 三 中  全会后 的正确认识 、 方针政策 , 正确 这才是 由不完善 到逐步完 善 的历 史发 展过程 , 是接力 棒关系 , 不是  否定 之否定 的关 系”“ ,那种 由于 当今实行 改革开放 , 展多种经 济成分 , 发 发展 商品经 济 , 就认 为要否 定 历史 , 定 当年社会 主义 改造 的必要性 观点 , 否 是没 有根据 的 , 站不住脚 的”1 。 是 [3   ]综 上所 述 , 行社会 主义 改造 是我 国历史 发 展 的必然 结果 , 改造 中所 取得 的成就 远远大 于其  进 在 失 误 。正确认 识社 会 主义改 造 的历史必 然性 , 于我 们今 天坚 持 以经 济建设 为 中心 , 持 四项 基本  对 坚 原 则 和改革 开放 , 推进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事 业具 有重 要 的政治 意义 、 践意 义和现 实 意义 。 实  参考 文献 :  [] 1 沙健孙. 关于社会 主义 改造 问题 的再评价[] J.当代 中国史研究 ,0 5 ( ) 2 0 ,1 .   [] 2 何沁. 中华人 民共和国史[ . M] 北京 : 等教 育出版 社,9 9 高 19.   [] 宁全集( 4 3列 第 2卷)M] 北京 : 民出版社 ,9 7 5 . [ . 人 18 . 2   [] 4 中共 中央文献研 究室. 关于建 国以来 党的若 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注释本[ . M] 北京 ; 民出版社 ,9 3 1  人 18 . 6 [] 5 王顺生. 毛泽东 思想概论[ . M] 北京 : 等教育 出版社 ,9 9 1 4 高 19 .7 .   [] 6 韦湘燕. 我国社会 主义 改造原 因探析[] 党史文苑( J. 学术版)2 0 ,2. ,0 4 ()   [] 7 金春 明, 许全 兴, 陈登才等. 毛泽东 思想基本 问题[ . M] 北京 : 中共 中央党校 出版社 ,0 1 20.   [] 8 马朝军 , 庄杰. 中华人 民共和国 国史全鉴( 1 [ . 第 卷) M] 北京: 团结 出版社 ,9 6 3 . 19 . 5   [] 9 王桧林. 中国现代 史[ . M] 北京 : 高等教 育出版社 ,0 3 9 —4 20 . 39 .   [O 盖军. 1]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简编[ . 京: M] 北 中共 中央党校 出版社 ,0 1 1 0 2 0 . 6.   [ 1 胡绳。 1]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 M7 北京 : 中共党史 出版 社 ,9 1 19 .   [ 2 毛泽东著作选读 ( 1] 下册)M] 北京 : 民出版社 ,9 6 7 7 [ . 人 18 . 6 .   [ 3 罗正楷. 1] 中国革命概 论[ . 京: M] 北 中国人 民大学 出版 社 ,98 3 0 19 . 1 .  责任编 辑 : 张新颜 3  8


相关文章

  • 社会主义改造评价问题述评论文
  • 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问题述评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肯定社会主义改造者依据<历史决议>的相关结论,强调其历史必然性:基本否定社会主义改造者则突出其脱离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纠正.坚持生产力评价标准,了解当 ...查看


  • 论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不同
  • 论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不同 陈坪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都习惯于把描写乡村生活的小说笼统地称之为"农村题材小说".其实这种说法的出现是相当晚近的现象,它所指称的本来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文学样式.在我看来,并不是凡以乡 ...查看


  •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2
  • 1.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相互区别: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 ...查看


  •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经历的两个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两个阶段.从解放开始到1956年结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提出的不同的 ...查看


  •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1
  •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杨福盛 通信1511 [1**********]2 谈到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我们首先应认识到的是现今中国取得的各方面的巨大成就离不开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双重影响.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在中国 ...查看


  • 改革开放教案
  • 时间:_______年 ____月 ____日 星期_____ 课题: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5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 ...查看


  • 浅谈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浅谈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摘要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改造: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广大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成帮工组等互助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分散. ...查看


  • 试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
  • 试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 [摘要]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发对资产 ...查看


  • 无产阶级发展史(社会主义)
  • 无产阶级发展史(社会主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 产党宣言>发表.内容:它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