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橡树的牛犊]阅读答案

顶着橡树的牛犊

随着作品在欧洲的出版,索尔仁尼琴在世界文坛的声誉日隆。1970年,因为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代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索尔仁尼琴得到苏联当局的明确警告:出去后就别想再回国。没有选择主动流亡的索尔仁尼琴致信斯德哥尔摩,出于个人原因放弃诺贝尔奖。1973年底,以揭露十月革命以来非人的残暴统治为主旨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也在巴黎出版,集中体现了索尔仁尼琴反对强权和暴力、极力消除笼罩在自己国家头上不真实的神话和虚假印象、追求正义和真理的思想。但四年后,作为国际知名人士的索尔仁尼琴还是被迫出走他乡,并被剥夺苏联国籍,从联邦德国、瑞士一直流亡到美国。

有人说,索尔仁尼琴的声誉来自对苏联的批评,他作为铁幕以西的政治工具而被过度吹捧。但事实上,即使受到西方各国的优待,索尔仁尼琴依然像自传《牛犊顶橡树》中牛犊那样,在铁幕那边横冲直撞,1978年,他在哈佛大学批评西方的演讲招致美国的围攻。而1994年被叶利钦邀请回到故乡后,他又无情地揭露俄罗斯社会现实并猛烈抨击当权者,1998年拒领叶利钦总统颁发的圣安德列勋章。只要还活着,或者直到牛犊顶到橡树上折断了脖颈时为止,或者是橡树被顶得吱吱响,倒在了地上为止。索尔仁尼琴这样形容自己,他这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牛犊,总是很不明智地、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脑袋和犄角狂热地顶向枝干庞大根基深厚的橡树。

索尔仁尼琴就像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作家(我不怕这样说)能够与政治家分庭抗礼,或者比政治家还要杰出的法则,就是由于他对人类事务的某种抉择,由于他对一些原则的绝对忠诚。俄罗斯女作家尤利兹娅认为,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能够改变社会进程,或至少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索尔仁尼琴自己也认为:文学可以加速历史前进的脚步。出色的作家,不成功的政治活动家。北京大学俄语系任光宣教授这样评价这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用文字和口号为俄罗斯命运奔走甚至受难的文学家。

摩罗在《巨人何以成为巨人》中说:领袖不只是代表人民,而且的的确确是由人民培养出来的。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有什么样的领袖,从而也就有什么样的民族和社会。在俄罗斯,之所以能产生像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等伟大的文学巨人,其原因就是有这样一群具有强烈的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并在普通百姓中获得广泛支持。也因如此,1994年之后的索尔仁尼琴甚至一度被视为俄罗斯未来的先知。他能得到俄罗斯百姓认同主要是在于他的使命感,在大家不敢说的时候他说了真话。这也是俄罗斯200多年来的一个传统,无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百姓。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文学专家陈建华这样评价索尔仁尼琴。

总结自己的一生,索尔仁尼琴在《牛犊顶橡树》中说到:我一生中苦于不能高声讲出真话。我的一生都在于冲破阻拦而能够向公众公开讲出真话。但令人唏嘘的是,随着年华无情流逝,当年的斗士索尔仁尼琴也只能坐在轮椅上接见现任总统。索老的身体确实一日不如一日了。和索尔仁尼琴相识并长期保持联络的北京大学任光宣教授这样说。

(摘自《索尔仁尼琴:俄罗斯良知》)

【注】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年11月12日-2008年8月3日),苏俄著名作家、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1970年,他以揭露抨击苏联时政的《古拉格群岛》一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1974年,索尔仁尼琴被当局驱逐出境。苏联解体前夕,索尔仁尼琴获得平反。1994年返回俄罗斯,1997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俄罗斯国家奖。2008年8月3日晚因中风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9岁。

你是如何理解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俄罗斯文学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等文学巨匠用文字和口号为俄罗斯命运奔走,索尔仁尼琴和他们一样,具有强烈的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倾向。在大家不敢说真话的时候勇于冲破阻拦而能够向公众公开讲出真话。尽管遭受痛苦与磨难,仍不辱使命,坚持真理与抗争,最终赢得世人的赞誉与尊重。

顶着橡树的牛犊

随着作品在欧洲的出版,索尔仁尼琴在世界文坛的声誉日隆。1970年,因为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代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索尔仁尼琴得到苏联当局的明确警告:出去后就别想再回国。没有选择主动流亡的索尔仁尼琴致信斯德哥尔摩,出于个人原因放弃诺贝尔奖。1973年底,以揭露十月革命以来非人的残暴统治为主旨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也在巴黎出版,集中体现了索尔仁尼琴反对强权和暴力、极力消除笼罩在自己国家头上不真实的神话和虚假印象、追求正义和真理的思想。但四年后,作为国际知名人士的索尔仁尼琴还是被迫出走他乡,并被剥夺苏联国籍,从联邦德国、瑞士一直流亡到美国。

有人说,索尔仁尼琴的声誉来自对苏联的批评,他作为铁幕以西的政治工具而被过度吹捧。但事实上,即使受到西方各国的优待,索尔仁尼琴依然像自传《牛犊顶橡树》中牛犊那样,在铁幕那边横冲直撞,1978年,他在哈佛大学批评西方的演讲招致美国的围攻。而1994年被叶利钦邀请回到故乡后,他又无情地揭露俄罗斯社会现实并猛烈抨击当权者,1998年拒领叶利钦总统颁发的圣安德列勋章。只要还活着,或者直到牛犊顶到橡树上折断了脖颈时为止,或者是橡树被顶得吱吱响,倒在了地上为止。索尔仁尼琴这样形容自己,他这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牛犊,总是很不明智地、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脑袋和犄角狂热地顶向枝干庞大根基深厚的橡树。

索尔仁尼琴就像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作家(我不怕这样说)能够与政治家分庭抗礼,或者比政治家还要杰出的法则,就是由于他对人类事务的某种抉择,由于他对一些原则的绝对忠诚。俄罗斯女作家尤利兹娅认为,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能够改变社会进程,或至少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索尔仁尼琴自己也认为:文学可以加速历史前进的脚步。出色的作家,不成功的政治活动家。北京大学俄语系任光宣教授这样评价这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用文字和口号为俄罗斯命运奔走甚至受难的文学家。

摩罗在《巨人何以成为巨人》中说:领袖不只是代表人民,而且的的确确是由人民培养出来的。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有什么样的领袖,从而也就有什么样的民族和社会。在俄罗斯,之所以能产生像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等伟大的文学巨人,其原因就是有这样一群具有强烈的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并在普通百姓中获得广泛支持。也因如此,1994年之后的索尔仁尼琴甚至一度被视为俄罗斯未来的先知。他能得到俄罗斯百姓认同主要是在于他的使命感,在大家不敢说的时候他说了真话。这也是俄罗斯200多年来的一个传统,无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百姓。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文学专家陈建华这样评价索尔仁尼琴。

总结自己的一生,索尔仁尼琴在《牛犊顶橡树》中说到:我一生中苦于不能高声讲出真话。我的一生都在于冲破阻拦而能够向公众公开讲出真话。但令人唏嘘的是,随着年华无情流逝,当年的斗士索尔仁尼琴也只能坐在轮椅上接见现任总统。索老的身体确实一日不如一日了。和索尔仁尼琴相识并长期保持联络的北京大学任光宣教授这样说。

(摘自《索尔仁尼琴:俄罗斯良知》)

【注】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年11月12日-2008年8月3日),苏俄著名作家、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1970年,他以揭露抨击苏联时政的《古拉格群岛》一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1974年,索尔仁尼琴被当局驱逐出境。苏联解体前夕,索尔仁尼琴获得平反。1994年返回俄罗斯,1997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俄罗斯国家奖。2008年8月3日晚因中风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9岁。

你是如何理解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俄罗斯文学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等文学巨匠用文字和口号为俄罗斯命运奔走,索尔仁尼琴和他们一样,具有强烈的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倾向。在大家不敢说真话的时候勇于冲破阻拦而能够向公众公开讲出真话。尽管遭受痛苦与磨难,仍不辱使命,坚持真理与抗争,最终赢得世人的赞誉与尊重。


相关文章

  • 俄罗斯的"良心"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俄罗斯的"良心" 罗皓菱 2008年8月3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河水静静地流淌,89岁的索尔仁尼琴未能等到90岁生日,在莫斯科的家中离开了人世.虽已半夜,但噩耗迅速传遍莫斯科. 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 ...查看


  • [正在消失的橡树林]阅读试题及答案
  • <正在消失的橡树林>阅读答案, 正在消失的橡树林美国一项独特的研究分析表明:当今的橡树正在逐渐减少,而且由于橡树的消失,整整一类对森林生态系统起到关键作用的本土草本植物也消失了,这一切均归咎于当地为禁止火灾所做的努力." ...查看


  • 致橡树阅读答案 1
  •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试题.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查看


  • 致橡树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后面两个小题.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查看


  • 自然与人阅读答案
  • 阅读<树木也有污染"帮凶">,回答问题.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有些树木不但制造污染,甚至可能会毒害处于下风向的森林.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调查表明,英国国家的象征之一,即英国栎就是最厉害的杀手之一.其他还有白杨. ...查看


  • 牛铃叮当阅读答案
  • 牛铃叮当阅读答案--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技能,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牛铃叮当阅读答案",相信同学们完成之后,阅读能力会很 ...查看


  •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 板 块 精 专题六 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 板块1 考点分类训练 考点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一.理解文中概念术语型词语的含义 生态文明 从发展史来看,人类文明已经历了原始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 ...查看


  • 路边的橡树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内容.此文是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 述的是"工人们在修建公路时,发现一颗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挺立在路基的中央. 为了保护橡树,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 ...查看


  • 小野猪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题目. 小野猪 格拉齐娅·黛莱达(Grazia Deledda意大利)著 吕六同 译 清晨的太阳投射出明丽的光辉,小野猪刚刚睁开惺忪的眼睛,大千世界的三种美妙的色彩便立即映照于它的眼帘--远处天空.大海.山峦的背景上,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