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doc森林狂想曲

欣赏《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2.熟悉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民族乐器曲笛,进一步了解小提琴音色,感受乐器音色的丰富表现力。

4.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体验、感受,能用深情、和谐的歌声、乐声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一起生活多愉快”的欢乐心情。并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创造和谐的乐声——《森林狂想曲》。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分辨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在了解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一、组织教学

导人。

阶段目标:开门见山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去,你们听„„这是哪?听到了蝉声、蛙声、鸟声和溪水„„引出题目《森林的歌声》

二、完整听赏全曲

1、 与森林共赏:

今天我们要随着这首乐曲来一次奇妙的森林音乐之旅。

播放《森林的歌声》的音乐

师:听的时候,你可以用点手心的方式感受乐曲的速度。并思考问题:

乐曲给你什么感受?你听到一个怎样的森林?

生:乐曲轻快、流畅

生:一个热闹的欢乐的森林。

师:从始至终都很热闹吗?安静—热闹—安静

2、 与森林共奏:

师:乐曲中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动物声、乐器的声音) 师:乐曲中主要用到了三种乐器,请同学们听一听第一种、第二种、、、、?

生:笛子、小提琴、吉他

播放:笛子、小提琴、吉他的音色,并用动作模仿演奏姿势。

三、分析乐曲:

与森林共舞---听乐曲结构

1、我们对乐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后。让我们一起仔细聆听乐曲的第一段旋律,请听这段音乐的情绪怎样?你听到了什么乐器在演奏?学生:活泼欢快的情绪 是笛子演奏的

能模仿吹笛子的姿势并跟着音乐用DU声模唱。

这就是乐曲的第一主题部分。哦对了你除了听到乐曲中乐器的音色外还有没有其他声音?学生:有还有小动物的声音。那么你感觉小动物的声音加在什么地方合适?加什么

呱呱 加在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的结尾部分。

那么我们来试试(分组一组唱旋律,一组配小动物的呱呱声。或者分男女生)

最后我们把音乐情绪加上再来一遍。

2、请同学们再来体会一下乐曲的第二段主旋律。

在聆听的时候你又听到了什么乐器在演奏?音乐情绪怎样? 学生:是小提琴的声音 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能模仿拉小提琴的姿势并跟着音乐用LI声模唱。

这是乐曲的第二主题部分。你们也一定发现了除了乐器音色外还一小动物的叫声。我们不妨加进蛐蛐和鸭子的叫声好吗?(吱吱 嘎嘎)分别加到什么地方合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展示。

师:(现在我们正在积极运动的不只有手还有大脑,更包括身体其它部分的积极配合,音乐欣赏,就是要在或欢乐或激动或忧伤的情绪中,培养我们的音乐素养,同学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鉴别音乐,感悟音乐的能力。)

3、请同学们体会第三段旋律:3段是最热闹的一段,聆听时请注意:这段旋律是很强还是很弱?是一种乐器演奏,还是多种乐器合起来演奏?合奏(因为是多种乐器的合奏,音乐色彩很丰富)那么1、2是一种乐器单独演奏,就是?---独奏(音乐色彩就相对单一)、1、2、3的演奏形式不一样,所以音乐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用LA来模唱。挥舞手臂。

4、旋律3通过乐器的多样加入和演奏形式由独奏到合奏的转变,声音逐渐加强,音乐色彩也变得丰富起来。师:完整聆听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三段旋律1、2、3,出现的先后顺序。板书乐曲结构: 1—2—1—2—3—1

同学们,我们刚才分析的这一段,就整首乐曲而言,只是第一部分,整首乐曲是以小动物的叫声为引子,然后演奏121231作为乐曲

的第一部分,又以动物的叫声为间奏,然后重复演奏121231作为乐曲的第二部分,最后以动物的叫声作为尾声,结束全曲的。 与森林共唱--感受音效的伴奏

跟着音乐边轻拍节拍边模唱。

与森林共欢乐---合作表现

表现全曲:

师: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完整的演绎一遍。按照121231的排列顺序,尽情表现。

指导学生完整表现121231。

四、介绍乐曲:

师:同学们喜欢这曲子么?让我们感谢曲子的制作者。

师介绍:

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森林的歌声》是《森林狂想曲》其中的一首,它是由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等5人经过耗时5年的制作,深入全台湾森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溪流„等近100种自然声音;他们的目的宣传环保,爱护动物。

教师小结:保护野生动物,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一起祝福,愿森林的歌声永远这样美好„„

欣赏《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2.熟悉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民族乐器曲笛,进一步了解小提琴音色,感受乐器音色的丰富表现力。

4.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体验、感受,能用深情、和谐的歌声、乐声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一起生活多愉快”的欢乐心情。并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创造和谐的乐声——《森林狂想曲》。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分辨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在了解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一、组织教学

导人。

阶段目标:开门见山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去,你们听„„这是哪?听到了蝉声、蛙声、鸟声和溪水„„引出题目《森林的歌声》

二、完整听赏全曲

1、 与森林共赏:

今天我们要随着这首乐曲来一次奇妙的森林音乐之旅。

播放《森林的歌声》的音乐

师:听的时候,你可以用点手心的方式感受乐曲的速度。并思考问题:

乐曲给你什么感受?你听到一个怎样的森林?

生:乐曲轻快、流畅

生:一个热闹的欢乐的森林。

师:从始至终都很热闹吗?安静—热闹—安静

2、 与森林共奏:

师:乐曲中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动物声、乐器的声音) 师:乐曲中主要用到了三种乐器,请同学们听一听第一种、第二种、、、、?

生:笛子、小提琴、吉他

播放:笛子、小提琴、吉他的音色,并用动作模仿演奏姿势。

三、分析乐曲:

与森林共舞---听乐曲结构

1、我们对乐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后。让我们一起仔细聆听乐曲的第一段旋律,请听这段音乐的情绪怎样?你听到了什么乐器在演奏?学生:活泼欢快的情绪 是笛子演奏的

能模仿吹笛子的姿势并跟着音乐用DU声模唱。

这就是乐曲的第一主题部分。哦对了你除了听到乐曲中乐器的音色外还有没有其他声音?学生:有还有小动物的声音。那么你感觉小动物的声音加在什么地方合适?加什么

呱呱 加在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的结尾部分。

那么我们来试试(分组一组唱旋律,一组配小动物的呱呱声。或者分男女生)

最后我们把音乐情绪加上再来一遍。

2、请同学们再来体会一下乐曲的第二段主旋律。

在聆听的时候你又听到了什么乐器在演奏?音乐情绪怎样? 学生:是小提琴的声音 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能模仿拉小提琴的姿势并跟着音乐用LI声模唱。

这是乐曲的第二主题部分。你们也一定发现了除了乐器音色外还一小动物的叫声。我们不妨加进蛐蛐和鸭子的叫声好吗?(吱吱 嘎嘎)分别加到什么地方合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展示。

师:(现在我们正在积极运动的不只有手还有大脑,更包括身体其它部分的积极配合,音乐欣赏,就是要在或欢乐或激动或忧伤的情绪中,培养我们的音乐素养,同学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鉴别音乐,感悟音乐的能力。)

3、请同学们体会第三段旋律:3段是最热闹的一段,聆听时请注意:这段旋律是很强还是很弱?是一种乐器演奏,还是多种乐器合起来演奏?合奏(因为是多种乐器的合奏,音乐色彩很丰富)那么1、2是一种乐器单独演奏,就是?---独奏(音乐色彩就相对单一)、1、2、3的演奏形式不一样,所以音乐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用LA来模唱。挥舞手臂。

4、旋律3通过乐器的多样加入和演奏形式由独奏到合奏的转变,声音逐渐加强,音乐色彩也变得丰富起来。师:完整聆听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三段旋律1、2、3,出现的先后顺序。板书乐曲结构: 1—2—1—2—3—1

同学们,我们刚才分析的这一段,就整首乐曲而言,只是第一部分,整首乐曲是以小动物的叫声为引子,然后演奏121231作为乐曲

的第一部分,又以动物的叫声为间奏,然后重复演奏121231作为乐曲的第二部分,最后以动物的叫声作为尾声,结束全曲的。 与森林共唱--感受音效的伴奏

跟着音乐边轻拍节拍边模唱。

与森林共欢乐---合作表现

表现全曲:

师: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完整的演绎一遍。按照121231的排列顺序,尽情表现。

指导学生完整表现121231。

四、介绍乐曲:

师:同学们喜欢这曲子么?让我们感谢曲子的制作者。

师介绍:

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森林的歌声》是《森林狂想曲》其中的一首,它是由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等5人经过耗时5年的制作,深入全台湾森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溪流„等近100种自然声音;他们的目的宣传环保,爱护动物。

教师小结:保护野生动物,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一起祝福,愿森林的歌声永远这样美好„„


相关文章

  • [森林狂想曲]教学反思
  • <森林狂想曲>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是欣赏音乐<森林狂想曲>,以音乐为主线展开整节课的教学,大致的思路是总听--分段聆听--主题A听辨音色加图形谱表示--主题B听辨音色加图形谱表示--主题C听辨音色加图形谱表示-- ...查看


  • 森林的歌声_教案0
  • 森林的歌声 执教者:奎光小学 卢美西 教学目标: 1.能从<森林的歌声>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 爱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能听辨音乐的各段主题曲调,在欣赏<森林的歌声> ...查看


  • 2015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XXX学校教学设计 (2015年春季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 教案说明:本教案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 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 科 : : 任课班级 : : ...查看


  • 2016年幼儿园的六一主持词
  • 六一儿童节串词 韦.林:亲爱的小朋友们! 唐.何.张.苏:亲爱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 韦.林.唐.何.张.苏:大家早上好! 唐.何: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张.苏:今天是个愉快的日子. 唐.何.张.苏:今天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日子.因为„„ 韦 ...查看


  • 11地下森林断想XPLP
  • 11 地下森林断想 张抗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对地下森林的精彩描写,感受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 2.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查看


  • 校园艺术节主持词
  • 校园艺术节主持词 开场白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乙: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甲:春天的大地姹紫嫣红,春天的天空色彩缤纷. 乙:春天的鲜花沁人心脾,春天的气息芬芳醉人. 合:春天的校园响彻歌声. 甲:春风贺喜 ...查看


  • [林中乐队]
  •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 自学字词并理解意思,积累象声词. 2.标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形 ...查看


  • [林中乐队定]教学设计习作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台湾著名的自然音乐<森林狂想曲>. 师:同学们,大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开音乐会呢.你听--(播放课件音乐) 师:音乐好听吗?这是台湾著名自然音乐<森林狂想曲>,里面有一百多种动物 ...查看


  • 幼儿园教案漫画欣赏:[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doc
  • 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以后,孩子们特别喜欢看漫画.一有空闲时间,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漫画书来看,常常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漫画也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着孩子们,它夸张的手法.幽默大胆的想像.简洁的图文.出乎意料的结局,正符合孩子们阅读和欣赏的特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