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鉴赏模块[漫步中外园林艺术]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美术学科鉴赏模块《漫步中外园林艺术》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的范围: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了古今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阐述了不同国家的园林艺术特色,如:中国园林艺术是 “写仿自然、寄情山水” 的艺术特色;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枯山水”艺术风格;意大利古典园林的“人文主义”思想,等等。园林是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的产物。园林往往比建筑物更多地表现出造园者对优美意境的追求、对内心情怀的抒发,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教材中对园林艺术的介绍分成以下几部分:

★ 园林艺术的形式、性质、功能及文化内涵等,在这部分中学生要对园林艺术的美感有一个综合性认识。

★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写仿自然、寄情山水。这部分学习中,学生要对中国典型的、优秀的园林艺术进行欣赏和分析。

★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日本传统的“枯山水”园林艺术。这部分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东方园林艺术,学生可以比一比中国和日本的园林艺术有那些区别。

★ 欧洲有代表性的园林艺术。学生们可以从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的园林艺术中了解欧洲园林艺术的特点,从而认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不同特色。

★ 现代景观园林艺术。欣赏现代园林艺术,引导学生发现,东西方及不同国家的艺术风格在不断地交融、互补。世界园林艺术正向多样化发展。

2、 元教学内容在本模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的学习正是上一单元内容的深化。上一单元中,学生学习了中外建筑艺术,对建筑艺术的概念和建筑艺术的表现方法有了一定了解。园林是单体建筑的环境,又包括在广义的建筑范畴之中,可谓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芭。从鉴赏模块的内容来看,中外园林艺术是建筑艺术鉴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生活实际来看,园林艺术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空间。

3、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总体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中外杰出的园林艺术,了解东西方传统园林艺术的不同特色和现代景观园林艺术的多样性变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不同风格园林艺术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开阔眼界,重视多元文化,提高对园林艺术的审美品味,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既要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美感,激发爱国热情,又要让学生体会世界园林艺术精彩与灿烂。

3、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了解中外园林艺术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

难点:探索不同园林流派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脉络,挖掘更深层次的自然、社会、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园林艺术发展的影响。

二、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概述

园林艺术精彩纷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本单元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中外杰出的园林艺术成就。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部分:一、园林艺术的概括介绍。二、虽由人造,宛若天开的中国园林艺术。三、各具特色的外国园林艺术。四、形形色色的园林小品——现代景观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应始终在一个优美的教学环境中完成。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和热情有效地开发和引导,运用生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不仅要严谨,具有科学性,还要具有艺术感。

教学的开始可以用关于园林名字的故事引入,如乾隆题字“虫二”的故事;也可以播放昆曲精彩表演片段导入本单元课程的主要内容,即园林艺术。

第一、二部分教师可运用讲授、问答的教学方法,讲述园林的形式、性质、功能以及文化内涵。教师通过中国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苏州园林的实例讲解中国园林造园的手法,而后通过一个个前后连贯、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把学生的欣赏过程化为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引导学生总结:中国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一部分,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历代文人的艺术情趣。中国园林,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高于自然,融建筑美与自然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运用教师讲授的方法,或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向大家介绍各具特色的外国园林艺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不同民族、国家的园林艺术的了解和对比,让学生寻找各个流派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看到它们背后文化传统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第四部分运用探究式的方法,让学生看到自身周围形形色色的现代园林——现代景观,进一步感受园林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和它的独特意义。再引申到我们现在所大力提倡的环保问题。

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园林参观游览。 三、本单元所需教学资源概述

1.教师运用实物投影和有关光盘资料,让学生感受中国园林和文学、音乐、绘画都有者密切的联系。体会中国园林的意境美。

2.教师和学生共同查找不同风格的外国园林的资料。 3.学生准备自己看到的或拍到的现代景观图片。

第一方案: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园林的分类;

2:理解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及山水精神;

3: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理解民族传统,将其发扬光

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中国园林的主要流派及艺术特色,建立对中国园林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欧洲及现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领略外国造园艺术的成就,学会发现园林艺术的美感。 情感目标:拓宽眼界,兼容并蓄,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欧洲园林艺术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东西方文化对现代园林艺术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二方案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学习和互动学习,使学生能赏析东方园林尤其是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 能力:在启发式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现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通过对皇家园林的赏析,使学生体会园林的意境美,增强艺术审美感知力,提高审美品味。 教学重点:赏析讨论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对中国园林意境的领悟。 教具:课件、影音资料。 学具: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掌握意大利、法国、英国等欧洲园林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及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初步建立对欧洲园林艺术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人类艺术创造的成就。帮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并比较意大利、法国、英国等欧洲园林艺术的特色与不足。 教学难点:通过对园林艺术的鉴赏,认识人类创造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关系。

编写小组成员:

崇文区 教研中心 原永华 广渠门中学 张炳安

96中学 常燕 50中学 李梅

龙潭中学 孙艳 崇文门中学 徐晓倩

汇文中学 庞磊

美术学科鉴赏模块《漫步中外园林艺术》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的范围: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了古今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阐述了不同国家的园林艺术特色,如:中国园林艺术是 “写仿自然、寄情山水” 的艺术特色;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枯山水”艺术风格;意大利古典园林的“人文主义”思想,等等。园林是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的产物。园林往往比建筑物更多地表现出造园者对优美意境的追求、对内心情怀的抒发,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教材中对园林艺术的介绍分成以下几部分:

★ 园林艺术的形式、性质、功能及文化内涵等,在这部分中学生要对园林艺术的美感有一个综合性认识。

★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写仿自然、寄情山水。这部分学习中,学生要对中国典型的、优秀的园林艺术进行欣赏和分析。

★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日本传统的“枯山水”园林艺术。这部分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东方园林艺术,学生可以比一比中国和日本的园林艺术有那些区别。

★ 欧洲有代表性的园林艺术。学生们可以从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的园林艺术中了解欧洲园林艺术的特点,从而认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不同特色。

★ 现代景观园林艺术。欣赏现代园林艺术,引导学生发现,东西方及不同国家的艺术风格在不断地交融、互补。世界园林艺术正向多样化发展。

2、 元教学内容在本模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的学习正是上一单元内容的深化。上一单元中,学生学习了中外建筑艺术,对建筑艺术的概念和建筑艺术的表现方法有了一定了解。园林是单体建筑的环境,又包括在广义的建筑范畴之中,可谓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芭。从鉴赏模块的内容来看,中外园林艺术是建筑艺术鉴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生活实际来看,园林艺术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空间。

3、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总体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中外杰出的园林艺术,了解东西方传统园林艺术的不同特色和现代景观园林艺术的多样性变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不同风格园林艺术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开阔眼界,重视多元文化,提高对园林艺术的审美品味,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既要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美感,激发爱国热情,又要让学生体会世界园林艺术精彩与灿烂。

3、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了解中外园林艺术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

难点:探索不同园林流派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脉络,挖掘更深层次的自然、社会、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园林艺术发展的影响。

二、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概述

园林艺术精彩纷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本单元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中外杰出的园林艺术成就。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部分:一、园林艺术的概括介绍。二、虽由人造,宛若天开的中国园林艺术。三、各具特色的外国园林艺术。四、形形色色的园林小品——现代景观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应始终在一个优美的教学环境中完成。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和热情有效地开发和引导,运用生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不仅要严谨,具有科学性,还要具有艺术感。

教学的开始可以用关于园林名字的故事引入,如乾隆题字“虫二”的故事;也可以播放昆曲精彩表演片段导入本单元课程的主要内容,即园林艺术。

第一、二部分教师可运用讲授、问答的教学方法,讲述园林的形式、性质、功能以及文化内涵。教师通过中国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苏州园林的实例讲解中国园林造园的手法,而后通过一个个前后连贯、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把学生的欣赏过程化为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引导学生总结:中国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一部分,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历代文人的艺术情趣。中国园林,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高于自然,融建筑美与自然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运用教师讲授的方法,或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向大家介绍各具特色的外国园林艺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不同民族、国家的园林艺术的了解和对比,让学生寻找各个流派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看到它们背后文化传统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第四部分运用探究式的方法,让学生看到自身周围形形色色的现代园林——现代景观,进一步感受园林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和它的独特意义。再引申到我们现在所大力提倡的环保问题。

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园林参观游览。 三、本单元所需教学资源概述

1.教师运用实物投影和有关光盘资料,让学生感受中国园林和文学、音乐、绘画都有者密切的联系。体会中国园林的意境美。

2.教师和学生共同查找不同风格的外国园林的资料。 3.学生准备自己看到的或拍到的现代景观图片。

第一方案: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园林的分类;

2:理解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及山水精神;

3: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理解民族传统,将其发扬光

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中国园林的主要流派及艺术特色,建立对中国园林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欧洲及现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领略外国造园艺术的成就,学会发现园林艺术的美感。 情感目标:拓宽眼界,兼容并蓄,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欧洲园林艺术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东西方文化对现代园林艺术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二方案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学习和互动学习,使学生能赏析东方园林尤其是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 能力:在启发式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现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通过对皇家园林的赏析,使学生体会园林的意境美,增强艺术审美感知力,提高审美品味。 教学重点:赏析讨论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对中国园林意境的领悟。 教具:课件、影音资料。 学具: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掌握意大利、法国、英国等欧洲园林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及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初步建立对欧洲园林艺术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人类艺术创造的成就。帮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并比较意大利、法国、英国等欧洲园林艺术的特色与不足。 教学难点:通过对园林艺术的鉴赏,认识人类创造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关系。

编写小组成员:

崇文区 教研中心 原永华 广渠门中学 张炳安

96中学 常燕 50中学 李梅

龙潭中学 孙艳 崇文门中学 徐晓倩

汇文中学 庞磊


相关文章

  • 美术鉴赏课
  • 美术鉴赏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教学课题: 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单元课时: 3课时 课型: 鉴赏课 本课教学时间: 第1节 教材处理及分析: 本课为人美版美术鉴赏第18课,鉴于原教材的编排,建筑模块有三 ...查看


  •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
  • 高中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美术学科已经在课程改革中发生了综合性的变化.新的学期, 在现有的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美术学科的课程改革还将更加深入地进行.面对美术学科在社会发展, 教育改革中的实际状况, 结合生活中的艺术, 我将继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本点 ...查看


  •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美术课程是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1997年的颁布, 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从而形成了我们基 ...查看


  •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教育应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坚实的 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因此,高中课程的设置应充分注意均衡性和多样性.高中美术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是高中课程整体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均衡性和多样性 ...查看


  • 专题讲座美术鉴赏
  • 专题讲座 高中"美术鉴赏"模块分析与教学实施建议 何墨荣(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美术教研员,中学高级) 教师的困惑: 怎样实现教学目标?必修模块<美术鉴赏>课程多,知识量大.知识点多,课时少,如何解决? 高 ...查看


  •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试题
  • 一.选择题 1.美术课程包括美术课堂教学和( B ) A .美术课外活动 B .美术课外活动的教育计划 C .美术课外写生 D .美术课外写生的教育计划 2.1959年,以 ( D ) 为首的美国教育家发动了课程改革运动, 提出" ...查看


  • 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 说课题目是<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我的说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参考: 本课程主要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十八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本 ...查看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发展报告
  • 附件1: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评语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一.基本要求 1.综合评语以<浙江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以学生每年的成长记录为依据,体现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查看


  • 变幻的自然万象
  • <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变幻的自然万象> 教学案例: 湘美版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变幻的自然万象> 教学设计与主讲:刘明谆,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