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1级社会实践报告
分院: 城市建设与管理分院
班级: 管1121班
指导老师: 张超
姓名: 王金明
学校: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号: 3321121037
完成时间:2012年 5月1日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状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随着现代科技、经济、文化力量的冲击。各民族传统文化正日渐消亡,保存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成为迫切的任务。婚姻习俗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布依族作为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在婚俗文化方面独具特色,但也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根据学院里要求调查、我就选择调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状况,对布依族婚俗及语言和发展过程调查,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南部土著居民,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密切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我国的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市和贵阳市,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遵义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及云南的罗平、四川的宁南等地也有布依族居住。布依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尤其喜欢食糯食。副食喜欢酸菜、酸鱼等,布依族人民非常好客,重情义,讲信用。在布依族人家做客备受优待。布依族大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很少出现单家独户。布依人喜欢住楼房,房子一般分为三层:底楼饲养牲畜,放农具和储存杂物;二楼住人;三楼堆放粮食。布依族同胞居住干栏式的房子,也有一些地区用石块筑墙,石板当瓦,修建石头房。
在布依族聚居地区,布依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就连外出打工回来的布依族青年也要与本族人通婚,但在布依族与汉、苗族杂居地区也有与外族通婚的,只不过通常多见布依族小伙子娶外族姑娘,鲜有布依族姑娘嫁给外族男子。而当布依族姑娘接受先进文化和思想后,传统观念逐渐淡化,布依族与汉族通婚的现象较过去增
多,在汉族接受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逐渐了解汉族文化习俗的条件下,双方走到一起是可能的,她们的婚恋观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布依族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建国前,婚姻的缔结几乎全由父母包办,很少有婚姻自由。由于包办婚姻导致早婚习俗,往往订婚较早,有些在幼儿时就订下婚约,俗称“背带亲”。大多在十三四至十七八岁,也有十一二岁就举行结婚礼仪。因年龄太小,会由伴娘相陪到男家拜祖后,住两三天即返回娘家。酒期由伴娘陪着同吃同住。婚后回门一去数年,直到长至十七八岁,在农忙季节或婚丧喜事,才由夫家姐妹接来帮忙,夫妻开始同居,如此往返,居住时间越来越长,最后长期住在夫家。各地的婚俗,有骑马坐轿的,有步行的。无论哪种形式,一般都有族中姊妹陪送,称之为“伴娘”。路上打伞步行,新娘当天不直接进男家,先于附近亲友家住下,次日清晨选取吉时登门拜祖。布依族同宗同姓不能通婚,异姓亲戚中不是相同辈份也不能通婚。有些地区几个姓氏之间不能通婚,如镇宁扁担山的马、卢二姓。据说很早以前是同宗同姓,所以不能结亲。
布依族恋爱方式独特,通常在赶场高潮过后,青年人留下来,身着艳装的姑娘和小伙各站一边,互相物色意中人。多半是男方的姊妹去说媒, 称为“银雀”。如果小伙相中了某个姑娘,“银雀”就带着礼物“飞”到女方身旁,先对一首歌。姑娘不同意则回歌谢绝;如若称心则走出人群,与男子去附近山上对歌。布依语称为“浪哨”。这个社交活动不只限于未婚男女,结过婚的也可以参加。这与布依族古老的婚姻制度有关,因为早婚和“‘不落夫家’”实际上只是订婚。所以参加“浪哨”活动,对未婚者来说是初恋,对“已婚”青年来说,如果他(她)对父母包办的婚事满意,那只是来炫耀唱歌的才能,反之,则表示对包办婚姻的反抗。
布依族的婚姻从恋爱到结婚过程很讲究,一般要经过“择偶”、“订婚”、 “要八字”、 “结婚”四个环节。当一个男子看上某一个姑娘时,按照传统,他必须找第三者做中介,有的则由自己家姐或嫂子介绍。如女方有此意思,即可单独相约到幽静处进一步对唱山歌,表达情感,直到双方互赠信物,就表明他俩已盟誓终身了。订婚时,由男方父母找媒人去女方家,并送酒、粑粑、肉一类的礼品。如对方同意,第二次媒人则要将男女双方的“八字”互为“校验”,只要“八字”相符,则可择定结婚日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布依族大部分地区已经革
除这一风俗。
布依族同宗同姓不能通婚,异姓亲戚中不是同辈份也不能通婚,某些地区甚至规定几个姓氏间,也不能通婚。该禁忌是近亲不能通婚之意的引申,曾有着历史的进步性。但随着人世代的繁衍,很多人尽管同宗同姓,但已不属于《婚姻法》所禁止结婚的“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但是在一些父母婚姻包办严重的地区,喜欢结姑表亲,除了属相相克不能成亲外,必须结婚。此种为求亲上加亲的近亲结婚比较盛行。这样容易形成地方狭隘主义,同时也不符合《婚姻法》的要求。以安顺的布依族村寨为例,交通较为便利,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不与异族通婚的观念就极为淡漠,缔结婚姻时,对方是不是布依族已不重要。只有一些交通闭塞、经济相对落后的布依族村寨,仍存在这种保守的排外心理,不与异族通婚。随着布依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种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 会慢慢得到改善。
我本身就有布依族语言很扎实的基础,所以在调查这一方面肯定没有难度,于是学院里要求这次放假做个调查、就到贵州好花红乡和几个朋友到各个村寨进行田野调查,以便掌握真实、可用的材料,这次田野调查获得了许多,对研究也起到了实质性的帮助,这次徒步田野调查意义比较重大,成为了这次研究的实践基础,他使研究不只成为空谈,而有事实做根据。这篇研究论文在总结以前各位对这方面进行研究的学者的精华,再根据自己的所见、所学,阐述了布依语中一些所能透漏出来的文化信息,对我们认识布依语有所帮助,同时也对布依族文化的发扬和保存有着积极
在文化形成过程中,语言充当着媒介作用;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语言又担任着记录功能;而在文化的传递过程中,语言又起着载体的作用。而语言也因为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丰富而丰富。语言和文化也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可是在今天,布依族许多文化已经消亡或正面临消亡。那我们又怎样去认知那些已经消亡的文化和保护将要消亡的文化呢?语言此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语言和文化不可切割的关系。因此,我决定从语言方面入手探索深藏在语言下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探索着语言的发展历程。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流失,社会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解决方法是:大批汉人学者进驻少数民族地区,同时大批原住民却到大中城市中寻找发展机会。少数
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落在了以汉族学者为主力的保护队伍肩上,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另外在我具体调查中时发现,甚至有人愿意以全部民族文化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这就不能不令人心痛了。我们希望将少数民族文化的诠释和传承工作交还给少数民族自身,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觉性和民族文化热情。
每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是不可分割的,某些语言的产生往往是在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而早期的文化本身也是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传播和发展。语言作为文化的口头传播工具自然而然就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自然也就和文化紧密的联系着。
布依语是布依族的语言,它随着布依族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它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当产生了布依族这个民族的时候,布依语也相应的产生了。他以口头记载传递了布依族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以及布依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等。布依语是了解布依族怎么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桥梁,然而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些反映布依族文化的语言因为没有文字的记载而逐渐消亡,可是有部分仍然保存了下来。仍然可以在我们布依族人民的日常用语中发现。
大多数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比如苗族和布依族有区域性的语言文字。同样,民族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苗族人多喜好木屋,屋基以上(除了屋顶是泥瓦)基本上是木料组成;布依族偏爱吊脚楼,楼下喂养家畜,人居住在楼上;宝塔式的" 鼓楼" ,是侗族地区别具特色的建筑,凡是有鼓楼和风雨桥的地方多半就是侗族聚居地。
要了解少数民族,那么对他们的服饰是不得不关注的。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有其共同点:喜尚青,重素雅,妇女多系裙,爱着银饰。男子服饰以对襟衣、宽脚裤、包头帕为主。各个民族的服饰及头饰又各具特色。十多年前人们的衣物一定程度上是蜡染的,上面雕绣大量的花纹,体现他们相当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蕴含了不少生活情趣与意向。还有,耳环、手镯、荷包等等饰物,特别是年轻爱美的女子,在特有的服饰装扮下更显得动人。就笔者所见而言,在她们参加大型活动时的饰物简直是对人们视觉的挑战。如今还有不少人家收藏了很多精品,要是有特别的因素,或许客人会得到某件作为纪念,不过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各民族有不同的起居饮食、装饰民俗、民族风范、民间艺术。贵州少数民族有
很多纪念的节日,比如苗年、吃新节、四月八、龙船节、查白节等,而芦笙节和火把节则是流传最为广泛、节庆为最欢快且最有影响力的节日;他们能歌三舞,民间歌谣种类繁多,要山歌、酒歌、丧葬歌等,侗族大歌自是久负盛名。部分少数民族的" 火葬"" 洞葬" 习俗,专家初步考证认为,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少数民族有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和信念,这在维护民族尊严和进行生产活动中是他们的力量支撑。一般来讲,这两样是不容侵犯的,是族人必须遵从的也是外族对他们信守的基准。他们的感情相对而言是纯朴无暇,是非曲直无需太多的苍白来装点。是的,国家政策与法律还是尊重和包容了这些,刑法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至于民族内部关系的问题,他们的自我民族情结强烈,就算是远隔千里,即使与汉族杂居,说汉话,只要是同一个民族, 都有特别的民族感情,这种心理十分显著。关于婚姻,他们一般都是族内联姻,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通婚现象并不普遍,各民族间的交往也相对较少,从医学和人类进步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不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结合方式。
不过,由于社会的发展,当今强劲的开放形式促使他们和汉族的沟通日趋加强,故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受到汉族的极大影响, 少数民族汉化越来越明显,如土家族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语言,通用汉文。笔者本人的说话与汉话相去不远,服饰和生活方式则是与汉族完全一样。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1级社会实践报告
分院: 城市建设与管理分院
班级: 管1121班
指导老师: 张超
姓名: 王金明
学校: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号: 3321121037
完成时间:2012年 5月1日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状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随着现代科技、经济、文化力量的冲击。各民族传统文化正日渐消亡,保存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成为迫切的任务。婚姻习俗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布依族作为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在婚俗文化方面独具特色,但也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根据学院里要求调查、我就选择调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状况,对布依族婚俗及语言和发展过程调查,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南部土著居民,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密切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我国的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市和贵阳市,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遵义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及云南的罗平、四川的宁南等地也有布依族居住。布依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尤其喜欢食糯食。副食喜欢酸菜、酸鱼等,布依族人民非常好客,重情义,讲信用。在布依族人家做客备受优待。布依族大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很少出现单家独户。布依人喜欢住楼房,房子一般分为三层:底楼饲养牲畜,放农具和储存杂物;二楼住人;三楼堆放粮食。布依族同胞居住干栏式的房子,也有一些地区用石块筑墙,石板当瓦,修建石头房。
在布依族聚居地区,布依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就连外出打工回来的布依族青年也要与本族人通婚,但在布依族与汉、苗族杂居地区也有与外族通婚的,只不过通常多见布依族小伙子娶外族姑娘,鲜有布依族姑娘嫁给外族男子。而当布依族姑娘接受先进文化和思想后,传统观念逐渐淡化,布依族与汉族通婚的现象较过去增
多,在汉族接受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逐渐了解汉族文化习俗的条件下,双方走到一起是可能的,她们的婚恋观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布依族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建国前,婚姻的缔结几乎全由父母包办,很少有婚姻自由。由于包办婚姻导致早婚习俗,往往订婚较早,有些在幼儿时就订下婚约,俗称“背带亲”。大多在十三四至十七八岁,也有十一二岁就举行结婚礼仪。因年龄太小,会由伴娘相陪到男家拜祖后,住两三天即返回娘家。酒期由伴娘陪着同吃同住。婚后回门一去数年,直到长至十七八岁,在农忙季节或婚丧喜事,才由夫家姐妹接来帮忙,夫妻开始同居,如此往返,居住时间越来越长,最后长期住在夫家。各地的婚俗,有骑马坐轿的,有步行的。无论哪种形式,一般都有族中姊妹陪送,称之为“伴娘”。路上打伞步行,新娘当天不直接进男家,先于附近亲友家住下,次日清晨选取吉时登门拜祖。布依族同宗同姓不能通婚,异姓亲戚中不是相同辈份也不能通婚。有些地区几个姓氏之间不能通婚,如镇宁扁担山的马、卢二姓。据说很早以前是同宗同姓,所以不能结亲。
布依族恋爱方式独特,通常在赶场高潮过后,青年人留下来,身着艳装的姑娘和小伙各站一边,互相物色意中人。多半是男方的姊妹去说媒, 称为“银雀”。如果小伙相中了某个姑娘,“银雀”就带着礼物“飞”到女方身旁,先对一首歌。姑娘不同意则回歌谢绝;如若称心则走出人群,与男子去附近山上对歌。布依语称为“浪哨”。这个社交活动不只限于未婚男女,结过婚的也可以参加。这与布依族古老的婚姻制度有关,因为早婚和“‘不落夫家’”实际上只是订婚。所以参加“浪哨”活动,对未婚者来说是初恋,对“已婚”青年来说,如果他(她)对父母包办的婚事满意,那只是来炫耀唱歌的才能,反之,则表示对包办婚姻的反抗。
布依族的婚姻从恋爱到结婚过程很讲究,一般要经过“择偶”、“订婚”、 “要八字”、 “结婚”四个环节。当一个男子看上某一个姑娘时,按照传统,他必须找第三者做中介,有的则由自己家姐或嫂子介绍。如女方有此意思,即可单独相约到幽静处进一步对唱山歌,表达情感,直到双方互赠信物,就表明他俩已盟誓终身了。订婚时,由男方父母找媒人去女方家,并送酒、粑粑、肉一类的礼品。如对方同意,第二次媒人则要将男女双方的“八字”互为“校验”,只要“八字”相符,则可择定结婚日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布依族大部分地区已经革
除这一风俗。
布依族同宗同姓不能通婚,异姓亲戚中不是同辈份也不能通婚,某些地区甚至规定几个姓氏间,也不能通婚。该禁忌是近亲不能通婚之意的引申,曾有着历史的进步性。但随着人世代的繁衍,很多人尽管同宗同姓,但已不属于《婚姻法》所禁止结婚的“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但是在一些父母婚姻包办严重的地区,喜欢结姑表亲,除了属相相克不能成亲外,必须结婚。此种为求亲上加亲的近亲结婚比较盛行。这样容易形成地方狭隘主义,同时也不符合《婚姻法》的要求。以安顺的布依族村寨为例,交通较为便利,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不与异族通婚的观念就极为淡漠,缔结婚姻时,对方是不是布依族已不重要。只有一些交通闭塞、经济相对落后的布依族村寨,仍存在这种保守的排外心理,不与异族通婚。随着布依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种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 会慢慢得到改善。
我本身就有布依族语言很扎实的基础,所以在调查这一方面肯定没有难度,于是学院里要求这次放假做个调查、就到贵州好花红乡和几个朋友到各个村寨进行田野调查,以便掌握真实、可用的材料,这次田野调查获得了许多,对研究也起到了实质性的帮助,这次徒步田野调查意义比较重大,成为了这次研究的实践基础,他使研究不只成为空谈,而有事实做根据。这篇研究论文在总结以前各位对这方面进行研究的学者的精华,再根据自己的所见、所学,阐述了布依语中一些所能透漏出来的文化信息,对我们认识布依语有所帮助,同时也对布依族文化的发扬和保存有着积极
在文化形成过程中,语言充当着媒介作用;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语言又担任着记录功能;而在文化的传递过程中,语言又起着载体的作用。而语言也因为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丰富而丰富。语言和文化也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可是在今天,布依族许多文化已经消亡或正面临消亡。那我们又怎样去认知那些已经消亡的文化和保护将要消亡的文化呢?语言此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语言和文化不可切割的关系。因此,我决定从语言方面入手探索深藏在语言下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探索着语言的发展历程。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流失,社会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解决方法是:大批汉人学者进驻少数民族地区,同时大批原住民却到大中城市中寻找发展机会。少数
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落在了以汉族学者为主力的保护队伍肩上,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另外在我具体调查中时发现,甚至有人愿意以全部民族文化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这就不能不令人心痛了。我们希望将少数民族文化的诠释和传承工作交还给少数民族自身,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觉性和民族文化热情。
每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是不可分割的,某些语言的产生往往是在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而早期的文化本身也是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传播和发展。语言作为文化的口头传播工具自然而然就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自然也就和文化紧密的联系着。
布依语是布依族的语言,它随着布依族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它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当产生了布依族这个民族的时候,布依语也相应的产生了。他以口头记载传递了布依族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以及布依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等。布依语是了解布依族怎么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桥梁,然而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些反映布依族文化的语言因为没有文字的记载而逐渐消亡,可是有部分仍然保存了下来。仍然可以在我们布依族人民的日常用语中发现。
大多数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比如苗族和布依族有区域性的语言文字。同样,民族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苗族人多喜好木屋,屋基以上(除了屋顶是泥瓦)基本上是木料组成;布依族偏爱吊脚楼,楼下喂养家畜,人居住在楼上;宝塔式的" 鼓楼" ,是侗族地区别具特色的建筑,凡是有鼓楼和风雨桥的地方多半就是侗族聚居地。
要了解少数民族,那么对他们的服饰是不得不关注的。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有其共同点:喜尚青,重素雅,妇女多系裙,爱着银饰。男子服饰以对襟衣、宽脚裤、包头帕为主。各个民族的服饰及头饰又各具特色。十多年前人们的衣物一定程度上是蜡染的,上面雕绣大量的花纹,体现他们相当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蕴含了不少生活情趣与意向。还有,耳环、手镯、荷包等等饰物,特别是年轻爱美的女子,在特有的服饰装扮下更显得动人。就笔者所见而言,在她们参加大型活动时的饰物简直是对人们视觉的挑战。如今还有不少人家收藏了很多精品,要是有特别的因素,或许客人会得到某件作为纪念,不过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各民族有不同的起居饮食、装饰民俗、民族风范、民间艺术。贵州少数民族有
很多纪念的节日,比如苗年、吃新节、四月八、龙船节、查白节等,而芦笙节和火把节则是流传最为广泛、节庆为最欢快且最有影响力的节日;他们能歌三舞,民间歌谣种类繁多,要山歌、酒歌、丧葬歌等,侗族大歌自是久负盛名。部分少数民族的" 火葬"" 洞葬" 习俗,专家初步考证认为,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少数民族有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和信念,这在维护民族尊严和进行生产活动中是他们的力量支撑。一般来讲,这两样是不容侵犯的,是族人必须遵从的也是外族对他们信守的基准。他们的感情相对而言是纯朴无暇,是非曲直无需太多的苍白来装点。是的,国家政策与法律还是尊重和包容了这些,刑法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至于民族内部关系的问题,他们的自我民族情结强烈,就算是远隔千里,即使与汉族杂居,说汉话,只要是同一个民族, 都有特别的民族感情,这种心理十分显著。关于婚姻,他们一般都是族内联姻,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通婚现象并不普遍,各民族间的交往也相对较少,从医学和人类进步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不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结合方式。
不过,由于社会的发展,当今强劲的开放形式促使他们和汉族的沟通日趋加强,故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受到汉族的极大影响, 少数民族汉化越来越明显,如土家族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语言,通用汉文。笔者本人的说话与汉话相去不远,服饰和生活方式则是与汉族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