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森工业有限公司 内部审核程序
编 号:DSC/MS/20100201
版 本:第二版
批准人:
大森工业有限公司
昆 山 分 公 司
2010.02.06发布 2010.02.15实施
目 录
1 目的、范围„„„„„„„„„„„„„„„„„„„„„„„„„„„„(2) 2 相关文件„„„„„„„„„„„„„„„„„„„„„„„„„„„„„(2) 3 术语和定义„„„„„„„„„„„„„„„„„„„„„„„„„„„„(2) 4 职责„„„„„„„„„„„„„„„„„„„„„„„„„„„„„„„(2) 5 工作程序„„„„„„„„„„„„„„„„„„„„„„„„„„„„„(2) 5.1 审核的策划和准备 „„„„„„„„„„„„„„„„„„„„„„„„(2) 5.2 实施审核 „„„„„„„„„„„„„„„„„„„„„„„„„„„„(3) 5.3 内部审核报告 „„„„„„„„„„„„„„„„„„„„„„„„„„(5) 5.4 纠正措施的跟踪 „„„„„„„„„„„„„„„„„„„„„„„„„(5) 5.5 内部审核资料的整理 „„„„„„„„„„„„„„„„„„„„„„„(6) 5.6 内部审核员的管理 „„„„„„„„„„„„„„„„„„„„„„„„(6) 6 记录 „„„„„„„„„„„„„„„„„„„„„„„„„„„„„„„(6) 6.1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R12-1)„„„„„„„„„„„„„„„„„„„(7) 6.2 会议签到记录表(R12-2)„„„„„„„„„„„„„„„„„„„„„(8) 6.3 内部审核检查清单及审核记录(R12-3)„„„„„„„„„„„„„„„(9) 6.4 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R12-4)„„„„„„„„„„„„„„„„„„„(10) 6.5 内部审核报告(R12-5)„„„„„„„„„„„„„„„„„„„„„„(11)
1 目的、范围
为了验证、评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计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采取措施持续改进公司管理水平和提高管理绩效,制定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对管理体系的审核。
2 相关文件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标准; 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1996 标准; GB/T28001—2001 标准;
GB/T19022.1—1994 idt ISO10012-1:1992 标准。
本公司《管理手册》、《纠正预防措施程序》(ZJBE/MS/P13-2003)、《管理评审程序》(ZJBE/MS/P06-2003)和其他体系文件;
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周期6个月
3 术语和定义
参照本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解释。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员:被委派实施审核的人员。(审核员应在个人的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工作经历、审核经历等方面具有相应资格)
审核证据:可多方查证的与经确定为依据的方针、程序或要求有关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资料。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本程序文件的审批和实施监控;负责领导、组织公司的内部审核工作;任命内审组长,并指派内审员。
4.2企管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和修改;负责制订公司年度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推荐内审员,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协助审核组长组成内审组;落实纠正措施计划的跟踪检查。
4.3 审核组长对委派的内审工作全权负责,对审核结果作最后评定;制定每次审核实施计划;代表审核组与受审核方接触。
4.4 内审员编制分工范围内的检查表、完成分工范围内的审核任务、报告审核结果、配合并支持审核组长工作。
5 工作程序
5.1 审核的策划和准备 5.1.1 年度审核计划
a. 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全面审核,企管部编制“公司年度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当内外环境或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或出于持续改进等目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追加审核; b. 当年度审核计划不适宜时,企管部应及时调整审核计划; c. 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5.1.2 企管部根据年度内部审核工作安排,协助管理者代表做好每次审核的组织工作,确定审核范围。
5.1.3 管理者代表确定审核组长、审核员,审核组长布置审核分工和要求。
5.1.4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由审核组长制定“内部审核实施计划”(R12-1),并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在实施审核7天前将审核实施计划传达至审核员和受审核方。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应考虑和明确以下内容:
a. 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受审核区域的状况、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b. 明确内审的目标、范围、持续时间、依据以及所需的资源和方法; c. 明确审核日程安排、受审区域、审核要素和分工协作事宜
5.1.5 审核员根据审核依据和分工范围编制“内部审核检查清单”(R12-2), 说明审核的要点和应查看的资料,以保持审核工作有计划地进行。
5.1.6 下属单位至少每半年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内部审核,并保存审核记录。 5.2 实施审核
5.2.1 首次会议 a. 由审核组长主持。
b. 与会者在“会议签到记录表“(R12-3)上签字。参加会议的包括审核组成员和 受审核方负责人、联络员、有关部门及项目负责人;
c. 审核组长介绍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介绍与会管理层成员和各部门、项目负 责人;
d. 审核组长明确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e. 审核组长简要介绍审核的依据、审核过程安排、审核采用的方法; f. 必要时审核组长解释何谓“主要不合格项”和“次要不合格项”; g. 确定联络、陪同人员;
h. 确定末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 5.2.2审核
a. 按审核实施计划的分工开展审核工作;
b.采取合理的审核方式、调查方法、提问技巧和抽样方法寻找客观证据,通过面 谈、查阅记录、观察、提问及实际测量来收集客观证据,并填写“内部审核 记录”(R11-3),作为审核记录保存;
c. 搞好审核进度、审核活动、审核结果的控制,使审核顺利地按预期安排完成; d. 审核员超过一人时,审核组长应安排好内部沟通及汇总的时间,以讨论、评 估在审核时所得到的证据,将确定为不合格/不符合项的记录在“不合格项/不 符合报告”(R12-4)上;
e. 所有的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应与受审核方沟通交流,包括受审核方确认 不合格项并签字认可,审核组对管理体系的综合评价、审核结论,审核组提出 纠正措施要求。 5.2.3不合格/不符合类型
5.2.3.1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情况可判为严重不合格/不符合项:
a. 体系系统性失效。如审核方某一要素、某一关键过程重复出现失效的现象, 又未能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加以消除,形成系统性失效;
b. 体系运行区域性失效。如某一部门、项目的各个要素都控制不好而出现的全 面失效现象;
d. 出现严重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事故或给公司信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c. 影响体系运行的后果严重的不合格情况,导致纠正难度大,需较多的人力、 财力和时间。
5.2.3.2出现以下现象判为一般不合格/不符合项:
a. 对满足体系文件要求而言,是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性质轻微的问题;
b. 对保证所审区域的体系而言,是个次要问题,对系统影响不大,纠正较容易; c. 出现一般的不符合。 5.2.4末次会议
5.2.4.1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审核组成员及受审核方负责人、其他有关人员、联络员参加会议。
5.2.4.2 参加末次会议人员在会议签到表上签名。
5.2.4.3审核组介绍审核情况,包括符合和不符合情况,使受审核方能够清楚理解审核结果。 5.2.4.4 审核组对不符合要求的向受审核方提供“不合格项/不符合报告”,该报告单一式两份,受审核方、审核组各一份。
5.2.4.5 审核组宣布审核结果和审核结论。
5.2.4.6 审核组向受审核方提出采取纠正措施的要求。
5.2.4.7受审核方表态。审核方领导就审核结论和纠正措施要求作简短表态,并适当说明今后打算。
5.2.4.8 审核组长宣布末次会议结束。 5.3 内部审核报告
5.3.1“审核报告” (R12-5)一般包括:审核依据、审核时间、审核范围、审核组成员、审核内容、现场审核情况综述、现场审核结论等。
5.3.2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在完成全部审核组织编写并在1周内送达企管部,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原件由企管部留存,复印件分送公司有关领导和受审核方。 5.3.3 将审核报告提交管理评审。 5.4 纠正措施的跟踪 5.4.1纠正措施的跟踪原则:
a. 所有在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必须由受审核方切实采取纠正措施,审核组验证,形成闭环;
b. 根据不合格项的性质或程度,可采用现场验证和书面验证两种方式。现场验证适用于严重不合格项或只有到现场才能验证的一般不合格项,书面验证适用于程度轻微的一般不合格项。 5.4.2 受审核方应根据“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按《纠正预防措施程序》(ZJBE/MS/P13-2003)要求制定纠正措施(R12-4),经下属单位领导审批后,由责任部门或项目部组织实施。 5.4.3 在规定的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日期后,发生在下属单位和项目的,由下属单位领导组织进行跟踪验证并做好记录,公司总部实施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由公司企管部负责;涉及公司企管部本身的纠正措施,由管理者代表跟踪验证。 5.4.4 审核双方纠正措施跟踪责任 5.4.4.1审核组的责任 a. 确认不合格/不符合项;
b. 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含实施期限); c. 进行纠正措施的跟踪。 5.4.2.2受审核方的责任; a.分析不合格/不符合项的原因; b.进行纠正措施需求评价; c.确定和实施纠正措施; d.验证完成的纠正措施; e. 认真记录,不断改进体系。 5.5内部审核资料的整理
5.5.1审核组长因在纠正措施验证合格后,将下列资料移交给企管部: a.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 b. 会议签到记录表; c. 内审检查清单及审核记录; d. 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 e. 审核报告。
5.5.2企管部根据审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写出全公司内审通报,通报中应明确哪些单位、哪些要素是薄弱环节,通报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放给公司有关领导、部室、单位。 5.6 内部审核员的管理
a. 从事内部审核的人员必须经过内审培训且经考试合格;
b. 内审员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
c. 审核员每次审核结束后,由审核组长、企管部、管理者代表对内审员的表现进行评价。
6 记录
6.1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R12-1) 6.2会议签到记录表(R12-2)
6.3内部审核检查清单及审核记录(R12-3) 6.4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R12-4) 6.5审核报告(R12-5)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R12-1)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会议签到记录表(R12-2)
会议名称:
内部审核检查清单及审核记录(R12-3)
注:背面记录的内容同样有效。
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R12-4)
内 部 审 核 报 告(R12-5)
大森工业有限公司 内部审核程序
编 号:DSC/MS/20100201
版 本:第二版
批准人:
大森工业有限公司
昆 山 分 公 司
2010.02.06发布 2010.02.15实施
目 录
1 目的、范围„„„„„„„„„„„„„„„„„„„„„„„„„„„„(2) 2 相关文件„„„„„„„„„„„„„„„„„„„„„„„„„„„„„(2) 3 术语和定义„„„„„„„„„„„„„„„„„„„„„„„„„„„„(2) 4 职责„„„„„„„„„„„„„„„„„„„„„„„„„„„„„„„(2) 5 工作程序„„„„„„„„„„„„„„„„„„„„„„„„„„„„„(2) 5.1 审核的策划和准备 „„„„„„„„„„„„„„„„„„„„„„„„(2) 5.2 实施审核 „„„„„„„„„„„„„„„„„„„„„„„„„„„„(3) 5.3 内部审核报告 „„„„„„„„„„„„„„„„„„„„„„„„„„(5) 5.4 纠正措施的跟踪 „„„„„„„„„„„„„„„„„„„„„„„„„(5) 5.5 内部审核资料的整理 „„„„„„„„„„„„„„„„„„„„„„„(6) 5.6 内部审核员的管理 „„„„„„„„„„„„„„„„„„„„„„„„(6) 6 记录 „„„„„„„„„„„„„„„„„„„„„„„„„„„„„„„(6) 6.1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R12-1)„„„„„„„„„„„„„„„„„„„(7) 6.2 会议签到记录表(R12-2)„„„„„„„„„„„„„„„„„„„„„(8) 6.3 内部审核检查清单及审核记录(R12-3)„„„„„„„„„„„„„„„(9) 6.4 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R12-4)„„„„„„„„„„„„„„„„„„„(10) 6.5 内部审核报告(R12-5)„„„„„„„„„„„„„„„„„„„„„„(11)
1 目的、范围
为了验证、评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计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采取措施持续改进公司管理水平和提高管理绩效,制定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对管理体系的审核。
2 相关文件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标准; 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1996 标准; GB/T28001—2001 标准;
GB/T19022.1—1994 idt ISO10012-1:1992 标准。
本公司《管理手册》、《纠正预防措施程序》(ZJBE/MS/P13-2003)、《管理评审程序》(ZJBE/MS/P06-2003)和其他体系文件;
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周期6个月
3 术语和定义
参照本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解释。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员:被委派实施审核的人员。(审核员应在个人的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工作经历、审核经历等方面具有相应资格)
审核证据:可多方查证的与经确定为依据的方针、程序或要求有关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资料。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本程序文件的审批和实施监控;负责领导、组织公司的内部审核工作;任命内审组长,并指派内审员。
4.2企管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和修改;负责制订公司年度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推荐内审员,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协助审核组长组成内审组;落实纠正措施计划的跟踪检查。
4.3 审核组长对委派的内审工作全权负责,对审核结果作最后评定;制定每次审核实施计划;代表审核组与受审核方接触。
4.4 内审员编制分工范围内的检查表、完成分工范围内的审核任务、报告审核结果、配合并支持审核组长工作。
5 工作程序
5.1 审核的策划和准备 5.1.1 年度审核计划
a. 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全面审核,企管部编制“公司年度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当内外环境或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或出于持续改进等目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追加审核; b. 当年度审核计划不适宜时,企管部应及时调整审核计划; c. 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5.1.2 企管部根据年度内部审核工作安排,协助管理者代表做好每次审核的组织工作,确定审核范围。
5.1.3 管理者代表确定审核组长、审核员,审核组长布置审核分工和要求。
5.1.4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由审核组长制定“内部审核实施计划”(R12-1),并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在实施审核7天前将审核实施计划传达至审核员和受审核方。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应考虑和明确以下内容:
a. 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受审核区域的状况、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b. 明确内审的目标、范围、持续时间、依据以及所需的资源和方法; c. 明确审核日程安排、受审区域、审核要素和分工协作事宜
5.1.5 审核员根据审核依据和分工范围编制“内部审核检查清单”(R12-2), 说明审核的要点和应查看的资料,以保持审核工作有计划地进行。
5.1.6 下属单位至少每半年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内部审核,并保存审核记录。 5.2 实施审核
5.2.1 首次会议 a. 由审核组长主持。
b. 与会者在“会议签到记录表“(R12-3)上签字。参加会议的包括审核组成员和 受审核方负责人、联络员、有关部门及项目负责人;
c. 审核组长介绍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介绍与会管理层成员和各部门、项目负 责人;
d. 审核组长明确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e. 审核组长简要介绍审核的依据、审核过程安排、审核采用的方法; f. 必要时审核组长解释何谓“主要不合格项”和“次要不合格项”; g. 确定联络、陪同人员;
h. 确定末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 5.2.2审核
a. 按审核实施计划的分工开展审核工作;
b.采取合理的审核方式、调查方法、提问技巧和抽样方法寻找客观证据,通过面 谈、查阅记录、观察、提问及实际测量来收集客观证据,并填写“内部审核 记录”(R11-3),作为审核记录保存;
c. 搞好审核进度、审核活动、审核结果的控制,使审核顺利地按预期安排完成; d. 审核员超过一人时,审核组长应安排好内部沟通及汇总的时间,以讨论、评 估在审核时所得到的证据,将确定为不合格/不符合项的记录在“不合格项/不 符合报告”(R12-4)上;
e. 所有的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应与受审核方沟通交流,包括受审核方确认 不合格项并签字认可,审核组对管理体系的综合评价、审核结论,审核组提出 纠正措施要求。 5.2.3不合格/不符合类型
5.2.3.1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情况可判为严重不合格/不符合项:
a. 体系系统性失效。如审核方某一要素、某一关键过程重复出现失效的现象, 又未能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加以消除,形成系统性失效;
b. 体系运行区域性失效。如某一部门、项目的各个要素都控制不好而出现的全 面失效现象;
d. 出现严重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事故或给公司信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c. 影响体系运行的后果严重的不合格情况,导致纠正难度大,需较多的人力、 财力和时间。
5.2.3.2出现以下现象判为一般不合格/不符合项:
a. 对满足体系文件要求而言,是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性质轻微的问题;
b. 对保证所审区域的体系而言,是个次要问题,对系统影响不大,纠正较容易; c. 出现一般的不符合。 5.2.4末次会议
5.2.4.1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审核组成员及受审核方负责人、其他有关人员、联络员参加会议。
5.2.4.2 参加末次会议人员在会议签到表上签名。
5.2.4.3审核组介绍审核情况,包括符合和不符合情况,使受审核方能够清楚理解审核结果。 5.2.4.4 审核组对不符合要求的向受审核方提供“不合格项/不符合报告”,该报告单一式两份,受审核方、审核组各一份。
5.2.4.5 审核组宣布审核结果和审核结论。
5.2.4.6 审核组向受审核方提出采取纠正措施的要求。
5.2.4.7受审核方表态。审核方领导就审核结论和纠正措施要求作简短表态,并适当说明今后打算。
5.2.4.8 审核组长宣布末次会议结束。 5.3 内部审核报告
5.3.1“审核报告” (R12-5)一般包括:审核依据、审核时间、审核范围、审核组成员、审核内容、现场审核情况综述、现场审核结论等。
5.3.2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在完成全部审核组织编写并在1周内送达企管部,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原件由企管部留存,复印件分送公司有关领导和受审核方。 5.3.3 将审核报告提交管理评审。 5.4 纠正措施的跟踪 5.4.1纠正措施的跟踪原则:
a. 所有在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必须由受审核方切实采取纠正措施,审核组验证,形成闭环;
b. 根据不合格项的性质或程度,可采用现场验证和书面验证两种方式。现场验证适用于严重不合格项或只有到现场才能验证的一般不合格项,书面验证适用于程度轻微的一般不合格项。 5.4.2 受审核方应根据“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按《纠正预防措施程序》(ZJBE/MS/P13-2003)要求制定纠正措施(R12-4),经下属单位领导审批后,由责任部门或项目部组织实施。 5.4.3 在规定的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日期后,发生在下属单位和项目的,由下属单位领导组织进行跟踪验证并做好记录,公司总部实施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由公司企管部负责;涉及公司企管部本身的纠正措施,由管理者代表跟踪验证。 5.4.4 审核双方纠正措施跟踪责任 5.4.4.1审核组的责任 a. 确认不合格/不符合项;
b. 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含实施期限); c. 进行纠正措施的跟踪。 5.4.2.2受审核方的责任; a.分析不合格/不符合项的原因; b.进行纠正措施需求评价; c.确定和实施纠正措施; d.验证完成的纠正措施; e. 认真记录,不断改进体系。 5.5内部审核资料的整理
5.5.1审核组长因在纠正措施验证合格后,将下列资料移交给企管部: a.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 b. 会议签到记录表; c. 内审检查清单及审核记录; d. 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 e. 审核报告。
5.5.2企管部根据审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写出全公司内审通报,通报中应明确哪些单位、哪些要素是薄弱环节,通报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放给公司有关领导、部室、单位。 5.6 内部审核员的管理
a. 从事内部审核的人员必须经过内审培训且经考试合格;
b. 内审员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
c. 审核员每次审核结束后,由审核组长、企管部、管理者代表对内审员的表现进行评价。
6 记录
6.1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R12-1) 6.2会议签到记录表(R12-2)
6.3内部审核检查清单及审核记录(R12-3) 6.4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R12-4) 6.5审核报告(R12-5)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R12-1)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会议签到记录表(R12-2)
会议名称:
内部审核检查清单及审核记录(R12-3)
注:背面记录的内容同样有效。
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R12-4)
内 部 审 核 报 告(R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