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和文化生活的30名女性人物
1,女娲
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和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一起被中华民族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 2,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传说中的女神。凡天上或地上所有成仙之女子皆由她來治理,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怪神,后来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年老
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民間遂以王母娘娘為長生不老的象徵。
中国一些学者、专家研究认为,神话色彩浓厚的西王母(王母娘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被无数神话光环笼罩的西王母并非天仙,而是青海湖以西游牧部落的女酋长。
———————————————————————————————— 3,妈祖
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 林默娘,生于宋代。妈祖在我国东南沿海、台湾、东南亚地区,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台湾的妈祖信仰十分普遍,台胞三分之一以上信仰妈祖,台湾全岛共有大小妈祖庙510座。据统计妈祖为世界几大宗教信仰之一。
———————————————————————————————— 4,嫦娥
相传嫦娥是帝喾的女儿、后羿的妻子,美貌非凡。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灵药,成仙飞往月宫,在那荒芜的月宫之中度着无边的寂寞岁月。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正是她倍感弧寂之心情的写照。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说:“平时我没法下来,明天乃月圆之时,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到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后羿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真是爱情感人。
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示人之常生。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期盼丰收,幸福,成为中国人的心愿。所以,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
因为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所以中秋拜月由此而来。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可见爱美之心,古已有之。
———————————————————————————————— 5,孟母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在中国流传时间最长, 流传地域最广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的一个典故。说得就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亚圣”孟子的母亲,为小时候的孟子三次搬家而选择了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并且用割断织布的行动,教育激励孟轲勤奋读书的故事。传为千古美谈。孟母为中华民族奉献了一个千古圣人的事迹。成为千百年来中国母亲学习效法的榜样和典型。
———————————————————————————————— 6, 西施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四个不同时代的绝色美女,演绎了四个不同风格的美丽而动人的历史故事,千百年来为世人广为传颂,并冠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称。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吴王夫差当他见到西施时,“以为神仙之下降也,魂魄俱醉。”虽然伍子胥谏言,美女乃亡国之物,并列举事实解释给吴王听,无奈夫差系好色之徒,早已不能自控,从此走向衰败之路。
———————————————————————————————— 7,王昭君
姓王名嫱,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被汉元帝选为秀女。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使她被贬入冷宫无缘面君。后来,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
大欢迎。昭君出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 8,貂蝉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後,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成功地显示出了一个绝色女子的胆量与智慧。
———————————————————————————————— 9,杨贵妃
杨玉环,唐代蒲州永乐人,天生丽质。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父兄及姐姐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这位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最简单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
10,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时宗室女,与吐蕃第三十二世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学医方、医疗器具、佛教经典,把汉族的制磨,制陶,造纸,酿酒等工艺传人吐蕃,对发展吐蕃经济文化,促进汉,藏两族人民友好,作出了贡献。被世代称颂。西藏大昭寺内立有藏族人民为纪念他们而塑的像。
-------------------------------- 11,吕后
汉代高祖刘邦之妻。名雉。秦时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
吕后生汉惠帝刘盈及鲁元公主。吕雉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剪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刘邦死后,她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名曰“人彘”。对其他刘氏诸王,亦加残害。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病死后,吕雉临朝称制。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吕后称制以后,封侄吕台、吕产、吕禄等为王,擅权用事,排斥王陵等老臣,拔擢亲信。诸吕在吕后死后阴谋作乱,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和朱虚侯刘章等迅速剪灭。在以男性统治为中心正统的封建社会,吕后篡汉,始终是被谴责抨击的对象和代表人物。
————————————————————————————————--------
12,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她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但她重用酷吏,奖励告密。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
她的历史功过,恰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上面不书一字。一生功过,让历史去作出评论和判断。如今这一“无字碑”依然巍然屹立在陕西乾陵,留给后人遐想。
作为女皇的武则天,是一个铁腕人物,给人留下女中须眉的印象,霸气十足。如武则天在《腊日宣诏幸上苑》诗云: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作为女人的武则天,她也有女子的情怀,她在《如意娘》的一诗中写到:“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雨,开箱验取石榴裙”。也充分显示了一个女人的相思愁苦之情和为爱情缠绵悱恻之意吗。只是不为人们熟知罢了。
———————————————————————————————--------
13,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清穆宗的母亲。姓叶赫那拉,满洲镶黄旗人。公元一八五二年被咸丰皇帝选入宫,封兰贵人,一八五七年封为贵妃。穆宗立,尊为圣母皇太后,尊号为慈禧。因与慈安太后所住的宫院分东西二宫,故世称西太后,简称为西后。是晚清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四十八年。她历经大事,能识人,有果断,晚年耽逸乐,宠佞幸,纲政遂紊。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妥协投降。镇压太平天国、扼杀戊戍变法,后为祸首。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影响很坏的人物。
———————————————————————————————--------
14,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她写过的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千古流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
15,卓文君
卓文君,西汉临邛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
————————————————-----------------------------------------
16,穆桂英
穆桂英是戏曲及小说《杨家将》中的人物,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杨家将都是豪杰,特别是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得到最多敬意的女性。
——————————————————————————————— 17,花木兰
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所诵颂。多年来,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 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
日本软件公司也借助手机游戏的形式,将木兰传奇全新演绎。
———————————————————————————————— 18,秋瑾
秋瑾,号鉴湖女侠。祖籍绍兴山阴漓渚(福全)人,生于福建闽候县。
自幼喜好诗文,尤慕剑侠,豪爽奔放。稍长,秋瑾目睹清廷腐败和民族危难,生献身救国之志。冲破家庭束缚,自筹旅费去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革命活动。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和提倡男女平权,在日本会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她组织光复军,商定起义会攻南京。因叛徒告密,被捕就义。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亲笔为秋瑾题写“巾帼英雄”四个大字。
秋瑾《对酒诗》: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尽显其巾帼英雄本色。
——————————————————————————————— 19,黄道婆
黄道婆是我国元代著名的女纺织革新家。又称黄婆,今上海徐汇区东湾村人。她小时候给人家当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逃出了家门,来到了海南岛的崖州.在此居住了30多年。她虚心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不仅全部掌握了先进技术,还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纺织工具带回家乡,并以她的聪明才智,逐步加以改进和革新,使家乡以至江南地区的纺织水平有所提高.黄道婆还推广和传授了
黄道婆就是这样以自己的杰出贡献,而被载入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史册,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
———————————————————————————————— 20,孟姜女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孟姜女传说至今间有两千余年。一个故事能长时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并不断的被改造、加工,并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故事代表了整个人类的共同愿望,抒发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声。那就是:向往和平,追求稳定,渴望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安宁。 ————————————————————————————————--------
21,白娘子
一部中国最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传说发生在宋朝时的杭州、苏州及镇江等地。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
22, 织女
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我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写成的《荆楚岁时记》里有这么一段:“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
23,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梁祝》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但梁、祝的真情,终究感动天与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天开放。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名曲,经久不衰。
———————————————————————————————--------
24,林黛玉
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像。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红楼梦》读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洁、美丽的爱神。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纯洁,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林黛玉泪尽而逝。
———————————————————————————————— 25, 红娘
红娘这个人物成名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红娘是以一个婢女的身份出现在其中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红娘在崔、张的婚姻中,她是成全这桩美满婚姻的关键人物,红娘聪明伶俐、妙语连珠、活泼爽朗的美好形象深入人心。所以,现在在社会上从事婚姻介绍工作的人,或者偶或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者,都愿以“红娘”自称,而不愿称为“媒婆”。
————————————————————————————————— 26,陈圆圆
陈圆圆,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本姓邢,名沅,字畹芬。为苏州名妓,善歌舞。初为田畹歌妓,后被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纳为妾。李自成带领大顺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后,明朝灭亡。手下有几十万大军的吴三桂正在犹豫是否归顺大顺农民起义军时,闻听父亲吴襄被抓,家产被抄,宠妾陈圆圆被强占。冲冠一怒为红颜,愤而降清,以报家仇。
陈圆圆这个红颜女子在历史关头的出现,改变了吴三桂抉择。加速了李自成大顺农民起义政权的终结。使清兵耀武扬威地了开进北京,更让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等人的命运突然间发生了彻底的逆转。清王朝由此开始在关内进一步立稳脚跟,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它的统治。
————————————————————————————————-------
27,杨三姐
杨三姐,本名杨国华,乳名三娥,滦南县甸子村人。姐妹三人,排行第三,俗称“三姐”。她出生贫苦,自幼聪明伶俐,尤其性格倔强。因其为屈死的二姐奔走告状,终于胜诉而被广为人知。
时至今日,《杨三姐告状》也是评剧界最具特点的代表剧目之一。并且这一个故事还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成为不甘心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典型代表。
————————————————————————————————-------
28,妲己
妲己,有苏氏的女儿。商纣王子辛的宠妃,有美色。纣王非常宠爱她,对她言听计从,荒理朝政,日夜宴游。后周武王乘机发动诸侯伐纣,经牧野之战,一举灭商,纣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被武王所杀。她背负起千古第一恶女的骂名。他们历来被认为是一对恶男女,在中国历代的“红颜祸水”里,最恶毒的恐怕莫过于殷商时代纣王的宠妃妲己了。
————————————————————————————————-------
29,杜十娘
杜十娘是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的人物。京城名妓杜十娘为了赎身从良,追求真爱,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太学生李甲。可李甲屈从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出卖了杜十娘。杜十娘痛心幸福生活理想的幻灭,于是“抱持内有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的宝匣,向江心一跳”,不惜以死来表示对压迫她的恶势力的反抗。杜十娘这种宁死不屈的行为,使人们进一步看出她的性格的刚强和坚毅。使人无不感慨万分。这个故事曾多次被改编成戏曲、歌曲、电影,也曾被翻译成外文,流传到日本、欧洲等地,在国内、国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
30,潘金莲
潘金莲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潘金莲的成名当然是缘于施耐庵先生在他的《水浒传》的描写。几百年来,她一直被订在历史耻辱柱上,成为妖冶、淫荡、狠毒的典型。
影响中国历史和文化生活的30名女性人物
1,女娲
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和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一起被中华民族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 2,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传说中的女神。凡天上或地上所有成仙之女子皆由她來治理,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怪神,后来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年老
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民間遂以王母娘娘為長生不老的象徵。
中国一些学者、专家研究认为,神话色彩浓厚的西王母(王母娘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被无数神话光环笼罩的西王母并非天仙,而是青海湖以西游牧部落的女酋长。
———————————————————————————————— 3,妈祖
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 林默娘,生于宋代。妈祖在我国东南沿海、台湾、东南亚地区,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台湾的妈祖信仰十分普遍,台胞三分之一以上信仰妈祖,台湾全岛共有大小妈祖庙510座。据统计妈祖为世界几大宗教信仰之一。
———————————————————————————————— 4,嫦娥
相传嫦娥是帝喾的女儿、后羿的妻子,美貌非凡。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灵药,成仙飞往月宫,在那荒芜的月宫之中度着无边的寂寞岁月。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正是她倍感弧寂之心情的写照。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说:“平时我没法下来,明天乃月圆之时,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到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后羿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真是爱情感人。
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示人之常生。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期盼丰收,幸福,成为中国人的心愿。所以,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
因为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所以中秋拜月由此而来。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可见爱美之心,古已有之。
———————————————————————————————— 5,孟母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在中国流传时间最长, 流传地域最广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的一个典故。说得就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亚圣”孟子的母亲,为小时候的孟子三次搬家而选择了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并且用割断织布的行动,教育激励孟轲勤奋读书的故事。传为千古美谈。孟母为中华民族奉献了一个千古圣人的事迹。成为千百年来中国母亲学习效法的榜样和典型。
———————————————————————————————— 6, 西施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四个不同时代的绝色美女,演绎了四个不同风格的美丽而动人的历史故事,千百年来为世人广为传颂,并冠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称。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吴王夫差当他见到西施时,“以为神仙之下降也,魂魄俱醉。”虽然伍子胥谏言,美女乃亡国之物,并列举事实解释给吴王听,无奈夫差系好色之徒,早已不能自控,从此走向衰败之路。
———————————————————————————————— 7,王昭君
姓王名嫱,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被汉元帝选为秀女。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使她被贬入冷宫无缘面君。后来,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
大欢迎。昭君出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 8,貂蝉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後,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成功地显示出了一个绝色女子的胆量与智慧。
———————————————————————————————— 9,杨贵妃
杨玉环,唐代蒲州永乐人,天生丽质。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父兄及姐姐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这位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最简单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
10,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时宗室女,与吐蕃第三十二世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学医方、医疗器具、佛教经典,把汉族的制磨,制陶,造纸,酿酒等工艺传人吐蕃,对发展吐蕃经济文化,促进汉,藏两族人民友好,作出了贡献。被世代称颂。西藏大昭寺内立有藏族人民为纪念他们而塑的像。
-------------------------------- 11,吕后
汉代高祖刘邦之妻。名雉。秦时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
吕后生汉惠帝刘盈及鲁元公主。吕雉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剪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刘邦死后,她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名曰“人彘”。对其他刘氏诸王,亦加残害。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病死后,吕雉临朝称制。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吕后称制以后,封侄吕台、吕产、吕禄等为王,擅权用事,排斥王陵等老臣,拔擢亲信。诸吕在吕后死后阴谋作乱,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和朱虚侯刘章等迅速剪灭。在以男性统治为中心正统的封建社会,吕后篡汉,始终是被谴责抨击的对象和代表人物。
————————————————————————————————--------
12,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她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但她重用酷吏,奖励告密。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
她的历史功过,恰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上面不书一字。一生功过,让历史去作出评论和判断。如今这一“无字碑”依然巍然屹立在陕西乾陵,留给后人遐想。
作为女皇的武则天,是一个铁腕人物,给人留下女中须眉的印象,霸气十足。如武则天在《腊日宣诏幸上苑》诗云: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作为女人的武则天,她也有女子的情怀,她在《如意娘》的一诗中写到:“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雨,开箱验取石榴裙”。也充分显示了一个女人的相思愁苦之情和为爱情缠绵悱恻之意吗。只是不为人们熟知罢了。
———————————————————————————————--------
13,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清穆宗的母亲。姓叶赫那拉,满洲镶黄旗人。公元一八五二年被咸丰皇帝选入宫,封兰贵人,一八五七年封为贵妃。穆宗立,尊为圣母皇太后,尊号为慈禧。因与慈安太后所住的宫院分东西二宫,故世称西太后,简称为西后。是晚清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四十八年。她历经大事,能识人,有果断,晚年耽逸乐,宠佞幸,纲政遂紊。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妥协投降。镇压太平天国、扼杀戊戍变法,后为祸首。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影响很坏的人物。
———————————————————————————————--------
14,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她写过的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千古流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
15,卓文君
卓文君,西汉临邛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
————————————————-----------------------------------------
16,穆桂英
穆桂英是戏曲及小说《杨家将》中的人物,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杨家将都是豪杰,特别是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得到最多敬意的女性。
——————————————————————————————— 17,花木兰
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所诵颂。多年来,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 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
日本软件公司也借助手机游戏的形式,将木兰传奇全新演绎。
———————————————————————————————— 18,秋瑾
秋瑾,号鉴湖女侠。祖籍绍兴山阴漓渚(福全)人,生于福建闽候县。
自幼喜好诗文,尤慕剑侠,豪爽奔放。稍长,秋瑾目睹清廷腐败和民族危难,生献身救国之志。冲破家庭束缚,自筹旅费去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革命活动。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和提倡男女平权,在日本会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她组织光复军,商定起义会攻南京。因叛徒告密,被捕就义。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亲笔为秋瑾题写“巾帼英雄”四个大字。
秋瑾《对酒诗》: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尽显其巾帼英雄本色。
——————————————————————————————— 19,黄道婆
黄道婆是我国元代著名的女纺织革新家。又称黄婆,今上海徐汇区东湾村人。她小时候给人家当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逃出了家门,来到了海南岛的崖州.在此居住了30多年。她虚心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不仅全部掌握了先进技术,还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纺织工具带回家乡,并以她的聪明才智,逐步加以改进和革新,使家乡以至江南地区的纺织水平有所提高.黄道婆还推广和传授了
黄道婆就是这样以自己的杰出贡献,而被载入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史册,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
———————————————————————————————— 20,孟姜女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孟姜女传说至今间有两千余年。一个故事能长时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并不断的被改造、加工,并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故事代表了整个人类的共同愿望,抒发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声。那就是:向往和平,追求稳定,渴望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安宁。 ————————————————————————————————--------
21,白娘子
一部中国最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传说发生在宋朝时的杭州、苏州及镇江等地。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
22, 织女
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我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写成的《荆楚岁时记》里有这么一段:“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
23,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梁祝》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但梁、祝的真情,终究感动天与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天开放。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名曲,经久不衰。
———————————————————————————————--------
24,林黛玉
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像。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红楼梦》读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洁、美丽的爱神。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纯洁,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林黛玉泪尽而逝。
———————————————————————————————— 25, 红娘
红娘这个人物成名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红娘是以一个婢女的身份出现在其中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红娘在崔、张的婚姻中,她是成全这桩美满婚姻的关键人物,红娘聪明伶俐、妙语连珠、活泼爽朗的美好形象深入人心。所以,现在在社会上从事婚姻介绍工作的人,或者偶或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者,都愿以“红娘”自称,而不愿称为“媒婆”。
————————————————————————————————— 26,陈圆圆
陈圆圆,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本姓邢,名沅,字畹芬。为苏州名妓,善歌舞。初为田畹歌妓,后被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纳为妾。李自成带领大顺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后,明朝灭亡。手下有几十万大军的吴三桂正在犹豫是否归顺大顺农民起义军时,闻听父亲吴襄被抓,家产被抄,宠妾陈圆圆被强占。冲冠一怒为红颜,愤而降清,以报家仇。
陈圆圆这个红颜女子在历史关头的出现,改变了吴三桂抉择。加速了李自成大顺农民起义政权的终结。使清兵耀武扬威地了开进北京,更让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等人的命运突然间发生了彻底的逆转。清王朝由此开始在关内进一步立稳脚跟,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它的统治。
————————————————————————————————-------
27,杨三姐
杨三姐,本名杨国华,乳名三娥,滦南县甸子村人。姐妹三人,排行第三,俗称“三姐”。她出生贫苦,自幼聪明伶俐,尤其性格倔强。因其为屈死的二姐奔走告状,终于胜诉而被广为人知。
时至今日,《杨三姐告状》也是评剧界最具特点的代表剧目之一。并且这一个故事还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成为不甘心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典型代表。
————————————————————————————————-------
28,妲己
妲己,有苏氏的女儿。商纣王子辛的宠妃,有美色。纣王非常宠爱她,对她言听计从,荒理朝政,日夜宴游。后周武王乘机发动诸侯伐纣,经牧野之战,一举灭商,纣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被武王所杀。她背负起千古第一恶女的骂名。他们历来被认为是一对恶男女,在中国历代的“红颜祸水”里,最恶毒的恐怕莫过于殷商时代纣王的宠妃妲己了。
————————————————————————————————-------
29,杜十娘
杜十娘是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的人物。京城名妓杜十娘为了赎身从良,追求真爱,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太学生李甲。可李甲屈从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出卖了杜十娘。杜十娘痛心幸福生活理想的幻灭,于是“抱持内有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的宝匣,向江心一跳”,不惜以死来表示对压迫她的恶势力的反抗。杜十娘这种宁死不屈的行为,使人们进一步看出她的性格的刚强和坚毅。使人无不感慨万分。这个故事曾多次被改编成戏曲、歌曲、电影,也曾被翻译成外文,流传到日本、欧洲等地,在国内、国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
30,潘金莲
潘金莲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潘金莲的成名当然是缘于施耐庵先生在他的《水浒传》的描写。几百年来,她一直被订在历史耻辱柱上,成为妖冶、淫荡、狠毒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