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理念之案例分析1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
在印度市场上的营销策略分析
八十年代,由于印度国内软饮料公司反跨国公司议员们的极力反对,可口可乐公司被迫从印度市场撤离。与此同时,百事可乐就开始琢磨如何打入印度市场,百事可乐明白:要想占领印度市场就必须消除当地政治力量的对抗情绪。百事可乐公司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向印度政府提出一项是该政府难以拒绝的援助。
百事可乐表示要帮助印度出口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以弥补印度进口浓缩软饮料的开销;百事可乐公司还提出了帮助印度发展农村经济转让食品加工、包装和水处理技术,从而赢得了印度政府的支持,迅速占领了印度软饮料市场。
显然,百事可乐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产品口味比可口可乐好,也不在于广告技术比可口可乐高超,而是在于它在“政治战”与“公众舆论战”上比可口可乐要胜一筹。毫无疑问,政治与公共关系已成为市场营销中心出现的两个考虑要点。针对上述状况,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浦˙科特勒提出了大市场营销观念,即现代市场营销已突破了以产品、价格、促销与销售渠道(4PS)为主体的旧营销格局,现代营销观念在4PS基础上还应加上两个P,即“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科特勒认为:在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和政府干预经济力量加强的情况下,即使企业的产品适销对路,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都适当,这种产品还是未必能卖出去。例如,日本大米生产成本至少是美国的7倍,然而美国大米却迟迟打不开日本市场,原因是日本通过一整套复杂的法律和行政壁垒来排斥美国大米的进口;美国建筑行业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但由于同样的原因在日本建筑项目投标中屡屡失败。因此,重视大市场营销观念势在必行。
大市场营销观念虽然有美国人提出并最先付诸实践,但做得最好的却是日本人。如:日本汽车厂商对美国政治、法律的影响力就比福特、克莱斯勒、通用汽车公司三巨头的影响力要强大得多。1990年,日本共有140个政府机构和企业在美国雇佣了院外活动和宣传活动的代理机构。日本通过金钱收买等方式把一大批美国的政府高级官员聘为自己的国外代理人,并通过他们来左右美国的贸易政策。这些日本聘用的“说客”中有总统特别助理、总统顾问、白宫副新闻秘书、副总统办公厅主任、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等要人。
通过他们,日本产品源源不断打入美国市场并获得大量优惠,如日本汽车厂商通过对美国政府的影响而避免了向美国缴纳每年5亿美元的进口税。1987年,日本东芝公司对苏联及捷克等国出售美国规定的“受控产品”,包括潜
艇推进器及计算机芯片等,美国本拟对其进行制裁,美国的制裁将使东芝公司每年减少30亿美元销售收入,东芝公司通过其“政治营销”摆脱了制裁。
事实上,从来没有纯粹的政治也从来没有纯粹的经济,政治活动与经济活动总是交织在一起互相作用的。大市场营销观念充分考虑了政治影响与公众舆论,使企业化被动为主动。因此种种营销观念在国外盛行就不足为奇了。 问题:
1.百事可乐公司为什么可以进入印度市场?
2.大市场营销观念的产生背景和内容?
3.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应该如何建立?日本企业运用大市场营销观念有哪些可以借鉴的?
营销理念之案例分析1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
在印度市场上的营销策略分析
八十年代,由于印度国内软饮料公司反跨国公司议员们的极力反对,可口可乐公司被迫从印度市场撤离。与此同时,百事可乐就开始琢磨如何打入印度市场,百事可乐明白:要想占领印度市场就必须消除当地政治力量的对抗情绪。百事可乐公司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向印度政府提出一项是该政府难以拒绝的援助。
百事可乐表示要帮助印度出口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以弥补印度进口浓缩软饮料的开销;百事可乐公司还提出了帮助印度发展农村经济转让食品加工、包装和水处理技术,从而赢得了印度政府的支持,迅速占领了印度软饮料市场。
显然,百事可乐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产品口味比可口可乐好,也不在于广告技术比可口可乐高超,而是在于它在“政治战”与“公众舆论战”上比可口可乐要胜一筹。毫无疑问,政治与公共关系已成为市场营销中心出现的两个考虑要点。针对上述状况,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浦˙科特勒提出了大市场营销观念,即现代市场营销已突破了以产品、价格、促销与销售渠道(4PS)为主体的旧营销格局,现代营销观念在4PS基础上还应加上两个P,即“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科特勒认为:在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和政府干预经济力量加强的情况下,即使企业的产品适销对路,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都适当,这种产品还是未必能卖出去。例如,日本大米生产成本至少是美国的7倍,然而美国大米却迟迟打不开日本市场,原因是日本通过一整套复杂的法律和行政壁垒来排斥美国大米的进口;美国建筑行业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但由于同样的原因在日本建筑项目投标中屡屡失败。因此,重视大市场营销观念势在必行。
大市场营销观念虽然有美国人提出并最先付诸实践,但做得最好的却是日本人。如:日本汽车厂商对美国政治、法律的影响力就比福特、克莱斯勒、通用汽车公司三巨头的影响力要强大得多。1990年,日本共有140个政府机构和企业在美国雇佣了院外活动和宣传活动的代理机构。日本通过金钱收买等方式把一大批美国的政府高级官员聘为自己的国外代理人,并通过他们来左右美国的贸易政策。这些日本聘用的“说客”中有总统特别助理、总统顾问、白宫副新闻秘书、副总统办公厅主任、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等要人。
通过他们,日本产品源源不断打入美国市场并获得大量优惠,如日本汽车厂商通过对美国政府的影响而避免了向美国缴纳每年5亿美元的进口税。1987年,日本东芝公司对苏联及捷克等国出售美国规定的“受控产品”,包括潜
艇推进器及计算机芯片等,美国本拟对其进行制裁,美国的制裁将使东芝公司每年减少30亿美元销售收入,东芝公司通过其“政治营销”摆脱了制裁。
事实上,从来没有纯粹的政治也从来没有纯粹的经济,政治活动与经济活动总是交织在一起互相作用的。大市场营销观念充分考虑了政治影响与公众舆论,使企业化被动为主动。因此种种营销观念在国外盛行就不足为奇了。 问题:
1.百事可乐公司为什么可以进入印度市场?
2.大市场营销观念的产生背景和内容?
3.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应该如何建立?日本企业运用大市场营销观念有哪些可以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