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通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推知大意。
1、揭示课题,指名读题,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2、师简要的介绍一下艾滋病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2)读后说说“小斗士”是谁?文章通过几件事,表现了“小斗士” 的勇敢坚强?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3)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段。
(2)交流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一节)写恩科西去世,引起世界许多人的关注。
第二段:(第二——四节)写恩科西的遭遇。
第三段:(第五——七节)写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并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第四段:(第八——九节)写该怎样面对天灾,恩科西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词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3.通过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让学生深刻感受这位小男孩是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 教学准备:1、媒体课件
2、课前学生了解艾滋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伸出右手跟我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同学们,艾滋病是怎么回事,谁来说说?
教师:听着介绍就怪可怕的。你们知道它的那些头衔吗?
世纪杀手、超级绝症、20世纪瘟疫。可怕呀!
要是有人竟敢和可怕的艾滋病做斗争,我们可以尊称他为(斗士)
本文的艾滋病小斗士是谁
板书:恩科西
2、小斗士恩科西去世的时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这样高度评价他
课件出示: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
谁来为我们朗读?
师:从他们的话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恩科西?板书:勇敢、顽强。
二、感悟不幸
1、过渡:同学们,在这勇敢、顽强的背后,小斗士恩科西承受了怎样的不幸呢?(稍顿,课件:不幸)快速浏览课文的2-4自然段, 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生读书)
2、好,汇报一下,你从哪里感受到他的不幸?
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艾滋病人的不幸?
课件
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请看这句话,那些数字刺痛了你? (将数字点红)
从这些数字你读懂了什么?
3、请看一组艾滋病人的图片(课件)
谈感受,板书 :病魔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指导:从“活不到”开始把速度放慢语调放低,再读一次。
4、 真不幸,他们一出生就随时等候死神的降临,而恩科西呢?有什么不同? 生: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课件 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词语都是有温度的, 哪个词最能打动你?
(以下随机)
1)课件:“ 挺” 变色 从 “挺” 你体会到什么
想一想,有没有一个字或词能替换它?
如果把“挺”换成“熬、坚持”行吗(生说)
师: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是多么顽强的精神力量呀
齐读
还有哪个词打动你。把它送回去读一读。(读出不同)
同样一句话,我们有这么多种打动人心的读法,真了不起 。
5、师:恩科西能挺到了上学的年龄多不容易啊!9月1日清晨,小恩科西背着新书包,拉着妈妈的手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却发现教室空无一人。他们来到校长室,却发现这里是三层外三层,老师、家长、还有学生把校长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都是来干什么的?
(反对恩科西上学 抗议)
课件
一年级老师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
几位家长激动地说:“------------------------------------”
孩子们窃窃私语,有的说:“------------------------------------” 有的说:“------------------------------------”还有的说:“------------------------------------”
他们会说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举手的都站起来,现在你就是老师、家长、学生,不用说提示语,通过你的语气表达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出:这就是另眼相看,这就是偏见,引出板书:偏见)
恩科西的养母再也听不下去了,她会说些什么
课件
这时恩科西的养母说话了:“------------------------------------” 养母这么一说大家就接受恩科西上学了吗?(没有)
实际情况是(后来,由于媒体的干预以及养母的不懈努力,小恩科西才得以背上书包去上学。)
为了恩科西上学的问题竟然从校内闹到了校外,引起了这么大的纠纷,用课文里的词来概括就是什么?(轩然大波)。
课件 轩然大波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让学生深刻感受这位小男孩是顽强地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斗士,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
教学过程:
一、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1、 师: 这场求学风波,让我们看到恩科西不但要面对可怕的病魔,还要面对人们的偏见(手指板书),他是怎么做的呢?人们为什么称他为斗士?让我们默读5--7自然段,在你有所感触的地方可以批上旁注。
2、课件
恩科西的身体非常虚弱,随时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齐读这段话。
师:哪些地方让你有所感触,深受感动?
作者在这里使用了一组关联词,发现了吗?
(课件 “不是” “ 而是” )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恩科西是怎样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的。能写一句写一句,能写三句,你就是个小作者了!
课件 小练笔
恩科西生病了,他不是----------------,而是--------------------。 恩科西上学了,他不是----------------,而是--------------------。
别人对他指指点点,恩科西不是----------------,而是--------------------。 师:谢谢你们让我看到小斗士斗病魔的顽强勇敢。
(板书:斗病魔)
2)“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说感受) (“ 一边” “一边”点击变红)
3、过渡:恩科西是怎样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呢? (生答)
一个身体虚弱得随时可能死去的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稍顿)
给你们点提示,这是他说的话,品味一下,
师: 你们读懂了恩科西的内心世界,他最渴望的就是消除偏见,唤起爱心。(板书:除偏见、唤爱心)
让我们一起静静地聆听他那纤弱的勇敢的声音。(课件出示:恩科西的发言。) 师生合作朗读恩科西的话
(根据情况指导)
5、 师:谢谢你们,从你们动情的朗读中,我看到了恩科西无私奉献的灵魂。
然而死神并没有停下他的脚步
6、课件 配悲凉音乐及一幅图片 。
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毒开始恶化。6月1日这天,被艾滋病折磨得体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师深情诵读。
看着静静离去的小恩科西,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7、现在我们回过头来重温这两段话,相信你会有更深的理解!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出来。
(课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
师:恩科西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悲伤,更是启迪。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稍顿,手势引导)(生:恩科西就是榜样!)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他就是艾滋病小斗士(生:恩科西!)
二、课件 红丝带
恩科西的努力没有白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关爱艾滋病患者的行列。 联合国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红丝带”鼓励我们大家伸出友爱、关怀之手,帮助那些深受艾滋病毒折磨的人。
五、结束寄语
同学们,人生路上有困苦,有挫折,有不幸,需要我们勇敢、顽强地面对,并把爱奉献给所有需要关心的人!
六、作业:
1、向家人讲述恩科西的故事,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
2、以“恩科西,你是我的榜样”为中心,写一段话表达学文后的感受。
板书 15艾滋病小斗士
斗病魔
恩科西 除偏见 勇敢顽强
唤爱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点:
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教学难点:
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小斗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课文2、3、4节,感悟“不幸”。
1、读悟课文第2节。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从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2)让学生抓住相关的词语,朗读体会这一段中所包含的情感。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读悟第三、四节。
(1)让学生默读第三、四节,体会艾滋病的可怕。
(2)指名读课文,体会恩科西遭遇的不幸,命运的无辜、不幸、可怜。
(二)细读课文5、6、7、节。
1、自由读第5、6节,恩科西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是怎样做的呢?
2、自由读第7节,同位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7节。
(三)细读课文8、9节,感悟“关注”。
1、自由读课文第8、9节,说说恩科西是哪一天离开人世的?
2、出示:第九节的内容。
(1)指名读。
(2)体会曼德拉的话的含义。(就是激励人们在天灾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抗争的斗士。)
三、联系实际,培植信心。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该怎么办?
(1)号召学生遇到“灾难”要顽强抗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对生活从满信心。
(2)同情、帮助、尊重遇到“灾难”的人,培植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
板书设计:
顽强抗争
15、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 珍爱生命
关爱他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通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推知大意。
1、揭示课题,指名读题,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2、师简要的介绍一下艾滋病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2)读后说说“小斗士”是谁?文章通过几件事,表现了“小斗士” 的勇敢坚强?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3)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段。
(2)交流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一节)写恩科西去世,引起世界许多人的关注。
第二段:(第二——四节)写恩科西的遭遇。
第三段:(第五——七节)写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并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第四段:(第八——九节)写该怎样面对天灾,恩科西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词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3.通过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让学生深刻感受这位小男孩是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 教学准备:1、媒体课件
2、课前学生了解艾滋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伸出右手跟我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同学们,艾滋病是怎么回事,谁来说说?
教师:听着介绍就怪可怕的。你们知道它的那些头衔吗?
世纪杀手、超级绝症、20世纪瘟疫。可怕呀!
要是有人竟敢和可怕的艾滋病做斗争,我们可以尊称他为(斗士)
本文的艾滋病小斗士是谁
板书:恩科西
2、小斗士恩科西去世的时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这样高度评价他
课件出示: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
谁来为我们朗读?
师:从他们的话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恩科西?板书:勇敢、顽强。
二、感悟不幸
1、过渡:同学们,在这勇敢、顽强的背后,小斗士恩科西承受了怎样的不幸呢?(稍顿,课件:不幸)快速浏览课文的2-4自然段, 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生读书)
2、好,汇报一下,你从哪里感受到他的不幸?
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艾滋病人的不幸?
课件
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请看这句话,那些数字刺痛了你? (将数字点红)
从这些数字你读懂了什么?
3、请看一组艾滋病人的图片(课件)
谈感受,板书 :病魔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指导:从“活不到”开始把速度放慢语调放低,再读一次。
4、 真不幸,他们一出生就随时等候死神的降临,而恩科西呢?有什么不同? 生: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课件 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词语都是有温度的, 哪个词最能打动你?
(以下随机)
1)课件:“ 挺” 变色 从 “挺” 你体会到什么
想一想,有没有一个字或词能替换它?
如果把“挺”换成“熬、坚持”行吗(生说)
师: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是多么顽强的精神力量呀
齐读
还有哪个词打动你。把它送回去读一读。(读出不同)
同样一句话,我们有这么多种打动人心的读法,真了不起 。
5、师:恩科西能挺到了上学的年龄多不容易啊!9月1日清晨,小恩科西背着新书包,拉着妈妈的手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却发现教室空无一人。他们来到校长室,却发现这里是三层外三层,老师、家长、还有学生把校长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都是来干什么的?
(反对恩科西上学 抗议)
课件
一年级老师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
几位家长激动地说:“------------------------------------”
孩子们窃窃私语,有的说:“------------------------------------” 有的说:“------------------------------------”还有的说:“------------------------------------”
他们会说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举手的都站起来,现在你就是老师、家长、学生,不用说提示语,通过你的语气表达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出:这就是另眼相看,这就是偏见,引出板书:偏见)
恩科西的养母再也听不下去了,她会说些什么
课件
这时恩科西的养母说话了:“------------------------------------” 养母这么一说大家就接受恩科西上学了吗?(没有)
实际情况是(后来,由于媒体的干预以及养母的不懈努力,小恩科西才得以背上书包去上学。)
为了恩科西上学的问题竟然从校内闹到了校外,引起了这么大的纠纷,用课文里的词来概括就是什么?(轩然大波)。
课件 轩然大波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让学生深刻感受这位小男孩是顽强地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斗士,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
教学过程:
一、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1、 师: 这场求学风波,让我们看到恩科西不但要面对可怕的病魔,还要面对人们的偏见(手指板书),他是怎么做的呢?人们为什么称他为斗士?让我们默读5--7自然段,在你有所感触的地方可以批上旁注。
2、课件
恩科西的身体非常虚弱,随时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齐读这段话。
师:哪些地方让你有所感触,深受感动?
作者在这里使用了一组关联词,发现了吗?
(课件 “不是” “ 而是” )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恩科西是怎样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的。能写一句写一句,能写三句,你就是个小作者了!
课件 小练笔
恩科西生病了,他不是----------------,而是--------------------。 恩科西上学了,他不是----------------,而是--------------------。
别人对他指指点点,恩科西不是----------------,而是--------------------。 师:谢谢你们让我看到小斗士斗病魔的顽强勇敢。
(板书:斗病魔)
2)“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说感受) (“ 一边” “一边”点击变红)
3、过渡:恩科西是怎样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呢? (生答)
一个身体虚弱得随时可能死去的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稍顿)
给你们点提示,这是他说的话,品味一下,
师: 你们读懂了恩科西的内心世界,他最渴望的就是消除偏见,唤起爱心。(板书:除偏见、唤爱心)
让我们一起静静地聆听他那纤弱的勇敢的声音。(课件出示:恩科西的发言。) 师生合作朗读恩科西的话
(根据情况指导)
5、 师:谢谢你们,从你们动情的朗读中,我看到了恩科西无私奉献的灵魂。
然而死神并没有停下他的脚步
6、课件 配悲凉音乐及一幅图片 。
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毒开始恶化。6月1日这天,被艾滋病折磨得体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师深情诵读。
看着静静离去的小恩科西,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7、现在我们回过头来重温这两段话,相信你会有更深的理解!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出来。
(课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
师:恩科西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悲伤,更是启迪。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稍顿,手势引导)(生:恩科西就是榜样!)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他就是艾滋病小斗士(生:恩科西!)
二、课件 红丝带
恩科西的努力没有白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关爱艾滋病患者的行列。 联合国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红丝带”鼓励我们大家伸出友爱、关怀之手,帮助那些深受艾滋病毒折磨的人。
五、结束寄语
同学们,人生路上有困苦,有挫折,有不幸,需要我们勇敢、顽强地面对,并把爱奉献给所有需要关心的人!
六、作业:
1、向家人讲述恩科西的故事,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
2、以“恩科西,你是我的榜样”为中心,写一段话表达学文后的感受。
板书 15艾滋病小斗士
斗病魔
恩科西 除偏见 勇敢顽强
唤爱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点:
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教学难点:
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小斗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课文2、3、4节,感悟“不幸”。
1、读悟课文第2节。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从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2)让学生抓住相关的词语,朗读体会这一段中所包含的情感。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读悟第三、四节。
(1)让学生默读第三、四节,体会艾滋病的可怕。
(2)指名读课文,体会恩科西遭遇的不幸,命运的无辜、不幸、可怜。
(二)细读课文5、6、7、节。
1、自由读第5、6节,恩科西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是怎样做的呢?
2、自由读第7节,同位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7节。
(三)细读课文8、9节,感悟“关注”。
1、自由读课文第8、9节,说说恩科西是哪一天离开人世的?
2、出示:第九节的内容。
(1)指名读。
(2)体会曼德拉的话的含义。(就是激励人们在天灾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抗争的斗士。)
三、联系实际,培植信心。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该怎么办?
(1)号召学生遇到“灾难”要顽强抗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对生活从满信心。
(2)同情、帮助、尊重遇到“灾难”的人,培植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
板书设计:
顽强抗争
15、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 珍爱生命
关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