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家与事务主义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战略家与事务主义者

作者:仝冠军

来源:《出版广角》2014年第17期

仝冠军,先后游学于汴京,燕京,喜读书,爱出版,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科研论文奖,现于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张元济是一位亲力亲为的出版人,事无巨细均能做出琐细的安排与布置,且不以为劳。也因为这种性格与作风,不少员工对其心有怨念,讥其为事务主义者。这种“事务主义”的工作作风,也体现在其对员工的具体要求上。张元济不但对编辑人员与管理人员熟悉,对技术工人亦非常了解。其曾于1936年写信询问王子功的情况,“王子功君向来技术堪列上中,近来甚有退步。是否身体原因?抑另染嗜好?乞密为查考”。之后又催问具体情形,得到答复后方才放心。对新进技工童云良,亦专门交代管理人员:“习艺初成之学生,应拣易做之底样交与练习。童君手段尚可造就,但底样过难,故有不能合用之处。请属注意。”

姜佐禹曾为商务印书馆校阅《元明杂剧》,其一度生病,张元济对其病情非常关心,数次催促丁英桂殷勤探看。他1940年5月14日写信,要求丁英桂每周探望一次;7月10日,又写信询问姜佐禹病情,请丁英桂“得便乞移玉往访。甚望其能早日复元也”;7月19日仍未得到答复,便来信催促,“前数日送还《元明杂剧》校样,于包封面上注明请探问姜佐禹君病状如何。今已多日,未蒙覆示,甚为悬念”。关心归关心,张元济对其工作要求还是十分严格,如姜佐禹在审校《独角牛》一剧时,校对员已对一生僻字进行了批注,但姜却视若无睹,张元济表示“非常失望”,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签问追改;对其撰写的校记,张元济认为“长篇大论,多半是偏僻之见,歪曲之论。可以采用者极少”。虽如此,三年之后,张元济还是对其十分挂念,托人详细了解其生活状况,问其母身体健康如何,听闻其卖字为生,问其收入几何,并托人要来姜佐禹卖字的价格表,估计是要通过买字资助其生活,可谓有情有义了。

但更多时候,张元济的这种“事务主义”的作风,还是令散漫惯了的员工颇不舒服,以致商务印书馆内部多数员工对其并无亲近之感。在1918年写给高凤池的一封信中,张元济坦率地说,“弟嫉恶太严,去弊惟恐不速。两年以来默察情形,匪特与公主张不同,且违反多数人之心理”。据曹冰严回忆,张元济“不仅主持公司大计,还致力于稽查公司各部门的办事情况,改进办事手续,往往抓住个别事件,追查原委,毫不留情……张菊生先生在日常行政事务方面操劳的情况,当时馆内颇有些人私下非议,认为是事务主义。现在想起来,这种批评是不公平的。张先生那种认真负责孜孜不倦干事业的精神,目的是为了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这在当时确曾起过示范作用,转变了风气”。

一般而言,亲力亲为者常易陷入具体工作之中,而鲜有战略眼光。张元济则不然,工作细节上的严格琐细,与其对产业、企业的战略判断并无冲突。张元济很早就指出商务印书馆的改革势在必行:“本馆成立业逾廿载,不免稍有暮气。从前规模狭小,所有习惯不适于今日之用。欲专恃旧有之人才、昔时之制度以支此艰巨之局,可以断言其必终遭失败。” 张元济谈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战略家与事务主义者

作者:仝冠军

来源:《出版广角》2014年第17期

仝冠军,先后游学于汴京,燕京,喜读书,爱出版,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科研论文奖,现于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张元济是一位亲力亲为的出版人,事无巨细均能做出琐细的安排与布置,且不以为劳。也因为这种性格与作风,不少员工对其心有怨念,讥其为事务主义者。这种“事务主义”的工作作风,也体现在其对员工的具体要求上。张元济不但对编辑人员与管理人员熟悉,对技术工人亦非常了解。其曾于1936年写信询问王子功的情况,“王子功君向来技术堪列上中,近来甚有退步。是否身体原因?抑另染嗜好?乞密为查考”。之后又催问具体情形,得到答复后方才放心。对新进技工童云良,亦专门交代管理人员:“习艺初成之学生,应拣易做之底样交与练习。童君手段尚可造就,但底样过难,故有不能合用之处。请属注意。”

姜佐禹曾为商务印书馆校阅《元明杂剧》,其一度生病,张元济对其病情非常关心,数次催促丁英桂殷勤探看。他1940年5月14日写信,要求丁英桂每周探望一次;7月10日,又写信询问姜佐禹病情,请丁英桂“得便乞移玉往访。甚望其能早日复元也”;7月19日仍未得到答复,便来信催促,“前数日送还《元明杂剧》校样,于包封面上注明请探问姜佐禹君病状如何。今已多日,未蒙覆示,甚为悬念”。关心归关心,张元济对其工作要求还是十分严格,如姜佐禹在审校《独角牛》一剧时,校对员已对一生僻字进行了批注,但姜却视若无睹,张元济表示“非常失望”,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签问追改;对其撰写的校记,张元济认为“长篇大论,多半是偏僻之见,歪曲之论。可以采用者极少”。虽如此,三年之后,张元济还是对其十分挂念,托人详细了解其生活状况,问其母身体健康如何,听闻其卖字为生,问其收入几何,并托人要来姜佐禹卖字的价格表,估计是要通过买字资助其生活,可谓有情有义了。

但更多时候,张元济的这种“事务主义”的作风,还是令散漫惯了的员工颇不舒服,以致商务印书馆内部多数员工对其并无亲近之感。在1918年写给高凤池的一封信中,张元济坦率地说,“弟嫉恶太严,去弊惟恐不速。两年以来默察情形,匪特与公主张不同,且违反多数人之心理”。据曹冰严回忆,张元济“不仅主持公司大计,还致力于稽查公司各部门的办事情况,改进办事手续,往往抓住个别事件,追查原委,毫不留情……张菊生先生在日常行政事务方面操劳的情况,当时馆内颇有些人私下非议,认为是事务主义。现在想起来,这种批评是不公平的。张先生那种认真负责孜孜不倦干事业的精神,目的是为了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这在当时确曾起过示范作用,转变了风气”。

一般而言,亲力亲为者常易陷入具体工作之中,而鲜有战略眼光。张元济则不然,工作细节上的严格琐细,与其对产业、企业的战略判断并无冲突。张元济很早就指出商务印书馆的改革势在必行:“本馆成立业逾廿载,不免稍有暮气。从前规模狭小,所有习惯不适于今日之用。欲专恃旧有之人才、昔时之制度以支此艰巨之局,可以断言其必终遭失败。” 张元济谈到


相关文章

  • 政府间松散型横向一体化战略联盟_跨域治理的新模式_蒋辉
  • 第32卷第1期2012年1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Vol.32No.1J ...查看


  •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摘要]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斗争和国际战略运作的结果.同时,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一经产生,又会对国际战略形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从整体上把握国际斗争的基本情况和基本形势,揭示国际斗争的一般规律,就必须注重 ...查看


  • 中国外交3_0版_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新走向_赵可金
  • 中国外交3.0版: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新走向 赵可金 要: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融入世界程度的加深,国际安全压力和国内发展压 力均呈现急剧上升的态势,对中国外交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战略原则和思维形成了严峻挑摘 战,要求推动中国外交转型,在更宽视野和 ...查看


  • 发达国家的著名智库
  • 智库,即智囊机构,也称"思想库"或"智慧库",英文称为"Think Tank".智库是指由专家组成的,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问题出谋划策,提 ...查看


  • 美国全球战略目标
  • 美国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从开始酝酿到正式形成,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从军事战略到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酝酿.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以及冷战后时期四个阶段.这种阶段性划分的依据,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的结果,更 ...查看


  • 2015年政治学习内容
  • 地点:江苏宗泽律师事务所会议室 学习内容:一."三严三实"的背景和内涵 "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9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来的.所谓三严:就是严以修身.严以 ...查看


  • 关于当代中国外交现状及政策的分析
  • 关于当代中国外交现状及政策的分析 [前言]: 曾任美国国务卿的布热津斯基所说的:"中国,不论其具体前景如何,是一个日益崛起的潜在的主导性大国."伴随着当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稳步提高.改革开 ...查看


  •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之路 09国际政治 童超 李峰 胡海洋 王磊 杨礼 摘要:近年来,日本一改其"韬光养晦"的外交姿态,在各类国际舞台上频频发出强烈的声音,这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提出的政治大国战略是一脉相承的.日本作为第二次 ...查看


  • 中国崛起的规范性力量
  • 中国崛起的规范性力量 在外交和国际政治中,所谓的"规范性力量"(normative power) 指的是一个国家对他国或世界事务的道德规范或道义观念(norms )的影响力.类似的,"价值外交"的概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