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狭义的素质:是从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理解,是指人生来的就具有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特征,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
2、广义的素质(次要):是从社会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的理解,它是指个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培养和个体对社会的积极参与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多方面综合性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个性教育:是在重视人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培养和促进学生良好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 5、知识经济:即以高新技术为导向、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
6、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
7、教育现代化:是指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以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为先导,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目标,采用现代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
8、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包括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的正规教育和训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总之,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
9、终身学习:是指“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10、主体教育观念:是现代学生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
1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观点体系。
12、广义的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
13、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14、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5、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靠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16、创新素质:是一个人以知识为基础,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品质与特性。
17、创新意识:是一种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
18、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求异思维,创造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给教育过程和社会带来新成果的能力。
19、创新性:指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和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0、审美素质教育(美育):即教育者运用自然的、艺术的、社会的等美的材料培养受教育者的完美观点和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1、应试教育: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选拔少数人升学为目的,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片面强调知识灌输和机械训练,以单一学业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发展水平,压抑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的淘汰式教育。
22、素质教育目标:是通过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应该达到的标准。它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内容、原则及规格,对学校教育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
23、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即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下所要达到的各项素质目标的结构系统。24、思想素质:主要指学生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方面的品质或特征,是素质结构体系中的灵魂
25、政治素质:主要指学生在立场、观点、态度、信念、理想等方面的品质或特性,它在素质结构体系中起统帅作用。
26、道德素质:是学生在道德认识及其行为习惯方面内化的、较稳固的品质或特性。
27、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具备作为公民在社会上立身行事所具有的文化修养和进一步工作或深造所应有较广博的科学知识。
28、身体素质:是发展其他诸素质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可以分为:①体态素质②体质素质③体能素质。
29、心理素质:是指稳定体现个体心理品质与风貌,自我意识起核心作用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
30、审美素质:指个体在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方面相对稳定的品质与特性。
二、填空题:
1、广义的素质是先天素质条件和后天习得的“合金”。广义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2、生理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身体体质素质。它处素质结构中的最低层次,具有先天遗传性,但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性。
3、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它处于素质结构的中间层次。
4、“从广义来说,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使任何一名社会成员都享有受到正规或非正规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这句话体现了素质教育全体性的特点。从狭义来说,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5、素质教育选用的教育内容,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时代性特征.
6、素质是技能发展的基础,技能是素质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
7、强调个性发展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名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提出来的。
8、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但其潜能的优势不同,反映了人的潜能的差异性;人人都有发展潜能的需要,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反映了人的潜能的可开发性。
9、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教育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理论发展是素质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内动力;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
11、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对应的。
1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13、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
14、终身教育乃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养的总和,保尔·朗格朗在1956年国际成人促进会议上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总结。
15、素质教育目标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
16、素质结构体系中的灵魂是指思想素质;在素质结构体系中起统帅作用的是政治素质。
17、思想品德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培养共产主义信念属于政治素质目标。
18、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基础知识素质、基本技能素质和科学方法素质,还有基本智力素质;学习的自我调控属于科学方法素质。
19、心理学从知、情、意、行的角度,将道德素质结构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道德情感。
20、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渠道。
21、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建设的领导力量是党组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各种途径的枢纽的人是班主任。
22、为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培养符合WTO自由、竞争、国际三特性的人才。
23、身心素质,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可以分为体态素质、体质素质和体能素质。
24、智力因素即认知能力,主要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组成;非智力性因素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组成。
25、心理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具有操作和动力功能。智力性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发挥操作功能;非智力性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发挥动力功能。“勤能补拙”提示道理是非智力性心理素质可以弥补智力性心理素质的不足。
26、审美素质指个体在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方面相对稳定的品质与特性。
27、创新素质教育实施的开放性原则首先要求从教学内容上要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符合创新素质教育民主性原则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
28、创新精神对整个创新素质系统起动力与导向作用。
三、简答题:
1、为什么素质具有整体性的特征?
答:①素质作为人身心发展的总水平,不能仅从个体某一方面的能力或素质状况做出评判。②人的各项素质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2、简述素质的发展性的表现?
答:是指人的素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特征。表现为:①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人的素质又具有可变性的一面。
3、简述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三个关键或涵义?
答: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数文化知识考试成绩好、分数高的学生。②素质教育要促进每
一位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更不是单纯应付考试。③素质教育要促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不是被动、呆板、机械地发展。
4、简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答:①从广义来说,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使任何一名社会成员都享有受到正规或非正规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②从狭义来说,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5、如何理解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答:①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是指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和学生的主动精神。②在学校里,素质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每个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承受者与体现者,他们既具有一定的素质潜能,又亟待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③主体性的内涵包括自主性、选择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A、所谓自主性,就是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B、所谓选择性,是指教师要给学生留下选择和思考的余地。C、所谓创新性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6、简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答: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一是培养目标的全面性。二是素质教育中的全面推进。三是对学校内部的教育和教学改革全方位推进。
7、简述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答:①学生的素质是做人成材的基础。学校的根本目的是教育学生认知,包括掌握知识、学会思考和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做人,包括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从基础抓起,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②每个人的素质是整个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而每个公民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而民族素质是每个公民素质的融合和升华。因此,必须广泛开展素质教育,并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等,培养每一个人的素质,并以此为基础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水平。
8、简述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答:①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选择、观察和创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提出的新要求。②是将学生的差异当作资源开发出来,把发展人的个性作为人身心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③学校和教师创造必要的条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④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1、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的关系?
答:①考试是检测学生素质的一种方法,考试与素质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对应的。②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不在于要不要考试,而在于为什么考、考什么,怎样考以及对考试结果的评价与解释。 2、21世纪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答:①积极进取,勇于开拓。②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③在急剧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④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⑤学会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⑥有多种多样的个性特长。⑦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能力。
3、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答:①人人都有发展潜能的需要②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③人人都有积极向上和获得成功的愿望。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答:(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简答):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其次包括思想、道德、情感的发展。(二)人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四)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条件?:①高度发展的生产力,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②先进的社会制度,这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
5、思想素质目标的地位作用?
答:思想素质主要指学生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方面的品质或特性,是素质结构体系中的灵魂。思想素质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
答: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④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⑤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个性。⑥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7、政治素质目标地位作用?
答:政治素质主要指学生在立场、观点、态度、信念、理想等方面的品质或特性,它在素质结构体系中起统帅作用。
8、审美素质教育的目标?
答:①使学生了解有关美的知识、养成爱美的情感。②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点和较强的审美能力。③使学生形成
正确的审美需要与健康的审美情趣。④使学生产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努力按美的要求塑造自身和世界,以正确的审美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优化自己的性格,提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能够维护、宣传、创造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并为创造美的客观世界而奋斗。
9、心理素质目标实施的原则?
答:①针对性原则②全体性原则③关注个别原则④参与性原则。 10、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实施的途径?
答:①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②除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③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④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1、简述教师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践中探索的新方法?
答:①体验教育法②情境教育法③讨论教育法④明理激情法⑤环境熏陶法⑥榜样激励法⑦师德垂范法⑧集体互动法。
2、加入WTO,我国的道德教育特别要加强以下方面的教育?
答:①尊重他人的教育,能处理好自己同他人的关系。在尊重与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的利益,以公平的心态、互惠的原则处理事务,谋求共同发展②多了解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尊重各科文化的价值,作为一个世界公民能平等地与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打交道,在交往中重诚意与守信用。
3、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观的内涵?
答:①课程的主体是学生②课程是沟通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③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支柱④课程得以实施需要学生体验、理解、探究和创造等学习活动方式。
4、为什么美育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①加强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②加强美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首先,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像力。其次,追求美感对于发现新的规律、创建新的理论有重要作用。③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5、创新素质教育实施的原则?
答:①基础性原则②示范性原则③开放性原则。首先,从教学内容上要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其次,要强调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或乡镇、学校与科研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第三,强调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④民主性原则。⑤启发性原则。
6、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理念主要反映在哪几个方面?
答:①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②面向学生全体、全面和谐地发展。③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运行体系。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⑤进行发展性教学评价。
7、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必须建立完整的主体性教学机制,它包括哪些方面?
答: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②建立主体教学目标③教会学生学会学习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⑤完善教学反馈机制。
8、如何理解面向全体、全面和谐地发展?
答:(一)面向全体。为照顾每一个学生,教学应立足三个基点:①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②教学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③设立分层次的教学目标,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另外,面向全体也包括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二)全面和谐地发展。素质教育教学是要通过贯彻认知、技能、情感相统一的主体性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地发展。
9、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
答: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②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③是迎接世界挑战的需要。
10、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
答:①确立新的学生观,促使学生获得个性的充分发展②确立新的知识观,走出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③确立新的质量观,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④确立新的教育观,使课程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⑤确立新的价值观,重视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
11、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论断的涵义
答: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事业中的一条必不可少的战线,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是服务于党的中心事业的一项辅助性工作
12、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特点。 答:1、多方面性2、长期性3、发展性
13、简述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答: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结果; 是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
14、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答:1、教育主体2、教育客体3、教育介体4、教育环体
15、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
答:1、确定目标、制定计划2、 实施影响、促成转化3、 信息反馈、评估控制
16、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意义?
答:1、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明方向;2、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动力;3、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
17、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1、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3、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18、如何实施方向原则
答:1、要统一对坚持方向原则必要性的认识;2、贯彻方向原则要讲求科学性3、贯彻方向原则要坚持“一贯性”,即锲而不舍、一贯到底。
19、列举坚持激励原则的具体原则?
答:1、运用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激励人们自觉调整内在需要及逐步提高需要层次;
2、正确运用正反面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激励人们择善而从、见贤思齐,自觉选择和确定正确的行为动机;3、运用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激励人们不断调整自我行为方式
20、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答:理论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榜样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形象教育法、心理咨询法 四、论述题:
1、试论素质教育的层次性。
答:素质教育的层次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素质本身的层次结构性,素质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个层次结构构成。(实施素质教育时,一方面要按这种层次来开展教育工作,注重各个层次间的独立性,次序性,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一锅煮”。)二是要考虑各种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依存性。(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文化等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各种教育不能孤立进行,而应当相互联系,全面发展。但目前,还有不少学校存在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试论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①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②豁达大度的思想素质。③博闻强识的理论素质。④学富五车的知识素质。⑤准精美活的语言素质。要使教师的语言表达有效地完成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一是教师头脑中要有足够的信息储量;二是要在“准”“精”“美”“活”上下功夫。“准”,指发音准,语体准、答意准;“精”,指语言要精确、精练、精彩;“美”,指语言通俗、生动、幽默、风趣;“活”,指注意穿插、恰当留空、善于变位。三是教师语言要有个人的特色。⑥勇于创新的能力素质。⑦开拓进取的管理素质。⑧精力充沛的身心素质。
3、试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主要因素
答:1.党的地位和作用;2、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与否及其实践结果;3、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思想政治教育是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
1、思想政治教育对物质生产力的作用是间接的,它通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间接地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所形成的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3、客观、辩证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物质生产力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2、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
3、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措施
4、思想政治教育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
5、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6、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力的基本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4的导向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保证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精神动力作用
4、试论实施渗透的基本要求
答:1、处理灌输与渗透的关系,以灌输为主,渗透教育为辅2、协调关系,组成合理的系统教育结构3、潜移默化,寓教于无形4、循循善诱,寓教于无形5、循序渐进,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良性循环
5、试论如何实施示范原则
答:1、要善于发现典型,实事求是地宣传典型事迹2、要引导人们正确地学习和关心先进典型3、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确实成为群众的学习榜样
6、论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答:①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不同。应该教育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是一种选拔、淘汰式教育。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数量多、质量高的社会主义公民。②面向的教育对象不同。应试教育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应试教育以“差生”观代替“差异”观。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③选学的教育内容不同。“应试教育”只片面重视智育,“课堂中心,分数唯一”、 “智育中心,内容单一”;素质教育选用的教育内容,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时代性特征,要求开全课程,尤其是要重视活动课和选修课。④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素质教育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⑤教育评价标准不同。应试教育以分数高低论优劣,以考试成绩论奖惩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教育;素质教育建立起一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和对学校办学方向、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的科学的评价制度。
7、试论个性教育实施的基本要求?
答:(一)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①是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②是内化,即把那些从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体质。(二)尊重个性,承认差异,因材施教。①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②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在知识,情感、性格、兴趣等方面的特点,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③个性有良好和不良之分,每个人的个性都有积极和消极万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仅要培养强化良好的品质,而且要预防、改造不良个性。(三)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强项,使其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源。①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学生精神生活丰富、充实。③要引导学生将优势强项迁移到整个学习和工作中,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四)教师要以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个性,对学生良好个性在发展起示范作用。(五)创设“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
(六)给学生具体、及时的反馈,形成良好动态发展过程。
8、论述如何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答:①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和校外活动,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提供时间和空间条件。④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法指导概括如下:一曰导心。二曰导法。三曰导趣。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部分就是兴趣。四曰导行。导行要抓住两点:A、启发式导行;B、游泳式导行
9、试论四大趋势对人素质的要求?
答:进入21世纪,信息化、世界化、市场化、和教育现代化四大趋势正在我们身边声势浩大地展开。㈠信息化大趋势对人素质的要求是:①智能化②高速化③多样化④综合化⑤最优化⑥民主化。㈡世界化大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①学会学习②学会合作③学会创新。㈢市场化大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①由被动服从转向自己做主②由注重投入与规模转向注重效益③由求同思维转向求异思维④由习惯模仿转向勇于并善于创新。㈣教育现代化大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更新观念,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狭义的素质:是从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理解,是指人生来的就具有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特征,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
2、广义的素质(次要):是从社会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的理解,它是指个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培养和个体对社会的积极参与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多方面综合性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个性教育:是在重视人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培养和促进学生良好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 5、知识经济:即以高新技术为导向、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
6、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
7、教育现代化:是指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以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为先导,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目标,采用现代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
8、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包括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的正规教育和训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总之,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
9、终身学习:是指“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10、主体教育观念:是现代学生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
1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观点体系。
12、广义的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
13、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14、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5、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靠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16、创新素质:是一个人以知识为基础,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品质与特性。
17、创新意识:是一种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
18、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求异思维,创造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给教育过程和社会带来新成果的能力。
19、创新性:指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和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0、审美素质教育(美育):即教育者运用自然的、艺术的、社会的等美的材料培养受教育者的完美观点和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1、应试教育: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选拔少数人升学为目的,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片面强调知识灌输和机械训练,以单一学业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发展水平,压抑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的淘汰式教育。
22、素质教育目标:是通过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应该达到的标准。它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内容、原则及规格,对学校教育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
23、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即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下所要达到的各项素质目标的结构系统。24、思想素质:主要指学生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方面的品质或特征,是素质结构体系中的灵魂
25、政治素质:主要指学生在立场、观点、态度、信念、理想等方面的品质或特性,它在素质结构体系中起统帅作用。
26、道德素质:是学生在道德认识及其行为习惯方面内化的、较稳固的品质或特性。
27、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具备作为公民在社会上立身行事所具有的文化修养和进一步工作或深造所应有较广博的科学知识。
28、身体素质:是发展其他诸素质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可以分为:①体态素质②体质素质③体能素质。
29、心理素质:是指稳定体现个体心理品质与风貌,自我意识起核心作用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
30、审美素质:指个体在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方面相对稳定的品质与特性。
二、填空题:
1、广义的素质是先天素质条件和后天习得的“合金”。广义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2、生理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身体体质素质。它处素质结构中的最低层次,具有先天遗传性,但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性。
3、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它处于素质结构的中间层次。
4、“从广义来说,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使任何一名社会成员都享有受到正规或非正规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这句话体现了素质教育全体性的特点。从狭义来说,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5、素质教育选用的教育内容,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时代性特征.
6、素质是技能发展的基础,技能是素质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
7、强调个性发展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名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提出来的。
8、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但其潜能的优势不同,反映了人的潜能的差异性;人人都有发展潜能的需要,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反映了人的潜能的可开发性。
9、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教育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理论发展是素质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内动力;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
11、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对应的。
1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13、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
14、终身教育乃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养的总和,保尔·朗格朗在1956年国际成人促进会议上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总结。
15、素质教育目标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
16、素质结构体系中的灵魂是指思想素质;在素质结构体系中起统帅作用的是政治素质。
17、思想品德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培养共产主义信念属于政治素质目标。
18、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基础知识素质、基本技能素质和科学方法素质,还有基本智力素质;学习的自我调控属于科学方法素质。
19、心理学从知、情、意、行的角度,将道德素质结构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道德情感。
20、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渠道。
21、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建设的领导力量是党组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各种途径的枢纽的人是班主任。
22、为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培养符合WTO自由、竞争、国际三特性的人才。
23、身心素质,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可以分为体态素质、体质素质和体能素质。
24、智力因素即认知能力,主要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组成;非智力性因素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组成。
25、心理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具有操作和动力功能。智力性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发挥操作功能;非智力性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发挥动力功能。“勤能补拙”提示道理是非智力性心理素质可以弥补智力性心理素质的不足。
26、审美素质指个体在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方面相对稳定的品质与特性。
27、创新素质教育实施的开放性原则首先要求从教学内容上要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符合创新素质教育民主性原则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
28、创新精神对整个创新素质系统起动力与导向作用。
三、简答题:
1、为什么素质具有整体性的特征?
答:①素质作为人身心发展的总水平,不能仅从个体某一方面的能力或素质状况做出评判。②人的各项素质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2、简述素质的发展性的表现?
答:是指人的素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特征。表现为:①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人的素质又具有可变性的一面。
3、简述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三个关键或涵义?
答: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数文化知识考试成绩好、分数高的学生。②素质教育要促进每
一位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更不是单纯应付考试。③素质教育要促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不是被动、呆板、机械地发展。
4、简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答:①从广义来说,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使任何一名社会成员都享有受到正规或非正规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②从狭义来说,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5、如何理解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答:①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是指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和学生的主动精神。②在学校里,素质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每个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承受者与体现者,他们既具有一定的素质潜能,又亟待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③主体性的内涵包括自主性、选择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A、所谓自主性,就是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B、所谓选择性,是指教师要给学生留下选择和思考的余地。C、所谓创新性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6、简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答: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一是培养目标的全面性。二是素质教育中的全面推进。三是对学校内部的教育和教学改革全方位推进。
7、简述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答:①学生的素质是做人成材的基础。学校的根本目的是教育学生认知,包括掌握知识、学会思考和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做人,包括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从基础抓起,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②每个人的素质是整个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而每个公民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而民族素质是每个公民素质的融合和升华。因此,必须广泛开展素质教育,并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等,培养每一个人的素质,并以此为基础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水平。
8、简述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答:①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选择、观察和创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提出的新要求。②是将学生的差异当作资源开发出来,把发展人的个性作为人身心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③学校和教师创造必要的条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④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1、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的关系?
答:①考试是检测学生素质的一种方法,考试与素质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对应的。②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不在于要不要考试,而在于为什么考、考什么,怎样考以及对考试结果的评价与解释。 2、21世纪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答:①积极进取,勇于开拓。②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③在急剧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④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⑤学会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⑥有多种多样的个性特长。⑦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能力。
3、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答:①人人都有发展潜能的需要②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③人人都有积极向上和获得成功的愿望。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答:(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简答):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其次包括思想、道德、情感的发展。(二)人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四)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条件?:①高度发展的生产力,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②先进的社会制度,这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
5、思想素质目标的地位作用?
答:思想素质主要指学生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方面的品质或特性,是素质结构体系中的灵魂。思想素质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
答: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④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⑤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个性。⑥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7、政治素质目标地位作用?
答:政治素质主要指学生在立场、观点、态度、信念、理想等方面的品质或特性,它在素质结构体系中起统帅作用。
8、审美素质教育的目标?
答:①使学生了解有关美的知识、养成爱美的情感。②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点和较强的审美能力。③使学生形成
正确的审美需要与健康的审美情趣。④使学生产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努力按美的要求塑造自身和世界,以正确的审美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优化自己的性格,提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能够维护、宣传、创造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并为创造美的客观世界而奋斗。
9、心理素质目标实施的原则?
答:①针对性原则②全体性原则③关注个别原则④参与性原则。 10、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实施的途径?
答:①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②除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③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④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1、简述教师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践中探索的新方法?
答:①体验教育法②情境教育法③讨论教育法④明理激情法⑤环境熏陶法⑥榜样激励法⑦师德垂范法⑧集体互动法。
2、加入WTO,我国的道德教育特别要加强以下方面的教育?
答:①尊重他人的教育,能处理好自己同他人的关系。在尊重与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的利益,以公平的心态、互惠的原则处理事务,谋求共同发展②多了解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尊重各科文化的价值,作为一个世界公民能平等地与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打交道,在交往中重诚意与守信用。
3、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观的内涵?
答:①课程的主体是学生②课程是沟通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③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支柱④课程得以实施需要学生体验、理解、探究和创造等学习活动方式。
4、为什么美育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①加强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②加强美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首先,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像力。其次,追求美感对于发现新的规律、创建新的理论有重要作用。③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5、创新素质教育实施的原则?
答:①基础性原则②示范性原则③开放性原则。首先,从教学内容上要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其次,要强调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或乡镇、学校与科研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第三,强调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④民主性原则。⑤启发性原则。
6、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理念主要反映在哪几个方面?
答:①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②面向学生全体、全面和谐地发展。③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运行体系。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⑤进行发展性教学评价。
7、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必须建立完整的主体性教学机制,它包括哪些方面?
答: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②建立主体教学目标③教会学生学会学习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⑤完善教学反馈机制。
8、如何理解面向全体、全面和谐地发展?
答:(一)面向全体。为照顾每一个学生,教学应立足三个基点:①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②教学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③设立分层次的教学目标,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另外,面向全体也包括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二)全面和谐地发展。素质教育教学是要通过贯彻认知、技能、情感相统一的主体性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地发展。
9、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
答: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②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③是迎接世界挑战的需要。
10、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
答:①确立新的学生观,促使学生获得个性的充分发展②确立新的知识观,走出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③确立新的质量观,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④确立新的教育观,使课程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⑤确立新的价值观,重视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
11、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论断的涵义
答: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事业中的一条必不可少的战线,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是服务于党的中心事业的一项辅助性工作
12、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特点。 答:1、多方面性2、长期性3、发展性
13、简述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答: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结果; 是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
14、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答:1、教育主体2、教育客体3、教育介体4、教育环体
15、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
答:1、确定目标、制定计划2、 实施影响、促成转化3、 信息反馈、评估控制
16、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意义?
答:1、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明方向;2、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动力;3、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
17、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1、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3、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18、如何实施方向原则
答:1、要统一对坚持方向原则必要性的认识;2、贯彻方向原则要讲求科学性3、贯彻方向原则要坚持“一贯性”,即锲而不舍、一贯到底。
19、列举坚持激励原则的具体原则?
答:1、运用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激励人们自觉调整内在需要及逐步提高需要层次;
2、正确运用正反面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激励人们择善而从、见贤思齐,自觉选择和确定正确的行为动机;3、运用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激励人们不断调整自我行为方式
20、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答:理论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榜样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形象教育法、心理咨询法 四、论述题:
1、试论素质教育的层次性。
答:素质教育的层次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素质本身的层次结构性,素质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个层次结构构成。(实施素质教育时,一方面要按这种层次来开展教育工作,注重各个层次间的独立性,次序性,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一锅煮”。)二是要考虑各种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依存性。(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文化等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各种教育不能孤立进行,而应当相互联系,全面发展。但目前,还有不少学校存在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试论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①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②豁达大度的思想素质。③博闻强识的理论素质。④学富五车的知识素质。⑤准精美活的语言素质。要使教师的语言表达有效地完成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一是教师头脑中要有足够的信息储量;二是要在“准”“精”“美”“活”上下功夫。“准”,指发音准,语体准、答意准;“精”,指语言要精确、精练、精彩;“美”,指语言通俗、生动、幽默、风趣;“活”,指注意穿插、恰当留空、善于变位。三是教师语言要有个人的特色。⑥勇于创新的能力素质。⑦开拓进取的管理素质。⑧精力充沛的身心素质。
3、试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主要因素
答:1.党的地位和作用;2、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与否及其实践结果;3、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思想政治教育是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
1、思想政治教育对物质生产力的作用是间接的,它通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间接地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所形成的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3、客观、辩证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物质生产力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2、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
3、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措施
4、思想政治教育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
5、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6、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力的基本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4的导向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保证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精神动力作用
4、试论实施渗透的基本要求
答:1、处理灌输与渗透的关系,以灌输为主,渗透教育为辅2、协调关系,组成合理的系统教育结构3、潜移默化,寓教于无形4、循循善诱,寓教于无形5、循序渐进,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良性循环
5、试论如何实施示范原则
答:1、要善于发现典型,实事求是地宣传典型事迹2、要引导人们正确地学习和关心先进典型3、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确实成为群众的学习榜样
6、论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答:①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不同。应该教育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是一种选拔、淘汰式教育。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数量多、质量高的社会主义公民。②面向的教育对象不同。应试教育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应试教育以“差生”观代替“差异”观。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③选学的教育内容不同。“应试教育”只片面重视智育,“课堂中心,分数唯一”、 “智育中心,内容单一”;素质教育选用的教育内容,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时代性特征,要求开全课程,尤其是要重视活动课和选修课。④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素质教育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⑤教育评价标准不同。应试教育以分数高低论优劣,以考试成绩论奖惩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教育;素质教育建立起一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和对学校办学方向、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的科学的评价制度。
7、试论个性教育实施的基本要求?
答:(一)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①是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②是内化,即把那些从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体质。(二)尊重个性,承认差异,因材施教。①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②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在知识,情感、性格、兴趣等方面的特点,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③个性有良好和不良之分,每个人的个性都有积极和消极万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仅要培养强化良好的品质,而且要预防、改造不良个性。(三)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强项,使其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源。①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学生精神生活丰富、充实。③要引导学生将优势强项迁移到整个学习和工作中,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四)教师要以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个性,对学生良好个性在发展起示范作用。(五)创设“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
(六)给学生具体、及时的反馈,形成良好动态发展过程。
8、论述如何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答:①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和校外活动,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提供时间和空间条件。④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法指导概括如下:一曰导心。二曰导法。三曰导趣。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部分就是兴趣。四曰导行。导行要抓住两点:A、启发式导行;B、游泳式导行
9、试论四大趋势对人素质的要求?
答:进入21世纪,信息化、世界化、市场化、和教育现代化四大趋势正在我们身边声势浩大地展开。㈠信息化大趋势对人素质的要求是:①智能化②高速化③多样化④综合化⑤最优化⑥民主化。㈡世界化大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①学会学习②学会合作③学会创新。㈢市场化大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①由被动服从转向自己做主②由注重投入与规模转向注重效益③由求同思维转向求异思维④由习惯模仿转向勇于并善于创新。㈣教育现代化大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更新观念,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