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守德_如何不再难_

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3日/第004版

要闻

“守德”如何不再难?

廖小言

最近,社会道德领域的一些现象给人“冰火两重天”之感。吉林长春一家小馄饨馆的店主,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顾客自觉“天下无贼”,使人感到暖流涌动。而一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救助的场景、佛山“小悦悦”事件的伤痛,又让人颇觉寒意袭来。

其实,在“冰火两重天”的表象背后,是更令人纠结的“道德两难”问题。当道德面临现实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埋单?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老人倒下了扶还是不扶?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救还是不救?当经济快速攀升,社会急剧变迁,各种出人意料的道德事件像集束炸弹轰击传统道德理念,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

这确实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找准这一现实问题的“题眼”,才能找到破解的钥匙。一方面,馄饨店主、售馍老太同样面临道德风险,却用信任、爱心等朴素的情怀避免了“两难”处境,带来了良性的道德循环,这说明人们并不乏道德良知与勇气,个体的善行也能激发出令人敬佩的道德能量。

另一方面,一系列负面道德事件也在警醒我们,如果好人屡屡受到诬陷讹诈,如果法律在关键时刻不能站在善良这一边,如果社会心理一再被暗示行善的后果,那么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道德两难”由此向社会现实提出了迫切的课题: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破解“道德两难”的现实路径,也是描绘社会道德图景的基础工程。正反的事例告诉我们,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这就需要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常理推定淹没道德情理;需要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需要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而抛开自己去做道德评判。只有这些成为常态,才能走出“道德两难”的困境。

换一个视角来看,日本作家栗良平感人肺腑的《一碗清汤荞麦面》正在长春那个小馄饨馆中,以关爱和尊重为主题上演;一些公司贴出的行善“撑腰通告”,以责任与行动为潜台词传播;山东“最美女孩”刁娜在车流中救助陌生伤者,车祸肇事者、被救者、施救者三家人互谅互帮,以良知和大爱感动了无数人。这些让人眼热的场景都在真切地告诉我们:只要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就能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让“两难”变成受助者获益、道德受鼓舞的“两全”。

“道德两难”的存在,也在提醒我们,当经济的洪流冲刷道德的堤岸,对道德的坚守与建设迫在眉睫,决不能让道德“亡羊”了才想起“补牢”,“积重”了才想起“难返”。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深入探究道德问题的演化轨迹,照亮其曲折路途,疗治其存在病症,以抓经济搞改革那样的干劲,脚踏实地致力于精神家园的建设,这样才能创造出与时代梦想相辉映的道德成果。

第1页 共1页

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3日/第004版

要闻

“守德”如何不再难?

廖小言

最近,社会道德领域的一些现象给人“冰火两重天”之感。吉林长春一家小馄饨馆的店主,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顾客自觉“天下无贼”,使人感到暖流涌动。而一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救助的场景、佛山“小悦悦”事件的伤痛,又让人颇觉寒意袭来。

其实,在“冰火两重天”的表象背后,是更令人纠结的“道德两难”问题。当道德面临现实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埋单?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老人倒下了扶还是不扶?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救还是不救?当经济快速攀升,社会急剧变迁,各种出人意料的道德事件像集束炸弹轰击传统道德理念,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

这确实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找准这一现实问题的“题眼”,才能找到破解的钥匙。一方面,馄饨店主、售馍老太同样面临道德风险,却用信任、爱心等朴素的情怀避免了“两难”处境,带来了良性的道德循环,这说明人们并不乏道德良知与勇气,个体的善行也能激发出令人敬佩的道德能量。

另一方面,一系列负面道德事件也在警醒我们,如果好人屡屡受到诬陷讹诈,如果法律在关键时刻不能站在善良这一边,如果社会心理一再被暗示行善的后果,那么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道德两难”由此向社会现实提出了迫切的课题: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破解“道德两难”的现实路径,也是描绘社会道德图景的基础工程。正反的事例告诉我们,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这就需要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常理推定淹没道德情理;需要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需要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而抛开自己去做道德评判。只有这些成为常态,才能走出“道德两难”的困境。

换一个视角来看,日本作家栗良平感人肺腑的《一碗清汤荞麦面》正在长春那个小馄饨馆中,以关爱和尊重为主题上演;一些公司贴出的行善“撑腰通告”,以责任与行动为潜台词传播;山东“最美女孩”刁娜在车流中救助陌生伤者,车祸肇事者、被救者、施救者三家人互谅互帮,以良知和大爱感动了无数人。这些让人眼热的场景都在真切地告诉我们:只要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就能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让“两难”变成受助者获益、道德受鼓舞的“两全”。

“道德两难”的存在,也在提醒我们,当经济的洪流冲刷道德的堤岸,对道德的坚守与建设迫在眉睫,决不能让道德“亡羊”了才想起“补牢”,“积重”了才想起“难返”。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深入探究道德问题的演化轨迹,照亮其曲折路途,疗治其存在病症,以抓经济搞改革那样的干劲,脚踏实地致力于精神家园的建设,这样才能创造出与时代梦想相辉映的道德成果。

第1页 共1页


相关文章

  • 立家风承家训,正气守德
  • [对话] 您的家风或者说父母对您的特别训诫是什么? 答:诚信做人.光明磊落. 您今天所获得的成长与发展与家风是否有关系? 答:有很大关系. 您认为家风给您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答:促使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您是如何去传承家风的? ...查看


  • 学习好老师四个标准的心得体会
  • 学习好老师四个标准的心得体会 李天水 习总在北京师范大学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各种媒体多有解读,有空洞的,有跟风的,有误读的,不一而足.下面我仅就自己的肤浅认识, ...查看


  • 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
  • 第28卷第7期2012年4月 甘肃科技 GansuScienPeandTechnolo" 蹦.28舳.7 APr 20J2 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 晁守德 (中石油第二建设公司,甘肃兰州73006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 ...查看


  • 二乔,美丽不再寂寞
  • 在长江之滨的嘉鱼县城,美丽的三湖连江湖畔,山湖相应,垂柳依依,美女如云,游人如织.在东半岛与西半岛之间的湖畔中央,一尊二乔姐妹的汉白玉石雕像伫立水中央,姐妹二人手持团扇,盈盈依依,脉脉含情,在青山湖水的衬托下,光彩夺目,烨烨照人.远山近水, ...查看


  • 卖方售房公证委托书版本
  • 委 托 书 委托人: 王守德 性别: 男 出生日期:1956年11月23日 身份证号码:[***********] 委托人: 王景莲 性别: 女 出生日期:1956年10月7日 身份证号码:[***********] 受托人:王自明 性别: ...查看


  • 宗教信仰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 老汉在几十年中,同样受过无神的影响.近几年初涉宗教,现在来谈这样的命题,令人胆却.反正我是个农民,用朴实的乡土话来谈谈我对宗教信仰的感悟. 稍许读了点书的都知道,中国有三大宗教即儒释道.俗称三教九流.儒教宗师孔子:佛教宗师释珈牟尼:道教宗师 ...查看


  • 工作智慧谈:百行德为首,从政必讲德
  • "百行德为首,从政必讲德."因为品德是立身之本,是做人之魂.谁能把自己修养成有品位的人,谁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誉.所以,我们要把培养道德作为必修课,经常修炼,不断提高,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有道是:"干部品 ...查看


  • 期末工作安排
  • 天坪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工作安排 一.期末质量检测工作: 检测学科: 1.小 学:语文.数学.科学(3-6年级) 2.七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 3.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历史.地 ...查看


  • 防洪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 1 防洪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一.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的防汛工作方针,做好防汛工作,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