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坛]
Forum
浅谈青海
回族民歌及其演唱风格
■张连葵(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
)
青
海是民歌的海洋,在这块土地肥中,深受大家的喜爱,是人们生活中不沃、山川秀丽的地方,到处都流传
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它忠实地记载了青着浩如烟海、绚丽多彩、形式多样、曲海回族人民特殊的历史生活、思想感情调优美的各种民歌。每个民族的民歌都和民族习俗,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有其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多姿多彩,显示了人们的才能与智慧,是我国民间各俱千秋,展现出各民族灿烂的文化艺文化宝库中光辉夺目的艺术珍品。
术传统和音乐流派。青海回族创造了十回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仅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艺术,尤其是他次于藏族的一个民族,2001年人口们的民歌曲目繁多,内容广泛,曲调优83.12万人,占青海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美,语言清新,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34.92%。全国各地以西北地区的青海省、高原风情。这些独特音乐风格的形成,甘肃、宁夏、新疆及北京、河北、山东、有赖于多种因素,如语言、节拍、节奏、河南、安徽、云南、辽宁等市区有较多调式、曲式、旋法及演唱风格等,是形的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成回族民歌与特色的重要因素。他们演回族分布在全省各地,与汉、藏、土、唱的民歌有在婚娶大事中唱的“宴席撒拉、蒙古族错杂而居,主要分布在青曲”,有谈情说爱的“少年”(花儿),海省东部的化隆、海西州、门源县,西有各种劳动号子,有家中唱的小调,也宁城东区以及民和、大通两个回族自治有哄儿入睡的“儿歌”等,不论哪种演县,还有湟源、平安、祁连、贵德等地。
唱方法与形式都是和回族人民的生活息回族自称“回回”,青海回族来源较息相关。这些民歌,是青海各族人民共复杂,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情况:唐朝同喜爱的歌种,这些民歌以它无比的艺时阿拉伯人、波斯人来青海经商留居的;术魅力和无限的生命力,扎根在群众之
13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东归时,一批阿
162010·
4
拉伯人,波斯人屯垦戍边定居青海;明清两代从内地迁移来的回族移民;清末从甘、陕、宁等省区避难逃荒移居青海定居的回族。据多种地方志和清官府文书记载,早在雍正、乾隆年间,青海回族人口已达12万人左右。
[1]
回族无本民族语言,用汉语及汉文,信仰伊斯兰教,宗教生活中保留一部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成分。接近藏族地区的少部分回族,则汉藏语兼通。
■回族民歌
青海回族民歌主要有五彩缤纷的宴席曲、高亢嘹亮的少年(
花儿)、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感情淳朴的小调及儿歌等。
1、回族宴席曲。
亦称“菜曲儿”是回族群众举行婚礼时所唱的曲子。回族宴席曲是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一些回族聚居区的歌唱艺术。《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载:“宴席”是当地方言对婚礼的别称,宴席曲是回族人民在举行婚礼时邀请民间歌手前来演唱的说唱曲调,因以得名。
[2]
可见宴席曲是当地
回族的家曲,与野曲“少年”相比,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均有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特点。宴席曲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坐唱,也有表演唱,一般无伴奏。每逢新婚之夜,庄子里的歌手们按例来男家唱曲儿恭喜,坐在庭院或炕上为围坐的四周的听众尽兴歌唱,以声情并茂取胜,洋溢着欢乐喜悦之情。宴席曲演唱时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这些动作大都源自武术,如“三倒步”、四门斗”、“大小梅花”、“黑鹰展翅”、鹞子翻身”等,反映了当地回族群众自古流存的尚武风气,一般每首宴席都有一组固定的动作。宴席曲一般是一词一曲,但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也产生了一词多曲的情况。如《虎马刺马》、《方四娘》就有五六种不同的曲调,是因居住地的不同而不同,使整个宴席曲的曲调丰富多样,五彩缤纷。事实证明,回族宴席曲作为表现各种丰富内容及复杂感情的民间歌唱艺术,在曲目、曲调、节奏、调式及
““
[论坛]
Forum
旋律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体系。宴席曲的内容反映了回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规劝人心的劝喻歌、有恭贺新禧、赞美东家和对自然景色的赞歌,有农事生产、打柴、狩猎的生活,有征兵、军旅生活的出征歌,有妻离子散、悲欢离合的闺怨相思之歌,有脚户、商贩出外谋生的出门人之歌,有控诉封建制度造成婚姻悲剧的诉苦歌,有以历压抑、节奏缓慢、曲式和歌词都不太规整,歌词呈口语化,音乐节奏近似于散板,在长音和歌词的间隙处填入了很多衬词和衬字,在哀怨忧伤的情绪下娓娓而诉,这种风格一般长于叙事。
2、回族少年(花儿)。
,是广泛流传“花儿”俗称“少年”
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的一种情歌,也叫山歌或野曲,是西北地区的回族、族“花儿”的旋法具有一般民歌小调的风格,节奏弹跳性强。
注:要打个鹦哥的嘴哩:铲子打成鹦哥嘴的史人物和故事为题材的历史故事歌,还有讴歌新生活、新时代和新风尚的新编歌等。回族宴席曲常见的曲目有《打柴》、《十二个月》、《五劝人心》、《高大人领兵》、《孟姜女》、《虎马刺马》、《
莫奈何》、《方四娘》等。《十二个月》以四季和一年十二个月的变化及节气起兴,逐季逐月地叙事抒情。《莫奈何》以五更的时辰变化为起兴,抒发情感。《
方四娘》以妇女绣花等具有特色的家务劳动引起感融和联想。演唱中有时平稳流畅,有时悲愤激昂,共有120多段唱词,唱述了回族妇女一生的遭遇。这些回族宴席曲的内容基本上展现了青海回族人民的生活史和斗争史,是研究回族人民历史、风情、民族性格、心理素质及审美情趣的珍贵历史资料。
回族宴席曲采用了平铺直叙的叙事手法,它的歌词以四季、五更、十二个月等时间或景物的变化来起兴,进而引出主题内容的比兴手法,其音乐结构基本上是两乐段的,也有三乐段的,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旋律多呈级进式运动,也有四度以上的跳进,但不多见。宴席曲的节奏复杂多变,有2/4、4/4、3/4、6/8节奏,还有不少曲子是混合拍子。回族宴席曲的调式大多数是五声徵调式、羽调式和商调式,节拍形式丰富,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都可见到。回族宴席曲的音乐风格有两种:一种是欢快跳跃、节奏鲜明、情绪热烈,曲式和歌词都很规整,旋律的运动和其它音乐构成要素都接近小调的风格。另一种是忧郁
撒拉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汉族等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文化财富,人们把生活中的欢乐、苦闷、愿望、理想、爱情等,通过演唱“少年”尽情地表现出来,长期以来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少年”的演唱不论是哪个民族,都用汉语演唱,内容以情歌为主,只能在远离村庄的山林、草地、山坡、田野和“花儿”会上演唱。回族人民用汉语演唱的少年”,音域宽广,句幅较长,高亢明朗、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旋律中常出现大跳音程,是回族人民勤劳、勇敢刚直豪放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在音乐艺术中的反映。回族“花儿”令有“直令”、川口令”、“尕马令”、“马营令”、绯红花令”
、“啦啦令”、“衣呀令”、峡门令”、“河州令”、“尕肉儿令”、下四川令”、“绿绿儿山令”、“五荤人令”
、“麻青稞令”等等。在青海回族的民间文学艺术中,“少年”是流行最广、影响极大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回族演唱的“少年”,旋律及歌词格律同汉族无异,以上下级进为主,抒情优美,深情婉转而独具特色,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商徵调式较多,但有些曲令并不采用完整的五声音阶,有些省去角音构成四音列。如“马营令”、“硖门令”、“三啦啦令”、“川口令”等。有些令虽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但角音只出现在弱拍或只起经过音的作用。有些令加清角音构成六声音阶,如《下四川》。还有些令省去角音加清角音和变宫音构成六声音阶,如《上山令》。有时变宫音常处于弱拍位置,在音阶下行时出现,也偶有加变宫音的六声音阶,变宫音仅仅起经过音的点缀装饰作用。回族少年(花儿)在曲调进行中无论上行还是下行,均以大音程和四度音程为多,使歌声在高亢豪爽中含有缠绵抒情之意。另外也有一些回
形状。
3、回族劳动号子。
回族劳动号子有两种:一种是在修渠打坝、建房筑屋中夯筑地基时所唱的打夯号子,一般为集体劳动时演唱,领夯人手持夯柄领唱,众人和唱,领唱时起夯,和唱时砸夯,夯落在和唱的强拍上。另一种是在修筑围墙时,所唱的打墙号子,筑造宅院围墙时,有些人往上撂土,有些人站在墙基上,手持夯杵,边夯边唱。过去青海农村人们居住的多是土房,建房时打围墙就成了常见的劳动形式。回族劳动号子旋律简洁流畅,五声商、徵调式最为多见,歌词以四、五、七字句式构成,一般没有固定的歌词,均为即兴编唱,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风趣幽默。旋律以上下级进和小跳音程为主,少装饰,音调与唱词语音声调结合紧密。
4、回族小调。
小调是回族人民日常生活中自娱时哼唱的“小曲”。唱词通俗形象,词曲结合紧密,感情淳朴,曲调优美。如《拉夜川》、《马五哥》是回族人民用民歌来歌颂爱情、追求婚姻恋爱自由,对封建包办婚姻的血泪控诉。也有诙谐风趣的《脚户哥》、《上新疆》等。小调在回族民间歌曲中所占的比重较宴席曲和“少年”少,它的音乐结构、调式及旋律运动等音乐特点与汉族的小调大同小异,但回族小调经过回族民间歌手的加工和
回族习俗及语调的影响,已具有明显的
2010·
417
““““““
[论
坛]
Forum
回族人民的思想和感情特色。它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音乐特色在青海民歌中独树一帜。
紫花儿:女子的名字。
5、回族儿歌。
回族儿歌内容多与儿童的生活相关,包括儿童自己唱的儿歌及成人唱的摇儿歌。唱词通俗形象,琅琅上口,生动而富于表现力,曲调简单,易学易唱,音乐形象亲切温柔,一般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平稳,极富歌唱性。比较流行的回族儿歌有乐都的《白鹦哥》为羽调式,很规整,乐句为起、承、转、合,以及化隆的《
玩牦牛》为徵调式。■回族“少年”(花儿)的演
唱风格
少年(花儿)是青海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曲,回族演唱的“少年”突出了刚健有力的性格。演唱同一个曲令在不同的地区则产生不同的色彩,有的质朴豪放,有的明快跳跃,有的轻盈华丽,有的感伤压抑。一个地方的曲调又因演唱者的音质、音色、情绪、表现方法而各显异彩。“少年”的演唱随意性很强,歌手可即兴发挥,田间、路上、随处而唱。内容所包含的知识面广,调式上对比性强,节奏多为3/8、6/8、3/4和2/4及4/4拍,节拍丰富,变化多样。回族在演唱“少年”时,运用了“苍尖音并用”唱法(真假声结合),这种演唱技巧在“少年”的唱法中占主要部分,演唱者运用真假声所发出清脆的音色,有辽阔、悠扬、清新的山野味道和高原气息,旋律跌宕起伏,跳跃变化较大,节奏自由而不松散,衬词衬句使用较多,以体现“少年”的曲调高亢嘹亮、粗犷有力、音域较宽、音程跳动大等特点。如“河州令”《上去高山望平川》,用高腔演唱、音色尖丽,穿透力强,真假声相辅相成,高音以尖音(假声)为主,曲调多在高声区以及特高区C3以上迂回进行,男女同音高,男声比实际记谱翻高
182010·
4
八度演唱,技巧性高,难度较大,曲调高亢,音域宽广,音程跳动及旋律起伏大,行腔到高音区顶端用假声演唱,自由延长音运用多而灵活自如,艺术效果极佳。
注:处为尖音(假声)
回族在演唱“少年”的气息、语气、节奏、情调上独具特色。演唱中常用滑音,由徵音下滑向清角音靠近。汉族在演唱“少年”时委婉深沉、节奏缓慢,而回族“少年”则咬字健捷刚劲、口腔有力、节奏具有跳跃性。回族在衬词处理上语言性强、吐字轻巧灵活、富有弹性、粗犷奔放,具有民族地域及方言特点,体现了感情的自然流露和口语化。回族在演唱“少年”的润腔中,将清脆的颤音贯穿在真假声和高低音的行腔过程中,这种颤音是用气息打出来的,大都出现在后半拍和延长音的开始及结尾处,起伏密度较大、音色柔和、圆润、清脆、响亮、富有光彩,具有金属撞击时发出声音的效果,歌手们把它叫做金铃铛一样的声音。尤其是颤花音的唱法,振动频率快、密、亮、具有轻快灵活的特点,它在行腔过程中不断出现,具有独特的演唱风格。回族“少年”绝大部分是“商”、“徵”调式,很少采用“羽”调式,以表现悲愤、哀怨的情绪为多。虽然在旋律、曲式调式上跟汉族“少年”是一样的,但在演唱中,即使是一些非常细小的特点及变化,也恰恰是能牵动这个民族心理上产生共鸣的地方,其风格上的艺术魅力韵味无穷。“由于自然环境开阔,为了把歌声从这个山头传到那个山头,就非要传得远,听得清不可,就得摸索出一套演唱‘少年’传远声音的方法。这种隔山对歌的形式,决定了演唱‘少年’的一些特技和方法,自然形成了‘少年’演唱上高亢、奔放、辽阔、舒畅、豪爽、粗犷等山野气息的音乐特色和唱腔上的风格,感情上的激昂、真挚,语言上的乡土特点就更为明显。所以,特定的自然环境培养和造就
了‘少年’歌手。”
[3]
回族民歌的演唱特色和风格包括语言、音调直接影响着音乐的节奏、节拍、调式、曲式、旋法、演唱、风格等,音乐风格其实就是语言风格的放大。回族民歌是通过本民族语言、曲调相结合来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这种演唱艺术其实就是语言的艺术,在演唱中如果离开本民族的基本声调和方言语音,那就不成其为回族民歌了,它存在着地方性、民族性和独特性,语言是构成回族民歌声乐艺术特点的重要因素,为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民族所接受和喜爱,歌手把本民族的语言特色以及民族习俗带进演唱中来。回族民歌演唱中的衬词、衬句都有着鲜明生动的民族形象和情趣,衬词本身没有特定的意思,一般不具独立意义,但对于回族民歌中的正词起着烘托和渲染气氛的作用,衬词的用法不是哪个人写进去的,而是歌手演唱时为了适应音乐上的需要加进去的,同样的歌词,加入不同的衬词、衬句演唱,艺术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青海回族同汉、藏、蒙、土、撒拉等民族在共同开发和建设青海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回族民歌成为青海回族最突出的文化特征,它真实记载了回族光彩夺目的音乐文化艺术,是我国灿烂辉煌的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回族民歌伴随着回族人民的历史,深刻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长期流传在回族人民群众当中,并世代相传,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也是回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份,体现了回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以及民族传统的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在地区性共生文化背后,存在着能够体现回族音乐风格的个性文化,这也是作为一个单一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选择。回族民歌的产生和特色,与回族民族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沉重而悲壮的民族历史以及浓厚的宗教氛围下的生活分不开的。历代王朝对回族人民残酷镇压,惨无人道的杀害,使回族人民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在民国年间,回族人民被逼着去当沙娃、长工、打短工、当壮丁、下煤窑、替官
家做苦役等,过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论坛]
Forum
浅析彝族
撒尼大三弦的音乐魅力
■李艳红(莫尔娘)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的琴筒用粗而直的松树干挖空后,弦筒背面以木质板材封闭,晒干蒙上羊皮而成一般的重8公斤左右,琴杆五尺左右,圆形弦筒直径24厘米左右,全部缝接处均采用木材。用牛筋作琴弦(现多用粗尼龙线)弹奏起来声音洪亮粗犷。击奏铿锵浑厚,虽然细部构造结实粗壮,但整体远观时外形精巧,丝毫不觉笨重。自然方便击奏舞动,它却闻名四方,成了彝族文化的标志。彝家人以此来象征对幸福与美好的向往,并祈愿彝族文化之火长盛不息。不仅体现了当地彝族人朴素而达观的审美情趣,而且也对大三弦赋予了各种文化内涵。它的魅力从何而来?除人朴质豪放的性格,活泼大方的舞姿和独具一格的服饰外,一起一落的简单动作,后来发展成石林彝族撒尼人的烫脚舞。每当人们在劳作之余,男人们拿起身边的农具、女人们抬起手掌,一起跳起这种原始简单而又热烈欢快的烫脚舞。民族乐器三弦也就在这种舞蹈的基础上应运而,它的魅它独特而诱人的节奏美、音乐美。
彩
云之南美丽神奇举世闻名的石林,生长着奇形怪状的石头丛林,在
上,在大理三月街的闹市中在祖国南疆特区。乃至在远隔重洋的日本,它都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房。
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民间有深厚的“火”文化,火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彝人的劳作生息。因此天下第一的彝族大三弦自然就是“火之弦”绝非浪得虚名,闻其名见其物,“火之弦”从其名声与外形大小上,都能证明这是大三弦中的至尊。在混沌远古的刀耕火种年代,彝族先民就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以火为节日、与火同乐。
这片红土地上居住着火一样的彝族,他们尊老爱幼、勤劳勇敢。被世人誉为“歌舞之乡”的美称。每当夜幕垂空时,一声脆笛就引出了欢乐的大三弦声响,在寂静的山寨沸腾了起来。特别称为“摔跤之乡”每年六月二十四火把节的摔跤场上,大三弦音乐更能渲染起彝族撒尼人独有的节日气氛。撒尼男女青年们穿上漂亮民族盛装在自由组成很多对、很多组进行自娱自乐,沉醉在节日里。在大三弦声中尽情的交流着朴质的爱情;然而来游览的四方宾客,也常常被欢乐的大三弦音乐所迷住、陶醉,忘却了旅途的疲劳,不由自主地加入到狂舞的行列……。大三弦不仅在阿诗玛的故乡获此厚望和重视,在其它民族的盛大聚会的生活,在残酷压榨、繁重苛捐杂税的剥削下,挣扎在奄奄一息的死亡线上。在解放前漫长的岁月里,青海的回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样,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以及旧乡俗、旧礼教的各种约束,内心所唱出的许多民歌音调低沉、悲伤。多数曲调从音乐效果上看,像是悲伤的哭腔,就连回族宴席曲的曲调也是忧伤的,要想改变部分回族“少年”、“宴席曲”悲哀、伤感的曲调,需要依靠专业和业余的音乐工作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来不断创新。
回族民歌的形成与发展,和其民族的形成、发展、宗教信仰、居住地区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青海回族民歌与本地区汉、土、撒拉族等民歌虽有共性因素,但“少年”(花儿)和在贺婚时载歌载舞的宴席曲,均具有本民族的特点。
■大三弦的基本构造
以其它地方的彝族大三弦有所不同,制作者力求在满足乐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三弦形式与构造上的拟态,大三弦宴席曲是回族人民在喜庆宴席和人群欢聚的场所中演唱的,在回族民歌中占有主要地位,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均有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回族的少年(花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回族人民进行文化交流和联系思想的纽带。小调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表现了回族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回族儿歌形式短小、结构简易、曲调简明,词组短小,这些都是青海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民歌中的劳动号子用各种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思想和习俗,它们虽然没有像回族宴席曲、“少年”(花儿)、小调那样流传广泛,但研究和欣赏价值较高,是青海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回族民歌和它的音乐文化,是为了继承
■大三弦的弹奏方法
演奏时将背带挂于颈项,琴杆横于腹前,琴筒置于腰胯右侧,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虎口扶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民族音乐传统,发展本土民族民间音乐,不断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形成回族音乐文化更加繁荣的新格局,更好的为新时期文艺的繁荣与进步服务,为民族团结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其特殊功能是无可替代的,这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它必将给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带来更为丰富的外延和内涵
。
参考文献:
1.张忠孝,“人口和民族”《青海地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223
2.马正元,“青海回族宴席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1
3.颜宗成,“青海花儿论集”(花儿演唱技巧,朱仲禄),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214
2010·
419
[论
坛]
Forum
浅谈青海
回族民歌及其演唱风格
■张连葵(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
)
青
海是民歌的海洋,在这块土地肥中,深受大家的喜爱,是人们生活中不沃、山川秀丽的地方,到处都流传
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它忠实地记载了青着浩如烟海、绚丽多彩、形式多样、曲海回族人民特殊的历史生活、思想感情调优美的各种民歌。每个民族的民歌都和民族习俗,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有其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多姿多彩,显示了人们的才能与智慧,是我国民间各俱千秋,展现出各民族灿烂的文化艺文化宝库中光辉夺目的艺术珍品。
术传统和音乐流派。青海回族创造了十回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仅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艺术,尤其是他次于藏族的一个民族,2001年人口们的民歌曲目繁多,内容广泛,曲调优83.12万人,占青海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美,语言清新,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34.92%。全国各地以西北地区的青海省、高原风情。这些独特音乐风格的形成,甘肃、宁夏、新疆及北京、河北、山东、有赖于多种因素,如语言、节拍、节奏、河南、安徽、云南、辽宁等市区有较多调式、曲式、旋法及演唱风格等,是形的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成回族民歌与特色的重要因素。他们演回族分布在全省各地,与汉、藏、土、唱的民歌有在婚娶大事中唱的“宴席撒拉、蒙古族错杂而居,主要分布在青曲”,有谈情说爱的“少年”(花儿),海省东部的化隆、海西州、门源县,西有各种劳动号子,有家中唱的小调,也宁城东区以及民和、大通两个回族自治有哄儿入睡的“儿歌”等,不论哪种演县,还有湟源、平安、祁连、贵德等地。
唱方法与形式都是和回族人民的生活息回族自称“回回”,青海回族来源较息相关。这些民歌,是青海各族人民共复杂,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情况:唐朝同喜爱的歌种,这些民歌以它无比的艺时阿拉伯人、波斯人来青海经商留居的;术魅力和无限的生命力,扎根在群众之
13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东归时,一批阿
162010·
4
拉伯人,波斯人屯垦戍边定居青海;明清两代从内地迁移来的回族移民;清末从甘、陕、宁等省区避难逃荒移居青海定居的回族。据多种地方志和清官府文书记载,早在雍正、乾隆年间,青海回族人口已达12万人左右。
[1]
回族无本民族语言,用汉语及汉文,信仰伊斯兰教,宗教生活中保留一部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成分。接近藏族地区的少部分回族,则汉藏语兼通。
■回族民歌
青海回族民歌主要有五彩缤纷的宴席曲、高亢嘹亮的少年(
花儿)、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感情淳朴的小调及儿歌等。
1、回族宴席曲。
亦称“菜曲儿”是回族群众举行婚礼时所唱的曲子。回族宴席曲是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一些回族聚居区的歌唱艺术。《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载:“宴席”是当地方言对婚礼的别称,宴席曲是回族人民在举行婚礼时邀请民间歌手前来演唱的说唱曲调,因以得名。
[2]
可见宴席曲是当地
回族的家曲,与野曲“少年”相比,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均有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特点。宴席曲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坐唱,也有表演唱,一般无伴奏。每逢新婚之夜,庄子里的歌手们按例来男家唱曲儿恭喜,坐在庭院或炕上为围坐的四周的听众尽兴歌唱,以声情并茂取胜,洋溢着欢乐喜悦之情。宴席曲演唱时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这些动作大都源自武术,如“三倒步”、四门斗”、“大小梅花”、“黑鹰展翅”、鹞子翻身”等,反映了当地回族群众自古流存的尚武风气,一般每首宴席都有一组固定的动作。宴席曲一般是一词一曲,但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也产生了一词多曲的情况。如《虎马刺马》、《方四娘》就有五六种不同的曲调,是因居住地的不同而不同,使整个宴席曲的曲调丰富多样,五彩缤纷。事实证明,回族宴席曲作为表现各种丰富内容及复杂感情的民间歌唱艺术,在曲目、曲调、节奏、调式及
““
[论坛]
Forum
旋律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体系。宴席曲的内容反映了回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规劝人心的劝喻歌、有恭贺新禧、赞美东家和对自然景色的赞歌,有农事生产、打柴、狩猎的生活,有征兵、军旅生活的出征歌,有妻离子散、悲欢离合的闺怨相思之歌,有脚户、商贩出外谋生的出门人之歌,有控诉封建制度造成婚姻悲剧的诉苦歌,有以历压抑、节奏缓慢、曲式和歌词都不太规整,歌词呈口语化,音乐节奏近似于散板,在长音和歌词的间隙处填入了很多衬词和衬字,在哀怨忧伤的情绪下娓娓而诉,这种风格一般长于叙事。
2、回族少年(花儿)。
,是广泛流传“花儿”俗称“少年”
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的一种情歌,也叫山歌或野曲,是西北地区的回族、族“花儿”的旋法具有一般民歌小调的风格,节奏弹跳性强。
注:要打个鹦哥的嘴哩:铲子打成鹦哥嘴的史人物和故事为题材的历史故事歌,还有讴歌新生活、新时代和新风尚的新编歌等。回族宴席曲常见的曲目有《打柴》、《十二个月》、《五劝人心》、《高大人领兵》、《孟姜女》、《虎马刺马》、《
莫奈何》、《方四娘》等。《十二个月》以四季和一年十二个月的变化及节气起兴,逐季逐月地叙事抒情。《莫奈何》以五更的时辰变化为起兴,抒发情感。《
方四娘》以妇女绣花等具有特色的家务劳动引起感融和联想。演唱中有时平稳流畅,有时悲愤激昂,共有120多段唱词,唱述了回族妇女一生的遭遇。这些回族宴席曲的内容基本上展现了青海回族人民的生活史和斗争史,是研究回族人民历史、风情、民族性格、心理素质及审美情趣的珍贵历史资料。
回族宴席曲采用了平铺直叙的叙事手法,它的歌词以四季、五更、十二个月等时间或景物的变化来起兴,进而引出主题内容的比兴手法,其音乐结构基本上是两乐段的,也有三乐段的,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旋律多呈级进式运动,也有四度以上的跳进,但不多见。宴席曲的节奏复杂多变,有2/4、4/4、3/4、6/8节奏,还有不少曲子是混合拍子。回族宴席曲的调式大多数是五声徵调式、羽调式和商调式,节拍形式丰富,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都可见到。回族宴席曲的音乐风格有两种:一种是欢快跳跃、节奏鲜明、情绪热烈,曲式和歌词都很规整,旋律的运动和其它音乐构成要素都接近小调的风格。另一种是忧郁
撒拉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汉族等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文化财富,人们把生活中的欢乐、苦闷、愿望、理想、爱情等,通过演唱“少年”尽情地表现出来,长期以来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少年”的演唱不论是哪个民族,都用汉语演唱,内容以情歌为主,只能在远离村庄的山林、草地、山坡、田野和“花儿”会上演唱。回族人民用汉语演唱的少年”,音域宽广,句幅较长,高亢明朗、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旋律中常出现大跳音程,是回族人民勤劳、勇敢刚直豪放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在音乐艺术中的反映。回族“花儿”令有“直令”、川口令”、“尕马令”、“马营令”、绯红花令”
、“啦啦令”、“衣呀令”、峡门令”、“河州令”、“尕肉儿令”、下四川令”、“绿绿儿山令”、“五荤人令”
、“麻青稞令”等等。在青海回族的民间文学艺术中,“少年”是流行最广、影响极大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回族演唱的“少年”,旋律及歌词格律同汉族无异,以上下级进为主,抒情优美,深情婉转而独具特色,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商徵调式较多,但有些曲令并不采用完整的五声音阶,有些省去角音构成四音列。如“马营令”、“硖门令”、“三啦啦令”、“川口令”等。有些令虽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但角音只出现在弱拍或只起经过音的作用。有些令加清角音构成六声音阶,如《下四川》。还有些令省去角音加清角音和变宫音构成六声音阶,如《上山令》。有时变宫音常处于弱拍位置,在音阶下行时出现,也偶有加变宫音的六声音阶,变宫音仅仅起经过音的点缀装饰作用。回族少年(花儿)在曲调进行中无论上行还是下行,均以大音程和四度音程为多,使歌声在高亢豪爽中含有缠绵抒情之意。另外也有一些回
形状。
3、回族劳动号子。
回族劳动号子有两种:一种是在修渠打坝、建房筑屋中夯筑地基时所唱的打夯号子,一般为集体劳动时演唱,领夯人手持夯柄领唱,众人和唱,领唱时起夯,和唱时砸夯,夯落在和唱的强拍上。另一种是在修筑围墙时,所唱的打墙号子,筑造宅院围墙时,有些人往上撂土,有些人站在墙基上,手持夯杵,边夯边唱。过去青海农村人们居住的多是土房,建房时打围墙就成了常见的劳动形式。回族劳动号子旋律简洁流畅,五声商、徵调式最为多见,歌词以四、五、七字句式构成,一般没有固定的歌词,均为即兴编唱,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风趣幽默。旋律以上下级进和小跳音程为主,少装饰,音调与唱词语音声调结合紧密。
4、回族小调。
小调是回族人民日常生活中自娱时哼唱的“小曲”。唱词通俗形象,词曲结合紧密,感情淳朴,曲调优美。如《拉夜川》、《马五哥》是回族人民用民歌来歌颂爱情、追求婚姻恋爱自由,对封建包办婚姻的血泪控诉。也有诙谐风趣的《脚户哥》、《上新疆》等。小调在回族民间歌曲中所占的比重较宴席曲和“少年”少,它的音乐结构、调式及旋律运动等音乐特点与汉族的小调大同小异,但回族小调经过回族民间歌手的加工和
回族习俗及语调的影响,已具有明显的
2010·
417
““““““
[论
坛]
Forum
回族人民的思想和感情特色。它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音乐特色在青海民歌中独树一帜。
紫花儿:女子的名字。
5、回族儿歌。
回族儿歌内容多与儿童的生活相关,包括儿童自己唱的儿歌及成人唱的摇儿歌。唱词通俗形象,琅琅上口,生动而富于表现力,曲调简单,易学易唱,音乐形象亲切温柔,一般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平稳,极富歌唱性。比较流行的回族儿歌有乐都的《白鹦哥》为羽调式,很规整,乐句为起、承、转、合,以及化隆的《
玩牦牛》为徵调式。■回族“少年”(花儿)的演
唱风格
少年(花儿)是青海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曲,回族演唱的“少年”突出了刚健有力的性格。演唱同一个曲令在不同的地区则产生不同的色彩,有的质朴豪放,有的明快跳跃,有的轻盈华丽,有的感伤压抑。一个地方的曲调又因演唱者的音质、音色、情绪、表现方法而各显异彩。“少年”的演唱随意性很强,歌手可即兴发挥,田间、路上、随处而唱。内容所包含的知识面广,调式上对比性强,节奏多为3/8、6/8、3/4和2/4及4/4拍,节拍丰富,变化多样。回族在演唱“少年”时,运用了“苍尖音并用”唱法(真假声结合),这种演唱技巧在“少年”的唱法中占主要部分,演唱者运用真假声所发出清脆的音色,有辽阔、悠扬、清新的山野味道和高原气息,旋律跌宕起伏,跳跃变化较大,节奏自由而不松散,衬词衬句使用较多,以体现“少年”的曲调高亢嘹亮、粗犷有力、音域较宽、音程跳动大等特点。如“河州令”《上去高山望平川》,用高腔演唱、音色尖丽,穿透力强,真假声相辅相成,高音以尖音(假声)为主,曲调多在高声区以及特高区C3以上迂回进行,男女同音高,男声比实际记谱翻高
182010·
4
八度演唱,技巧性高,难度较大,曲调高亢,音域宽广,音程跳动及旋律起伏大,行腔到高音区顶端用假声演唱,自由延长音运用多而灵活自如,艺术效果极佳。
注:处为尖音(假声)
回族在演唱“少年”的气息、语气、节奏、情调上独具特色。演唱中常用滑音,由徵音下滑向清角音靠近。汉族在演唱“少年”时委婉深沉、节奏缓慢,而回族“少年”则咬字健捷刚劲、口腔有力、节奏具有跳跃性。回族在衬词处理上语言性强、吐字轻巧灵活、富有弹性、粗犷奔放,具有民族地域及方言特点,体现了感情的自然流露和口语化。回族在演唱“少年”的润腔中,将清脆的颤音贯穿在真假声和高低音的行腔过程中,这种颤音是用气息打出来的,大都出现在后半拍和延长音的开始及结尾处,起伏密度较大、音色柔和、圆润、清脆、响亮、富有光彩,具有金属撞击时发出声音的效果,歌手们把它叫做金铃铛一样的声音。尤其是颤花音的唱法,振动频率快、密、亮、具有轻快灵活的特点,它在行腔过程中不断出现,具有独特的演唱风格。回族“少年”绝大部分是“商”、“徵”调式,很少采用“羽”调式,以表现悲愤、哀怨的情绪为多。虽然在旋律、曲式调式上跟汉族“少年”是一样的,但在演唱中,即使是一些非常细小的特点及变化,也恰恰是能牵动这个民族心理上产生共鸣的地方,其风格上的艺术魅力韵味无穷。“由于自然环境开阔,为了把歌声从这个山头传到那个山头,就非要传得远,听得清不可,就得摸索出一套演唱‘少年’传远声音的方法。这种隔山对歌的形式,决定了演唱‘少年’的一些特技和方法,自然形成了‘少年’演唱上高亢、奔放、辽阔、舒畅、豪爽、粗犷等山野气息的音乐特色和唱腔上的风格,感情上的激昂、真挚,语言上的乡土特点就更为明显。所以,特定的自然环境培养和造就
了‘少年’歌手。”
[3]
回族民歌的演唱特色和风格包括语言、音调直接影响着音乐的节奏、节拍、调式、曲式、旋法、演唱、风格等,音乐风格其实就是语言风格的放大。回族民歌是通过本民族语言、曲调相结合来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这种演唱艺术其实就是语言的艺术,在演唱中如果离开本民族的基本声调和方言语音,那就不成其为回族民歌了,它存在着地方性、民族性和独特性,语言是构成回族民歌声乐艺术特点的重要因素,为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民族所接受和喜爱,歌手把本民族的语言特色以及民族习俗带进演唱中来。回族民歌演唱中的衬词、衬句都有着鲜明生动的民族形象和情趣,衬词本身没有特定的意思,一般不具独立意义,但对于回族民歌中的正词起着烘托和渲染气氛的作用,衬词的用法不是哪个人写进去的,而是歌手演唱时为了适应音乐上的需要加进去的,同样的歌词,加入不同的衬词、衬句演唱,艺术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青海回族同汉、藏、蒙、土、撒拉等民族在共同开发和建设青海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回族民歌成为青海回族最突出的文化特征,它真实记载了回族光彩夺目的音乐文化艺术,是我国灿烂辉煌的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回族民歌伴随着回族人民的历史,深刻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长期流传在回族人民群众当中,并世代相传,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也是回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份,体现了回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以及民族传统的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在地区性共生文化背后,存在着能够体现回族音乐风格的个性文化,这也是作为一个单一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选择。回族民歌的产生和特色,与回族民族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沉重而悲壮的民族历史以及浓厚的宗教氛围下的生活分不开的。历代王朝对回族人民残酷镇压,惨无人道的杀害,使回族人民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在民国年间,回族人民被逼着去当沙娃、长工、打短工、当壮丁、下煤窑、替官
家做苦役等,过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论坛]
Forum
浅析彝族
撒尼大三弦的音乐魅力
■李艳红(莫尔娘)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的琴筒用粗而直的松树干挖空后,弦筒背面以木质板材封闭,晒干蒙上羊皮而成一般的重8公斤左右,琴杆五尺左右,圆形弦筒直径24厘米左右,全部缝接处均采用木材。用牛筋作琴弦(现多用粗尼龙线)弹奏起来声音洪亮粗犷。击奏铿锵浑厚,虽然细部构造结实粗壮,但整体远观时外形精巧,丝毫不觉笨重。自然方便击奏舞动,它却闻名四方,成了彝族文化的标志。彝家人以此来象征对幸福与美好的向往,并祈愿彝族文化之火长盛不息。不仅体现了当地彝族人朴素而达观的审美情趣,而且也对大三弦赋予了各种文化内涵。它的魅力从何而来?除人朴质豪放的性格,活泼大方的舞姿和独具一格的服饰外,一起一落的简单动作,后来发展成石林彝族撒尼人的烫脚舞。每当人们在劳作之余,男人们拿起身边的农具、女人们抬起手掌,一起跳起这种原始简单而又热烈欢快的烫脚舞。民族乐器三弦也就在这种舞蹈的基础上应运而,它的魅它独特而诱人的节奏美、音乐美。
彩
云之南美丽神奇举世闻名的石林,生长着奇形怪状的石头丛林,在
上,在大理三月街的闹市中在祖国南疆特区。乃至在远隔重洋的日本,它都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房。
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民间有深厚的“火”文化,火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彝人的劳作生息。因此天下第一的彝族大三弦自然就是“火之弦”绝非浪得虚名,闻其名见其物,“火之弦”从其名声与外形大小上,都能证明这是大三弦中的至尊。在混沌远古的刀耕火种年代,彝族先民就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以火为节日、与火同乐。
这片红土地上居住着火一样的彝族,他们尊老爱幼、勤劳勇敢。被世人誉为“歌舞之乡”的美称。每当夜幕垂空时,一声脆笛就引出了欢乐的大三弦声响,在寂静的山寨沸腾了起来。特别称为“摔跤之乡”每年六月二十四火把节的摔跤场上,大三弦音乐更能渲染起彝族撒尼人独有的节日气氛。撒尼男女青年们穿上漂亮民族盛装在自由组成很多对、很多组进行自娱自乐,沉醉在节日里。在大三弦声中尽情的交流着朴质的爱情;然而来游览的四方宾客,也常常被欢乐的大三弦音乐所迷住、陶醉,忘却了旅途的疲劳,不由自主地加入到狂舞的行列……。大三弦不仅在阿诗玛的故乡获此厚望和重视,在其它民族的盛大聚会的生活,在残酷压榨、繁重苛捐杂税的剥削下,挣扎在奄奄一息的死亡线上。在解放前漫长的岁月里,青海的回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样,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以及旧乡俗、旧礼教的各种约束,内心所唱出的许多民歌音调低沉、悲伤。多数曲调从音乐效果上看,像是悲伤的哭腔,就连回族宴席曲的曲调也是忧伤的,要想改变部分回族“少年”、“宴席曲”悲哀、伤感的曲调,需要依靠专业和业余的音乐工作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来不断创新。
回族民歌的形成与发展,和其民族的形成、发展、宗教信仰、居住地区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青海回族民歌与本地区汉、土、撒拉族等民歌虽有共性因素,但“少年”(花儿)和在贺婚时载歌载舞的宴席曲,均具有本民族的特点。
■大三弦的基本构造
以其它地方的彝族大三弦有所不同,制作者力求在满足乐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三弦形式与构造上的拟态,大三弦宴席曲是回族人民在喜庆宴席和人群欢聚的场所中演唱的,在回族民歌中占有主要地位,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均有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回族的少年(花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回族人民进行文化交流和联系思想的纽带。小调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表现了回族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回族儿歌形式短小、结构简易、曲调简明,词组短小,这些都是青海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民歌中的劳动号子用各种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思想和习俗,它们虽然没有像回族宴席曲、“少年”(花儿)、小调那样流传广泛,但研究和欣赏价值较高,是青海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回族民歌和它的音乐文化,是为了继承
■大三弦的弹奏方法
演奏时将背带挂于颈项,琴杆横于腹前,琴筒置于腰胯右侧,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虎口扶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民族音乐传统,发展本土民族民间音乐,不断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形成回族音乐文化更加繁荣的新格局,更好的为新时期文艺的繁荣与进步服务,为民族团结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其特殊功能是无可替代的,这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它必将给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带来更为丰富的外延和内涵
。
参考文献:
1.张忠孝,“人口和民族”《青海地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223
2.马正元,“青海回族宴席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1
3.颜宗成,“青海花儿论集”(花儿演唱技巧,朱仲禄),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214
2010·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