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
“生成性”是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辞海》对“生成”的解释为“变易”,即对“无”的否定或对“有”的否定之否定。这一概念与教学相连,构成一个新的教学概念,即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是相对于预成式教学而言的,与预成式教学的被动接受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与预成式教学的静态预设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可以说,“生成性”是对“接受性”的一种批判和超越,是对“预设性”的补充和修正。生成性教学的提出,是对课堂教学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为现代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1.参与性
知识的生成离不开学生积极的心智建构,因此,指向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前提条件。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达到有效生成的目的。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对于个体而言,所谓学习知识不是单纯地获得现成的结论,不经历真正的经验生长和知识建构过程,是不能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体知识的。只有让学习主体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只有课程运行中的学生主体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课程资源的不断生成与转化,并通过学生的建构、感悟和体验,使其进一步获得意义。此外,主体的参与也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交互性主要表现为主体参与教学行为的依存性,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生成性教学观下,师生、生生互动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知识生成的教学场。在这个教学场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的互动性参与,通过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多向互动的参与格局,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拓展彼此的眼界和视阈,并最终使得教学成为立体交叉式的网状结构,为促进教学中知识的有效生成提供可能。
2.非线性
秩序化的存在方式、教学中严密的控制与操纵、程序化的运作是线性教学的显著特征。在线性的逻辑下,复杂、多维的课堂教学极易被简化为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单向过程。非线性思维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线性不过是非线性的特例。”在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过程错综复杂、灵活多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一条划定的跑道,体现出了明显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特征。这样,我们就不能对教学过程做简单的线性理解,而要强调具体、特定教学情境下的特殊规律的呈现及作用,更关注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随机产生的丰富、复杂的变化。正如多尔所言:“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将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和网络。”。
3.创造性
“生成性思维”不仅关注过程的“流”,而且更关注过程的“变”,因为生成的核心强调发展和创造。具体到教学过程中,人的行为具有不能还原的不确定性,它只具有存在的情境意义和价值。这就意味着在生成性教学观下,教学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既不能完全由教师单方面决定,又不能都在课前教学设计中预料到。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是由师生通过讨论、质疑、启发、对话、反思、探究等共同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由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现编、现导、现演的,具有较强的“非预计性”,这种不可预计性正意味着教学创造的可能性。从非线性思维的角度来看,作为非线性的教学系统往往存在间断点、奇异点,在这些点附近的教学系统行为完全不允许做线性处理。因为非线性因素是教学系统出现分叉、突变、自组.织等非平庸行为的内在根据。③从生成性教学的视角来看,这类“非平庸行为”即意味着教学的跃迁与创造。
4.开放性
生成性教学的内在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开放才能创造“生成”,开放才能接纳“生成”。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看,知识的生成过程离不开学生的自组织活动。自组织活动“是一个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能自行按照某种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与功能,并以其特定方式协同地朝某一方向发展的客观过程。”没有学习系统的自组织活动,很难有真正意义上个体化知识的生成。系统的开放性是系统产生自组织的一个必要条件,任何封闭的教学系统或刚性的学习目标、静态的学习内容、机械的学习程式,必然抑制学习系统中“自组织”特性的发挥,从而极大地影响教学中知识的有效生成。教学系统只有保持适度的开放,使教学系统常常处于非稳定的存
在状态,才能维持其存在的活性,保持其发展的潜力,才可能使其自发组织起来,这样教学系统才会向更有序的状态发展。因此,开放的思维和心态是生成性教学的前提,开放的目标和内容是生成性教学的关键,开放的方法和过程是生成性教学的保证。
二、基于生成性教学的现代教学设计
为使生成性教学的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必须转变以往刚性、静态的封闭型“教程设计观”,树立弹性、动态的开放型“学程设计观”。
1.学程设计
以生成为本的教学理念反映到教学设计中,就是要由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确立“为学习而设计”、“以学习为中心”的学程设计观。这种设计观的实现,从系统思维论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在具体环境中的互动影响,主张学习系统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从非线性思维的角度来看,在学程设计中必须形成一种非线性的联结。非线性联结的思维表征就是多向性和多样性。以往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主线,学生只是被动地跟在后面走过场,很少考虑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发散性,导致学生学习思维的僵化,没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学程设计”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可能,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设计中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真实的问题和经验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和经验出发。因此,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在于把握学生已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其次,学生也应参与到教学设计当中。在传统的“教程设计”中,学生是孤立于教学设计之外的。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接受者,对教学设计没有发言权。即使在动态设计中学生有主动性,其主动性也是预先设计好的、是被赋予的,在多数情况下,是为了配合教师教的活动的需要。但在学程设计中,学生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任何学生都有权对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见解,都理应参与到动态的教学设计过程当中。这是因为,学生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价值取向和独特认识,这一切都不能用成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行武断的判断和取舍,而应在教学设计中受到应有的尊重。
2.弹性设计
教学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但同时这种预设不应是刚性的、机械的和过分统一的,而应是有弹性、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设计只是一个教学构想,而不是按部就班的精细严密的筹划。因此应该注重宏观设计,着眼动态生成,突出系统开放,强调互动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给教师和学生足够的留白,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为教学资源的生成提供可能,为个体知识的生成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教学设计的研究,自觉“预设”各种可能的教学“生成”。如在解题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中,既要预设各种具体解法,又要预设思路的探索过程;既要预设通性通法,又要预设巧解特法;既要预设正确解法,又要预设错误解法;既要预设教师的解法,又要预设学生的解法;既要预设解题中的分析,又要预设解题后的反思;既要预设解题过程和方法,又要预设教学过程和方法。这是一种不同于制造标准化、统一性的解题方法为主的教学预设,这样的教学预设,内在地“包含”着教学生成,潜在地“隐藏”着教学创造。另一方面,对于“事无巨细”的精心预计,必须形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为真正的教学生成留足空间、留下时间。这样,在教学程序设计方面,教师应着眼于宏观设计,将教学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设计成活的板块,为教学的动态推进和有效生成创设条件。事实上,只有成功的教学预设,才可能有可持续的教学生成。而成功的教学预设,是一种留给教学足够空间的预设,是一种“包含”着丰富生成性的预设,是一种宽容偶然性和突发性、促成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预设。
3.动态设计
传统的教学设计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从教师的主观判断或教学经验出发,往往侧重于教学活动程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等一系列程序化、细节化的准备。在这种设计观下,教学在过程实施之前就已经有了理性设计和程序规定,教学活动只能依据预设程序按部就班地展开,从而使“过程”演变成了“流程”。这种倾向于“静态”方案的教学设计,试图对教学的“生成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严格控制,这势必就会造成教学的呆板化和模式化,师生的创造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主动性也得不到伸展,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盲目性和机械性。这种把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肢解成两种活动的教学设计,尽管能适应教师单向的“传递”活动,但不能适应交互动态的生成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自组织性、复杂性和生成性,决定了教学设计要由传统的静态设计转向动态设计,这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位的教
学观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教师只有在教学情境中及时对教学进行感知、判断和操作,按照在教学情境中生成的问题和过程特点动态地设计教学方案,并将成果适时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使教学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并引导着教学走向深入,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体知识的生成和发展,才能真正使得教学生成的基本理念得到落实。当然,强调教学方案的动态设计,并非要全盘否定静态方案的设计,而是要以此为基础,根据课堂教学情境的具体情况,动态地调整静态的教学方案,使得预设的教学方案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不断得到改变和重建。
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
“生成性”是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辞海》对“生成”的解释为“变易”,即对“无”的否定或对“有”的否定之否定。这一概念与教学相连,构成一个新的教学概念,即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是相对于预成式教学而言的,与预成式教学的被动接受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与预成式教学的静态预设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可以说,“生成性”是对“接受性”的一种批判和超越,是对“预设性”的补充和修正。生成性教学的提出,是对课堂教学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为现代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1.参与性
知识的生成离不开学生积极的心智建构,因此,指向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前提条件。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达到有效生成的目的。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对于个体而言,所谓学习知识不是单纯地获得现成的结论,不经历真正的经验生长和知识建构过程,是不能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体知识的。只有让学习主体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只有课程运行中的学生主体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课程资源的不断生成与转化,并通过学生的建构、感悟和体验,使其进一步获得意义。此外,主体的参与也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交互性主要表现为主体参与教学行为的依存性,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生成性教学观下,师生、生生互动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知识生成的教学场。在这个教学场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的互动性参与,通过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多向互动的参与格局,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拓展彼此的眼界和视阈,并最终使得教学成为立体交叉式的网状结构,为促进教学中知识的有效生成提供可能。
2.非线性
秩序化的存在方式、教学中严密的控制与操纵、程序化的运作是线性教学的显著特征。在线性的逻辑下,复杂、多维的课堂教学极易被简化为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单向过程。非线性思维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线性不过是非线性的特例。”在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过程错综复杂、灵活多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一条划定的跑道,体现出了明显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特征。这样,我们就不能对教学过程做简单的线性理解,而要强调具体、特定教学情境下的特殊规律的呈现及作用,更关注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随机产生的丰富、复杂的变化。正如多尔所言:“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将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和网络。”。
3.创造性
“生成性思维”不仅关注过程的“流”,而且更关注过程的“变”,因为生成的核心强调发展和创造。具体到教学过程中,人的行为具有不能还原的不确定性,它只具有存在的情境意义和价值。这就意味着在生成性教学观下,教学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既不能完全由教师单方面决定,又不能都在课前教学设计中预料到。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是由师生通过讨论、质疑、启发、对话、反思、探究等共同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由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现编、现导、现演的,具有较强的“非预计性”,这种不可预计性正意味着教学创造的可能性。从非线性思维的角度来看,作为非线性的教学系统往往存在间断点、奇异点,在这些点附近的教学系统行为完全不允许做线性处理。因为非线性因素是教学系统出现分叉、突变、自组.织等非平庸行为的内在根据。③从生成性教学的视角来看,这类“非平庸行为”即意味着教学的跃迁与创造。
4.开放性
生成性教学的内在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开放才能创造“生成”,开放才能接纳“生成”。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看,知识的生成过程离不开学生的自组织活动。自组织活动“是一个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能自行按照某种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与功能,并以其特定方式协同地朝某一方向发展的客观过程。”没有学习系统的自组织活动,很难有真正意义上个体化知识的生成。系统的开放性是系统产生自组织的一个必要条件,任何封闭的教学系统或刚性的学习目标、静态的学习内容、机械的学习程式,必然抑制学习系统中“自组织”特性的发挥,从而极大地影响教学中知识的有效生成。教学系统只有保持适度的开放,使教学系统常常处于非稳定的存
在状态,才能维持其存在的活性,保持其发展的潜力,才可能使其自发组织起来,这样教学系统才会向更有序的状态发展。因此,开放的思维和心态是生成性教学的前提,开放的目标和内容是生成性教学的关键,开放的方法和过程是生成性教学的保证。
二、基于生成性教学的现代教学设计
为使生成性教学的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必须转变以往刚性、静态的封闭型“教程设计观”,树立弹性、动态的开放型“学程设计观”。
1.学程设计
以生成为本的教学理念反映到教学设计中,就是要由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确立“为学习而设计”、“以学习为中心”的学程设计观。这种设计观的实现,从系统思维论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在具体环境中的互动影响,主张学习系统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从非线性思维的角度来看,在学程设计中必须形成一种非线性的联结。非线性联结的思维表征就是多向性和多样性。以往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主线,学生只是被动地跟在后面走过场,很少考虑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发散性,导致学生学习思维的僵化,没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学程设计”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可能,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设计中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真实的问题和经验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和经验出发。因此,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在于把握学生已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其次,学生也应参与到教学设计当中。在传统的“教程设计”中,学生是孤立于教学设计之外的。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接受者,对教学设计没有发言权。即使在动态设计中学生有主动性,其主动性也是预先设计好的、是被赋予的,在多数情况下,是为了配合教师教的活动的需要。但在学程设计中,学生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任何学生都有权对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见解,都理应参与到动态的教学设计过程当中。这是因为,学生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价值取向和独特认识,这一切都不能用成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行武断的判断和取舍,而应在教学设计中受到应有的尊重。
2.弹性设计
教学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但同时这种预设不应是刚性的、机械的和过分统一的,而应是有弹性、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设计只是一个教学构想,而不是按部就班的精细严密的筹划。因此应该注重宏观设计,着眼动态生成,突出系统开放,强调互动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给教师和学生足够的留白,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为教学资源的生成提供可能,为个体知识的生成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教学设计的研究,自觉“预设”各种可能的教学“生成”。如在解题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中,既要预设各种具体解法,又要预设思路的探索过程;既要预设通性通法,又要预设巧解特法;既要预设正确解法,又要预设错误解法;既要预设教师的解法,又要预设学生的解法;既要预设解题中的分析,又要预设解题后的反思;既要预设解题过程和方法,又要预设教学过程和方法。这是一种不同于制造标准化、统一性的解题方法为主的教学预设,这样的教学预设,内在地“包含”着教学生成,潜在地“隐藏”着教学创造。另一方面,对于“事无巨细”的精心预计,必须形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为真正的教学生成留足空间、留下时间。这样,在教学程序设计方面,教师应着眼于宏观设计,将教学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设计成活的板块,为教学的动态推进和有效生成创设条件。事实上,只有成功的教学预设,才可能有可持续的教学生成。而成功的教学预设,是一种留给教学足够空间的预设,是一种“包含”着丰富生成性的预设,是一种宽容偶然性和突发性、促成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预设。
3.动态设计
传统的教学设计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从教师的主观判断或教学经验出发,往往侧重于教学活动程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等一系列程序化、细节化的准备。在这种设计观下,教学在过程实施之前就已经有了理性设计和程序规定,教学活动只能依据预设程序按部就班地展开,从而使“过程”演变成了“流程”。这种倾向于“静态”方案的教学设计,试图对教学的“生成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严格控制,这势必就会造成教学的呆板化和模式化,师生的创造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主动性也得不到伸展,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盲目性和机械性。这种把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肢解成两种活动的教学设计,尽管能适应教师单向的“传递”活动,但不能适应交互动态的生成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自组织性、复杂性和生成性,决定了教学设计要由传统的静态设计转向动态设计,这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位的教
学观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教师只有在教学情境中及时对教学进行感知、判断和操作,按照在教学情境中生成的问题和过程特点动态地设计教学方案,并将成果适时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使教学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并引导着教学走向深入,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体知识的生成和发展,才能真正使得教学生成的基本理念得到落实。当然,强调教学方案的动态设计,并非要全盘否定静态方案的设计,而是要以此为基础,根据课堂教学情境的具体情况,动态地调整静态的教学方案,使得预设的教学方案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不断得到改变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