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
3.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能力目标
1.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
2.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3.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2.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学重点
责任的概念和来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指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个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 ”
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老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略
[老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有多大帮助。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下面我们就来看: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板书)
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板书)
一、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板书)
活动一:支付赔偿
活动目的:引发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思考,初步树立责任意识。
活动过程:
第一步:同学们,我们来看课本上开头的故事:
一个15岁的少年,在楼前空地上踢足球,把一家商店的玻璃撞碎了。店主说,这块玻璃是特制的, 你得赔。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弄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么你应当赔偿。”孩子沮丧地说:“我没有钱。”爸爸说:“我替你付,但你将来参加工作以后必须还给我。”
第二步:学生讨论
这个少年应该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
[学生]略
[老师]做错了是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上述故事中看,为孩子支付赔偿是父亲的责任,但也不能否认我们就没有任何责任,爸爸一反传统,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偿,从中你们可以学会什么是责任。
活动二:填表格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明确责任的含义。
活动过程:
[老师]我们在家庭中,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是一种亲情所致,我们呢?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在家中主动做一些家务,来减轻他们的负担,不应该用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对父母提出过高的要求,在学校,应该上课专心听讲,帮助遇到困难的学生,不应该逃避打扫卫生,不应该抄袭别人作业等;在社会上,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坐,不应该偷别人的东西。知道了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那么责任就很明确了,责任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活动三:阅读材料
活动目的:使学生懂得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活动过程: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余震还未结束,救援工作已迅速展开:上级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消防队员正在灭火,部队战士在寻找被困在废墟中的人,医生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做手术,民政部门紧急运来救援物资,并在社会上组织募捐活动„„许多中学生从电视里看到这则新闻后也在想:我能做点什么?把零用钱捐出去吧。
在救灾的过程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
[学生]略
[老师]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或远或近的关系,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这种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现有的经历和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责任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下面我们来看责任的主要来源。(板书)
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那么责任的来源也就随之不同。如父母的责任主要来自法律规定、道德原则和传统习俗;学生的责任主要来自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公民身份;警察的责任主要来自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职业的要求、上级的命令;医生的职责只要来自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道德原则。
二、谁在对我负责(板书)
活动四:忘记带作业本
活动目的:通过回顾责任的含义和来源,帮助学生明确每个人首先应自己对自己负责。 活动过程:
1.阅读故事材料
小含忘了把作业本带到学校,组长答应帮忙打个“掩护”,却没有履行自已的承诺。老师看到未交作业同学的名单很生气。小含向老师保证她的作业已经完成,但老师一定要看到作业本才相信。小含想回家拿作业本,老师说:“这样会耽误你上课,还是请你的家长送过来吧。”小含的妈妈正在外地出差,她打电话给爸爸,但爸爸正在采访途中,无法赶过来。小含感到很困惑:“谁对我负贵?”
2.要求学生以小含为例,分析材料中其他人的行为,如组长、老师、小含的父母,探讨他们各自的责任、责任的来源等。
3.讨论组长怎么办。
[学生]略
[老师]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如果对自己不负责,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不要将责任推给别人,否则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评价指导
这一活动可以使我们认识到责任的种种表现。
活动五:反思自己承担的责任
活动目的:使学生明确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责任的过程、逃避责任,自己就无法真正长大。
活动过程:
请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列举自己在生活中自己承担的责任,以及本该自己承担而没有承担的责任。
[学生]略
[老师]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在我们的人生之旅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活动六:他人对我负责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对他人尽责的责任感;感受职业责任感的重要性,初步树立职业责任意识,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过程:
1.学生自己举例对自己生活产生影响的、由他人承担的责任。
[学生]略
[老师]当你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他们有些离你很近,有些离你很远;有些你很熟悉,有些你甚至永远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在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你能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吗?
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对他人负贵,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板书设计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
3.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能力目标
1.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
2.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3.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2.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学重点
责任的概念和来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指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个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 ”
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老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略
[老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有多大帮助。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下面我们就来看: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板书)
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板书)
一、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板书)
活动一:支付赔偿
活动目的:引发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思考,初步树立责任意识。
活动过程:
第一步:同学们,我们来看课本上开头的故事:
一个15岁的少年,在楼前空地上踢足球,把一家商店的玻璃撞碎了。店主说,这块玻璃是特制的, 你得赔。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弄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么你应当赔偿。”孩子沮丧地说:“我没有钱。”爸爸说:“我替你付,但你将来参加工作以后必须还给我。”
第二步:学生讨论
这个少年应该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
[学生]略
[老师]做错了是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上述故事中看,为孩子支付赔偿是父亲的责任,但也不能否认我们就没有任何责任,爸爸一反传统,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偿,从中你们可以学会什么是责任。
活动二:填表格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明确责任的含义。
活动过程:
[老师]我们在家庭中,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是一种亲情所致,我们呢?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在家中主动做一些家务,来减轻他们的负担,不应该用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对父母提出过高的要求,在学校,应该上课专心听讲,帮助遇到困难的学生,不应该逃避打扫卫生,不应该抄袭别人作业等;在社会上,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坐,不应该偷别人的东西。知道了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那么责任就很明确了,责任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活动三:阅读材料
活动目的:使学生懂得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活动过程: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余震还未结束,救援工作已迅速展开:上级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消防队员正在灭火,部队战士在寻找被困在废墟中的人,医生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做手术,民政部门紧急运来救援物资,并在社会上组织募捐活动„„许多中学生从电视里看到这则新闻后也在想:我能做点什么?把零用钱捐出去吧。
在救灾的过程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
[学生]略
[老师]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或远或近的关系,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这种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现有的经历和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责任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下面我们来看责任的主要来源。(板书)
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那么责任的来源也就随之不同。如父母的责任主要来自法律规定、道德原则和传统习俗;学生的责任主要来自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公民身份;警察的责任主要来自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职业的要求、上级的命令;医生的职责只要来自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道德原则。
二、谁在对我负责(板书)
活动四:忘记带作业本
活动目的:通过回顾责任的含义和来源,帮助学生明确每个人首先应自己对自己负责。 活动过程:
1.阅读故事材料
小含忘了把作业本带到学校,组长答应帮忙打个“掩护”,却没有履行自已的承诺。老师看到未交作业同学的名单很生气。小含向老师保证她的作业已经完成,但老师一定要看到作业本才相信。小含想回家拿作业本,老师说:“这样会耽误你上课,还是请你的家长送过来吧。”小含的妈妈正在外地出差,她打电话给爸爸,但爸爸正在采访途中,无法赶过来。小含感到很困惑:“谁对我负贵?”
2.要求学生以小含为例,分析材料中其他人的行为,如组长、老师、小含的父母,探讨他们各自的责任、责任的来源等。
3.讨论组长怎么办。
[学生]略
[老师]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如果对自己不负责,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不要将责任推给别人,否则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评价指导
这一活动可以使我们认识到责任的种种表现。
活动五:反思自己承担的责任
活动目的:使学生明确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责任的过程、逃避责任,自己就无法真正长大。
活动过程:
请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列举自己在生活中自己承担的责任,以及本该自己承担而没有承担的责任。
[学生]略
[老师]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在我们的人生之旅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活动六:他人对我负责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对他人尽责的责任感;感受职业责任感的重要性,初步树立职业责任意识,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过程:
1.学生自己举例对自己生活产生影响的、由他人承担的责任。
[学生]略
[老师]当你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他们有些离你很近,有些离你很远;有些你很熟悉,有些你甚至永远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在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你能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吗?
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对他人负贵,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