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生字词,初步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
2、初步感知诗歌中的意象特征,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体会诗中蕴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3、能有感情地诵读、准确地背诵全诗,品味语感。 过程与方法 :
1、以诵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由此进入情境,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2、抓住关键语句,发挥想象,细心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意象的含义。
3、边读、边想,讨论提问,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分析诗歌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 把握诗中富有特征的意象。
教学难点
1. 朦胧诗的特点。
2. 诗中“我”的形象。
3. 诗中对祖国的感情抒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殷秀梅的《祖国,我永远热爱您》。(目的:将同学们带入意境)。师问:这两段歌词分别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怎样的感情?生答:表达了对祖国的奉献和热爱。师问:这首歌词在表达感情时特点是什么?生答:语言直白,非常明确地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将要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也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却与此有些不同,大家可以把它与上面的歌词进行比较。(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了解“朦胧诗”及作者
1、朦胧诗: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采用虚写手法,追求象征和意象化,使人读起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他们的一些诗句我们是耳熟能详,比如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了解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
《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本诗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心中压抑的激情化作了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朗诵诗歌,感悟情感。
1、朗读诗歌,与作者达成感情的共鸣。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抒情的载体,而诵读则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最佳方式。作者抒发了何种感情,是通过何种方式抒情的,她的痛苦从何而来,她的希冀存于何方,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诵读加以体会。
(1)教师范读(配乐)
(解说:先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初感诗的美味,为进一步学习欣赏奠定基础。)
(2)学生自由诵读,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表达的感情。
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ǎ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四、赏析诗歌,深情朗诵。
1、老师以第一节为例,指导同学赏析诗句,余下几节师生共同完成,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独特的意蕴,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写出了怎样的祖国?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应用什么样的语调读?)
第一节,作者运用一系列的意象,并通过意象的叠加,向读者呈现出诗人心目中的祖国的形象,这是诗人真实的感受,也是诗歌人本主义特色的表现。“破旧的老水车”与“疲惫的歌”显示出祖国的落后与疲惫;“熏黑的矿灯”与“蜗行摸索”显示出
祖国前进步伐的艰辛与缓慢;“干瘪的稻穗”与“失修的路基”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则显示出祖国在痛苦中奋力抗争、顽强不屈的形象。最末一句的“──”表示语意转折,由前面对祖国形象的描绘,转而直接表达对祖国现实状况的深深的理解和真挚的热爱之情,知之深,则爱之切。该节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祖国啊!”一语显得深沉而凝重。。
第二节,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我”与祖国开始交融,祖国贫穷,我是悲哀,我是她痛苦的希望,这种希望正如“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却如此渺茫,那就是对祖国富饶、荣光与自由的殷切期盼!最末一句“祖国啊!”表达了诗人哀怨般的深情。
第三节,同样运用一系列的意象,“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意象叠加,充分表达出诗人在新时代来临之际的希望与欢欣。但是,细细品味,这些意象无不深深地打上“文革”的时代烙印,表现出这一代青年人内心独特的感受,“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古莲的胚芽”也是经历风霜雪雨的寒冻,就连笑涡都是“挂着眼泪”的。这样就使得这首诗在体现舒婷个人特色的基础上又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最末的“祖国啊!”表达出诗人的欢欣与对未来的憧憬,至此,全诗的感情基调由先前的低沉凝重进而变得高亢激越起来。
第四节,在前三节的基础上,“我”与“我”的祖国再次融合,“我”和祖国已经是唇齿相依,不能分割:“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是你喂养了“我”。这个曾经迷惘的“我”,经过深思,经过感情的洗礼,已经沸腾起来,“我”愿为我的祖国奉献一切,用“我”的血肉之躯去换取祖国的富饶、荣光与自由!“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与“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这几个简短句式构成排比,增加了语言气势,加快了诗歌的节奏,它们与最末一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使感情激流达到极点,成为全诗的最强音。正是对祖国的这种执著的爱和奉献精神,使得这首诗与《致橡树》《一代人的呼声》等成为舒婷朦胧诗作的“高音区”
2、问题探究:“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提示:我不仅指自己,还指在当时和祖国同经磨难的一代人。我与祖国唇齿相依、血脉相连、不可分割。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十年浩劫中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她在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的同时,更具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
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献身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 更亮。最后,老师提议,让我们再次发出我们心底最深情的呼唤吧—— (全班一起大声朗读本诗)
六、课堂练习
我们欣赏了当代女诗人舒婷的朦胧诗代表作之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中通过许多意象来表情达意,我们就练习一下这种写法。下面就以“我是你——”的句式仿写一组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可以交流,可以合作,把它写出来,每人仿写一句话。
教师指导引路,如:我是你发梢上的蝴蝶结,时时刻刻展示你的风姿。学生完成后交流。
板书设计
内容 感情 语调
第一小节 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舒缓、低沉 第二小节 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 舒缓 第三小节 新生、希望的祖国 希望、欣喜 高昂 第四小节 献身,养育的祖国 深情、热烈 高亢激昂
教学反思:
本诗是一首朦胧诗,也是一首深情的爱国诗歌。诗人舒婷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中,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全诗四节,共有四个意象群,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诗歌先抑后扬,呈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读来使人荡气回肠。为此,在教学本文的时候,我尝试使用了以朗读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为辅的教学设计。并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朗读。学生用心去读,反复去读,用心去感受。教师有效地范读引导,方法点拨。不仅让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而且读时要揣摩诗句意思,体会诗的内在旋律,进入文章情境。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思维,领会诗人移注在形象上的主观情感,体会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然后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探究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从而理解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三、这节课最大的成功就是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在读、在品、在悟、在提高。不仅把握了朗读的技巧,提高了朗读水平和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都能当堂成诵。
四、课堂练习有效地进行了拓展,学生的续写和仿写更是出乎意料的成功。真可谓综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真正的感受到:教师的示范引导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入情入境的学习,才会收获多多,才会真正的高效。我感到,在这堂课中,教师真正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教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的知识的殿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拨学习的方法,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疑难,自悟反思,领悟方法,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课堂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中的首席。但缺点不足也是在所难免,由于太注重读的指导,致使课堂计划的意象指导及仿写训练没能更充分的落实,课堂调控能力还需加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生字词,初步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
2、初步感知诗歌中的意象特征,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体会诗中蕴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3、能有感情地诵读、准确地背诵全诗,品味语感。 过程与方法 :
1、以诵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由此进入情境,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2、抓住关键语句,发挥想象,细心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意象的含义。
3、边读、边想,讨论提问,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分析诗歌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 把握诗中富有特征的意象。
教学难点
1. 朦胧诗的特点。
2. 诗中“我”的形象。
3. 诗中对祖国的感情抒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殷秀梅的《祖国,我永远热爱您》。(目的:将同学们带入意境)。师问:这两段歌词分别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怎样的感情?生答:表达了对祖国的奉献和热爱。师问:这首歌词在表达感情时特点是什么?生答:语言直白,非常明确地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将要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也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却与此有些不同,大家可以把它与上面的歌词进行比较。(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了解“朦胧诗”及作者
1、朦胧诗: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采用虚写手法,追求象征和意象化,使人读起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他们的一些诗句我们是耳熟能详,比如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了解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
《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本诗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心中压抑的激情化作了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朗诵诗歌,感悟情感。
1、朗读诗歌,与作者达成感情的共鸣。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抒情的载体,而诵读则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最佳方式。作者抒发了何种感情,是通过何种方式抒情的,她的痛苦从何而来,她的希冀存于何方,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诵读加以体会。
(1)教师范读(配乐)
(解说:先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初感诗的美味,为进一步学习欣赏奠定基础。)
(2)学生自由诵读,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表达的感情。
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ǎ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四、赏析诗歌,深情朗诵。
1、老师以第一节为例,指导同学赏析诗句,余下几节师生共同完成,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独特的意蕴,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写出了怎样的祖国?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应用什么样的语调读?)
第一节,作者运用一系列的意象,并通过意象的叠加,向读者呈现出诗人心目中的祖国的形象,这是诗人真实的感受,也是诗歌人本主义特色的表现。“破旧的老水车”与“疲惫的歌”显示出祖国的落后与疲惫;“熏黑的矿灯”与“蜗行摸索”显示出
祖国前进步伐的艰辛与缓慢;“干瘪的稻穗”与“失修的路基”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则显示出祖国在痛苦中奋力抗争、顽强不屈的形象。最末一句的“──”表示语意转折,由前面对祖国形象的描绘,转而直接表达对祖国现实状况的深深的理解和真挚的热爱之情,知之深,则爱之切。该节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祖国啊!”一语显得深沉而凝重。。
第二节,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我”与祖国开始交融,祖国贫穷,我是悲哀,我是她痛苦的希望,这种希望正如“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却如此渺茫,那就是对祖国富饶、荣光与自由的殷切期盼!最末一句“祖国啊!”表达了诗人哀怨般的深情。
第三节,同样运用一系列的意象,“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意象叠加,充分表达出诗人在新时代来临之际的希望与欢欣。但是,细细品味,这些意象无不深深地打上“文革”的时代烙印,表现出这一代青年人内心独特的感受,“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古莲的胚芽”也是经历风霜雪雨的寒冻,就连笑涡都是“挂着眼泪”的。这样就使得这首诗在体现舒婷个人特色的基础上又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最末的“祖国啊!”表达出诗人的欢欣与对未来的憧憬,至此,全诗的感情基调由先前的低沉凝重进而变得高亢激越起来。
第四节,在前三节的基础上,“我”与“我”的祖国再次融合,“我”和祖国已经是唇齿相依,不能分割:“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是你喂养了“我”。这个曾经迷惘的“我”,经过深思,经过感情的洗礼,已经沸腾起来,“我”愿为我的祖国奉献一切,用“我”的血肉之躯去换取祖国的富饶、荣光与自由!“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与“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这几个简短句式构成排比,增加了语言气势,加快了诗歌的节奏,它们与最末一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使感情激流达到极点,成为全诗的最强音。正是对祖国的这种执著的爱和奉献精神,使得这首诗与《致橡树》《一代人的呼声》等成为舒婷朦胧诗作的“高音区”
2、问题探究:“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提示:我不仅指自己,还指在当时和祖国同经磨难的一代人。我与祖国唇齿相依、血脉相连、不可分割。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十年浩劫中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她在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的同时,更具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
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献身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 更亮。最后,老师提议,让我们再次发出我们心底最深情的呼唤吧—— (全班一起大声朗读本诗)
六、课堂练习
我们欣赏了当代女诗人舒婷的朦胧诗代表作之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中通过许多意象来表情达意,我们就练习一下这种写法。下面就以“我是你——”的句式仿写一组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可以交流,可以合作,把它写出来,每人仿写一句话。
教师指导引路,如:我是你发梢上的蝴蝶结,时时刻刻展示你的风姿。学生完成后交流。
板书设计
内容 感情 语调
第一小节 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舒缓、低沉 第二小节 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 舒缓 第三小节 新生、希望的祖国 希望、欣喜 高昂 第四小节 献身,养育的祖国 深情、热烈 高亢激昂
教学反思:
本诗是一首朦胧诗,也是一首深情的爱国诗歌。诗人舒婷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中,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全诗四节,共有四个意象群,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诗歌先抑后扬,呈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读来使人荡气回肠。为此,在教学本文的时候,我尝试使用了以朗读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为辅的教学设计。并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朗读。学生用心去读,反复去读,用心去感受。教师有效地范读引导,方法点拨。不仅让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而且读时要揣摩诗句意思,体会诗的内在旋律,进入文章情境。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思维,领会诗人移注在形象上的主观情感,体会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然后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探究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从而理解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三、这节课最大的成功就是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在读、在品、在悟、在提高。不仅把握了朗读的技巧,提高了朗读水平和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都能当堂成诵。
四、课堂练习有效地进行了拓展,学生的续写和仿写更是出乎意料的成功。真可谓综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真正的感受到:教师的示范引导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入情入境的学习,才会收获多多,才会真正的高效。我感到,在这堂课中,教师真正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教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的知识的殿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拨学习的方法,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疑难,自悟反思,领悟方法,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课堂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中的首席。但缺点不足也是在所难免,由于太注重读的指导,致使课堂计划的意象指导及仿写训练没能更充分的落实,课堂调控能力还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