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趋利避害

第三单元科技改变生活

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科技改变生活》 第三课《锋利的双刃剑》

作者: 戴彩虹 单位:枣庄市台儿庄区林桥小学

电话:[1**********]

本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及尊敬科学家的情感。

3.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能力目标

4.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分析复杂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

6.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了解世界科技的发展。

3.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4.知道科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5.知道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3. 锋利的双刃剑

【活动目标】:

1.知道科学技术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树立科技为人类造福的信念,趋利避害。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辨证地看待事物。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 辩 论会 学习一些辩 论 技 巧。

第一主题:科技的双刃活动

【目标】:

1.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含义,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2.初步了解什么是科学的道德观,懂得科学技术必须为人类造福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19

3.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辩证的看待事物。

4.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重点】:

1. 让学生明白人类在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欢欣鼓舞时,也付出了沉重的

代价。

2. 明白现实生活中如何趋利避害,使高科技最大限度的为人类服务。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克隆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利益。

2.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科技双刃的事例。

【活动一】:交流资料,初步感知。

1.学生讲述克隆羊多利的故事。

2.分小组交流搜集的其他一些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播放《什么是克隆》。

【活动二】:感受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1.谈一谈克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说说自己的见解。

3.教师启发:同学们,你希望克隆什么东西?为什么?

4.播 放 《人 体 器 官 是怎 样 克 隆出 来 的 》、资 料 《 克 隆 的 益 处》 等, 让 学 生 感受 科 技 给人们所带来的益处.

【活动三】:了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坏处。

师:科技进步不停的推动我们的生活质量向高层次迈进,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科学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扮演着另一个角色。大家说说看,它还在扮演什么角色?

1.小组内交流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害处。

2.播放关于美国一名医生决定开始克隆人试验的新闻。

3.学生谈自己的见解——应该如何看待科学技术?

【活动四】:拓展延伸.

1.教师展示图片《白色垃圾》、《废气排放》、《原油泄漏》等。

2.学生谈感受。

3.教师总结。

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在严重的破坏环境,危害人们的生命。它仿佛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可用来开山劈路又可伤及人类自己。我们必须正确的使用它,才能使其趋利避害,为我所用。

4. 教师引导:

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丰富的资料,通过刚才的交流,那你认为核能的开发是利大于弊,还是避大于利?

5.学生举手表决。

【活动五】:科技辩论会

1. 阐明观点,据理力争。.根据学生的观点,分成正反两组,准备辩论。

2.进行辩论。

(课件出示辩论注意事项):

(1)确定自己的论点。

(2)围绕自己的论点,收集丰富的有说服力的资料,作为辩论时的论据。

(3)在辩论中,要注意听,做到攻守兼备;语 言 要 简 练 、准 确、清 晰。

(4)辩 论 时,只 能 针 对 对 方的 观 点 和 理 由 进 行 攻 击 ,要 注 意 文 明 礼貌,不能进行人身攻击。

3.教师补充资料《原子弹与核电站》。

核电站的反应堆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它的潜在危险是强放射裂变产物的泄漏,造成对周围成的。通过引爆系统把裂变物质压紧在一起,达到超临界体积,于是瞬时形成剧烈的不受控制的链式裂变反应,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核能,产生了核爆炸。而反应堆的结构和特与原子弹完全不同,反应堆大都采用低浓度裂变物质作燃料,而且这些燃料都分散布置在反应堆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将燃料压紧在一起而发生核爆炸。而且,反应堆有各种安全控段,以实现受控的链式裂变反应。

4.教师启发引导:通过辩论你明白了什么道.学生自由交流。

【活动六】:深入思考,趋利避害。

1.教师总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深刻认识到,核武器的爆炸的威力和辐射造成的污染能够毁灭全人类,但核能的正确开发与利用,同 样 能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福音。这 些新 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汽车的利与弊、网络的利与弊、器官移植:求生与伦理、化肥和农药的利与弊.

3.教师质疑:同学们列举的这些新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害,我们应怎样趋利避害让科学技术更好的造福人类呢?

4.学生自由发言,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1)小组长把解决的办法整理在一起。

(2)班长把各小组的办法装订成册。

5.课堂总结教师总结:同学们,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善恶的,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滥用科学技术。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它,就能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

【教学反思】:

利用学生的资料说明克隆给人们带来了忧虑,产生了负面影响。借机让学生发表“我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然后通过列举炸药与方便袋的利弊,为学生提供范例借鉴。还设计了“我的记录”来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趋利避害”是“锋利的双刃剑”的第二个主题活动,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明辨事物的利弊,让科学技术趋利避害,为民造福。采用科技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确定感兴趣的辩题进行辩论。如:汽车的利与弊、网络的利与弊、器官移植:求生与伦理、化肥和农药的利与弊等,可将学生分成两组,抽签决定正反两方,并民主选出各自的主辩,展开辩论。

最后,师生归纳达成共识:科学技术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利用科技成果,趋利避害,让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第三单元科技改变生活

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科技改变生活》 第三课《锋利的双刃剑》

作者: 戴彩虹 单位:枣庄市台儿庄区林桥小学

电话:[1**********]

本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及尊敬科学家的情感。

3.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能力目标

4.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分析复杂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

6.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了解世界科技的发展。

3.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4.知道科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5.知道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3. 锋利的双刃剑

【活动目标】:

1.知道科学技术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树立科技为人类造福的信念,趋利避害。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辨证地看待事物。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 辩 论会 学习一些辩 论 技 巧。

第一主题:科技的双刃活动

【目标】:

1.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含义,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2.初步了解什么是科学的道德观,懂得科学技术必须为人类造福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19

3.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辩证的看待事物。

4.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重点】:

1. 让学生明白人类在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欢欣鼓舞时,也付出了沉重的

代价。

2. 明白现实生活中如何趋利避害,使高科技最大限度的为人类服务。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克隆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利益。

2.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科技双刃的事例。

【活动一】:交流资料,初步感知。

1.学生讲述克隆羊多利的故事。

2.分小组交流搜集的其他一些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播放《什么是克隆》。

【活动二】:感受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1.谈一谈克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说说自己的见解。

3.教师启发:同学们,你希望克隆什么东西?为什么?

4.播 放 《人 体 器 官 是怎 样 克 隆出 来 的 》、资 料 《 克 隆 的 益 处》 等, 让 学 生 感受 科 技 给人们所带来的益处.

【活动三】:了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坏处。

师:科技进步不停的推动我们的生活质量向高层次迈进,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科学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扮演着另一个角色。大家说说看,它还在扮演什么角色?

1.小组内交流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害处。

2.播放关于美国一名医生决定开始克隆人试验的新闻。

3.学生谈自己的见解——应该如何看待科学技术?

【活动四】:拓展延伸.

1.教师展示图片《白色垃圾》、《废气排放》、《原油泄漏》等。

2.学生谈感受。

3.教师总结。

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在严重的破坏环境,危害人们的生命。它仿佛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可用来开山劈路又可伤及人类自己。我们必须正确的使用它,才能使其趋利避害,为我所用。

4. 教师引导:

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丰富的资料,通过刚才的交流,那你认为核能的开发是利大于弊,还是避大于利?

5.学生举手表决。

【活动五】:科技辩论会

1. 阐明观点,据理力争。.根据学生的观点,分成正反两组,准备辩论。

2.进行辩论。

(课件出示辩论注意事项):

(1)确定自己的论点。

(2)围绕自己的论点,收集丰富的有说服力的资料,作为辩论时的论据。

(3)在辩论中,要注意听,做到攻守兼备;语 言 要 简 练 、准 确、清 晰。

(4)辩 论 时,只 能 针 对 对 方的 观 点 和 理 由 进 行 攻 击 ,要 注 意 文 明 礼貌,不能进行人身攻击。

3.教师补充资料《原子弹与核电站》。

核电站的反应堆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它的潜在危险是强放射裂变产物的泄漏,造成对周围成的。通过引爆系统把裂变物质压紧在一起,达到超临界体积,于是瞬时形成剧烈的不受控制的链式裂变反应,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核能,产生了核爆炸。而反应堆的结构和特与原子弹完全不同,反应堆大都采用低浓度裂变物质作燃料,而且这些燃料都分散布置在反应堆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将燃料压紧在一起而发生核爆炸。而且,反应堆有各种安全控段,以实现受控的链式裂变反应。

4.教师启发引导:通过辩论你明白了什么道.学生自由交流。

【活动六】:深入思考,趋利避害。

1.教师总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深刻认识到,核武器的爆炸的威力和辐射造成的污染能够毁灭全人类,但核能的正确开发与利用,同 样 能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福音。这 些新 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汽车的利与弊、网络的利与弊、器官移植:求生与伦理、化肥和农药的利与弊.

3.教师质疑:同学们列举的这些新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害,我们应怎样趋利避害让科学技术更好的造福人类呢?

4.学生自由发言,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1)小组长把解决的办法整理在一起。

(2)班长把各小组的办法装订成册。

5.课堂总结教师总结:同学们,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善恶的,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滥用科学技术。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它,就能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

【教学反思】:

利用学生的资料说明克隆给人们带来了忧虑,产生了负面影响。借机让学生发表“我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然后通过列举炸药与方便袋的利弊,为学生提供范例借鉴。还设计了“我的记录”来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趋利避害”是“锋利的双刃剑”的第二个主题活动,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明辨事物的利弊,让科学技术趋利避害,为民造福。采用科技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确定感兴趣的辩题进行辩论。如:汽车的利与弊、网络的利与弊、器官移植:求生与伦理、化肥和农药的利与弊等,可将学生分成两组,抽签决定正反两方,并民主选出各自的主辩,展开辩论。

最后,师生归纳达成共识:科学技术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利用科技成果,趋利避害,让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相关文章

  • 初中生防诈骗安全教案
  • 初中生防诈骗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2.在生活中,提高警惕,能够趋利避害: 3.当危险来临时,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4.让学生在懂得自我保护,安全成长.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教师出示有过针对初中生诈骗的案例, ...查看


  • 2016年安全教育第一课教案
  • 泉塘中学2016年上学期安全教育 第一课(教案) 教案编写:唐海 主讲人:班主任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常见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培养学生面对灾害和突 ...查看


  • 二年级安全教育第一课教案
  • 二年级安全教育第一课教案 校园安全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 ...查看


  • 四2班(校园安全)教案
  • 校园安全我牢记(教案) 赵幼旺 教育目标: 1. 了解校园安全的十点要求. 2. 校内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3. 校园内集体活动安全知识. 4. 校园内其他活动安全知识. 教育过程: 一.校园十要求.(具体案例+学生讨论+行规检查) 1.在 ...查看


  •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主题班会教案 2
  • 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quo ...查看


  • 教案整理 地球的自传及其地理意义(2)
  •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1学时 ◆课程标准: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查看


  •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案1
  •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 学会正确描述天气,理解天气的重要特点,能够准确判断对天气和气候的描述. 2. 大致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初步学会判读简单的卫星云图,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 3. ...查看


  • 安全守护生命教案
  • 安全守护生命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 ...查看


  • 初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临泽三中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中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九年级3班 宋军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