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4、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时安排1个课时

导入:在电影和电视中,我们经常看到又大臣向皇帝进谏的场面,那么大臣为什么要向国君进谏呢?他又是怎样进谏的呢?我们的课本中就有一篇关于进谏的文章,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一、解题

1、注意这个“讽”字,不要把它理解为讽刺的“讽”。

2、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这个句式就是-----兼语句式。“齐王”既是“讽”的宾语,又是纳谏的主语,一个词兼有两种作用。

二、提供有关《战国策》的资料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它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三、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通过看上面的资料,我想大家对课文的背景和内容都有了 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把课文读一遍,使大家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昳(y)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o)于齐 间(jin)进

四、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些图片和文字把课文的故事情节理一下:

首先是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看完图片之后,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

问:通过这三问三答,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答:其实通过前面邹忌和妻、妾、客对话的三张图片我们已经可以找到答案了, 由衷赞叹有点勉强比较客气

问: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听到大家都一致地赞美,那么邹忌的反应怎么样呢,我们接下来作一个对比,再看后面的图片,看邹忌见到了徐公之后的情况,见到了徐公之后发现自己没徐公长得漂亮,而妻、妾、客对自己极力夸赞,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为什么会这样呢?邹忌通过自己的思考(图片展示),得出了三个结论(图片展示)。

由此可见:

并未盲目自信(自我否定)

积极思考探索(勤于思考)

我们再看,邹忌下一步的做法:他马上就联想到了自己的国君齐威王,于是入朝见威王,把自己的事情向威王说了,并且作了三个比较,(按照步骤图片展示)从而得出了一个连齐威王都感到吃惊的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图片展示)

问:齐王的态度是什么?从课文中的哪个字可以体现齐王的第一反应?

我们找一个字概括------“善”字。(图片展示)

纳谏了之后根据齐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根据下面人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的方式(面刺;书谏;谤讥)实施“三赏”。(图片展示)

最后的哪一句话,证明了齐王实施的这套措施是行之有效的。(齐读“”)

怎么理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也有自己的特点,这里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种“三叠排比法”,对于这种方法,大家要了解。

四、人物形象分析

问:通过我们对故事结构的梳理,我们知道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邹忌和齐威王两个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分析邹忌和齐威王这个人物形象呢?我提供两段资料以供同学们参考(图片展示)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邹忌是一个勤于思考、敢于进谏,更善于进谏的谋臣形象。

齐威王是一个愿意虚心纳谏并且治国有方的贤明君主的形象。

五、人物比较,活学活用

问:“邹忌和齐威王一个敢于进谏,一个愿意虚心纳谏,齐威王非常幸运地遇到了邹忌这样一位贤臣,可以说,邹忌和齐威王是一对很好的搭档。那么我国的历史上还有没有类似的搭档呢?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请举手回答)

答:有,比如唐太宗和魏征。(不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历代君王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于进谏的大臣是不行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进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历史上的魏征是以敢于直言进谏而著称的,邹忌也敢于进谏,但是相比之下,(注意节奏,启发式地询问学生)魏征直言进谏的方式容易顶撞上司,造成尴尬,而邹忌的进谏方式更容易被人接受,所以他的进谏方法比魏征的更好。这就是我们通过学习、比较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

由此,我们也可以在现实中得到一些启发,比如:在领导同志的周围,就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人物,作为领导本身,就必须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和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不被花语巧言所迷惑,才能分清“善言”和“恶语”,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作为给领导出主意、提意见的人,首先要敢于提意见(不敢提意见就叫做失职或者叫做不作为),其次要注意提意见的场合和方法,(邹忌他没有直接向齐王提出建议,而是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说给齐王听,借以讽劝齐王纳谏除蔽)。

六、学生自由时间

好了,以上的内容就是我们这节课的讲说部分,那么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来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我们需要借助更多更新的手段。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由159班的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短剧。掌声有请我们的演员!

好的、好的!通过刚才精彩的表演,可以看出同学们演得非常投入,而且演得非常到位——因为我发现下面的很多观众都已经跟着你们入戏了。我想这也恰好可以证明同学们对剧本是真正地理解了,当然我们的剧本就是我们的课本了,同学们理解了,那么这节课的目的也就

达到了。好了,我们本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再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4、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时安排1个课时

导入:在电影和电视中,我们经常看到又大臣向皇帝进谏的场面,那么大臣为什么要向国君进谏呢?他又是怎样进谏的呢?我们的课本中就有一篇关于进谏的文章,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一、解题

1、注意这个“讽”字,不要把它理解为讽刺的“讽”。

2、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这个句式就是-----兼语句式。“齐王”既是“讽”的宾语,又是纳谏的主语,一个词兼有两种作用。

二、提供有关《战国策》的资料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它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三、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通过看上面的资料,我想大家对课文的背景和内容都有了 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把课文读一遍,使大家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昳(y)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o)于齐 间(jin)进

四、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些图片和文字把课文的故事情节理一下:

首先是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看完图片之后,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

问:通过这三问三答,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答:其实通过前面邹忌和妻、妾、客对话的三张图片我们已经可以找到答案了, 由衷赞叹有点勉强比较客气

问: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听到大家都一致地赞美,那么邹忌的反应怎么样呢,我们接下来作一个对比,再看后面的图片,看邹忌见到了徐公之后的情况,见到了徐公之后发现自己没徐公长得漂亮,而妻、妾、客对自己极力夸赞,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为什么会这样呢?邹忌通过自己的思考(图片展示),得出了三个结论(图片展示)。

由此可见:

并未盲目自信(自我否定)

积极思考探索(勤于思考)

我们再看,邹忌下一步的做法:他马上就联想到了自己的国君齐威王,于是入朝见威王,把自己的事情向威王说了,并且作了三个比较,(按照步骤图片展示)从而得出了一个连齐威王都感到吃惊的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图片展示)

问:齐王的态度是什么?从课文中的哪个字可以体现齐王的第一反应?

我们找一个字概括------“善”字。(图片展示)

纳谏了之后根据齐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根据下面人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的方式(面刺;书谏;谤讥)实施“三赏”。(图片展示)

最后的哪一句话,证明了齐王实施的这套措施是行之有效的。(齐读“”)

怎么理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也有自己的特点,这里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种“三叠排比法”,对于这种方法,大家要了解。

四、人物形象分析

问:通过我们对故事结构的梳理,我们知道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邹忌和齐威王两个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分析邹忌和齐威王这个人物形象呢?我提供两段资料以供同学们参考(图片展示)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邹忌是一个勤于思考、敢于进谏,更善于进谏的谋臣形象。

齐威王是一个愿意虚心纳谏并且治国有方的贤明君主的形象。

五、人物比较,活学活用

问:“邹忌和齐威王一个敢于进谏,一个愿意虚心纳谏,齐威王非常幸运地遇到了邹忌这样一位贤臣,可以说,邹忌和齐威王是一对很好的搭档。那么我国的历史上还有没有类似的搭档呢?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请举手回答)

答:有,比如唐太宗和魏征。(不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历代君王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于进谏的大臣是不行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进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历史上的魏征是以敢于直言进谏而著称的,邹忌也敢于进谏,但是相比之下,(注意节奏,启发式地询问学生)魏征直言进谏的方式容易顶撞上司,造成尴尬,而邹忌的进谏方式更容易被人接受,所以他的进谏方法比魏征的更好。这就是我们通过学习、比较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

由此,我们也可以在现实中得到一些启发,比如:在领导同志的周围,就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人物,作为领导本身,就必须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和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不被花语巧言所迷惑,才能分清“善言”和“恶语”,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作为给领导出主意、提意见的人,首先要敢于提意见(不敢提意见就叫做失职或者叫做不作为),其次要注意提意见的场合和方法,(邹忌他没有直接向齐王提出建议,而是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说给齐王听,借以讽劝齐王纳谏除蔽)。

六、学生自由时间

好了,以上的内容就是我们这节课的讲说部分,那么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来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我们需要借助更多更新的手段。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由159班的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短剧。掌声有请我们的演员!

好的、好的!通过刚才精彩的表演,可以看出同学们演得非常投入,而且演得非常到位——因为我发现下面的很多观众都已经跟着你们入戏了。我想这也恰好可以证明同学们对剧本是真正地理解了,当然我们的剧本就是我们的课本了,同学们理解了,那么这节课的目的也就

达到了。好了,我们本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再见。


相关文章

  • 皱忌讽齐王纳谏(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4.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 ...查看


  • 邹忘讽齐王纳谏..
  • 一.教学目的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作归纳,如"朝孰.诚.方.善.间"等. 2.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4.了解< ...查看


  • 邹忌讽齐王纳谏(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3. 学习齐威王虚心听取意见与邹忌善于思考.敢于进谏的可贵品质.4.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 ...查看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2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 ...查看


  • 邹忌讽齐王纳谏习题精选
  • 习题精选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 ...查看


  • 邹忌精细阅读
  •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文章内容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 ...查看


  •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帮助学生体味邹忌讽齐王的语言艺术. 1.<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 ...查看


  • 战国策名著导读
  • <战国策>名著阅读 题解:西汉末年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不是一人所作,刘只是校订者和编订者.因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命名为<战国策>,又称<国策& ...查看


  •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知识梳理
  •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知识梳理 词性 朝 私 zhāo 早晨(名词) 私人,自己(代词) cháo 朝廷(名词) 私 私下,偷偷的(形容词) cháo 朝见(动词) 偏爱(动词) 修 方 身长,长(形容词) 古义是两个词:土地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