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行为支持学习反思

积极行为支持学习反思

运用积极行为支持改善随班就读儿童行为问题

摘要 特校教学是我国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特校学生的问题行为一直是妨碍我国特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问题。积极行为支持是使用教育和系统改变的方法 ,提高生活质量和最小化问题行为的应用科学。它的应用范围包括个人、班级和学校范围的积极行为支持。

关键词 随班就读 问题行为 积极行为支持

特殊儿童在特校学习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到今天所采取的一种主体形式 ,这种形式也顺应了国际上融合教育的潮流。有研究者认为我国的随班就读在形式上与国外的回归主流有相似之处 ,而在出发点 ,安置措施上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广义的全纳教育角度出发 ,所有将特殊儿童的部分或全部学习时间置于普通学校的做法都可以称之为全纳教育。因此我国的随班就读应该属于全纳教育范畴。10多年来 ,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 ,突出反映在随班就读的质量不高 ,低质量的教育造成辍学率的增高。根据韦小满等,刘春玲等对普小教师关于随班就读态度调查 ,钱丽霞等对我国随班就读发展现状评价的问卷调查报告 ,华国栋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教育理念的落后 ,随班就读的师资质量没有保证 ,随班就读的支持系统不完善 ,随班就读学生的行为问题等等。我国的研究者研究发现随班就读学生的问题行

为发生率居高不下 ,某些问题行为甚至占到了被调查学生的一半

[8 ]。因此随班就读学生的行为问题一直是困扰随班就读教师和妨碍我国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参考国外全纳教育的发展现状 ,积极行为支持在全纳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积极行为支持自从出现之日起 ,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 ,以至于在1997年它与功能评估一起被列入残疾人教育法的重要修订内容) 。我们可以借他山之石 以积极行为支持为切入点 ,切实帮助随班就读教师提高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的能力 ,同时帮助随班就读儿童改善自身的问题行为 ,从而提高我国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 ,加快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发展。 1 积极行为支持

积极行为支持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强调以积极的、指导性的方法来代替对特殊儿童严重行为问题的惩罚 ,它非常适合于帮助特殊儿童来调节他们的行为以适应正常的教育环境 ,从而使他们的感情和智力得以成长。积极行为支持使用教育的方法扩展个体的行为技能和采用系统改变的方法重建个体的生活环境。其首要目的在于帮助个体改变他的生活方式 ,以及给予所有与个体相关的人(如教师、父母、朋友和他们自己)以享受高质量生活的机会。还有同样重要的目的是帮助个体以社会可接受的行为方式(积极行为)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而使问题行为(又称挑战性行为:指伤害了他人、本人 ,干扰了他人或本人的学习和社会关系的行为。 )失效 ,以这样的方式来部分或完全的减少问题行为[10 ]。积极行为支持包括所有能够增加个体在学习、工作、社会、娱乐、社区与家庭环境中成功的可能性和满

意度的技能 ,如使用教育的方法去教授、加强与扩大积极行为 ,也包括使用系统改变的方法去增加积极行为出现的几率。积极行为支持与功能评估密不可分 ,该理论认为每一个行为都有其功能。大体上有三类:正强化(通过行为得到了个体想要的事物) ;负强化(通过行为避免了个体厌恶的事务) ;感觉刺激与调整(通过行为提高或降低感觉刺激 ,使感觉输入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或者产生感觉输入)。积极行为与问题行为都可以实现上述三种功能 ,干预者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观察、评估、干预来使个体以积极行为代替问题行为实现相同的功能。功能评估的目的在于确定影响行为的因素 ,明确环境因素与行为后果的关系 ,从而减少问题行为 ,增加积极行为。

2 积极行为支持的实施过程

2. 1 明确干预要达成的目标积极行为支持是一种为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提供支持的方法 ,因此干预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明确需要干预的问题行为是什么 ,还应该明确的是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这其中会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所处系统是否有问题 ,如有问题干预的目标中应该还有对其所处系统的改变。

2. 2 确定合作者

积极行为支持由一个团队来领导 ,该团队由所有与目标学生所处环境、干预计划或学校制度有关的 ,或对评估过程由重要影响的个体组成。在教育领域 ,这个团队通常包括学生、教师、父母、管理人员和有关的支持人员(例如:特殊教育教师 ,咨询师及评估方面的专家) 、以及其他的与目标学生和干预计划必不可少的人。团队成员应

该了解目标学生和行为发生的环境 ,应有控制和支配所需资源的权力。积极行为支持团队应该能够诚恳地、开放地进行交流 ,团结一致地解决问题 ,在协商的基础之上做出决定 ,并且应能够坚持不懈地处理问题和对干预计划进行支持。

2. 3 明确与行为有关的因素

积极行为支持认为有效的行为支持是建立在对所有与学生有关的因素理解的基础之上 ,这种理解常常会通过行为功能评估的一系列过程获得。这就是说要想有效地进行干预 ,我们必须准确地确认什么是变量、环境、引发学生行为的前奏事件 ,确定这些因素可以使干预者在了解学生行为功能和内容的基础之上选择干预措施 ,这样的干预措施才有可能产生好的效果。积极行为支持采用一系列的信息收集方法:环境因素(问题行为发生时的所处环境和问题行为不发生时有关的环境) ,事件因素(包括刚刚发生的前奏事件和稍远的环境事件) ,行为的后果(通过行为的三种功能得到的后果 ,也应包括意外的后果) 。积极行为支持团队可以使用现有的记录获得这些信息 ,但是重点信息是与行为有关的信息。最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对教师、父母或其余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或访谈;观察学生一天之中的活动。数据应该通过多方面、多种途径去收集 ,以保障信息的客观和准确。而且信息的收集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不断反馈 ,不断修正的过程。

2. 4 选择和实施积极行为支持策略

积极行为支持策略是以功能评估的 ABC评估过程为基础的。A 代

表前奏事件(指与问题行为的发生直接相关的事件) ,B 代表学生的行为(与前奏事件有关的行为) ,C 代表行为的后果(是正强化、负强化还是感觉刺激与调整) 。积极性为支持认为建立在对前奏事件、行为和行为结果关系评估基础之上的ABC策略是最有可能产生有效的结果的策略。干预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 ,包括多方面的策略:改变导致问题行为的环境因素 ,以阻止问题行为的再发生或者增强诱因以刺激积极行为产生;传授以积极行为代替问题行为的技巧;对积极行为进行奖励 ,对问题行为进行惩罚 ,或者以其他形式的措施阻止问题行为的发生。积极行为支持策略通常还包括更广泛的系统改变以增进学生、教育者和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系统的改变包括全面的积极行为支持计划(对家庭成员、教师、同伴、学校领导进行支持性的培训 ,对课堂、学校的物理环境的必要改变) 。为了实施一个积极行为支持计划 ,团队成员需要制定行动计划 ,确定主要内容 ,明确培训需求;或者必要时重新分配成员、时间和所需要的资源 ,还有考虑其他的方法重建系统以增进学生积极行为的几率。

2. 5 评估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积极行为支持包含了以数据为基础的建立和评价干预措施的体系 ,这意味着有关变量的数据对干预措施有决定性作用 ,而且数据还被用来评价结果 ,以便在需要时调整干预方法。在收集数据与应用干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可以为描述行为改变提

供支持 ,而且也可以作为评价目标的达成情况时的依据。从这个角度讲客观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不仅决定了干预措施的正确与

否 ,还决定了干预的结果是否有效。可以使用各种方法 ,包括记录目标行为的频率 ,记录各个因素 ,对相关人员的满意度测量以及对系统改变所涉及的扩展项目的评估。需要注意的是当干预措施实施之后应该及时观察行为的改变情况 ,行为改变如不符合团队既定目标 ,就应该停止干预并且立即重新开始新的全面的评估 ,以制定新的干预措施。

3 积极行为支持在个体、班级和学校水平的应用

由于积极行为支持的良好的操纵性和良好的融合趋势 ,其应用群体一直在不断扩大。而且它的应用范围也从个人扩展到了群体 ,在学校中积极行为支持可以应用于三个水平以支持和融合所有学生 ,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这些不同水平的干预措施都是为了降低问题行为的发生率。个人的积极行为支持计划为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行为的方法。以班级为基础的积极行为支持系统全面提升课堂的功能 ,增加积极行为并且将问题行为减少到最少。当在全校范围内应用时 ,这种策略降低对个体支持的需求。学校范围内的积极行为支持系统为提升所有学生的积极行为建立了基础 ,为特殊学生与正常学生的融合创造了有效的支持体系。

3. 1 个人积极行为支持

对个别学生的积极行为支持为解决问题行为提供了一个解决的程序 ,以确认那些具有行为问题、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这种方法 ,教育者可以确定特殊的行为目标和技能缺陷 ,然后发展个别化的支持计划。通过使用个人积极行为支持 ,可以在普通班中尽可能保留有

行为障碍的学生 ,否则该学生可能会被送往有更多限制的教育环境中。(例如返回特殊学校 ,或者特殊班级) 。个人积极行为支持计划由学生、家庭成员 ,特殊教育教师和其他有关支持人员组成的团队制定。该团队确定所关心的问题行为和他们想要通过干预使该学生达到的更广泛的目标。在对学生需要和他们所处的环境理解的基础上 ,团队设计个别化支持策略。这策略包括对学生所处环境的调节以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 ,强调传授适当的学习和社会技巧 ,以及对训练程序的修正以提高学生的融合与成功。积极行支持团队实时监控学生的进步并且在必要时做出

修正。

3. 2 班级范围的积极行为支持

班级积极行为支持系统用来创造使学生能够正常学习和最小化问题行为的环境。班级积极行为支持是学校积极行为支持的分支部分 ,同时可以用来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干预计划。班级积极行为支持对有行为障碍的学生的融合是不可缺少的。班级积极行为支持创造性的、结构化的支持性内容 ,在有些方面有点类似于特殊教育计划。教师们的反应都应该为积极行为的出现创造最有利环境。此外 ,班级积极行为可以支持并提升同伴的积极行为 ,同时为那些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提供积极行为的榜样。班级中的积极行为支持是由教师、支持人员和教室内的服务提供者 ,还有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协调组织在一起实施的。教师建立一个适于学习和有效减少问题行为发生几率的环境。典型的有效的积极行为支持班级的特点包括:经过精心设计的物

理环境 ,清晰明了的纪律和规则 ,合适有效的指导 ,对积极行为的鼓励 ,对问题行为持续的威慑 ,传授亲社会能力 ,所有这些都使学生能在班级中有效的学习生活。班级积极行为支持中的教师使用学生行为和成绩的纪录来评估系统的效率 ,以及出现的问题 ,以便及时调整。

3. 3 学校范围内的积极行为支持

有研究指出在学校范围内实施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如果缺乏一个系统的方法 ,那么使全体师生对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全面接受是不可能完全的 ,并且会导致所有学生(残疾和无残疾) 的成绩不良[13 ]。因此学校范围内的积极行为支持就是必须的了。学校积极行为支持是建立在几个核心主题之上的 ,包括一系列的特别的步骤 ,强调系统的改变 ,以支持有效的教育方式的使用。这些核心主题是:建设整个校园的文化 ,使之成为学生学业和社会成功的沃土;强调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依赖于直接向学生传授适当的技巧 ,同时也注重对环境的系统改变以支持积极行为;使用一种三层连续的积极行为支持以有效地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积极地收集和使用数据以便评估和做出改变决定。

4 对我国随班就读的启示

积极行为支持强调以个人为中心提高个人及周围相关人员的生活质量 ,并且强调系统的改变和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联系我国随班就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发现无论父母对随班就读儿童的态度、教师与学生对随班就读儿童的接纳程度、随班就读儿童行为问题的解

决、随班就读的外部支持等等问题 ,都可以应用积极行为支持得到或多或少的解决。例如:积极行为支持对参与者的培训可以改善儿童周围的人员对其的不良态度 ,增进儿童的融合;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参与可以增加对普通教师的支持程度;对随班就读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有助于教师、同伴对其的接纳和教育实效的提高等等。究其原因在于积极行为支持的应用会增强和完善对随班就读儿童的支持 ,提高随班就读儿童与普通教育环境的融合。因此 ,可以预想积极行为支持可以在我国随班就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也需要我们更多地研究积极行为支持 ,以利于在我国的实际应用。

学习《积极行为支持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反思

如何矫正智障儿童的不良行为

王育兵

智力落后儿童的主要缺陷是表现在智能低下方面,对他们的教育很容易把着眼点放在如何发掘他们那些残存的智能上,注意教学工作,努力弥补他们智力上的各种缺陷。但是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改善他们的智力、教会他们一些知识,而放松了对他们的思想、行为的教育工作,是绝对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面对智障儿童,如果认为他们的脑袋不正常,无需思想教育,只是一味地教给他们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怎么能行呢?因此,加强对智障儿童的思想教育,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提高智障儿童的思想素质是当前每一位特教工作者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智力落后儿童由于认识活动方面的障碍,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较差,加上语言系统功能不完善,所以在他们的人格结构中较高级的成分,如道德感、信仰、世界观、理想等等往往是非常薄弱的。人们认为"教也没有用,干脆不教了"固然不可取,然而,企图通过简单的言语指导的形式来说服、教育他们,就可以确立他们的道德观念也是不可能的。由于智障儿童比起正常儿童更难适应周围环境,更难在家庭、学校或在同龄儿童中取得平等地位,为了争取自己所希望的东西,为了获得稳定的生活环境,他们不得不经常运用消极的补偿机制(如:报复、迎合奉承等)。只有在特殊

教育机制的条件下,采用积极的补偿教育的方法,在教师的正确、耐心、细致的指导下,才能使这些儿童重新获得运用积极的补偿机制的能力,去补偿自己的缺陷,发展良好的人格特征。人格中的高级结构的形成首先要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一正确途径才能逐步实现,良好行为的养成是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程。下面就结合我在培智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的实践体会来谈谈对智障儿童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矫正问题。

弱智学生由于大脑受损,因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行为。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及时地运用矫正原理,矫正弱智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端正他们的思想。行为矫正和思想教育是引导弱智生走向正常的教育轨道,成为一名自食其力劳动者的必要途径。

低年级弱智生的智商都很低,理解和接受能力很差,学生在生活上缺乏自控能力。由于自身的各种障碍,不良行为屡屡发生,如大笑怪叫、自言自语、好动、做怪异动作等。他们性格孤僻,任性固执,一切都从自己的情绪出发,从个人的兴趣出发,我行我素,不听老师的劝导。老师如果运用行为矫正的原理,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施以合理的教育,是可以控制和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的。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一旦出现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老师应对其行为进行仔细分析,做好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以改变学生的认知态度,这是矫正不良行为的前提,其次要注意运用行为强化的原理,强化他们的正确行为,时时刻刻鼓励他们多做好事,使其不良行为逐渐消退。

弱智生都比较自私,他们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家长们认为孩子可怜,所以对孩子们千依百顺。孩子从小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根本不懂得关心别人。我班里有几位学生,有一次他们把家里带来的东西拿出来吃得津津有味,老师假意向他们要,却一个都不肯给;还有一个学生,家里只要有好吃的饼干、水果等,无论多少都自己独吃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积极行为支持学习反思

运用积极行为支持改善随班就读儿童行为问题

摘要 特校教学是我国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特校学生的问题行为一直是妨碍我国特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问题。积极行为支持是使用教育和系统改变的方法 ,提高生活质量和最小化问题行为的应用科学。它的应用范围包括个人、班级和学校范围的积极行为支持。

关键词 随班就读 问题行为 积极行为支持

特殊儿童在特校学习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到今天所采取的一种主体形式 ,这种形式也顺应了国际上融合教育的潮流。有研究者认为我国的随班就读在形式上与国外的回归主流有相似之处 ,而在出发点 ,安置措施上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广义的全纳教育角度出发 ,所有将特殊儿童的部分或全部学习时间置于普通学校的做法都可以称之为全纳教育。因此我国的随班就读应该属于全纳教育范畴。10多年来 ,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 ,突出反映在随班就读的质量不高 ,低质量的教育造成辍学率的增高。根据韦小满等,刘春玲等对普小教师关于随班就读态度调查 ,钱丽霞等对我国随班就读发展现状评价的问卷调查报告 ,华国栋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教育理念的落后 ,随班就读的师资质量没有保证 ,随班就读的支持系统不完善 ,随班就读学生的行为问题等等。我国的研究者研究发现随班就读学生的问题行

为发生率居高不下 ,某些问题行为甚至占到了被调查学生的一半

[8 ]。因此随班就读学生的行为问题一直是困扰随班就读教师和妨碍我国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参考国外全纳教育的发展现状 ,积极行为支持在全纳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积极行为支持自从出现之日起 ,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 ,以至于在1997年它与功能评估一起被列入残疾人教育法的重要修订内容) 。我们可以借他山之石 以积极行为支持为切入点 ,切实帮助随班就读教师提高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的能力 ,同时帮助随班就读儿童改善自身的问题行为 ,从而提高我国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 ,加快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发展。 1 积极行为支持

积极行为支持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强调以积极的、指导性的方法来代替对特殊儿童严重行为问题的惩罚 ,它非常适合于帮助特殊儿童来调节他们的行为以适应正常的教育环境 ,从而使他们的感情和智力得以成长。积极行为支持使用教育的方法扩展个体的行为技能和采用系统改变的方法重建个体的生活环境。其首要目的在于帮助个体改变他的生活方式 ,以及给予所有与个体相关的人(如教师、父母、朋友和他们自己)以享受高质量生活的机会。还有同样重要的目的是帮助个体以社会可接受的行为方式(积极行为)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而使问题行为(又称挑战性行为:指伤害了他人、本人 ,干扰了他人或本人的学习和社会关系的行为。 )失效 ,以这样的方式来部分或完全的减少问题行为[10 ]。积极行为支持包括所有能够增加个体在学习、工作、社会、娱乐、社区与家庭环境中成功的可能性和满

意度的技能 ,如使用教育的方法去教授、加强与扩大积极行为 ,也包括使用系统改变的方法去增加积极行为出现的几率。积极行为支持与功能评估密不可分 ,该理论认为每一个行为都有其功能。大体上有三类:正强化(通过行为得到了个体想要的事物) ;负强化(通过行为避免了个体厌恶的事务) ;感觉刺激与调整(通过行为提高或降低感觉刺激 ,使感觉输入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或者产生感觉输入)。积极行为与问题行为都可以实现上述三种功能 ,干预者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观察、评估、干预来使个体以积极行为代替问题行为实现相同的功能。功能评估的目的在于确定影响行为的因素 ,明确环境因素与行为后果的关系 ,从而减少问题行为 ,增加积极行为。

2 积极行为支持的实施过程

2. 1 明确干预要达成的目标积极行为支持是一种为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提供支持的方法 ,因此干预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明确需要干预的问题行为是什么 ,还应该明确的是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这其中会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所处系统是否有问题 ,如有问题干预的目标中应该还有对其所处系统的改变。

2. 2 确定合作者

积极行为支持由一个团队来领导 ,该团队由所有与目标学生所处环境、干预计划或学校制度有关的 ,或对评估过程由重要影响的个体组成。在教育领域 ,这个团队通常包括学生、教师、父母、管理人员和有关的支持人员(例如:特殊教育教师 ,咨询师及评估方面的专家) 、以及其他的与目标学生和干预计划必不可少的人。团队成员应

该了解目标学生和行为发生的环境 ,应有控制和支配所需资源的权力。积极行为支持团队应该能够诚恳地、开放地进行交流 ,团结一致地解决问题 ,在协商的基础之上做出决定 ,并且应能够坚持不懈地处理问题和对干预计划进行支持。

2. 3 明确与行为有关的因素

积极行为支持认为有效的行为支持是建立在对所有与学生有关的因素理解的基础之上 ,这种理解常常会通过行为功能评估的一系列过程获得。这就是说要想有效地进行干预 ,我们必须准确地确认什么是变量、环境、引发学生行为的前奏事件 ,确定这些因素可以使干预者在了解学生行为功能和内容的基础之上选择干预措施 ,这样的干预措施才有可能产生好的效果。积极行为支持采用一系列的信息收集方法:环境因素(问题行为发生时的所处环境和问题行为不发生时有关的环境) ,事件因素(包括刚刚发生的前奏事件和稍远的环境事件) ,行为的后果(通过行为的三种功能得到的后果 ,也应包括意外的后果) 。积极行为支持团队可以使用现有的记录获得这些信息 ,但是重点信息是与行为有关的信息。最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对教师、父母或其余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或访谈;观察学生一天之中的活动。数据应该通过多方面、多种途径去收集 ,以保障信息的客观和准确。而且信息的收集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不断反馈 ,不断修正的过程。

2. 4 选择和实施积极行为支持策略

积极行为支持策略是以功能评估的 ABC评估过程为基础的。A 代

表前奏事件(指与问题行为的发生直接相关的事件) ,B 代表学生的行为(与前奏事件有关的行为) ,C 代表行为的后果(是正强化、负强化还是感觉刺激与调整) 。积极性为支持认为建立在对前奏事件、行为和行为结果关系评估基础之上的ABC策略是最有可能产生有效的结果的策略。干预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 ,包括多方面的策略:改变导致问题行为的环境因素 ,以阻止问题行为的再发生或者增强诱因以刺激积极行为产生;传授以积极行为代替问题行为的技巧;对积极行为进行奖励 ,对问题行为进行惩罚 ,或者以其他形式的措施阻止问题行为的发生。积极行为支持策略通常还包括更广泛的系统改变以增进学生、教育者和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系统的改变包括全面的积极行为支持计划(对家庭成员、教师、同伴、学校领导进行支持性的培训 ,对课堂、学校的物理环境的必要改变) 。为了实施一个积极行为支持计划 ,团队成员需要制定行动计划 ,确定主要内容 ,明确培训需求;或者必要时重新分配成员、时间和所需要的资源 ,还有考虑其他的方法重建系统以增进学生积极行为的几率。

2. 5 评估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积极行为支持包含了以数据为基础的建立和评价干预措施的体系 ,这意味着有关变量的数据对干预措施有决定性作用 ,而且数据还被用来评价结果 ,以便在需要时调整干预方法。在收集数据与应用干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可以为描述行为改变提

供支持 ,而且也可以作为评价目标的达成情况时的依据。从这个角度讲客观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不仅决定了干预措施的正确与

否 ,还决定了干预的结果是否有效。可以使用各种方法 ,包括记录目标行为的频率 ,记录各个因素 ,对相关人员的满意度测量以及对系统改变所涉及的扩展项目的评估。需要注意的是当干预措施实施之后应该及时观察行为的改变情况 ,行为改变如不符合团队既定目标 ,就应该停止干预并且立即重新开始新的全面的评估 ,以制定新的干预措施。

3 积极行为支持在个体、班级和学校水平的应用

由于积极行为支持的良好的操纵性和良好的融合趋势 ,其应用群体一直在不断扩大。而且它的应用范围也从个人扩展到了群体 ,在学校中积极行为支持可以应用于三个水平以支持和融合所有学生 ,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这些不同水平的干预措施都是为了降低问题行为的发生率。个人的积极行为支持计划为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行为的方法。以班级为基础的积极行为支持系统全面提升课堂的功能 ,增加积极行为并且将问题行为减少到最少。当在全校范围内应用时 ,这种策略降低对个体支持的需求。学校范围内的积极行为支持系统为提升所有学生的积极行为建立了基础 ,为特殊学生与正常学生的融合创造了有效的支持体系。

3. 1 个人积极行为支持

对个别学生的积极行为支持为解决问题行为提供了一个解决的程序 ,以确认那些具有行为问题、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这种方法 ,教育者可以确定特殊的行为目标和技能缺陷 ,然后发展个别化的支持计划。通过使用个人积极行为支持 ,可以在普通班中尽可能保留有

行为障碍的学生 ,否则该学生可能会被送往有更多限制的教育环境中。(例如返回特殊学校 ,或者特殊班级) 。个人积极行为支持计划由学生、家庭成员 ,特殊教育教师和其他有关支持人员组成的团队制定。该团队确定所关心的问题行为和他们想要通过干预使该学生达到的更广泛的目标。在对学生需要和他们所处的环境理解的基础上 ,团队设计个别化支持策略。这策略包括对学生所处环境的调节以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 ,强调传授适当的学习和社会技巧 ,以及对训练程序的修正以提高学生的融合与成功。积极行支持团队实时监控学生的进步并且在必要时做出

修正。

3. 2 班级范围的积极行为支持

班级积极行为支持系统用来创造使学生能够正常学习和最小化问题行为的环境。班级积极行为支持是学校积极行为支持的分支部分 ,同时可以用来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干预计划。班级积极行为支持对有行为障碍的学生的融合是不可缺少的。班级积极行为支持创造性的、结构化的支持性内容 ,在有些方面有点类似于特殊教育计划。教师们的反应都应该为积极行为的出现创造最有利环境。此外 ,班级积极行为可以支持并提升同伴的积极行为 ,同时为那些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提供积极行为的榜样。班级中的积极行为支持是由教师、支持人员和教室内的服务提供者 ,还有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协调组织在一起实施的。教师建立一个适于学习和有效减少问题行为发生几率的环境。典型的有效的积极行为支持班级的特点包括:经过精心设计的物

理环境 ,清晰明了的纪律和规则 ,合适有效的指导 ,对积极行为的鼓励 ,对问题行为持续的威慑 ,传授亲社会能力 ,所有这些都使学生能在班级中有效的学习生活。班级积极行为支持中的教师使用学生行为和成绩的纪录来评估系统的效率 ,以及出现的问题 ,以便及时调整。

3. 3 学校范围内的积极行为支持

有研究指出在学校范围内实施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如果缺乏一个系统的方法 ,那么使全体师生对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全面接受是不可能完全的 ,并且会导致所有学生(残疾和无残疾) 的成绩不良[13 ]。因此学校范围内的积极行为支持就是必须的了。学校积极行为支持是建立在几个核心主题之上的 ,包括一系列的特别的步骤 ,强调系统的改变 ,以支持有效的教育方式的使用。这些核心主题是:建设整个校园的文化 ,使之成为学生学业和社会成功的沃土;强调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依赖于直接向学生传授适当的技巧 ,同时也注重对环境的系统改变以支持积极行为;使用一种三层连续的积极行为支持以有效地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积极地收集和使用数据以便评估和做出改变决定。

4 对我国随班就读的启示

积极行为支持强调以个人为中心提高个人及周围相关人员的生活质量 ,并且强调系统的改变和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联系我国随班就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发现无论父母对随班就读儿童的态度、教师与学生对随班就读儿童的接纳程度、随班就读儿童行为问题的解

决、随班就读的外部支持等等问题 ,都可以应用积极行为支持得到或多或少的解决。例如:积极行为支持对参与者的培训可以改善儿童周围的人员对其的不良态度 ,增进儿童的融合;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参与可以增加对普通教师的支持程度;对随班就读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有助于教师、同伴对其的接纳和教育实效的提高等等。究其原因在于积极行为支持的应用会增强和完善对随班就读儿童的支持 ,提高随班就读儿童与普通教育环境的融合。因此 ,可以预想积极行为支持可以在我国随班就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也需要我们更多地研究积极行为支持 ,以利于在我国的实际应用。

学习《积极行为支持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反思

如何矫正智障儿童的不良行为

王育兵

智力落后儿童的主要缺陷是表现在智能低下方面,对他们的教育很容易把着眼点放在如何发掘他们那些残存的智能上,注意教学工作,努力弥补他们智力上的各种缺陷。但是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改善他们的智力、教会他们一些知识,而放松了对他们的思想、行为的教育工作,是绝对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面对智障儿童,如果认为他们的脑袋不正常,无需思想教育,只是一味地教给他们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怎么能行呢?因此,加强对智障儿童的思想教育,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提高智障儿童的思想素质是当前每一位特教工作者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智力落后儿童由于认识活动方面的障碍,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较差,加上语言系统功能不完善,所以在他们的人格结构中较高级的成分,如道德感、信仰、世界观、理想等等往往是非常薄弱的。人们认为"教也没有用,干脆不教了"固然不可取,然而,企图通过简单的言语指导的形式来说服、教育他们,就可以确立他们的道德观念也是不可能的。由于智障儿童比起正常儿童更难适应周围环境,更难在家庭、学校或在同龄儿童中取得平等地位,为了争取自己所希望的东西,为了获得稳定的生活环境,他们不得不经常运用消极的补偿机制(如:报复、迎合奉承等)。只有在特殊

教育机制的条件下,采用积极的补偿教育的方法,在教师的正确、耐心、细致的指导下,才能使这些儿童重新获得运用积极的补偿机制的能力,去补偿自己的缺陷,发展良好的人格特征。人格中的高级结构的形成首先要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一正确途径才能逐步实现,良好行为的养成是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程。下面就结合我在培智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的实践体会来谈谈对智障儿童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矫正问题。

弱智学生由于大脑受损,因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行为。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及时地运用矫正原理,矫正弱智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端正他们的思想。行为矫正和思想教育是引导弱智生走向正常的教育轨道,成为一名自食其力劳动者的必要途径。

低年级弱智生的智商都很低,理解和接受能力很差,学生在生活上缺乏自控能力。由于自身的各种障碍,不良行为屡屡发生,如大笑怪叫、自言自语、好动、做怪异动作等。他们性格孤僻,任性固执,一切都从自己的情绪出发,从个人的兴趣出发,我行我素,不听老师的劝导。老师如果运用行为矫正的原理,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施以合理的教育,是可以控制和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的。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一旦出现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老师应对其行为进行仔细分析,做好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以改变学生的认知态度,这是矫正不良行为的前提,其次要注意运用行为强化的原理,强化他们的正确行为,时时刻刻鼓励他们多做好事,使其不良行为逐渐消退。

弱智生都比较自私,他们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家长们认为孩子可怜,所以对孩子们千依百顺。孩子从小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根本不懂得关心别人。我班里有几位学生,有一次他们把家里带来的东西拿出来吃得津津有味,老师假意向他们要,却一个都不肯给;还有一个学生,家里只要有好吃的饼干、水果等,无论多少都自己独吃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相关文章

  • 校本研修报告
  • 校 本 研 修 报 告 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没,由于内容的增加,课时非常紧张,教学任务在加重,而且我们是一所县级中学,由于生源流失等原因,学生整体水平逐年下降,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每天非常疲惫,可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感觉再教也教不会学生 ...查看


  •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 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 个案工作的概念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基础).以个别化的方式(原则)为感受困难的个人和家庭(对象)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内容),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 ...查看


  • 骨干教师培训之[骨干教师如何突破发展高原区 ]
  • 孔凡哲 (东北 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在本专题中,我们将集中围绕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骨干教师如何突破高原区实现专业成长的快速发展,展开相对系统的分析. 一 ...查看


  •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巴东县东瀼口江北乡亲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由(教育部)在(2012)年(2)月(10)日颁布. 2.<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 ...查看


  • 新知识培训材料
  • 新知识培训材料 培训时间:2011年10月28日 培训地点:远程教育室 培训时数:4课时 主讲教师: 代燕才 培训内容:新课程概念与课程标准.新课程的价值观 一.新课程概念与课程标准 一.新课程概念 新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 ...查看


  • 幼师专业知识测试1
  •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 和 家庭 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 <3-6 ...查看


  •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材料
  • 一.如何看待教师专业及专业发展 如何理解教师专业或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涵?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注重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成熟度,即技能熟练模式.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受学科内容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 ...查看


  • 幼儿园的内部管理
  • 管理者普遍认识到,落实<纲要>.推进改革应发挥教师的主体积极性.专业能动性,因此幼儿园内部管理改革必须体现民主管理的思想.本专场的发言基本上体现了民主管理的思想,围绕着如何满足.支持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进行管理改革的实践展开.现将 ...查看


  •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满丽论文电子稿
  •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中学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研究 学科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申请人姓名:满丽 导师姓名.职称:段文阁 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2009年3月_ [摘要] 反思性教学是当前影响世界各国教育实践的强劲教学思潮.反思能力是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