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村步游道—边坡治理
锚杆格构梁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边坡防护工程采用C30混凝土正方形钢筋混凝土格构梁,格构尺寸:3m³3m,格构梁规格:250mm³300mm,主筋上下各两根螺纹钢Φ16,箍筋φ8间距200mm,锚杆位置在格构梁十字交点中心布置,采用螺纹钢Φ25,锚杆送入岩层不小于5m,锚杆间距水平3m,竖向3m,入射角10度,采用M30纯水泥浆压力注浆。
二、主要施工方案
1.脚手架工程
1.1搭设方法
本工程脚手架搭设采用φ48³3.5钢管,扣件采用铸铁扣件。主要用于锚杆钻孔操作平台及格构梁模板支撑加固体系和浇注混凝土操作平台。施工时,顺边坡坡面向上搭设双排架。搭设规格:歩距1.0m,立杆间距1.0m,排距2.0m,小横杆间距1.0m。搭设时,须配合施工进度,一次搭设高度为一个平台斜坡。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操作平台满铺50mm厚跳板,外圈设300mm高挡脚板,并按安全规范要求设防护栏和安全网。
因锚杆钻孔与格构梁模板施工工艺及脚手架搭设要求不同,故在进行格构梁模板施工时,原来搭设的钻孔用脚手架需拆除并重新搭设。
锚杆系统施工用双排脚手架,架体除支撑于马道面上的双排立杆,另外还需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增设撑杆,垂直撑于坡面上;另外,为保证锚杆钻孔的入射角(设计为10°,其控制措施见后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需在脚手架靠近坡面一侧钻孔位置增设大横杆,调整角度以固定锚杆钻机。进入格构梁模板支设工程施工阶段时,需调整原双排脚手架,作为模板的支撑和加固体系以及浇筑混凝土时的操作平台。
另外,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架设泵管时需搭设专用支撑架并要与模板加固体系分离,以免泵送混凝土时造成模板体系的松动或移位。
1.2搭拆一般要求
——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采用厚度50mm的木垫板。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它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搭接长度不应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1.5m设置一根抛。
——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大于2米;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
3)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各接头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4)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6)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接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接点处 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脚手架的拆除时,拆除的管件要派专人接递传送,严禁下抛。在未到拆除层时,任何拉结紧固杆件均不能解除。
——拆除过程中,应在地面设置危险区,派专人看护,严禁任何人员在施工时进入危险区域。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
2锚杆施工方案
2.1施工准备
2.1.1组织施工器材进场,按规范对进场的原材料的品种、质量、规格型号以及相应的检验报告进行复查,并抽样送检。
2.1.2根据设计要求定出钻孔水平坐标和钻孔方位,做出标识,搭设脚手架操作平台,安设钻机等施工设施。钻机就位后重新复核孔位,定位误差不宜大于20mm,同时定钻孔方向,确保钻孔偏斜度不大于5%。
2.2锚杆制作
2.2.1锚杆钢筋,采用φ25、HRB335螺纹钢筋。
2.2.2锚杆制作均应在加工棚内进行,按计算好的长度下料,下料时要考虑锚杆锚入格构梁中的长度,下好料后将钢筋平顺放在棚内的台架上,同时做好去污防锈处理。锚杆连接及与的固定钢筋的连接用电焊机焊接,固定钢筋φ8@200mm。
2.3钻孔
钻孔宜采用潜孔锤或钻机钻进,当无垮孔、掉块的情况(如基岩地段钻进)时,不用跟管钻进;当有垮孔、掉块等情况发生时,可适当跟管钻进,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垮孔。钻进前应再次检查钻机倾角和方位角以及相邻钻孔轴向间距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再次紧固钻机。在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清除沉渣,进行钻孔质量检查。用孔斜仪测量,孔斜不超过孔深的5%,孔径误差不超过设计孔径的3%,锚孔轴线平直,实际孔深应大于设计孔深500mm以上。
2.4下锚
锚杆入孔前应先用与锚杆直径相同的探头探孔,确定钻孔畅通及确认孔深,下锚前仔细核对孔深与锚杆长度、编号是否相符。下锚中途如果受阻,须将锚杆退出来,用钻机扫孔,待畅通后再下。
2.5注浆
2.5.1水泥砂浆配合比
采用水泥砂浆(或纯水泥浆)注浆,设计水泥砂浆(或纯水泥浆)强度为M30,水泥强度等级PO32.5R,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采用0.42~0.45。如需添加外加剂,则各种外加剂均不能含有对锚杆有腐蚀的成份,如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硫化物等。
2.5.2注浆
注浆采用孔底注浆法,注浆压力0.2~0.4MPa,稳压3~5分钟,水泥砂浆(或纯
水泥浆)灌注必须饱满密实,注浆完毕,水泥砂浆(或纯水泥浆)凝固收缩后,孔口应进行补充注浆(见下图)。
搅拌机拌和 → 搅拌贮浆 → 注浆机 → 注浆
3 格构梁施工
格构梁截面为250mm³300mm,受力主筋为4根Ф16、HRB335螺纹钢,箍筋为Ф8、HPB235圆钢,箍筋间距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格构梁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3.1施工准备
格构梁的施工应配合坡面锚杆的施工。
3.1.1施工流程
精测锚孔与相邻四个锚孔的相对位置关系→坡面清理、开槽,支模→ 钢筋制作安装→浇混凝土、捣实→取混凝土样送检→格构梁养护→验收。
3.1.2钢筋制作
钢筋的下料、制作、焊接等工作在加工棚内完成。
3.1.3原材料
①水泥: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PO32.5R。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进场后按批次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水: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规定的拌制混凝土用水。 ③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砂中云母等有害物质含量不应超过总重量的3%;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时,不应深于标准色。
④混凝土强度:C30。
⑤混凝土均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每次拌应在初凝前用完。
3.1.4格构梁施工注意事项
①放线定位
A、作好格构梁的测量放线工作。
B、对局部不平整位置边坡进行人工修边检底。
3.2模板工程
模板体系采用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补缺模板采用木板配制,侧模板与坡面间缝隙采用1:2.5水泥砂浆堵塞。钢模板之间用U型卡连接,支撑固定体系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模板的垂直运输采用垂直运输机械和人工运到使用地点。
3.2.1模板的处理及校对
新购的钢模在使用前要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平整,必要时可采用模板脱模剂进行保护。每次浇筑混凝土前要进行模板及支撑的检查校对,确保模板位置正确,表面平整无错台,支撑牢固,连接紧密无间隙,模板安装允许误差见下表。
3.2.2模板的拆除
当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或超过该混凝土设计强度的30%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拆模。
3.2.3质量控制
²模板制作、购置须选用合格材料,其刚度和稳定性要满足施工要求。
²支撑合理、牢固,模板与支撑密贴,模板间无错台、拼缝采用胶带粘贴,保证浇注混凝土时,不漏灰浆。
²模板平整、位置正确。
4 梁格内填土工程
根据设计要求,梁格内填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根据业主制定地点采集,并用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施工时,通过垂直运输机械运至使用地点。填粘土时,采用人工或浇水夯实,以免填土下滑。填土完成,并按要求夯实。
由于工程边坡坡度大,格构梁内填土可能会出现滑落等不稳定现象,为保证填土进度及质量,填土前可采取在格构梁内砌筑砖挡墙的办法,将格仓分成更小的块。
4.1格构梁内培土
填土时,先将土方运至填土点,将土装入格仓内,然后进行人工平整夯实。格仓内填土时,人工用铁锹、锄头将运到各个道路的土方以人工堆筑土丘的方式进行堆筑
填土。(所谓人工堆筑土丘,是边坡填土最常用的填土方式,就是人工用铁锹进行填土,土方随坡度自由落下,随填土方的增多逐渐将同一坡面的格构梁内土方自由填满而成,用人工传土添平,用铁锹、锄头拍实,采用浇水方式相结合保证坡面填土方的质量要求)。在人工填土过程中,每个坡面中间段填土需搭设简易脚手架方能施工,人站在脚手架板上进行作业,既保证安全又能保证每个空格都能填到。脚手架搭设沿道路长度方向、搭设高度为7.0—8.0米、宽度根据坡度根据情况而定。脚手架每个道路填土顺序从上到下进行,并排专人采用人工浇水夯实,以免填土下滑。
填完土方后,按照绿化工程中整理绿化地要求将格构梁内随坡找平、耙细,清除石子等杂物。
石家村步游道—边坡治理
锚杆格构梁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边坡防护工程采用C30混凝土正方形钢筋混凝土格构梁,格构尺寸:3m³3m,格构梁规格:250mm³300mm,主筋上下各两根螺纹钢Φ16,箍筋φ8间距200mm,锚杆位置在格构梁十字交点中心布置,采用螺纹钢Φ25,锚杆送入岩层不小于5m,锚杆间距水平3m,竖向3m,入射角10度,采用M30纯水泥浆压力注浆。
二、主要施工方案
1.脚手架工程
1.1搭设方法
本工程脚手架搭设采用φ48³3.5钢管,扣件采用铸铁扣件。主要用于锚杆钻孔操作平台及格构梁模板支撑加固体系和浇注混凝土操作平台。施工时,顺边坡坡面向上搭设双排架。搭设规格:歩距1.0m,立杆间距1.0m,排距2.0m,小横杆间距1.0m。搭设时,须配合施工进度,一次搭设高度为一个平台斜坡。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操作平台满铺50mm厚跳板,外圈设300mm高挡脚板,并按安全规范要求设防护栏和安全网。
因锚杆钻孔与格构梁模板施工工艺及脚手架搭设要求不同,故在进行格构梁模板施工时,原来搭设的钻孔用脚手架需拆除并重新搭设。
锚杆系统施工用双排脚手架,架体除支撑于马道面上的双排立杆,另外还需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增设撑杆,垂直撑于坡面上;另外,为保证锚杆钻孔的入射角(设计为10°,其控制措施见后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需在脚手架靠近坡面一侧钻孔位置增设大横杆,调整角度以固定锚杆钻机。进入格构梁模板支设工程施工阶段时,需调整原双排脚手架,作为模板的支撑和加固体系以及浇筑混凝土时的操作平台。
另外,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架设泵管时需搭设专用支撑架并要与模板加固体系分离,以免泵送混凝土时造成模板体系的松动或移位。
1.2搭拆一般要求
——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采用厚度50mm的木垫板。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它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搭接长度不应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1.5m设置一根抛。
——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大于2米;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
3)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各接头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4)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6)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接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接点处 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脚手架的拆除时,拆除的管件要派专人接递传送,严禁下抛。在未到拆除层时,任何拉结紧固杆件均不能解除。
——拆除过程中,应在地面设置危险区,派专人看护,严禁任何人员在施工时进入危险区域。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
2锚杆施工方案
2.1施工准备
2.1.1组织施工器材进场,按规范对进场的原材料的品种、质量、规格型号以及相应的检验报告进行复查,并抽样送检。
2.1.2根据设计要求定出钻孔水平坐标和钻孔方位,做出标识,搭设脚手架操作平台,安设钻机等施工设施。钻机就位后重新复核孔位,定位误差不宜大于20mm,同时定钻孔方向,确保钻孔偏斜度不大于5%。
2.2锚杆制作
2.2.1锚杆钢筋,采用φ25、HRB335螺纹钢筋。
2.2.2锚杆制作均应在加工棚内进行,按计算好的长度下料,下料时要考虑锚杆锚入格构梁中的长度,下好料后将钢筋平顺放在棚内的台架上,同时做好去污防锈处理。锚杆连接及与的固定钢筋的连接用电焊机焊接,固定钢筋φ8@200mm。
2.3钻孔
钻孔宜采用潜孔锤或钻机钻进,当无垮孔、掉块的情况(如基岩地段钻进)时,不用跟管钻进;当有垮孔、掉块等情况发生时,可适当跟管钻进,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垮孔。钻进前应再次检查钻机倾角和方位角以及相邻钻孔轴向间距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再次紧固钻机。在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清除沉渣,进行钻孔质量检查。用孔斜仪测量,孔斜不超过孔深的5%,孔径误差不超过设计孔径的3%,锚孔轴线平直,实际孔深应大于设计孔深500mm以上。
2.4下锚
锚杆入孔前应先用与锚杆直径相同的探头探孔,确定钻孔畅通及确认孔深,下锚前仔细核对孔深与锚杆长度、编号是否相符。下锚中途如果受阻,须将锚杆退出来,用钻机扫孔,待畅通后再下。
2.5注浆
2.5.1水泥砂浆配合比
采用水泥砂浆(或纯水泥浆)注浆,设计水泥砂浆(或纯水泥浆)强度为M30,水泥强度等级PO32.5R,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采用0.42~0.45。如需添加外加剂,则各种外加剂均不能含有对锚杆有腐蚀的成份,如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硫化物等。
2.5.2注浆
注浆采用孔底注浆法,注浆压力0.2~0.4MPa,稳压3~5分钟,水泥砂浆(或纯
水泥浆)灌注必须饱满密实,注浆完毕,水泥砂浆(或纯水泥浆)凝固收缩后,孔口应进行补充注浆(见下图)。
搅拌机拌和 → 搅拌贮浆 → 注浆机 → 注浆
3 格构梁施工
格构梁截面为250mm³300mm,受力主筋为4根Ф16、HRB335螺纹钢,箍筋为Ф8、HPB235圆钢,箍筋间距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格构梁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3.1施工准备
格构梁的施工应配合坡面锚杆的施工。
3.1.1施工流程
精测锚孔与相邻四个锚孔的相对位置关系→坡面清理、开槽,支模→ 钢筋制作安装→浇混凝土、捣实→取混凝土样送检→格构梁养护→验收。
3.1.2钢筋制作
钢筋的下料、制作、焊接等工作在加工棚内完成。
3.1.3原材料
①水泥: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PO32.5R。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进场后按批次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水: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规定的拌制混凝土用水。 ③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砂中云母等有害物质含量不应超过总重量的3%;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时,不应深于标准色。
④混凝土强度:C30。
⑤混凝土均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每次拌应在初凝前用完。
3.1.4格构梁施工注意事项
①放线定位
A、作好格构梁的测量放线工作。
B、对局部不平整位置边坡进行人工修边检底。
3.2模板工程
模板体系采用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补缺模板采用木板配制,侧模板与坡面间缝隙采用1:2.5水泥砂浆堵塞。钢模板之间用U型卡连接,支撑固定体系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模板的垂直运输采用垂直运输机械和人工运到使用地点。
3.2.1模板的处理及校对
新购的钢模在使用前要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平整,必要时可采用模板脱模剂进行保护。每次浇筑混凝土前要进行模板及支撑的检查校对,确保模板位置正确,表面平整无错台,支撑牢固,连接紧密无间隙,模板安装允许误差见下表。
3.2.2模板的拆除
当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或超过该混凝土设计强度的30%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拆模。
3.2.3质量控制
²模板制作、购置须选用合格材料,其刚度和稳定性要满足施工要求。
²支撑合理、牢固,模板与支撑密贴,模板间无错台、拼缝采用胶带粘贴,保证浇注混凝土时,不漏灰浆。
²模板平整、位置正确。
4 梁格内填土工程
根据设计要求,梁格内填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根据业主制定地点采集,并用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施工时,通过垂直运输机械运至使用地点。填粘土时,采用人工或浇水夯实,以免填土下滑。填土完成,并按要求夯实。
由于工程边坡坡度大,格构梁内填土可能会出现滑落等不稳定现象,为保证填土进度及质量,填土前可采取在格构梁内砌筑砖挡墙的办法,将格仓分成更小的块。
4.1格构梁内培土
填土时,先将土方运至填土点,将土装入格仓内,然后进行人工平整夯实。格仓内填土时,人工用铁锹、锄头将运到各个道路的土方以人工堆筑土丘的方式进行堆筑
填土。(所谓人工堆筑土丘,是边坡填土最常用的填土方式,就是人工用铁锹进行填土,土方随坡度自由落下,随填土方的增多逐渐将同一坡面的格构梁内土方自由填满而成,用人工传土添平,用铁锹、锄头拍实,采用浇水方式相结合保证坡面填土方的质量要求)。在人工填土过程中,每个坡面中间段填土需搭设简易脚手架方能施工,人站在脚手架板上进行作业,既保证安全又能保证每个空格都能填到。脚手架搭设沿道路长度方向、搭设高度为7.0—8.0米、宽度根据坡度根据情况而定。脚手架每个道路填土顺序从上到下进行,并排专人采用人工浇水夯实,以免填土下滑。
填完土方后,按照绿化工程中整理绿化地要求将格构梁内随坡找平、耙细,清除石子等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