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流动式起重机司机)考试卷 2013
总共100题共100分
一、判断题(共15题,共15分。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基础与专业知识
1. 露天工作的起重机的电气设备应设置防雨罩。( )
2. 起重机的电气控制系统作用是保证起重机运转动作能平稳、准确、安全可靠。( )
3. 滑轮组应有防止钢丝绳跳出轮槽的防护装置。( )
4. 钢丝绳尾端在卷筒上固定,单层缠绕时通常采用压板。( )
5. 凸轮控制器用于小型起重机升机构时,上升与下降具有对称的特性。( )
6. 液压活塞的运动速度仅仅与活塞面积及流入液压缸的流量两个因素有关,而与压力大小无关。( )
7. 压力调节回路主要由溢流阀等组成的。( )
8. 换向阀的作用是改变液压油的流动方向,控制各机构的运动,属控制元件。( )
9. 液压传动起升机构的驱动装置有高速油马达和低速油马达两种。( )
10. 液压传动具有单位重量传递功率大,且可在大范围内无级调速的特点。( )
11. 通过性参数是指流动式起重机能够通过各种道路能力的参数。( )
12. 流动式起重机的刚性变幅机构是利用钢丝绳和卷扬机构进行变幅的机构。( )
13. 司机必须听从指挥人员指挥,当指挥信号不明时,司机应发出“重复”信号询问,明确意图后,方可开车。( )
14. 流动式起重机的回转机构应有制动装置和回转定位装置。( )
15. 普通起升、变幅缠绕绳应优先选用6股线接触交绕绳。( )
二、判断题 (共25题,共25分。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安全使用操作知识
1. 钢丝的直径小,钢丝绳的挠性好,易于弯曲,但不耐磨损。( )
2. 工作中突然断电后,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动作是否都正常。( )
3. 弹簧缓冲器因碰撞疲劳使弹簧失去弹性时,应进行修复再使用。( )
4. 制定岗位安全责任制要应职、责、权分明做到有职、有责、有权。( )
5. 带载变幅时,要保持物件与起重机的距离,以防物件碰触支腿、机体与变幅油缸。( )
6. 焊接作业时要与带电体要有相距1.5~3m的安全距离。禁止在带电器材上进行焊接。( )
7. 车辆在加注燃油时,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必须穿戴整齐,必须戴手套,周围禁止烟火。( )
8. 司机在开车前,必须鸣铃或报警。( )
9. 电源发生单相故障之后,起升机构电动机仍然可以利用单相制动将重物放下。( )
10. 禁止用支腿机构做为拉具或压具使用。( )
11. 放好支腿后,应将所有防护插销与销轴装好。( )
12. 保护接零是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等,用导线与电源零线直接连接。( )
13. 平面集电器的绝缘磁管有破损时应报废。( )
14. 应急预案最重要的特点是要有通用性和可操作性。( )
15. 在非正常使用状态下,超载是钢丝绳破断的主要原因。( )
16. 零件已损坏达到报废标准,就应即时更换,如果零件已达报废标准,不更新继续使用,会是非常危险的,往往会造成重大事故灾害。( )
17. 熔化金属喷溅在起重机上是不会引发火灾的。( )
18. 振动坠落事故不经常发生,因而不需留意。( )
19. 卷筒上有裂纹,经补焊并用砂轮磨光后可继续使用。( )
20. 滑轮有裂纹或轮缘破损时,滑轮应报废。( )
21. 司机在工作中只应服从专门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对其他人发出的紧急停车信号,可以拒绝服从。( )
22. 设备事故、人身事故记录属于起重机械档案。( )
23. 脱钩事故是指重物、吊装绳或专用吊具从吊钩钩口脱出而引起的重物失落事故。( )
24.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
25. 吊重行驶时,可同时进行起升,回转与变幅操作。( )
三、判断题 (共10题,共10分。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法规知识
1.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预防方案,根据需要建立应急抢险队伍,并定期演练。( )
2. 参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的人员,应向考试机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 )
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逾期未申请复审或考试不合格的,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予以注销。( )
4.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配合安全监察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不得拒绝、阻挠。违反这一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用暴力拒绝、阻挠检查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5. 从事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办法》要求执行。( )
6. 当起重机械发生事故后,首先要对事故现场尽快地进行周密的检查、观察和必要的技术测量。( )
7. 事故调查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
8. 查明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现场破坏以及经济损失情况是事故调查组应当履行的职责( )
9. 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
10. 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必须经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雇(聘)用后,方可在许可的项目范围内作业。( )
四、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将所选正确项代号填在括号内) 基础与专业知识
1. 图QZ01是起重机的起升机构简图,其中代号3表示是( )。
A.电动机; B.制动器; C.减速器; D.取物缠绕装置
2. 常闭式制动器在制动装置静态时处于( )状态。
A.打开; B.制动
3. 如图QZ02
确的。 所示,起重机的单钩危险断面图,关于断面的说法,下面( )是正
A.A—A,B—B是危险断面,C—C断面不是; B.A—A,C—C是危险断面,B—B断面不是;
C.C—C,B—B是危险断面,A—A断面不是; D.A—A,B—B,C—C都是危险断面
4. 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工作原理是:当起重机运行到极限位置后,安全尺触动图中( )(填图中的代号)的传动柄和触头,带动限位开关内的闭合触头分开而切断电源。如图
QZ04
A.1; B.2; C.3; D.4
5. 制动器的制动间隙通常用调整( )的大小来实现。
A.弹簧张力; B.工作行程
6. 如图QZ03重锤式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简图,其中代号4表示的是( )。
A.小车架; B.开关; C.碰杆; D.重锤
7. 下面( )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辅助元件。
A.液压泵; B.液压马达; C.溢流阀、换向阀; D.滤油器、管路
8. 减速器的作用是把电动机或内燃机(原动机)的( ),降低到各机构所需的工作速度。
A.最高转速; B.高转速; C.一般转速 D.额定转速
9. 如图QH49红旗拢起,横在腹前,指向转臂的方向,绿旗拢起,横在红旗前,互相垂直,该指挥的旗语信号表示的意思是( )。
A.微微转臂; B.伸臂; C.缩臂; D.微动范围
10. 如图QH33两小臂水平伸向前方,五指伸开,手心朝下,小臂以肘部为轴向下摆动。当要求双机以不同速度降落时,指挥降落速度快的一方,手要低于另一只手,该指挥的手势信号表示的意思是( )。
A.微速落钩; B.慢速落钩; C.全速落钩; D.一方停止,一方落钩
11. 起重机械( )使用叠片式的吊钩。
A.不许; B.允许; C.不一定
12. 当两台或两台以上起重机同时在距离较近的工作区域内工作时,司机发出的信号应( )
A.使用的音响信号的音调应有明显区别; B.使用的音响信号应采用统一的音调;
C.工作性质相同的可以采用同一音调; D.不需要专门改变音调
13. 上升极限位置限位器的作用是( )。
A.当吊具上升到最高位置时,能自动切断电源; B.吊具上升过程中止摆;
C.能防止吊钩上升时超过极限位置; D.在上升时纠偏
14. 安全装置通过自身的结构功能,可以限制或防止起重作业的某种危险发生的装置。下面( )是安全装置。
A.走台栏杆; B.护板; C.幅度指示计; D.起重量限制器
15. 如图QH39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拢绿旗,旗头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该指挥的旗语信号表示的意思是( )。
A.预备; B.要主钩; C.要副钩; D.吊钩上升
五、单选题 (共25题,共25分。将所选正确项代号填在括号内) 安全使用操作知识
1. 如图BZ36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必须戴安全帽; B.必须戴防护眼镜; C.必须戴防毒面具; D.必须戴防护帽
2.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 ),凡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症、视力不佳、听觉不灵、手脚有残等,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A.有工作经验; B.体检并合格; C.省级培训合格; D.体能测试
3. 如图BZ16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停留; B.禁止通行; C.禁止靠近; D.禁止乘人
4. 如图BZ07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触摸; B.禁止启动; C.禁止手动; D.禁止戴手套
5. 如图BZ08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转动; B.禁止启动; C.禁止合闸; D.禁止触摸
6. 如图BZ24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注意安全; B.当心火灾; C.当心爆炸; D.当心腐蚀
7.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注意作业点上下左右的情况,凡有电线处,应采取( )措施,防止触碰电线。
A.改变作业地点; B.让电线停电; C.隔离; D.把电线换为绝缘线
8. 如图BZ15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停留; B.禁止通行; C.禁止靠近; D.禁止乘人
9. 如图BZ02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吸烟; B.禁带火种; C.禁止烟火; D.当心火灾
10. 如图BZ38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必须戴安全帽; B.必须戴防护眼镜; C.必须戴防毒面具; D.必须戴防护帽
11. 登高人员必须( );使用的安全带和安全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
A.系好安全带,可不戴安全帽; B.戴好安全帽,可不系安全带;
C.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D.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
12. 如图BZ17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停留; B.禁止通行; C.禁止靠近; D.禁止乘人
13. 如图BZ04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吸烟; B.禁止灭火; C.禁止用水灭火; D.当心火灾
14. 如图BZ26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注意安全; B.当心辐射; C.当心爆炸; D.当心腐蚀
15. 如图BZ25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注意安全; B.当心火灾; C.当心爆炸; D.当心腐蚀
16. 高处作业用的吊架、手动葫芦等起重用工器具,必须按有关规程或规定搭设;高处作业所用脚手架,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规程要求;严禁吊装升降机( )。
A.载物; B.载人; C.运送重量较大物件; D.运送体积较大物件
17. 如图BZ29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当心中毒; B.当心触电; C.当心雷击; D.当心电击
18. ( )应使所有的控制手柄置于零位。
A.启动前; B.操作完一个工序后; C.操作前; D.闭合主电源前
19. 吊挂时,吊挂绳之间的夹角宜小于( )度,以免吊挂绳受力过大。
A.60; B.90; C.120; D.100
20. 起重机司机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在操作中应做到“准”,“准”是指( )。
A.挂钩准; B.落点准; C.起步准; D.起吊准
21. 造成起升绳破断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超载起吊拉断钢丝绳; B.起升限位开关失灵造成过卷拉断钢丝绳;
C.吊载遭到碰撞、冲击或振动等; D.吊装绳与重物之间接触处无垫片等保护措施,因而造成棱角割断钢丝绳而出现吊装绳破断事故。
22. 起升机构工作运动间断是由( )引起的。
A.手动控制阀故障; B.液压马达故障; C.单向阀故障; D.起升制动器的故障
23. 司机在接班检查时,发现所检查的设施装备性能不正常,应在( )排除。
A.维修时; B.操作前; C.完工后; D.维护保养时
24. 钢丝绳弹性减小通常伴随有绳径( )。
A.减小; B.增大
25. 使用1121手提式灭火器时,禁止将灭火器( )或颠倒使用。
A.水平; B.垂直
六、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将所选正确项代号填在括号内)法规知识
1. 考试机构在收到考试报名材料后,应在( )工作日内完成对材料的审查。
A.10; B.15; C.20; D.25
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的,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给予( )。
A.行政处罚; B.批评教育、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D.开除处分
3. 发证部门应当在( )个工作日内对报送材料进行审查,或者告知申请人补正申请材料,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A.5; B.10; C.20; D.15
4.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 )直接向事故发生地的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A.可以; B.必须; C.应当; D.不得
5. 起重机械作业(操作)人员至少应具有( )个月以上申请考核项目的实习经历。
A.1; B.2; C.3; D.4
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称的县以上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现行体制下是指(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C.交通部门; D.劳动部门
7. 制造单位应当采用( )的起重机械设计文件。
A.有设计资格单位设计; B.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C.经审核通过的;D.有设计资格人员设计
8. 在承租使用期间对起重机械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记录,( )对承租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负责。
A.产权单位; B.批准单位; C.检验单位; D.起重机械承租使用单位
9. 在用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有( )。
A.缆索起重机; B.桅杆起重机; C.升降机; D.铁路起重机
10. 在用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有( )。
A.轻小型起重设备; B.桥式起重机; C.门式起重机; D.塔式起重机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流动式起重机司机)考试卷 答案
一、判断题 (共15题,共15分) 基础与专业知识
1-5 ○ ○ ○ ○ × 6-10 ○ ○ ○ ○ ○ 11-15 ○ × ○ ○ ○
二、判断题 (共25题,共25分) 安全使用操作知识
1-5 ○ ○ × ○ ○ 6-10 ○ × ○ × ○ 11-15 ○ × ○ ×16-20 ○ × × × ○ 21-25 × ○ ○ ○ ×
三、判断题 (共10题,共10分) 法规知识
1-5 ○ ○ ○ ○ ○ 6-10 ○ ○ ○ ○ ○
四、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 基础与专业知识
1-5 C B D C B 6-10 C D B A B 11-15 B A C D C
五、单选题 (共25题,共25分) 安全使用操作知识
1-5 B C D B C 6-10 A C A C A 11-15 C B C C B 16-20 B B D C B 21-25 C C B A A
六、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 法规知识
1-5 B B A A C 6-10 B B D C D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流动式起重机司机)考试卷 2013
总共100题共100分
一、判断题(共15题,共15分。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基础与专业知识
1. 露天工作的起重机的电气设备应设置防雨罩。( )
2. 起重机的电气控制系统作用是保证起重机运转动作能平稳、准确、安全可靠。( )
3. 滑轮组应有防止钢丝绳跳出轮槽的防护装置。( )
4. 钢丝绳尾端在卷筒上固定,单层缠绕时通常采用压板。( )
5. 凸轮控制器用于小型起重机升机构时,上升与下降具有对称的特性。( )
6. 液压活塞的运动速度仅仅与活塞面积及流入液压缸的流量两个因素有关,而与压力大小无关。( )
7. 压力调节回路主要由溢流阀等组成的。( )
8. 换向阀的作用是改变液压油的流动方向,控制各机构的运动,属控制元件。( )
9. 液压传动起升机构的驱动装置有高速油马达和低速油马达两种。( )
10. 液压传动具有单位重量传递功率大,且可在大范围内无级调速的特点。( )
11. 通过性参数是指流动式起重机能够通过各种道路能力的参数。( )
12. 流动式起重机的刚性变幅机构是利用钢丝绳和卷扬机构进行变幅的机构。( )
13. 司机必须听从指挥人员指挥,当指挥信号不明时,司机应发出“重复”信号询问,明确意图后,方可开车。( )
14. 流动式起重机的回转机构应有制动装置和回转定位装置。( )
15. 普通起升、变幅缠绕绳应优先选用6股线接触交绕绳。( )
二、判断题 (共25题,共25分。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安全使用操作知识
1. 钢丝的直径小,钢丝绳的挠性好,易于弯曲,但不耐磨损。( )
2. 工作中突然断电后,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动作是否都正常。( )
3. 弹簧缓冲器因碰撞疲劳使弹簧失去弹性时,应进行修复再使用。( )
4. 制定岗位安全责任制要应职、责、权分明做到有职、有责、有权。( )
5. 带载变幅时,要保持物件与起重机的距离,以防物件碰触支腿、机体与变幅油缸。( )
6. 焊接作业时要与带电体要有相距1.5~3m的安全距离。禁止在带电器材上进行焊接。( )
7. 车辆在加注燃油时,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必须穿戴整齐,必须戴手套,周围禁止烟火。( )
8. 司机在开车前,必须鸣铃或报警。( )
9. 电源发生单相故障之后,起升机构电动机仍然可以利用单相制动将重物放下。( )
10. 禁止用支腿机构做为拉具或压具使用。( )
11. 放好支腿后,应将所有防护插销与销轴装好。( )
12. 保护接零是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等,用导线与电源零线直接连接。( )
13. 平面集电器的绝缘磁管有破损时应报废。( )
14. 应急预案最重要的特点是要有通用性和可操作性。( )
15. 在非正常使用状态下,超载是钢丝绳破断的主要原因。( )
16. 零件已损坏达到报废标准,就应即时更换,如果零件已达报废标准,不更新继续使用,会是非常危险的,往往会造成重大事故灾害。( )
17. 熔化金属喷溅在起重机上是不会引发火灾的。( )
18. 振动坠落事故不经常发生,因而不需留意。( )
19. 卷筒上有裂纹,经补焊并用砂轮磨光后可继续使用。( )
20. 滑轮有裂纹或轮缘破损时,滑轮应报废。( )
21. 司机在工作中只应服从专门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对其他人发出的紧急停车信号,可以拒绝服从。( )
22. 设备事故、人身事故记录属于起重机械档案。( )
23. 脱钩事故是指重物、吊装绳或专用吊具从吊钩钩口脱出而引起的重物失落事故。( )
24.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
25. 吊重行驶时,可同时进行起升,回转与变幅操作。( )
三、判断题 (共10题,共10分。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法规知识
1.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预防方案,根据需要建立应急抢险队伍,并定期演练。( )
2. 参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的人员,应向考试机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 )
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逾期未申请复审或考试不合格的,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予以注销。( )
4.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配合安全监察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不得拒绝、阻挠。违反这一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用暴力拒绝、阻挠检查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5. 从事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办法》要求执行。( )
6. 当起重机械发生事故后,首先要对事故现场尽快地进行周密的检查、观察和必要的技术测量。( )
7. 事故调查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
8. 查明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现场破坏以及经济损失情况是事故调查组应当履行的职责( )
9. 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
10. 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必须经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雇(聘)用后,方可在许可的项目范围内作业。( )
四、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将所选正确项代号填在括号内) 基础与专业知识
1. 图QZ01是起重机的起升机构简图,其中代号3表示是( )。
A.电动机; B.制动器; C.减速器; D.取物缠绕装置
2. 常闭式制动器在制动装置静态时处于( )状态。
A.打开; B.制动
3. 如图QZ02
确的。 所示,起重机的单钩危险断面图,关于断面的说法,下面( )是正
A.A—A,B—B是危险断面,C—C断面不是; B.A—A,C—C是危险断面,B—B断面不是;
C.C—C,B—B是危险断面,A—A断面不是; D.A—A,B—B,C—C都是危险断面
4. 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工作原理是:当起重机运行到极限位置后,安全尺触动图中( )(填图中的代号)的传动柄和触头,带动限位开关内的闭合触头分开而切断电源。如图
QZ04
A.1; B.2; C.3; D.4
5. 制动器的制动间隙通常用调整( )的大小来实现。
A.弹簧张力; B.工作行程
6. 如图QZ03重锤式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简图,其中代号4表示的是( )。
A.小车架; B.开关; C.碰杆; D.重锤
7. 下面( )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辅助元件。
A.液压泵; B.液压马达; C.溢流阀、换向阀; D.滤油器、管路
8. 减速器的作用是把电动机或内燃机(原动机)的( ),降低到各机构所需的工作速度。
A.最高转速; B.高转速; C.一般转速 D.额定转速
9. 如图QH49红旗拢起,横在腹前,指向转臂的方向,绿旗拢起,横在红旗前,互相垂直,该指挥的旗语信号表示的意思是( )。
A.微微转臂; B.伸臂; C.缩臂; D.微动范围
10. 如图QH33两小臂水平伸向前方,五指伸开,手心朝下,小臂以肘部为轴向下摆动。当要求双机以不同速度降落时,指挥降落速度快的一方,手要低于另一只手,该指挥的手势信号表示的意思是( )。
A.微速落钩; B.慢速落钩; C.全速落钩; D.一方停止,一方落钩
11. 起重机械( )使用叠片式的吊钩。
A.不许; B.允许; C.不一定
12. 当两台或两台以上起重机同时在距离较近的工作区域内工作时,司机发出的信号应( )
A.使用的音响信号的音调应有明显区别; B.使用的音响信号应采用统一的音调;
C.工作性质相同的可以采用同一音调; D.不需要专门改变音调
13. 上升极限位置限位器的作用是( )。
A.当吊具上升到最高位置时,能自动切断电源; B.吊具上升过程中止摆;
C.能防止吊钩上升时超过极限位置; D.在上升时纠偏
14. 安全装置通过自身的结构功能,可以限制或防止起重作业的某种危险发生的装置。下面( )是安全装置。
A.走台栏杆; B.护板; C.幅度指示计; D.起重量限制器
15. 如图QH39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拢绿旗,旗头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该指挥的旗语信号表示的意思是( )。
A.预备; B.要主钩; C.要副钩; D.吊钩上升
五、单选题 (共25题,共25分。将所选正确项代号填在括号内) 安全使用操作知识
1. 如图BZ36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必须戴安全帽; B.必须戴防护眼镜; C.必须戴防毒面具; D.必须戴防护帽
2.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 ),凡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症、视力不佳、听觉不灵、手脚有残等,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A.有工作经验; B.体检并合格; C.省级培训合格; D.体能测试
3. 如图BZ16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停留; B.禁止通行; C.禁止靠近; D.禁止乘人
4. 如图BZ07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触摸; B.禁止启动; C.禁止手动; D.禁止戴手套
5. 如图BZ08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转动; B.禁止启动; C.禁止合闸; D.禁止触摸
6. 如图BZ24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注意安全; B.当心火灾; C.当心爆炸; D.当心腐蚀
7.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注意作业点上下左右的情况,凡有电线处,应采取( )措施,防止触碰电线。
A.改变作业地点; B.让电线停电; C.隔离; D.把电线换为绝缘线
8. 如图BZ15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停留; B.禁止通行; C.禁止靠近; D.禁止乘人
9. 如图BZ02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吸烟; B.禁带火种; C.禁止烟火; D.当心火灾
10. 如图BZ38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必须戴安全帽; B.必须戴防护眼镜; C.必须戴防毒面具; D.必须戴防护帽
11. 登高人员必须( );使用的安全带和安全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
A.系好安全带,可不戴安全帽; B.戴好安全帽,可不系安全带;
C.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D.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
12. 如图BZ17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停留; B.禁止通行; C.禁止靠近; D.禁止乘人
13. 如图BZ04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吸烟; B.禁止灭火; C.禁止用水灭火; D.当心火灾
14. 如图BZ26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注意安全; B.当心辐射; C.当心爆炸; D.当心腐蚀
15. 如图BZ25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注意安全; B.当心火灾; C.当心爆炸; D.当心腐蚀
16. 高处作业用的吊架、手动葫芦等起重用工器具,必须按有关规程或规定搭设;高处作业所用脚手架,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规程要求;严禁吊装升降机( )。
A.载物; B.载人; C.运送重量较大物件; D.运送体积较大物件
17. 如图BZ29所示该安全标志表示的意思是( )。
A.当心中毒; B.当心触电; C.当心雷击; D.当心电击
18. ( )应使所有的控制手柄置于零位。
A.启动前; B.操作完一个工序后; C.操作前; D.闭合主电源前
19. 吊挂时,吊挂绳之间的夹角宜小于( )度,以免吊挂绳受力过大。
A.60; B.90; C.120; D.100
20. 起重机司机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在操作中应做到“准”,“准”是指( )。
A.挂钩准; B.落点准; C.起步准; D.起吊准
21. 造成起升绳破断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超载起吊拉断钢丝绳; B.起升限位开关失灵造成过卷拉断钢丝绳;
C.吊载遭到碰撞、冲击或振动等; D.吊装绳与重物之间接触处无垫片等保护措施,因而造成棱角割断钢丝绳而出现吊装绳破断事故。
22. 起升机构工作运动间断是由( )引起的。
A.手动控制阀故障; B.液压马达故障; C.单向阀故障; D.起升制动器的故障
23. 司机在接班检查时,发现所检查的设施装备性能不正常,应在( )排除。
A.维修时; B.操作前; C.完工后; D.维护保养时
24. 钢丝绳弹性减小通常伴随有绳径( )。
A.减小; B.增大
25. 使用1121手提式灭火器时,禁止将灭火器( )或颠倒使用。
A.水平; B.垂直
六、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将所选正确项代号填在括号内)法规知识
1. 考试机构在收到考试报名材料后,应在( )工作日内完成对材料的审查。
A.10; B.15; C.20; D.25
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的,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给予( )。
A.行政处罚; B.批评教育、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D.开除处分
3. 发证部门应当在( )个工作日内对报送材料进行审查,或者告知申请人补正申请材料,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A.5; B.10; C.20; D.15
4.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 )直接向事故发生地的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A.可以; B.必须; C.应当; D.不得
5. 起重机械作业(操作)人员至少应具有( )个月以上申请考核项目的实习经历。
A.1; B.2; C.3; D.4
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称的县以上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现行体制下是指(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C.交通部门; D.劳动部门
7. 制造单位应当采用( )的起重机械设计文件。
A.有设计资格单位设计; B.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C.经审核通过的;D.有设计资格人员设计
8. 在承租使用期间对起重机械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记录,( )对承租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负责。
A.产权单位; B.批准单位; C.检验单位; D.起重机械承租使用单位
9. 在用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有( )。
A.缆索起重机; B.桅杆起重机; C.升降机; D.铁路起重机
10. 在用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有( )。
A.轻小型起重设备; B.桥式起重机; C.门式起重机; D.塔式起重机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流动式起重机司机)考试卷 答案
一、判断题 (共15题,共15分) 基础与专业知识
1-5 ○ ○ ○ ○ × 6-10 ○ ○ ○ ○ ○ 11-15 ○ × ○ ○ ○
二、判断题 (共25题,共25分) 安全使用操作知识
1-5 ○ ○ × ○ ○ 6-10 ○ × ○ × ○ 11-15 ○ × ○ ×16-20 ○ × × × ○ 21-25 × ○ ○ ○ ×
三、判断题 (共10题,共10分) 法规知识
1-5 ○ ○ ○ ○ ○ 6-10 ○ ○ ○ ○ ○
四、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 基础与专业知识
1-5 C B D C B 6-10 C D B A B 11-15 B A C D C
五、单选题 (共25题,共25分) 安全使用操作知识
1-5 B C D B C 6-10 A C A C A 11-15 C B C C B 16-20 B B D C B 21-25 C C B A A
六、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 法规知识
1-5 B B A A C 6-10 B B D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