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二次

货币银行学作业二

一、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

二、多项选择题答题框

1、货币在发挥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作为 (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世界货币

2、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 ( )

A、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 B、混合型中央银行制度

C、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3、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是从哪个角度研究货币需求问题的?( )

A、剔除通货膨胀角度 B、从经济运行角度

C、从经济总体和个体角度 D、从经济主体角度

4、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 )

A、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正比

B、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反比

C、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反比

D、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正比

5、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标准是 ( )

A、安全性 B、盈利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

二、 多项选择题

1、我国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确定为( )

A、货币供应量 B、信用总量

C、同业拆借利率 D、银行备付金

E、银行备付金比率

2、属于商业银行存款负债业务的有( )

A、居民储蓄 B、同业拆借

C、活期存款 D、回购协议

E、定期存款

3、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 )

A、稳定物价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经济发展平衡

E、国际收支平衡

4、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是( )

A、及时性 B、安全性

C、一致性 D、流动性

E、盈利性

5、按对利率管制程度的不同,利率可以分为( )

A、市场利率 B、一般利率

C、公定利率 D、官定利率

三、 名词解释题

1、 单一规则

答:单一规则货币政策是指将货币供应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并制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数量法则,使货币增长率同预期的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按一个稳定的增长比率扩大货币供应。又称稳定货币增长率规则。

2、 实际货币供给

答:指剔除了物价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名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若将名义货币供给记做Ms,则实际货币供给就为Ms/P

3、 抵押贷款

答:指借款者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的贷款。它是资本主义银行的一种放款形式、抵押品通常包括有价证券、国债券、各种股票、房地产、以及货物的提单、栈单或其他各种证明物品所有权的单据。贷款到期,借款者必须如数归还,否则银行有权处理器抵押品,作为一种补偿。

4、 合资金融机构

答:指外国资本的金融机构同中国资本的金融机构在中国合资经营的金融机构。

5、 支付手段

答: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

付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或先交钱,后服务;或先服务,后交钱。

四、 简答题

1、 简述货币供给的创造。

答: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 供给的决定因素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

2、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答: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授予货币的发行权,因此也承担起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的重要责任。独占货币发行权是其最先具有的职能,也是其区别于普通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货币发行权一经国家法律形式授予,中央银行即对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负有责任。 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作为全国票据的清算中心,并对所有金融机构负有监督和管理的责任。我国自中国银监会成立以后,由于职能分拆,这一部分职能事实上已划归银监会负责,中国人民银行则主要负责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那—部分监管,具体做法还有待在实践中摸索。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和干预经济的工具,,代表国家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主要表现为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 简述总分行制的优缺点。

答:优点: 可以增强资金的流动性,提高银行的安全性减少非营利性资产占用有利于银行扩大资本总额和经营规模④.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种便利的金融服务

缺点: 总分行制易于形成一国之内几家超大规模的银行操控、左右市场的局面,导致金融垄断的发生。 .银行规模过大,层次较多,管理困难。 分支机构人员的调动、轮换等会使银行失去与其客户的联系,而银行职员固守一地又会形成本位主义,削弱总行对分行的控制管理。④.由于实行总分行制银行的分支行受当地经济影响较小,因而分支行机构的管理人员并不十分关心当地经济的发展。

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有哪些?

答:负债业务:存款,借款(发行金融债券等)

5、商业信用的特点及局限性有哪些?

答:特点

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工商企业。

3)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一致的。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

2)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

4)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

5)此外,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

五、 计算题

1、 如果小李存入银行10000元三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已知利率为月息6‰,试计算到期后小李所得的本利和为多少?

10000*(1+3*0.006*12)=12160元

六、 论述题

1、 试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种动机:①交易动机:为从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们必须持有货币;②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曾预料的紧急支付;③投机动机: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持有货币。在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中,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均与商品和劳务交易有关,故而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 L1)。而由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用于金融市场的投机,故称为投机性货币需求(L2)。而货币总需求(L)等于货币的交易需求(L1)与投机需求(L2)之和。对于交易性需求,凯思斯认为它与待交易的商品和劳务有关,若用国民收入(Y)表示这个量,则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表示为L1=L1(Y)。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该函数是收人的递增函数。对于投机性需求,凯恩斯认为它主要与货币市场的利率(i)有关,而且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表示为L2=L2(i)。但是,当利率降至—定低点之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即进入了凯恩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2、 你是如何理解公开市场业务?

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政府调控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手段,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数量,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账册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货币银行学作业二

一、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

二、多项选择题答题框

1、货币在发挥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作为 (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世界货币

2、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 ( )

A、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 B、混合型中央银行制度

C、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3、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是从哪个角度研究货币需求问题的?( )

A、剔除通货膨胀角度 B、从经济运行角度

C、从经济总体和个体角度 D、从经济主体角度

4、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 )

A、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正比

B、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反比

C、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反比

D、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正比

5、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标准是 ( )

A、安全性 B、盈利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

二、 多项选择题

1、我国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确定为( )

A、货币供应量 B、信用总量

C、同业拆借利率 D、银行备付金

E、银行备付金比率

2、属于商业银行存款负债业务的有( )

A、居民储蓄 B、同业拆借

C、活期存款 D、回购协议

E、定期存款

3、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 )

A、稳定物价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经济发展平衡

E、国际收支平衡

4、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是( )

A、及时性 B、安全性

C、一致性 D、流动性

E、盈利性

5、按对利率管制程度的不同,利率可以分为( )

A、市场利率 B、一般利率

C、公定利率 D、官定利率

三、 名词解释题

1、 单一规则

答:单一规则货币政策是指将货币供应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并制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数量法则,使货币增长率同预期的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按一个稳定的增长比率扩大货币供应。又称稳定货币增长率规则。

2、 实际货币供给

答:指剔除了物价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名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若将名义货币供给记做Ms,则实际货币供给就为Ms/P

3、 抵押贷款

答:指借款者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的贷款。它是资本主义银行的一种放款形式、抵押品通常包括有价证券、国债券、各种股票、房地产、以及货物的提单、栈单或其他各种证明物品所有权的单据。贷款到期,借款者必须如数归还,否则银行有权处理器抵押品,作为一种补偿。

4、 合资金融机构

答:指外国资本的金融机构同中国资本的金融机构在中国合资经营的金融机构。

5、 支付手段

答: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

付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或先交钱,后服务;或先服务,后交钱。

四、 简答题

1、 简述货币供给的创造。

答: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 供给的决定因素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

2、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答: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授予货币的发行权,因此也承担起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的重要责任。独占货币发行权是其最先具有的职能,也是其区别于普通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货币发行权一经国家法律形式授予,中央银行即对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负有责任。 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作为全国票据的清算中心,并对所有金融机构负有监督和管理的责任。我国自中国银监会成立以后,由于职能分拆,这一部分职能事实上已划归银监会负责,中国人民银行则主要负责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那—部分监管,具体做法还有待在实践中摸索。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和干预经济的工具,,代表国家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主要表现为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 简述总分行制的优缺点。

答:优点: 可以增强资金的流动性,提高银行的安全性减少非营利性资产占用有利于银行扩大资本总额和经营规模④.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种便利的金融服务

缺点: 总分行制易于形成一国之内几家超大规模的银行操控、左右市场的局面,导致金融垄断的发生。 .银行规模过大,层次较多,管理困难。 分支机构人员的调动、轮换等会使银行失去与其客户的联系,而银行职员固守一地又会形成本位主义,削弱总行对分行的控制管理。④.由于实行总分行制银行的分支行受当地经济影响较小,因而分支行机构的管理人员并不十分关心当地经济的发展。

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有哪些?

答:负债业务:存款,借款(发行金融债券等)

5、商业信用的特点及局限性有哪些?

答:特点

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工商企业。

3)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一致的。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

2)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

4)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

5)此外,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

五、 计算题

1、 如果小李存入银行10000元三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已知利率为月息6‰,试计算到期后小李所得的本利和为多少?

10000*(1+3*0.006*12)=12160元

六、 论述题

1、 试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种动机:①交易动机:为从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们必须持有货币;②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曾预料的紧急支付;③投机动机: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持有货币。在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中,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均与商品和劳务交易有关,故而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 L1)。而由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用于金融市场的投机,故称为投机性货币需求(L2)。而货币总需求(L)等于货币的交易需求(L1)与投机需求(L2)之和。对于交易性需求,凯思斯认为它与待交易的商品和劳务有关,若用国民收入(Y)表示这个量,则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表示为L1=L1(Y)。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该函数是收人的递增函数。对于投机性需求,凯恩斯认为它主要与货币市场的利率(i)有关,而且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表示为L2=L2(i)。但是,当利率降至—定低点之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即进入了凯恩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2、 你是如何理解公开市场业务?

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政府调控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手段,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数量,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账册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相关文章

  • 第十一章课后答案文档
  •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1.为什么说现今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找一找是否有不是信用货币的货币. 答:(1)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替代金属货币,这一过程的萌芽早就存在于古老的信用工具之中:这一过程的不可逆 ...查看


  • 银行制度发展推动之下的货币制度演进:
  • 货币金融评论 2009年第1期 银行制度发展推动之下的货币制度演进:人民币国际 化的内在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宋玮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凸显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性,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实现其国际化是 ...查看


  • 中央银行的性质
  • 简答 第一题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P13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指中央银行自身所具有的特有属性,这是由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并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它已由过去集中发行银行券.解决郭嘉财政困难的政府银行,逐 ...查看


  • 中央银行业务期末复习
  • 第一章 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主要吸收短期存款,发放短期商业贷款为基本业务的银行,称为商业银行. 皮尔条例--1844 ...查看


  • 货币乘数及其在宏观控制中的含义
  • 作者:曾宪久陈涛 天府新论 1999年09期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在以纯粹信用货币流通为标志的现代银行制度下普遍存在的一种宏观经济现象. 作用机制 货币乘数的作用机制高度地依存于它所嵌入的特定的金融制度和货币信用政策 ...查看


  • 中央银行题库
  • 判断题 巴塞尔协议规定,到1992年底,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标准比率目标为6﹪.(错) 比尔条例>是由英格兰银行总裁比尔主持通过的.(错) 财政发行是指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子而引起的货币发行.(√) 储备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基础货币 ...查看


  • [中央银行学 重点 ]
  •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17世纪的欧洲 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最早的银行:威尼斯银行(1587) 1656年,瑞典银行成立:1897年,瑞典政府通过法案将货币发行权集中于瑞典银行,其他银行发行的钞票逐步收回, ...查看


  •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补完版)
  •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 一.判断分析题 1. 中央银行不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课件答案:正确.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金融危机之前,由自然的发展与演变过来早期中央银行的制度是很不完善的,一般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的. ...查看


  • 中央银行学复习
  • 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两大政策 答: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 ...查看


  • 金融学课程标准
  • 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标准 <货币银行学> 1.课程编码:0332308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4.选用教材: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