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9期(总第284期)
教育研究
EDUCAT IONAL RES EARCH
N o. 9, 2003Gener al, No. 284
创新素养与课程开发
曹红旗 王桂亮
[摘 要] 中小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以学生的创新素养得到基础性、全面性、整体性发展为基础的, 是各种创新素质的一种综合效应。要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必须从基础性、全面性、整体性的角度去实施创新教育。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 需要通过开发学校隐性课程、开设“创新素养”独立课程和开展创新活动课程去落实。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创新素养; 课程开发
[作者简介] 曹红旗, 山东省潍坊市普教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王桂亮, 山东省潍坊市普教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山东潍坊 26104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就必须明确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体的教育目标, 并落实到学校课程中, 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一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 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教育, 是学校各种教育因素综合效应的一种结果。要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就必须从全面培养
学生基础性和整体性的创新素质——现代创新理念、创新情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方法和策略、创新实践能力等入手。在长期的基础性、全面性创新教育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逐步由创新的基础层面向着将创新贯穿整个生存、生活状态的精神层面转化。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应注意加强学生在平日学习、生活中创新素质的养成——培养创新素养。
所谓创新素养, 是指一个人平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和修养, 即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创新素养, 是一个动
态性词组, 它包含通过教育、学习、活动、生活等来提高自己素质的意思。因此从教育学的意义上看, 更能体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培养过程, 即通过创新教育, 让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和生活中养成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使学生的创新素质达到教育所规定的目标和水平。
创新素养能够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个一般性目标具体化, 其具体目标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要求。作为承担基础教育的中小学, 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重点要放在“基础性、全面性”上。所谓“基础性”, 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创新素质为主, 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所谓“全面性”, 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创新素质教育。具体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
方面:(1) 明晰和了解创新的基本理念, 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 (2) 了解有关创新的知识和原理,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理论素养; (3) 了解社会创新的历史, 从中体验和理解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理解创新的本质和价值, 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培养学生创新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了解世界各个领域著名的创新人物, 学习他们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 (5) 在基于学生兴趣与直接经验的、富有探索
性的、真实而生活化的创新情境中, 让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发现和学习创新思维的方法, 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6) 在创新实践活动中, 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创新的亲身实践体验, 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 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创新素养的这六个目标, 既体现了对中小学生进行基础性和全面性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教育, 又具有可操作性。
二
创新素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渗透。因此, 要实现创新素养的目标, 就必须首先着力开发学校的隐性课程。
开发学科课程中创新教育因素的隐性课程, 是中小学创新素养隐性课程开发的重点。学科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创新教育因素, 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过去, 由于学科课程中创新教育因素的潜在性、隐蔽性和渗透性, 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科课程中隐性的创新教育因素往往难以被教师发现或被教师有意无意地忽略, 主渠道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如过去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强调传授知识, 忽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是一个单向灌输、传授的过程, 忽视学生在自主参与过程中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 往往孤立地、静止地看待知识, 不能以辨证的、相对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学习知识; 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只注意传授教材中显性的学科知识, 往往忽视潜在的隐性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策略和创新思维方法等方面培养的创新教育因素; 教学方法上多选择为灌输现成结论服务的僵化的传授知识的方法, 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有益的发现法、探究法、启发式、开放式等方法运用得较少; 在评价上只注重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书本的知识, 以课程考试分数定优劣, 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评价。因此, 要把培养创新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必须对学科课程中潜在的隐性的创新教育因素进行全方位地开发, 确实发挥好主渠道的作用。
学科课程中创新素养隐性课程的开发, 一方
面要在新课程的编制过程中有意识地注入创新教育的因素, 以培养学生创新素养为指导思想, 对中小学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等进行改革。在课程目标上要提出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 结构上除应包括自学部分、引导学习部分、实践部分、了解性内容部分和思考练习题部分外, 还应增加创新探索部分, 它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教材知识逻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¹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课程, 使课本知识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现代科技知识走进课堂, 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 在课程各部分中都应增加培养创造性发问的内容, 设计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情境, 给出一定的材料、条件、时间、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 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 特别是学会提出创造性问题, 引发创造的意向和行为。
学科课程中创新素养隐性课程开发的另一方面, 是在学科课程组织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开发。一是要把创新素养的目标纳入学科课程目标体系, 在各个层次的教育教学目标中都要明确提出创新素养的具体目标。二是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 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发现学科课程中的创新教育因素, 把潜在的创新教育因素挖掘出来使之成为显性的教育内容, 纳入课程教学计划中。三是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的特点, 从创新素养的六大目标中确定其中一项或几项作为学科课程的主要目标, 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 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 以发展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想像力、创新能力为主, 兼顾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个性品质等其他方面创新素养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 通过变换叙述方式、多向比较、一题多解、自编应用题等, 以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并加以证明的创新思维、创新策略、创新方法为主, 兼顾其他方面创新素养的培养; 在物理、化学学科的教学中,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尝试揭示和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 重点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实践能力, º等等。四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民主性、开放性、探究性、自主性、创新性、延缓判断等创新教育的原则和发现法、探究法、讨论法等创新教育方法, 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 在习得
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五是要把对学生创造力开发的评价纳入学校整个评价体系之中, 特别是对学生学和教师教的评价, 不仅要重视教和学的结果, 更要重视教和学的过程, 应重点测查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水平和教师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 要建立激励学生和教师创新的评价标准, 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创新, 让学生敢于提出与众不同、与教师不同的见解, 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 评价标准要多元化, 要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非学科课程的创新素养隐性课程——学校物质精神情境, 如校貌、校风、校纪、班风、学风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 »都蕴涵着创新教育的因素, 对学生的创新素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学科的创新素养隐性课程的开发, 一是要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宽松、自由、民主的心理环境, 不仅是创新素养培养的必要的基础性条件, 而且其本身就是最有力量的创新教育。只有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 学生才敢于大胆地想象, 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否则, 学生的创造力将会被压抑的环境窒息、扼杀。二是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自己和学生摆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 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发表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新奇、独特、大胆的想象。三是建立服务、激励、支持创新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既在制度上对创新教育给予保证, 又使制度本身成为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四是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 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性文化活动, 为学生创新性学习和创新性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
通过学科渗透和环境(物质的、精神的) 潜移默化影响这种隐性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但它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一是它的潜在性和隐蔽性, 其中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的开发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意识、自觉和能力, 而这一点目前大部分教师很难做好。二是它的零散性和不系统性, 各学科都是按照自身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学科逻辑体系的要求, 遵循知识的发展
顺序按层次教学, 因而, 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也只是零散的、随机的, 难以全面、系统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三是创新的理论、知识、创造技法、创新精神、创新品质等方面的系统性教育, 超学科的一般性创造策略和综合的创造技能培养, 单纯的学科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因此, 为了弥补学科课程和环境课程渗透创新教育的不足, 中小学有必要开发一门全面地、系统地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独立课程——“创新素养”课。中小学“创新素养”课程的开发,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明确其课程目标。“创新素养”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对中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培养中小学生具有现代社会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全面性、系统性、基础性的创新素质, 使学生“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爱创新、去创新”, 为培养新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创新素养”课程的具体目标, 即前面所述的创新素养的六个教育目标。
第二, 科学设计“创新素养”课程的内容结构。“创新素养“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创新理念教育、创新史话、创新人物介绍、创新知识和原理、创新思维方法及训练、创造技法、创新实践活动等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创新理念教育”的内容, 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有关创新的本质、规律、价值等一些基本观点和现代理念, 如,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等, 树立起正确的创新观和现代创新理念。第二部分“创新史话”的内容, 主要呈现社会创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突出强调其历史意义及社会价值, 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历史, 明确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理解创新的本质和价值。第三部分“创新人物介绍”的内容, 一是介绍历史上社会各个领域中著名的创新人物和他们在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思维方法、技巧及高尚的情操和个性品质, 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史上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创造、创新的由来过程, 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思维方法、高尚的情操和个性品质, 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其创新素养; 二是介绍一些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中小学生——他们的同伴, 让学生了解同伴创新的过程, 以小伙伴为榜样, 树立起创新的自信心。第四部分“创新知
识和原理”的内容, 主要是介绍发明、发现、创造、创新思维、创新过程等创新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原理。对于基础知识和原理, 不是枯燥地去阐述那些抽象的概念和定义, 而是通过社会生活中具体、生动、有趣、生活化的创新典型事例、案例去渗透创新的理论知识, 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范例, 达到以事达理、以事晓理的目的, 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了解、感悟有关创新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理论, 掌握其基本的规律, 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第五部分“创新思维方法及训练”的内容, 一是通过创设创新思维的情境, 在创新思维训练活动中呈现创新思维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让学生在创新情境中体验和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和策略; 二是用情节真实的故事呈现问题, 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 在真实的背景下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是通过设计各种类型的创新思维问题, 不断开拓学生的思路、创新与实践的空间, 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变通性、新颖性。第六部分“创造技法教育”的内容, 主要是以真实、经典、生动、有趣的发明创造案例为学习材料, 呈现创造的基本技法及其应用, 让学生在创造情境中感悟创造技法, 在活动中学会应用创造技法。第七部分“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 主要围绕现实生活设计创新实践活动。这些活动, 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创新知识、技能、品质等综合运用的创新实践活动, 通过创新实践——小发明、小创造、小创意、小设计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 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围绕创新素养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 确定不同学段、年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程编制的纵向顺序上, 课程目标和学段、年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应按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逻辑顺序编排; 在课程编制的横向顺序上, 每一学段、年级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应采用并列交错的方法将创新素养的六大目标和七方面内容糅合编排, 使整个课程体系结构无论在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上, 还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上, 内在的层次性、阶段性和整体性等方面要有较强的逻辑性, 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开设专门的“创新素养”课程, 对于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特殊意义, 通过我们的“中小学‘创新素养’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从
实践上得到了肯定性的答案。
一是学生树立起了现代的创新理念。通过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创新观”的考察, 对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人是创造之人”、“生活中处处有创新”、“需要是创新之母”等观念, 实验班学生的认识是明确的, 而对照班中的大多数学生的认识还是模糊的。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检测量表对学生测验结果表明, 在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个指标上, 实验班学生的成绩都高于对照班, 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其中独创性的优势更加突出。三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用威廉斯创造性倾向测验量表对学生的好奇性、想像力、挑战性等内容的检测表明,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创造性倾向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实验班学生比对照班学生对创新抱有更积极的态度, 实验班学生喜欢创新, 热爱创新; 富有好奇心, 具有丰富的想像力; 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对问题更敏感, 喜欢去探究、创新; 对问题善于提出质疑, 更富有批判精神; 对创新具有自信心, 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评价等。四是学生创新思维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反映在学科学习上, 实验班学生的思维普遍活跃, 善于求异、求新、求变; 解决问题的动机强烈, 思路开阔、敏捷, 解决问题的办法多, 更富有策略性; 作文更富有想像力。反映在学生的创新实践方面, 实验班学生的小创意、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论文等, 在质和量上都大大高于对照班。
四
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 仅仅通过隐性课程和专门课程这两条途径还难以达到目标, 必须辅之以创新活动课程, 形成“隐性课程、专门课程、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教育。这样, 才可称其谓创新素养的完全教育。
中小学生的创新素养是在创新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参加现实的创新活动培养创新素养, 是一条最直接的方式。因此, 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就必须对学校创新性活动课程进行有效的开发。
这里, 我们所指的“创新性活动课程”, 是广义
的赋予创新内涵的一切活动, 诸如, 科技活动、小发明和小创造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游戏活动、劳动实践活动, 以及阅读、写作、小课题研究等等。“创新性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为:其一, 它是学生自己创造的活动, 自己当家作主, 自己出主意, 自己作准备, 自己来组织; 其二, 它是学生自我开发创造力的活动, 自我发挥创新精神, 自我训练创新思维, 自我培养创新能力。是否是学生自己创造的、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衡量
¼应该是否属于“创新性活动课程”的重要标尺。
目、创造体育活动形式、创造体育锻炼方法的能
力; 综合实践活动, 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意识、改革意识和创造性地运用学得的知识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 小组活动, 重点让学生学会在团体内智力相互激励的方法, 培养团队合作创新的精神, 等等。再次是要有意识地给活动注入创新教育的内涵。任何活动都可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载体, 但这要靠我们有意识地给活动注入创新教育的内涵。要使活动真正成为创新性活动, 就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发现、想象、创新, 在活动过程中求新、求异、求变、求优。只有在活动中有意识地注入了这些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性活动课程”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
注释:
¹南纪德. 创新教育课程观[N ]. 中国教育报, 2000-1-28. º林崇德.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9, (3) .
»吕达. 独木桥? 阳关道? ——未来中小学课程面面观[M ]. 北京:中信出版社, 1991. 87、15.
¼胡雪林. 发扬创新精神 开展少先队创造性活动[J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1999, (3) .
说, 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可以成为创新性活动课程, 但这要靠我们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开发它。
创新性活动课程的开发, 首先是要树立“学生是活动的主人”这样一种观念, 活动都要让学生来自己设计、自己组织, 让学生在活动设计、组织、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和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其次是从创新素养的目标出发, 根据活动的特点挖掘创新教育的因素。例如, 小科技、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技能为重点, 进行全面的创新素养的培养; 文体活动, 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学生自己创编节
Competence for Innovat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ao H ongqi &W ang Guiliang
Abstract :T he cultiv atio n of pr imar 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sense of innova tio n and ability to create is based on students' all-r ound dev elo pment and is also the co mpr ehensive effect of v arious capacities for inno vation. T o impro ve students' competence for inno vat ion , effor ts must be made to implement inno vative educat ion w ith emphasis on basics , comprehensiv eness and integ ration o f cur r iculum contents . In this r egar d , o nly by o ffering r ecessiv e courses , indepen-dent cour ses o f “inno vation competence ”and inno vative activit y cour ses at pr imar y and seco ndar y schoo ls ca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 mpet ence fo r innov ation be fulfilled.
Key words :competence educatio n ; competence for inno vat ion ; cur riculum dev elo pm ent
Authors :Cao Ho ngqi , senio r teacher and Directo r of T eaching a nd Resear ch Sectio n of Basic Education , Weifang City , Shangdo ng Pr ov ince; Wang G uiliang, senio r teacher and resear cher at T eaching and Resear ch Sectio n of Basic Ed-ucat ion, Weifang City , Shangdong Pr ov ince (Weifang 261041)
[责任编辑:宗秋荣]
2003年第9期(总第284期)
教育研究
EDUCAT IONAL RES EARCH
N o. 9, 2003Gener al, No. 284
创新素养与课程开发
曹红旗 王桂亮
[摘 要] 中小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以学生的创新素养得到基础性、全面性、整体性发展为基础的, 是各种创新素质的一种综合效应。要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必须从基础性、全面性、整体性的角度去实施创新教育。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 需要通过开发学校隐性课程、开设“创新素养”独立课程和开展创新活动课程去落实。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创新素养; 课程开发
[作者简介] 曹红旗, 山东省潍坊市普教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王桂亮, 山东省潍坊市普教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山东潍坊 26104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就必须明确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体的教育目标, 并落实到学校课程中, 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一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 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教育, 是学校各种教育因素综合效应的一种结果。要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就必须从全面培养
学生基础性和整体性的创新素质——现代创新理念、创新情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方法和策略、创新实践能力等入手。在长期的基础性、全面性创新教育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逐步由创新的基础层面向着将创新贯穿整个生存、生活状态的精神层面转化。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应注意加强学生在平日学习、生活中创新素质的养成——培养创新素养。
所谓创新素养, 是指一个人平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和修养, 即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创新素养, 是一个动
态性词组, 它包含通过教育、学习、活动、生活等来提高自己素质的意思。因此从教育学的意义上看, 更能体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培养过程, 即通过创新教育, 让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和生活中养成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使学生的创新素质达到教育所规定的目标和水平。
创新素养能够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个一般性目标具体化, 其具体目标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要求。作为承担基础教育的中小学, 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重点要放在“基础性、全面性”上。所谓“基础性”, 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创新素质为主, 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所谓“全面性”, 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创新素质教育。具体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
方面:(1) 明晰和了解创新的基本理念, 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 (2) 了解有关创新的知识和原理,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理论素养; (3) 了解社会创新的历史, 从中体验和理解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理解创新的本质和价值, 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培养学生创新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了解世界各个领域著名的创新人物, 学习他们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 (5) 在基于学生兴趣与直接经验的、富有探索
性的、真实而生活化的创新情境中, 让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发现和学习创新思维的方法, 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6) 在创新实践活动中, 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创新的亲身实践体验, 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 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创新素养的这六个目标, 既体现了对中小学生进行基础性和全面性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教育, 又具有可操作性。
二
创新素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渗透。因此, 要实现创新素养的目标, 就必须首先着力开发学校的隐性课程。
开发学科课程中创新教育因素的隐性课程, 是中小学创新素养隐性课程开发的重点。学科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创新教育因素, 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过去, 由于学科课程中创新教育因素的潜在性、隐蔽性和渗透性, 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科课程中隐性的创新教育因素往往难以被教师发现或被教师有意无意地忽略, 主渠道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如过去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强调传授知识, 忽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是一个单向灌输、传授的过程, 忽视学生在自主参与过程中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 往往孤立地、静止地看待知识, 不能以辨证的、相对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学习知识; 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只注意传授教材中显性的学科知识, 往往忽视潜在的隐性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策略和创新思维方法等方面培养的创新教育因素; 教学方法上多选择为灌输现成结论服务的僵化的传授知识的方法, 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有益的发现法、探究法、启发式、开放式等方法运用得较少; 在评价上只注重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书本的知识, 以课程考试分数定优劣, 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评价。因此, 要把培养创新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必须对学科课程中潜在的隐性的创新教育因素进行全方位地开发, 确实发挥好主渠道的作用。
学科课程中创新素养隐性课程的开发, 一方
面要在新课程的编制过程中有意识地注入创新教育的因素, 以培养学生创新素养为指导思想, 对中小学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等进行改革。在课程目标上要提出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 结构上除应包括自学部分、引导学习部分、实践部分、了解性内容部分和思考练习题部分外, 还应增加创新探索部分, 它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教材知识逻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¹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课程, 使课本知识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现代科技知识走进课堂, 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 在课程各部分中都应增加培养创造性发问的内容, 设计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情境, 给出一定的材料、条件、时间、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 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 特别是学会提出创造性问题, 引发创造的意向和行为。
学科课程中创新素养隐性课程开发的另一方面, 是在学科课程组织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开发。一是要把创新素养的目标纳入学科课程目标体系, 在各个层次的教育教学目标中都要明确提出创新素养的具体目标。二是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 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发现学科课程中的创新教育因素, 把潜在的创新教育因素挖掘出来使之成为显性的教育内容, 纳入课程教学计划中。三是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的特点, 从创新素养的六大目标中确定其中一项或几项作为学科课程的主要目标, 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 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 以发展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想像力、创新能力为主, 兼顾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个性品质等其他方面创新素养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 通过变换叙述方式、多向比较、一题多解、自编应用题等, 以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并加以证明的创新思维、创新策略、创新方法为主, 兼顾其他方面创新素养的培养; 在物理、化学学科的教学中,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尝试揭示和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 重点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实践能力, º等等。四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民主性、开放性、探究性、自主性、创新性、延缓判断等创新教育的原则和发现法、探究法、讨论法等创新教育方法, 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 在习得
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五是要把对学生创造力开发的评价纳入学校整个评价体系之中, 特别是对学生学和教师教的评价, 不仅要重视教和学的结果, 更要重视教和学的过程, 应重点测查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水平和教师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 要建立激励学生和教师创新的评价标准, 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创新, 让学生敢于提出与众不同、与教师不同的见解, 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 评价标准要多元化, 要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非学科课程的创新素养隐性课程——学校物质精神情境, 如校貌、校风、校纪、班风、学风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 »都蕴涵着创新教育的因素, 对学生的创新素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学科的创新素养隐性课程的开发, 一是要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宽松、自由、民主的心理环境, 不仅是创新素养培养的必要的基础性条件, 而且其本身就是最有力量的创新教育。只有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 学生才敢于大胆地想象, 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否则, 学生的创造力将会被压抑的环境窒息、扼杀。二是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自己和学生摆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 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发表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新奇、独特、大胆的想象。三是建立服务、激励、支持创新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既在制度上对创新教育给予保证, 又使制度本身成为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四是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 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性文化活动, 为学生创新性学习和创新性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
通过学科渗透和环境(物质的、精神的) 潜移默化影响这种隐性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但它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一是它的潜在性和隐蔽性, 其中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的开发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意识、自觉和能力, 而这一点目前大部分教师很难做好。二是它的零散性和不系统性, 各学科都是按照自身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学科逻辑体系的要求, 遵循知识的发展
顺序按层次教学, 因而, 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也只是零散的、随机的, 难以全面、系统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三是创新的理论、知识、创造技法、创新精神、创新品质等方面的系统性教育, 超学科的一般性创造策略和综合的创造技能培养, 单纯的学科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因此, 为了弥补学科课程和环境课程渗透创新教育的不足, 中小学有必要开发一门全面地、系统地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独立课程——“创新素养”课。中小学“创新素养”课程的开发,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明确其课程目标。“创新素养”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对中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培养中小学生具有现代社会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全面性、系统性、基础性的创新素质, 使学生“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爱创新、去创新”, 为培养新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创新素养”课程的具体目标, 即前面所述的创新素养的六个教育目标。
第二, 科学设计“创新素养”课程的内容结构。“创新素养“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创新理念教育、创新史话、创新人物介绍、创新知识和原理、创新思维方法及训练、创造技法、创新实践活动等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创新理念教育”的内容, 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有关创新的本质、规律、价值等一些基本观点和现代理念, 如,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等, 树立起正确的创新观和现代创新理念。第二部分“创新史话”的内容, 主要呈现社会创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突出强调其历史意义及社会价值, 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历史, 明确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理解创新的本质和价值。第三部分“创新人物介绍”的内容, 一是介绍历史上社会各个领域中著名的创新人物和他们在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思维方法、技巧及高尚的情操和个性品质, 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史上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创造、创新的由来过程, 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思维方法、高尚的情操和个性品质, 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其创新素养; 二是介绍一些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中小学生——他们的同伴, 让学生了解同伴创新的过程, 以小伙伴为榜样, 树立起创新的自信心。第四部分“创新知
识和原理”的内容, 主要是介绍发明、发现、创造、创新思维、创新过程等创新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原理。对于基础知识和原理, 不是枯燥地去阐述那些抽象的概念和定义, 而是通过社会生活中具体、生动、有趣、生活化的创新典型事例、案例去渗透创新的理论知识, 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范例, 达到以事达理、以事晓理的目的, 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了解、感悟有关创新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理论, 掌握其基本的规律, 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第五部分“创新思维方法及训练”的内容, 一是通过创设创新思维的情境, 在创新思维训练活动中呈现创新思维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让学生在创新情境中体验和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和策略; 二是用情节真实的故事呈现问题, 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 在真实的背景下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是通过设计各种类型的创新思维问题, 不断开拓学生的思路、创新与实践的空间, 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变通性、新颖性。第六部分“创造技法教育”的内容, 主要是以真实、经典、生动、有趣的发明创造案例为学习材料, 呈现创造的基本技法及其应用, 让学生在创造情境中感悟创造技法, 在活动中学会应用创造技法。第七部分“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 主要围绕现实生活设计创新实践活动。这些活动, 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创新知识、技能、品质等综合运用的创新实践活动, 通过创新实践——小发明、小创造、小创意、小设计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 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围绕创新素养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 确定不同学段、年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程编制的纵向顺序上, 课程目标和学段、年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应按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逻辑顺序编排; 在课程编制的横向顺序上, 每一学段、年级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应采用并列交错的方法将创新素养的六大目标和七方面内容糅合编排, 使整个课程体系结构无论在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上, 还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上, 内在的层次性、阶段性和整体性等方面要有较强的逻辑性, 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开设专门的“创新素养”课程, 对于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特殊意义, 通过我们的“中小学‘创新素养’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从
实践上得到了肯定性的答案。
一是学生树立起了现代的创新理念。通过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创新观”的考察, 对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人是创造之人”、“生活中处处有创新”、“需要是创新之母”等观念, 实验班学生的认识是明确的, 而对照班中的大多数学生的认识还是模糊的。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检测量表对学生测验结果表明, 在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个指标上, 实验班学生的成绩都高于对照班, 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其中独创性的优势更加突出。三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用威廉斯创造性倾向测验量表对学生的好奇性、想像力、挑战性等内容的检测表明,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创造性倾向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实验班学生比对照班学生对创新抱有更积极的态度, 实验班学生喜欢创新, 热爱创新; 富有好奇心, 具有丰富的想像力; 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对问题更敏感, 喜欢去探究、创新; 对问题善于提出质疑, 更富有批判精神; 对创新具有自信心, 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评价等。四是学生创新思维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反映在学科学习上, 实验班学生的思维普遍活跃, 善于求异、求新、求变; 解决问题的动机强烈, 思路开阔、敏捷, 解决问题的办法多, 更富有策略性; 作文更富有想像力。反映在学生的创新实践方面, 实验班学生的小创意、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论文等, 在质和量上都大大高于对照班。
四
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 仅仅通过隐性课程和专门课程这两条途径还难以达到目标, 必须辅之以创新活动课程, 形成“隐性课程、专门课程、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教育。这样, 才可称其谓创新素养的完全教育。
中小学生的创新素养是在创新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参加现实的创新活动培养创新素养, 是一条最直接的方式。因此, 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就必须对学校创新性活动课程进行有效的开发。
这里, 我们所指的“创新性活动课程”, 是广义
的赋予创新内涵的一切活动, 诸如, 科技活动、小发明和小创造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游戏活动、劳动实践活动, 以及阅读、写作、小课题研究等等。“创新性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为:其一, 它是学生自己创造的活动, 自己当家作主, 自己出主意, 自己作准备, 自己来组织; 其二, 它是学生自我开发创造力的活动, 自我发挥创新精神, 自我训练创新思维, 自我培养创新能力。是否是学生自己创造的、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衡量
¼应该是否属于“创新性活动课程”的重要标尺。
目、创造体育活动形式、创造体育锻炼方法的能
力; 综合实践活动, 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意识、改革意识和创造性地运用学得的知识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 小组活动, 重点让学生学会在团体内智力相互激励的方法, 培养团队合作创新的精神, 等等。再次是要有意识地给活动注入创新教育的内涵。任何活动都可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载体, 但这要靠我们有意识地给活动注入创新教育的内涵。要使活动真正成为创新性活动, 就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发现、想象、创新, 在活动过程中求新、求异、求变、求优。只有在活动中有意识地注入了这些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性活动课程”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
注释:
¹南纪德. 创新教育课程观[N ]. 中国教育报, 2000-1-28. º林崇德.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9, (3) .
»吕达. 独木桥? 阳关道? ——未来中小学课程面面观[M ]. 北京:中信出版社, 1991. 87、15.
¼胡雪林. 发扬创新精神 开展少先队创造性活动[J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1999, (3) .
说, 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可以成为创新性活动课程, 但这要靠我们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开发它。
创新性活动课程的开发, 首先是要树立“学生是活动的主人”这样一种观念, 活动都要让学生来自己设计、自己组织, 让学生在活动设计、组织、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和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其次是从创新素养的目标出发, 根据活动的特点挖掘创新教育的因素。例如, 小科技、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技能为重点, 进行全面的创新素养的培养; 文体活动, 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学生自己创编节
Competence for Innovat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ao H ongqi &W ang Guiliang
Abstract :T he cultiv atio n of pr imar 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sense of innova tio n and ability to create is based on students' all-r ound dev elo pment and is also the co mpr ehensive effect of v arious capacities for inno vation. T o impro ve students' competence for inno vat ion , effor ts must be made to implement inno vative educat ion w ith emphasis on basics , comprehensiv eness and integ ration o f cur r iculum contents . In this r egar d , o nly by o ffering r ecessiv e courses , indepen-dent cour ses o f “inno vation competence ”and inno vative activit y cour ses at pr imar y and seco ndar y schoo ls ca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 mpet ence fo r innov ation be fulfilled.
Key words :competence educatio n ; competence for inno vat ion ; cur riculum dev elo pm ent
Authors :Cao Ho ngqi , senio r teacher and Directo r of T eaching a nd Resear ch Sectio n of Basic Education , Weifang City , Shangdo ng Pr ov ince; Wang G uiliang, senio r teacher and resear cher at T eaching and Resear ch Sectio n of Basic Ed-ucat ion, Weifang City , Shangdong Pr ov ince (Weifang 261041)
[责任编辑:宗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