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编制依据
1、当地环境气候
2、抗风拉力的验算
3、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二、试验所需器具
1、拉力计两台(SN600)或者一台大于120KG 拉力秤。 2、铁丝6米。3、与彩钢瓦匹配的支座两套。 4、5米钢卷尺一个。
5、钢丝钳一把,M8内六角扳手两把, 14#外开口扳手一把。 6、完好无损的彩钢瓦片。 三、拉拔点选择
根据参加试验人员意见,现场选择(每个屋顶试验点不少于三处)。 四、试验地点
1、赛诺国际有限公司
2、海南安顺达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试验地点均在彩钢屋顶。 五、试验方法
1、固定支座
将支座如上图固定在彩钢瓦上,锁紧(锁紧的扭力为15牛·米) 按照要求固定在彩钢瓦上,已知赛诺国际的角驰彩钢瓦瓦脊之间距离为760mm (一期)和820mm (二期),安顺达预硫化车间屋顶的跨距为490mm 。
2、连接拉力器及支座(按照下图所示方式连接拉力器和支座)
采用连续加荷制度,应以均匀速率在1~2min 时间内加荷至设定的检验荷载,并在该荷载下持荷1min 。(检验荷载为1.0KN )。同时观察支座及屋面板的变形,若在加载过程中出现塑性变形,将停止试验。 3、合格评价
(1)当一个检验批所抽取的试样全数合格时,应评定该批为合格批。
(2)当一个检验批所抽取的试样中仅有10%或10%以下不合格(不足一根,按一根计) 时,应另抽3根试样进行超拉试验(检验荷载为1.2KN ),此时不考虑相关构件变形情况。若检验结果全数合格,该检验批仍可评为合格批,否则为不合格。 4、工程定制的方案如下图:
此为试验方案示意图
六、参加试验人员
1、业主代表 2、监理代表 3、厂房业主代表 4、总包代表 七、抗风拉力的计算 (1)风压荷重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_50009-2001中对风荷载的规定如下(按承重结构设计):wp=0.5•ro•v2
其中wp 为风压[kN/m2],ro 为空气密度[kg/m3],v 为风速[m/s] 空气密度(ro)和重度(r)的关系为 r=ro•g, 因此有 ro=r/g。空气密度取1.29Kg/m3(标准空气密度,大于当地的实际空气密度)。 经计算,基本风压 Wo =0.5×1.29×402=1.03Kpa W 1=βZ ×µs ×µz ×W 0 βZ :风振系数 µ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µS : 风荷载体型系数
W 0 : 基本风压(海南50年一遇1.03 KN/m²)
工程安装地点位于海口市,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2.1查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µZ 取值为1.0;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3.1中第29项单坡及双坡顶盖仰角7°时风荷载体型系数µS 取平均值0.8;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7.4.2, 风振系数: βz =1+ξνψz /µz
ξ :脉动增大系数; ν :脉动影响系数; ψz :振型系数; µ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4.3及附录E.2.1钢结构,可得脉动增大系数 ξ为1.47;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4.4-3查得脉动影响系数取值为0.4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表F.1.2查得振型系数ψz 取值为1.0
βz =1+ξνψz /µz =1+1.47*0.42*1.0/1.0=1.61
按照客户要求最大风压为1.03 KN/m²,即W 0=1030N/m²
因此,W1=βZ ×µs ×µz ×W 0 =1.61X0.8X1.0 X1030 N/m²=1327 N/m² 顺风时,组件往下压,此时的载荷为压力,无拉力,无需验算 负压时则W1=βZ ×µs ×µz ×W 0 =1.61X0.8X1.0 X1030 N/m²=1327 N/m² 按照要求最大风压为1.03 KN/m²,即W 0=1030 N/m²
因此,W1=βZ ×µs ×µz ×W 0 =1.61X0.8X1.0 X1030 N/m²=1327 N/m² 顺风时,组件往下压,此时的载荷为压力,无拉力,无需验算 负风压时,则:W1=βZ ×µs ×µz ×W 0 =1.61X0.8X1.0 X1030 N/m²=1327 N/m²
820mm 跨距上太阳能板重力G1=19.5*9.8/0.99*0.82 N =235 N 820mm 跨距上轨道荷重:G2=0.75*0.82*9.8N =6 N 820mm 跨距面积:S=1.65*0.82 m²=1.353 m² 820mm 跨距上固定荷载重力为G=G1+2*G2=247N 820mm 跨距上所承受的风力W=1327*1.353N =1795N
根据载荷组合,负风压时支座所承受最大向上拉力为: f1=1.65W-G= 1.65*1795N -247 N =2715 N
则每个支座所承受的最大向上拉力为:2715/4 N =679N 即67.9kg. 八、试验结论
详见分析报告
参加拉拔试验人员
一、 编制依据
1、当地环境气候
2、抗风拉力的验算
3、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二、试验所需器具
1、拉力计两台(SN600)或者一台大于120KG 拉力秤。 2、铁丝6米。3、与彩钢瓦匹配的支座两套。 4、5米钢卷尺一个。
5、钢丝钳一把,M8内六角扳手两把, 14#外开口扳手一把。 6、完好无损的彩钢瓦片。 三、拉拔点选择
根据参加试验人员意见,现场选择(每个屋顶试验点不少于三处)。 四、试验地点
1、赛诺国际有限公司
2、海南安顺达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试验地点均在彩钢屋顶。 五、试验方法
1、固定支座
将支座如上图固定在彩钢瓦上,锁紧(锁紧的扭力为15牛·米) 按照要求固定在彩钢瓦上,已知赛诺国际的角驰彩钢瓦瓦脊之间距离为760mm (一期)和820mm (二期),安顺达预硫化车间屋顶的跨距为490mm 。
2、连接拉力器及支座(按照下图所示方式连接拉力器和支座)
采用连续加荷制度,应以均匀速率在1~2min 时间内加荷至设定的检验荷载,并在该荷载下持荷1min 。(检验荷载为1.0KN )。同时观察支座及屋面板的变形,若在加载过程中出现塑性变形,将停止试验。 3、合格评价
(1)当一个检验批所抽取的试样全数合格时,应评定该批为合格批。
(2)当一个检验批所抽取的试样中仅有10%或10%以下不合格(不足一根,按一根计) 时,应另抽3根试样进行超拉试验(检验荷载为1.2KN ),此时不考虑相关构件变形情况。若检验结果全数合格,该检验批仍可评为合格批,否则为不合格。 4、工程定制的方案如下图:
此为试验方案示意图
六、参加试验人员
1、业主代表 2、监理代表 3、厂房业主代表 4、总包代表 七、抗风拉力的计算 (1)风压荷重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_50009-2001中对风荷载的规定如下(按承重结构设计):wp=0.5•ro•v2
其中wp 为风压[kN/m2],ro 为空气密度[kg/m3],v 为风速[m/s] 空气密度(ro)和重度(r)的关系为 r=ro•g, 因此有 ro=r/g。空气密度取1.29Kg/m3(标准空气密度,大于当地的实际空气密度)。 经计算,基本风压 Wo =0.5×1.29×402=1.03Kpa W 1=βZ ×µs ×µz ×W 0 βZ :风振系数 µ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µS : 风荷载体型系数
W 0 : 基本风压(海南50年一遇1.03 KN/m²)
工程安装地点位于海口市,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2.1查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µZ 取值为1.0;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3.1中第29项单坡及双坡顶盖仰角7°时风荷载体型系数µS 取平均值0.8;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7.4.2, 风振系数: βz =1+ξνψz /µz
ξ :脉动增大系数; ν :脉动影响系数; ψz :振型系数; µ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4.3及附录E.2.1钢结构,可得脉动增大系数 ξ为1.47;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4.4-3查得脉动影响系数取值为0.4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表F.1.2查得振型系数ψz 取值为1.0
βz =1+ξνψz /µz =1+1.47*0.42*1.0/1.0=1.61
按照客户要求最大风压为1.03 KN/m²,即W 0=1030N/m²
因此,W1=βZ ×µs ×µz ×W 0 =1.61X0.8X1.0 X1030 N/m²=1327 N/m² 顺风时,组件往下压,此时的载荷为压力,无拉力,无需验算 负压时则W1=βZ ×µs ×µz ×W 0 =1.61X0.8X1.0 X1030 N/m²=1327 N/m² 按照要求最大风压为1.03 KN/m²,即W 0=1030 N/m²
因此,W1=βZ ×µs ×µz ×W 0 =1.61X0.8X1.0 X1030 N/m²=1327 N/m² 顺风时,组件往下压,此时的载荷为压力,无拉力,无需验算 负风压时,则:W1=βZ ×µs ×µz ×W 0 =1.61X0.8X1.0 X1030 N/m²=1327 N/m²
820mm 跨距上太阳能板重力G1=19.5*9.8/0.99*0.82 N =235 N 820mm 跨距上轨道荷重:G2=0.75*0.82*9.8N =6 N 820mm 跨距面积:S=1.65*0.82 m²=1.353 m² 820mm 跨距上固定荷载重力为G=G1+2*G2=247N 820mm 跨距上所承受的风力W=1327*1.353N =1795N
根据载荷组合,负风压时支座所承受最大向上拉力为: f1=1.65W-G= 1.65*1795N -247 N =2715 N
则每个支座所承受的最大向上拉力为:2715/4 N =679N 即67.9kg. 八、试验结论
详见分析报告
参加拉拔试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