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椭圆
1.椭圆的两个定义:
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
(1)已知定点F1(3,0),F2(3,0),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平面上动点P的轨迹中是椭圆的是 A.PF1PF24 B.PF1PF26C.PF1PF210D.PF1
9a
2
PF2
2
12;
(2)设定点F1(0,-3)、F2(0,3),动点P满足条件PF1PF2a(a0),则点P的轨迹 A.椭圆 B.线段 C.椭圆或线段 2.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参数方程
D.不存在
x2y2
(1)已知方程1表示椭圆,则k的取值范围为 ;
3k2k
22
(2)若x,yR,且3x22y26,则xy的最大值是____,xy的最小值是 3.椭圆焦点位置的判断:
x2y2
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是 (1)已知方程
m12m
(2)若090,方程x2siny2cos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适合的条件是 A. 0,45 B. 0,45 C. 45,90 D. 45,90
4.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x2y2(1)若椭圆,则m的值是2)以椭圆上一点和椭圆两焦点1的离心率e
5m5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值为1时,则椭圆长轴的最小值为
(3)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A.
3142
B. C. D.
5555
x2y2x2y2
1与1的关系是( ) (4)椭圆
1599m15m
A有相等的长短轴 B有相等的焦距 C焦点相同 D准线相同
(5)已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MF1MF20的点M总在椭圆内部,则椭圆离心率的
取值范围是 ( )
A.(0,1) B.(0,] C
.(0,
12 D
.22
(6)已知F1为椭圆的左焦点,A、B分别为椭圆的右顶点和上顶点,P为椭圆上的点,
当PF1⊥F1A,PO∥AB(O为椭圆中心)时,求椭圆的离心率.
5.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x2y2
1恒有公共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1)直线y―kx―1=0与椭圆
5m
(2)求椭圆7x24y228上的点到直线3x2y160的最短距离
6.焦点三角形
2
的椭圆的两焦点为F1、F2,过F1作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3
则ABF2的周长为
(1)短轴长为,离心率e
x2y2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顶点A(4,0)和C(4,0),顶点B在椭圆
259
sinAsinC上,则
sinB
7.弦长公式
:L1x2x2y2
(1)设AB是过椭圆1的一个左焦点F的弦,且直线AB的倾斜角为60,求弦AB的长
54
(2)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焦点在坐标轴上,直线y=x+1与椭圆相交于点P和点Q,且
OP⊥OQ,|PQ|=
,求椭圆方程. 2
8.椭圆的中点弦问题:
x2y2
1弦被点A(4,2)平分,那么这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1)如果椭圆
369
x2y2
(2)已知直线y=-x+1与椭圆221(ab0)相交于A、B两点,且线段AB的中点在直
ab
线L:x-2y=0上,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
x2y2
(3)试确定m的取值范围,使得椭圆1上有不同的两点关于直线y4xm对称;
43
特别提醒:因为0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的必要条件,故在求解有关弦长、对称问题时,务必别忘了检验0!
9.动点轨迹方程:
掌握并熟练求动点轨迹的几种常用方法:(1)定义法;(2)直接法;(3)转移法(代入法、相关点法);(4)参数法;(5)几何法;(6)交轨法。
【例1】已知圆x2+y2=4,从这个圆上任一点P向y轴作垂线段PP1,求线段PP1的中点的轨迹
【例2】已知B,C为两个定点,|BC|=6,且△ABC周长为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11
【例3】已知A,0,B是圆F:xy24(F为圆心)上一动点,线段AB的垂直平
22
分线交BF于P,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2
【例4】已知⊙C1: (x1)2y21,⊙C2: (x1)2y29,动圆P与⊙C1外切,与⊙C2内切.求动
点P的轨迹方程.
x2y2
【例5】设F1、 F2是椭圆221的两焦点,Q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从F1引∠F1QF2的外角平
ab
分线的垂线,垂足为P,求点P的轨迹方程.
10.椭圆综合问题:
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F(0),右顶点为
1
D(2,0),设点A1,.
2
(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P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PA中点M的轨迹方程; (3)过原点O的直线交椭圆于点B,C,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x2y22.已知椭圆C:221ab0的离心率为,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3.
3ab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坐标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求△AOB面积的最大值.
22
3.椭圆xy1a>b>0与直线xy1交于P、Q两点,且OPOQ,其中O为坐标
22
3
,2
ab
原点. (1)求
11
的值;
a2b2
(2)若椭圆的离心率e满足3≤e≤2,求椭圆长轴的取值范围.
32
x2y2y2x2
4.已知半椭圆221x0与半椭圆221x0组成的曲线称为“果圆”,其中
abbc
a2b2c2,a0,bc0,F0,F1,F2是对应的焦点。
(1)若三角形F0F1F2是边长为1
b
(2)若A1AB1B,求的取值范围;
a
圆锥曲线——椭圆
1.椭圆的两个定义:
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
(1)已知定点F1(3,0),F2(3,0),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平面上动点P的轨迹中是椭圆的是 A.PF1PF24 B.PF1PF26C.PF1PF210D.PF1
9a
2
PF2
2
12;
(2)设定点F1(0,-3)、F2(0,3),动点P满足条件PF1PF2a(a0),则点P的轨迹 A.椭圆 B.线段 C.椭圆或线段 2.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参数方程
D.不存在
x2y2
(1)已知方程1表示椭圆,则k的取值范围为 ;
3k2k
22
(2)若x,yR,且3x22y26,则xy的最大值是____,xy的最小值是 3.椭圆焦点位置的判断:
x2y2
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是 (1)已知方程
m12m
(2)若090,方程x2siny2cos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适合的条件是 A. 0,45 B. 0,45 C. 45,90 D. 45,90
4.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x2y2(1)若椭圆,则m的值是2)以椭圆上一点和椭圆两焦点1的离心率e
5m5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值为1时,则椭圆长轴的最小值为
(3)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A.
3142
B. C. D.
5555
x2y2x2y2
1与1的关系是( ) (4)椭圆
1599m15m
A有相等的长短轴 B有相等的焦距 C焦点相同 D准线相同
(5)已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MF1MF20的点M总在椭圆内部,则椭圆离心率的
取值范围是 ( )
A.(0,1) B.(0,] C
.(0,
12 D
.22
(6)已知F1为椭圆的左焦点,A、B分别为椭圆的右顶点和上顶点,P为椭圆上的点,
当PF1⊥F1A,PO∥AB(O为椭圆中心)时,求椭圆的离心率.
5.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x2y2
1恒有公共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1)直线y―kx―1=0与椭圆
5m
(2)求椭圆7x24y228上的点到直线3x2y160的最短距离
6.焦点三角形
2
的椭圆的两焦点为F1、F2,过F1作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3
则ABF2的周长为
(1)短轴长为,离心率e
x2y2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顶点A(4,0)和C(4,0),顶点B在椭圆
259
sinAsinC上,则
sinB
7.弦长公式
:L1x2x2y2
(1)设AB是过椭圆1的一个左焦点F的弦,且直线AB的倾斜角为60,求弦AB的长
54
(2)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焦点在坐标轴上,直线y=x+1与椭圆相交于点P和点Q,且
OP⊥OQ,|PQ|=
,求椭圆方程. 2
8.椭圆的中点弦问题:
x2y2
1弦被点A(4,2)平分,那么这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1)如果椭圆
369
x2y2
(2)已知直线y=-x+1与椭圆221(ab0)相交于A、B两点,且线段AB的中点在直
ab
线L:x-2y=0上,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
x2y2
(3)试确定m的取值范围,使得椭圆1上有不同的两点关于直线y4xm对称;
43
特别提醒:因为0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的必要条件,故在求解有关弦长、对称问题时,务必别忘了检验0!
9.动点轨迹方程:
掌握并熟练求动点轨迹的几种常用方法:(1)定义法;(2)直接法;(3)转移法(代入法、相关点法);(4)参数法;(5)几何法;(6)交轨法。
【例1】已知圆x2+y2=4,从这个圆上任一点P向y轴作垂线段PP1,求线段PP1的中点的轨迹
【例2】已知B,C为两个定点,|BC|=6,且△ABC周长为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11
【例3】已知A,0,B是圆F:xy24(F为圆心)上一动点,线段AB的垂直平
22
分线交BF于P,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2
【例4】已知⊙C1: (x1)2y21,⊙C2: (x1)2y29,动圆P与⊙C1外切,与⊙C2内切.求动
点P的轨迹方程.
x2y2
【例5】设F1、 F2是椭圆221的两焦点,Q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从F1引∠F1QF2的外角平
ab
分线的垂线,垂足为P,求点P的轨迹方程.
10.椭圆综合问题:
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F(0),右顶点为
1
D(2,0),设点A1,.
2
(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P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PA中点M的轨迹方程; (3)过原点O的直线交椭圆于点B,C,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x2y22.已知椭圆C:221ab0的离心率为,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3.
3ab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坐标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求△AOB面积的最大值.
22
3.椭圆xy1a>b>0与直线xy1交于P、Q两点,且OPOQ,其中O为坐标
22
3
,2
ab
原点. (1)求
11
的值;
a2b2
(2)若椭圆的离心率e满足3≤e≤2,求椭圆长轴的取值范围.
32
x2y2y2x2
4.已知半椭圆221x0与半椭圆221x0组成的曲线称为“果圆”,其中
abbc
a2b2c2,a0,bc0,F0,F1,F2是对应的焦点。
(1)若三角形F0F1F2是边长为1
b
(2)若A1AB1B,求的取值范围;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