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信息化先进单位”、“佛山市直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优秀奖”、“信息化建设先进科室”、“中国优秀CIO”、“中国医院优秀CIO”……各种奖杯、奖状、证书占满了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计算机中心软件开发部办公室里的一个陈列柜。现在的佛山妇幼成了国内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典范,几乎每周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的参观考察。由于参与国家一些项目和标准的研制,因而常常需要到在外地参会、讲课。马丽明俨然成了“空中飞人”。
2013年3月,陕西省卫生厅的一位领导在参观完佛山妇幼后,得知该院十余年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只有不到两千万元后,用了两个词来表达他的感受:震撼!抠门!
佛山妇幼副院长苏�认为,医院高性价比的信息化水平与信息化产品的选择不无关联,“我们选择了合适的合作伙伴,一直走到今天,没有推倒重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为医院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医院当初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明确了三个原则:产品用户多、公司距离医院近、价格不能太高。三个原则无一不是围绕一个根本:出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贯穿了佛山妇幼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这已经成为深入其内底里的文化血液。
脚踏实地搞信息化
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属苏�主管,在被问及“计算机中心什么样的建议会打动你”时,他说:“只要提出的需求适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符合临床需要,同时又确实能提升医院的信息化发展,我就会支持。”
苏�和马丽明都曾对记者提及,佛山妇幼在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除了移动配发药系统之外,没有太多创新。但事实上,没有创新的背后是把已有的系统做得专业、深入。
马丽明介绍医院的分诊系统:“挂专家号,专家直接按挂号次序在系统控制呼叫,挂普通号是好几个医生共同出诊,每种都可以分为有护士分诊和无护士分诊两种模式。但儿科与其他的科室又不一样,经常孩子还在家里睡觉,家人先来挂号,因此,我们在儿科分诊台增加了一个应答报到的环节,至少有家人现场刷一下卡,表示人已经到了现场,医生再按照挂号的次序叫现场的队列,减少了医生呼叫病人无应答的时间,提高了诊疗效率。儿保科,需要测量身高体重后再到医生诊室就诊……”光是分诊,佛山妇幼就有六种模式,依据是“科室业务的特点”。
之所以开发移动配发药系统,一是因为医院药房面积有限,摆放不了太多的设备,二是经济条件有限。总之,也是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开发的。
脚踏实地的作风从领导到员工一以贯之。在黄少斌和吴锐珍跟记者介绍医院和计算机中心整体情况的时候,谈到住院患者腕带的选型。选腕带不仅需要考虑款式、质感、成本,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例如要用水浸泡,看会不会掉色。黄少斌说:“在临床上接触的不单是水,还可能会有酒精、洗手液,所以要测试不同液体浸泡后的效果、抗高温、抗刮花等性能,因为担心万一掉色扫描不出来,会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
简简单单一个腕带,在计算机中心做起来,并不只是花钱买过来那么简单。“就像治病一样,预防胜于治疗,前期工作做得细一些、多一些,用起来就会避免很多麻烦。”这是从临床需要的实际出发,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更是一种优质服务的意识。
情景教育俯拾皆是
马丽明是情景教育、现场教育的个中高手,她总能把身边俯拾皆是的素材加工、演绎,变成科室教育的教材。她深信,有图有真相,有对比才能有感觉、记得住。
她用别的科室同事送来的洗过的水果来谈“服务教育”,用办公室里柜子的设计讲“软件设计”。不久前,她发微博称,国内南北城市因地形不同致使道路直曲各异,不能因南方九曲十八弯就指责南方交通很乱,“指责前多一些思考,彼此会有更多的理解,才会有更正确的选择与决定。”其实她想谈的是“ERP与HIS公司融合后的管理模式”。
不知是领导教育有方,还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计算机中心的员工貌似用起情景教育来都那么得心应手。在参观医院的时候,吴锐珍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插座的故事(见前文),“不仅体现了处事的高度,还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计算机中心人人都会跟记者讲沟通的重要性,看来这种观念已经真正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在医院开展对职能科室评价时,信息部门往往得分很低,其中不了解、不理解信息部门工作的情况和难度是一大原因。隔阂的打破需要很多的解释和沟通工作,有时,还要用“临床语言”解释给他们听。这也是根据信息部门的实际情况,对工作有所侧重。
有意思的还有计算机中心的交接班制度,在前文已经提到,他们交班是在QQ群里进行的。记者很感兴趣,马丽明解释:“如果值班人只是跟接班人交班的话,只有后者才了解前一天的情况,其他人不一定了解,而交班的情况可能需要跟其他人协调的。在QQ群上发布当天值班情况的话,整个团队,包括休班人员都会了解情况,对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记者了解到,有些医院是禁止使用社交工具的,而佛山妇幼计算机中心这种“拿来主义”的确有益于工作,值得赞许。
人尽其才 培养队伍
黄少斌现在是计算机中心的“小组长”,除负责住院工作站的管理与维护外,他还协助马丽明做一些科室管理的工作,应该是科室的重点培养对象。在安排黄少斌的职位时,马丽明特意找比他来科室工作更早的同事聊了聊,同事表示理解。马丽明向记者说,做管理不仅需要专业技术强,沟通、协调能力也很重要。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不仅有利于工作,也有利于员工自身的发展。
马丽明特别注重员工自身的发展。在跟合作公司谈项目的时候,一般都会提出附加培训的条件,让科里的工程师去企业进修、学习,参加专项技能的培训,这种机会并不是所有医院都会有的。
在计算机中心,如果某位员工负责一个项目,他不仅负责技术方面的沟通,连合同的审核等都需要把控。项目负责人在看完合同后,才能给主任复审。对于方案的制订,也是大家一起讨论出来的,不会是“领导觉得这个方案不需要下面的人知道,就不跟员工说了。”这些锻炼对于员工的成长是非常有益。
对于有些参观和考察的接待,如果不是点名要马丽明参加的,她会安排同事去讲解。员工成长太快,会不会担心留不住人?马丽明完全不担心:“我倒是希望我们科室成为一个小‘黄埔军校’,我会跟他们说,我们医院只能有一个信息中心主任,或许你们成不了三甲医院的信息中心主任,当一个二级医院的信息中心主任还是没问题的。”
工作上的伙伴关系会延续到生活中,马丽明会尽量不给有孩子的员工安排加班,会带着同事吃遍佛山的美食,甚至会帮同事解决家庭问题,充当同事买房时的参谋。
当然,和谐的氛围并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式的一团和气,工作还是要讲原则和底限的,有时候该批评还是会批评。2013年11月1日的科室QQ群聊天记录显示马丽明的发言:“发现最近个别同事在处理问题时有冷硬顶的情况,要知道毁城容易筑城难啊。”虽然马丽明婉拒了记者加入QQ群的要求,但是兑现了把聊天记录发给记者的承诺。
文化
从实际出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要真正落实却并没有那么容易。从信息化建设到科室管理,从品牌建设到人才培养,从文章遣词造句到办公室的装饰……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事无巨细都需要考量和应对。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面上看起来没多少神奇之处的流程、系统、制度,可能经过了多次的论证、开发和实验,其间艰辛冷暖自知。我总觉得一切表象之下,自有其逻辑体系,我把它称为“文化”。
我想融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但三天毕竟太短,很多亮点或问题都无法呈现。
我又想跟他们保持一些距离,从另一个视角客观、真实地再现其工作、生活的状态。其实我私底里有一个很大的野心:要把科室的文化写出来。
佛山妇幼软件开发部养了一瓶绿绿的绿萝,绕着绿萝根部游来游去的是一条小鱼,花瓶上贴了一张纸条,上写:休渔期,严禁捕鱼。
我忽然觉得,文化就是那条游来游去的鱼。
“中国医院信息化先进单位”、“佛山市直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优秀奖”、“信息化建设先进科室”、“中国优秀CIO”、“中国医院优秀CIO”……各种奖杯、奖状、证书占满了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计算机中心软件开发部办公室里的一个陈列柜。现在的佛山妇幼成了国内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典范,几乎每周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的参观考察。由于参与国家一些项目和标准的研制,因而常常需要到在外地参会、讲课。马丽明俨然成了“空中飞人”。
2013年3月,陕西省卫生厅的一位领导在参观完佛山妇幼后,得知该院十余年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只有不到两千万元后,用了两个词来表达他的感受:震撼!抠门!
佛山妇幼副院长苏�认为,医院高性价比的信息化水平与信息化产品的选择不无关联,“我们选择了合适的合作伙伴,一直走到今天,没有推倒重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为医院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医院当初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明确了三个原则:产品用户多、公司距离医院近、价格不能太高。三个原则无一不是围绕一个根本:出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贯穿了佛山妇幼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这已经成为深入其内底里的文化血液。
脚踏实地搞信息化
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属苏�主管,在被问及“计算机中心什么样的建议会打动你”时,他说:“只要提出的需求适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符合临床需要,同时又确实能提升医院的信息化发展,我就会支持。”
苏�和马丽明都曾对记者提及,佛山妇幼在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除了移动配发药系统之外,没有太多创新。但事实上,没有创新的背后是把已有的系统做得专业、深入。
马丽明介绍医院的分诊系统:“挂专家号,专家直接按挂号次序在系统控制呼叫,挂普通号是好几个医生共同出诊,每种都可以分为有护士分诊和无护士分诊两种模式。但儿科与其他的科室又不一样,经常孩子还在家里睡觉,家人先来挂号,因此,我们在儿科分诊台增加了一个应答报到的环节,至少有家人现场刷一下卡,表示人已经到了现场,医生再按照挂号的次序叫现场的队列,减少了医生呼叫病人无应答的时间,提高了诊疗效率。儿保科,需要测量身高体重后再到医生诊室就诊……”光是分诊,佛山妇幼就有六种模式,依据是“科室业务的特点”。
之所以开发移动配发药系统,一是因为医院药房面积有限,摆放不了太多的设备,二是经济条件有限。总之,也是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开发的。
脚踏实地的作风从领导到员工一以贯之。在黄少斌和吴锐珍跟记者介绍医院和计算机中心整体情况的时候,谈到住院患者腕带的选型。选腕带不仅需要考虑款式、质感、成本,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例如要用水浸泡,看会不会掉色。黄少斌说:“在临床上接触的不单是水,还可能会有酒精、洗手液,所以要测试不同液体浸泡后的效果、抗高温、抗刮花等性能,因为担心万一掉色扫描不出来,会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
简简单单一个腕带,在计算机中心做起来,并不只是花钱买过来那么简单。“就像治病一样,预防胜于治疗,前期工作做得细一些、多一些,用起来就会避免很多麻烦。”这是从临床需要的实际出发,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更是一种优质服务的意识。
情景教育俯拾皆是
马丽明是情景教育、现场教育的个中高手,她总能把身边俯拾皆是的素材加工、演绎,变成科室教育的教材。她深信,有图有真相,有对比才能有感觉、记得住。
她用别的科室同事送来的洗过的水果来谈“服务教育”,用办公室里柜子的设计讲“软件设计”。不久前,她发微博称,国内南北城市因地形不同致使道路直曲各异,不能因南方九曲十八弯就指责南方交通很乱,“指责前多一些思考,彼此会有更多的理解,才会有更正确的选择与决定。”其实她想谈的是“ERP与HIS公司融合后的管理模式”。
不知是领导教育有方,还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计算机中心的员工貌似用起情景教育来都那么得心应手。在参观医院的时候,吴锐珍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插座的故事(见前文),“不仅体现了处事的高度,还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计算机中心人人都会跟记者讲沟通的重要性,看来这种观念已经真正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在医院开展对职能科室评价时,信息部门往往得分很低,其中不了解、不理解信息部门工作的情况和难度是一大原因。隔阂的打破需要很多的解释和沟通工作,有时,还要用“临床语言”解释给他们听。这也是根据信息部门的实际情况,对工作有所侧重。
有意思的还有计算机中心的交接班制度,在前文已经提到,他们交班是在QQ群里进行的。记者很感兴趣,马丽明解释:“如果值班人只是跟接班人交班的话,只有后者才了解前一天的情况,其他人不一定了解,而交班的情况可能需要跟其他人协调的。在QQ群上发布当天值班情况的话,整个团队,包括休班人员都会了解情况,对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记者了解到,有些医院是禁止使用社交工具的,而佛山妇幼计算机中心这种“拿来主义”的确有益于工作,值得赞许。
人尽其才 培养队伍
黄少斌现在是计算机中心的“小组长”,除负责住院工作站的管理与维护外,他还协助马丽明做一些科室管理的工作,应该是科室的重点培养对象。在安排黄少斌的职位时,马丽明特意找比他来科室工作更早的同事聊了聊,同事表示理解。马丽明向记者说,做管理不仅需要专业技术强,沟通、协调能力也很重要。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不仅有利于工作,也有利于员工自身的发展。
马丽明特别注重员工自身的发展。在跟合作公司谈项目的时候,一般都会提出附加培训的条件,让科里的工程师去企业进修、学习,参加专项技能的培训,这种机会并不是所有医院都会有的。
在计算机中心,如果某位员工负责一个项目,他不仅负责技术方面的沟通,连合同的审核等都需要把控。项目负责人在看完合同后,才能给主任复审。对于方案的制订,也是大家一起讨论出来的,不会是“领导觉得这个方案不需要下面的人知道,就不跟员工说了。”这些锻炼对于员工的成长是非常有益。
对于有些参观和考察的接待,如果不是点名要马丽明参加的,她会安排同事去讲解。员工成长太快,会不会担心留不住人?马丽明完全不担心:“我倒是希望我们科室成为一个小‘黄埔军校’,我会跟他们说,我们医院只能有一个信息中心主任,或许你们成不了三甲医院的信息中心主任,当一个二级医院的信息中心主任还是没问题的。”
工作上的伙伴关系会延续到生活中,马丽明会尽量不给有孩子的员工安排加班,会带着同事吃遍佛山的美食,甚至会帮同事解决家庭问题,充当同事买房时的参谋。
当然,和谐的氛围并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式的一团和气,工作还是要讲原则和底限的,有时候该批评还是会批评。2013年11月1日的科室QQ群聊天记录显示马丽明的发言:“发现最近个别同事在处理问题时有冷硬顶的情况,要知道毁城容易筑城难啊。”虽然马丽明婉拒了记者加入QQ群的要求,但是兑现了把聊天记录发给记者的承诺。
文化
从实际出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要真正落实却并没有那么容易。从信息化建设到科室管理,从品牌建设到人才培养,从文章遣词造句到办公室的装饰……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事无巨细都需要考量和应对。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面上看起来没多少神奇之处的流程、系统、制度,可能经过了多次的论证、开发和实验,其间艰辛冷暖自知。我总觉得一切表象之下,自有其逻辑体系,我把它称为“文化”。
我想融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但三天毕竟太短,很多亮点或问题都无法呈现。
我又想跟他们保持一些距离,从另一个视角客观、真实地再现其工作、生活的状态。其实我私底里有一个很大的野心:要把科室的文化写出来。
佛山妇幼软件开发部养了一瓶绿绿的绿萝,绕着绿萝根部游来游去的是一条小鱼,花瓶上贴了一张纸条,上写:休渔期,严禁捕鱼。
我忽然觉得,文化就是那条游来游去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