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心来读书
近日,我们不少人都在看《芈月传》,有人喜欢研究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有人喜欢观看那场尔虞我诈的宫斗!而我作为一个父亲和一名业务校长,自观剧以来,却深感读书的重要性。
据史记记载,芈月以太后身份统治秦国长达36年之久,而且大大发展了国力,不费一兵一卒,诱杀了义渠王,使得秦国的统一大业再无后顾之忧,最终在她死后仅用40年的时间秦就统一了六国,勘称千古太后第一人。而这一切和芈月的大量阅读是分不开的。
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低头”的世界里,我们似乎都无法坐下来安静的读一本书。有人对一些国家读书的状况做过统计。统计表明,以色列人读书最多,人均每年读60本 、美国40本、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中国人读书最少,人均每年才读5本。少的有点可怜。一个人不读书,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个国家的人民读书不多,这个国家就很难成为文明、发达的国家。
作为一名业务校长,我深深地感到忧虑:今天的孩子,环境的耳濡目染,读书的心境似乎也变得日渐浮躁,书桌旁,那些琳琅满目的零食,好玩的手机、电子产品,精彩的电脑、网络游戏„„若想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读书,的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但是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多大希望的,静下心来好读书!
那么,怎样才能静下心来读书呢?
首先,营造读书氛围,走进书的世界。校园更应飘书香,学校是传承
文明的地方,自然是读书的“宝地”这让我不禁想起这样一则故事:1998年11月9日,美国犹他州土尔市的一位小学校长———42岁的路克,在雪地里爬行1.6公里,历时3小时去上班,受到过路人和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原来,这学期初,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路克曾公开打赌: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我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经过3小时的爬行,路克磨破了5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但他终于到了学校,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自己敬爱的校长。当路克从地上站起来时,孩子们蜂拥而上,抱他,吻他„„读完这则故事,我为路克校长的言行所深深折服。感佩之余,反思我们的行动,有没有落到实处。
其次,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当然学生读书的习惯,并非如路克校长那样的打赌就可以使之水到渠成。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长期坚持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学生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这需要家庭、学校营造书香氛围,让学生自觉而自发地爱上书,并沉浸在书香里,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要学生读书,教师不可不读书。读书是一种自身内在的需求,不能受外界的压力左右,否则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现在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师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好的,但如若教师迫于压力而去读书,读书的效率可想而知。现实中,教师常常抱怨教学任务繁杂,家庭事务琐碎,哪有时间读书?我曾经买了一套外国名著,一直想看,可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束之高阁。而我要完成课题论文,不到一个星期就读完了《红楼梦》,这要放在平时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由此,我深有感触,时间是挤出
来的。有位教育专家说的好:“永远不要等有了时间再去读书。”是的,我们不能将读书视为一种负担,认为可读可不读。我们要让读书成为教学生活中休闲的一部分。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把读书当作一种快乐。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学生多读书,自然敏思而聪慧;教师多读书,自然会在专业素养上成长得更快。我们为人师者,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长流不息且鲜活的水。毫无疑问,惟有读书才是终南捷径。让我们以苏轼的名言“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自勉,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静下心来读书。
静下心来读书
近日,我们不少人都在看《芈月传》,有人喜欢研究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有人喜欢观看那场尔虞我诈的宫斗!而我作为一个父亲和一名业务校长,自观剧以来,却深感读书的重要性。
据史记记载,芈月以太后身份统治秦国长达36年之久,而且大大发展了国力,不费一兵一卒,诱杀了义渠王,使得秦国的统一大业再无后顾之忧,最终在她死后仅用40年的时间秦就统一了六国,勘称千古太后第一人。而这一切和芈月的大量阅读是分不开的。
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低头”的世界里,我们似乎都无法坐下来安静的读一本书。有人对一些国家读书的状况做过统计。统计表明,以色列人读书最多,人均每年读60本 、美国40本、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中国人读书最少,人均每年才读5本。少的有点可怜。一个人不读书,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个国家的人民读书不多,这个国家就很难成为文明、发达的国家。
作为一名业务校长,我深深地感到忧虑:今天的孩子,环境的耳濡目染,读书的心境似乎也变得日渐浮躁,书桌旁,那些琳琅满目的零食,好玩的手机、电子产品,精彩的电脑、网络游戏„„若想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读书,的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但是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多大希望的,静下心来好读书!
那么,怎样才能静下心来读书呢?
首先,营造读书氛围,走进书的世界。校园更应飘书香,学校是传承
文明的地方,自然是读书的“宝地”这让我不禁想起这样一则故事:1998年11月9日,美国犹他州土尔市的一位小学校长———42岁的路克,在雪地里爬行1.6公里,历时3小时去上班,受到过路人和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原来,这学期初,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路克曾公开打赌: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我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经过3小时的爬行,路克磨破了5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但他终于到了学校,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自己敬爱的校长。当路克从地上站起来时,孩子们蜂拥而上,抱他,吻他„„读完这则故事,我为路克校长的言行所深深折服。感佩之余,反思我们的行动,有没有落到实处。
其次,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当然学生读书的习惯,并非如路克校长那样的打赌就可以使之水到渠成。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长期坚持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学生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这需要家庭、学校营造书香氛围,让学生自觉而自发地爱上书,并沉浸在书香里,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要学生读书,教师不可不读书。读书是一种自身内在的需求,不能受外界的压力左右,否则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现在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师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好的,但如若教师迫于压力而去读书,读书的效率可想而知。现实中,教师常常抱怨教学任务繁杂,家庭事务琐碎,哪有时间读书?我曾经买了一套外国名著,一直想看,可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束之高阁。而我要完成课题论文,不到一个星期就读完了《红楼梦》,这要放在平时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由此,我深有感触,时间是挤出
来的。有位教育专家说的好:“永远不要等有了时间再去读书。”是的,我们不能将读书视为一种负担,认为可读可不读。我们要让读书成为教学生活中休闲的一部分。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把读书当作一种快乐。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学生多读书,自然敏思而聪慧;教师多读书,自然会在专业素养上成长得更快。我们为人师者,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长流不息且鲜活的水。毫无疑问,惟有读书才是终南捷径。让我们以苏轼的名言“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自勉,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静下心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