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些看法
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
的惟一途径。
世界各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说明,轨道交通的发展无不和与之发展相配套的技术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把握机遇、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政策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研究制定有关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特点及政策分析
1.改革开放以前,城市轨道交通形式比较单一,轨道交通建设以满足人防战备要求为基本原则,同时
兼顾部分城市交通的功能。
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城市交通消费需求一直被压抑在低的水平,表现为交通需求总量增长幅度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占国民经济比重低,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就更是微乎其微,使得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小,所担负的城市居民出行比例偏低。例如,北京在这一时期只建成了42公里地铁,平均每年修建
轨道交通线路仅1.6公里,大运量公共客运系统发展迟缓,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相当落后。
这一时期城市交通实行的是鼓励自行车交通出行的财政补贴政策,轨道交通建设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尚未出台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政策。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也是以人防标准为基础,同时还兼顾
解决部分居民出行的问题。
2.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城市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比较突出,发展大
容量轨道交通方式的理念开始显现,轨道交通发展政策也在逐渐完善。
这一阶段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使得部分计划经济时期长期潜在社会消费需求得到释放,促使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出行次数逐年增加,加之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我国城市交通需求剧增,导致道路交通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交通供需矛盾突出,并已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缓解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开始强调城市轨道交通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和引导城市发展的作用,发展大容量轨道交通方式的理念开始显现。加快城市道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及建设以大容量轨
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系统成为这一阶段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
从新世纪开始,国家首次把“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列入国民经济“十五”计划发展纲要,并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特别是大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轨道交通发展开始强调与城市环境的协调统一。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轨道建设和运营实践证明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提高环境质量、调整城市区域结构和产业布局以及拉动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合理布局的突出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解决了远距离上下班空间距离与时间的矛盾,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城市合理布局的形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0多个城市正在规划和实施轨道交通项目。
这一时期,国家开始注重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加大了对轨道交通的建设投入,同时其相关政策也在逐步完善,所制定的政策大多为轨道交通的发展政策、建设规划政策、产业性及标准性政策等。主要政
策有:
*公交交通发展政策(1985年)。主要内容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目前以公共汽车、无轨电车为主,发展出租汽车。特大城市应逐步发展快速有轨电车、高架和地下铁道,吸引更多居民使用公共交通” *规划建设技术标准政策(“七五”期间)。该政策对轨道交通系统所涉及的各类专业工程应用技术作了系统归纳,规定了建设前期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提出了具有使用性的综合技术标准的基本准则,拟定了条理
化和规范化的指导性意见。
*国产化政策(1999年)。轨道交通的国产化政策规定各城市采购的地铁车辆的价格,国内生产部分(包
括外资和合资企业在国内企业生产的部分)必须超过70%。
*宏观调控政策(1995年)。其主要内容为:“对于已经批准建设地铁的城市应努力做好建设工作并组织力量研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那些尚未批准,但城市交通又必须通过轨道交通项目来解决的城市,国家在从严审批的基础上,出台政策,在财力和体制上予以扶持保证,积极鼓励和支持这些城市充分、深
入地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轨道交通发展政策(1996年)。主要包括:继续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从城市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和标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建设费用;加速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国产化的研制工作,开发新型轨道车辆要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等。
*轨道交通建设政策(90年代)“轨道交通线路近期高峰小时单向客流量达到1万人次时,可建设轻轨交通;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主要客运通道上单方向高峰小时达3.5万人以上允许建设地下铁道,远期单
方向高峰小时要达5万人以上”
二.我国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也进入了并行发展时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开始注重轨道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下面以哈
尔滨地铁,西安地铁,苏州轻轨,北京地铁的最近的的发展为例。
2008年9月29日,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理工大学、清滨公园、南直路等车站站点破土动工。哈尔滨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投资额预计达58.9亿元。一期工程东起哈尔滨东站、西至哈医大二院,总长14.4公
里,设车站16座、车辆段1座、控制中心1个、变电所两座。
2008年9月,西安地铁二号线TJSG-4标项目顺利封顶。自7月27日明挖主体结构正式施工以来,TJSG-4标项目部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一切以10月9日左线盾构始发的第2个关键节点工期为目标,以主体结构封顶节点为突破口,为加快工程的进度,严格保证工程的质量的前提下,顺利将地铁二号线TJSG-4标项目顺利封顶。据悉,西安地铁二号线车辆采用B型车6节编组,每列车定员1440人,列车运行间隔时间为5分钟,最高时速将达到80公里,由起点铁路北客站到终点韦曲站的行车时间为39分钟。 2007年12月,轨道交通一号线的建设目标是年内开工建设,将于2012年建成投运。一号线工程建设将博采众长,建成环保优先、安全可靠、快速舒适、国内一流,并与苏州城市地位、形象相匹配的现代轨道交通精品工程。备受瞩目的苏州轻轨一号线工程开始建设,首台盾构机下井施工时间锁定本月30日。目前,这一盾构施工所需的“硬件”已经就绪,“软件”则在进一步准备中。据了解这项工程就可能在本月底盾
构开钻。
2008年10月,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已顺利通过初步设计审查,进入施工设计阶段。6号线总体设计由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承担,其轨道交通院副院长万学红介绍说,六号线的施工将于明年1月全面铺开,预计2013年完成。据了解,地铁6号线路一期工程以中心城区线路为主,从海淀区五路站到朝阳区草房站,线路长度约30.1公里,共设21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车站3座,共有换乘站13座。
很多城市都在积极的建立更快捷的城市轨道交通,但是更多的城市是正在积极的规划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许多城市在规划建设地铁的同时,在次繁忙客运通道上、区域之间以及在居民住宅小区与主客运通道或客运枢纽间规划建设轻轨或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以形成合理的轨道交通网。有些城市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正在建设跨座式单轨运行系统;有些城市正在探索建设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在一些大城市(区域)之间也开始规划建设大城市之间的快速轨道线;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开始建设近郊和远郊的市郊铁路,以促进城市规模效应和城市边缘和卫星城镇的发展。上述表明,我国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进入了
并行发展时期,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使得轨道交通发展政策的取向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制定综合性交通运输政策,开始强调城市不同轨道交通方式与其它交通方式以及城市环境的协调发
展。
*注重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技术可行性研究、经济合理性研究和投融资的可能性研
究。
*制定和完善扶持轨道交通发展的各项技术经济政策和法规,引导轨道交通健康有序的发展。
*合理推进轨道交通设备的国产化进程,进一步降低轨道交通的工程造价。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轨道交通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一个 先进的、功能齐全、运作有序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对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方便群众出行、解
决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些看法
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
的惟一途径。
世界各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说明,轨道交通的发展无不和与之发展相配套的技术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把握机遇、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政策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研究制定有关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特点及政策分析
1.改革开放以前,城市轨道交通形式比较单一,轨道交通建设以满足人防战备要求为基本原则,同时
兼顾部分城市交通的功能。
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城市交通消费需求一直被压抑在低的水平,表现为交通需求总量增长幅度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占国民经济比重低,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就更是微乎其微,使得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小,所担负的城市居民出行比例偏低。例如,北京在这一时期只建成了42公里地铁,平均每年修建
轨道交通线路仅1.6公里,大运量公共客运系统发展迟缓,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相当落后。
这一时期城市交通实行的是鼓励自行车交通出行的财政补贴政策,轨道交通建设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尚未出台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政策。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也是以人防标准为基础,同时还兼顾
解决部分居民出行的问题。
2.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城市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比较突出,发展大
容量轨道交通方式的理念开始显现,轨道交通发展政策也在逐渐完善。
这一阶段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使得部分计划经济时期长期潜在社会消费需求得到释放,促使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出行次数逐年增加,加之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我国城市交通需求剧增,导致道路交通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交通供需矛盾突出,并已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缓解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开始强调城市轨道交通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和引导城市发展的作用,发展大容量轨道交通方式的理念开始显现。加快城市道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及建设以大容量轨
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系统成为这一阶段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
从新世纪开始,国家首次把“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列入国民经济“十五”计划发展纲要,并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特别是大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轨道交通发展开始强调与城市环境的协调统一。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轨道建设和运营实践证明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提高环境质量、调整城市区域结构和产业布局以及拉动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合理布局的突出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解决了远距离上下班空间距离与时间的矛盾,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城市合理布局的形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0多个城市正在规划和实施轨道交通项目。
这一时期,国家开始注重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加大了对轨道交通的建设投入,同时其相关政策也在逐步完善,所制定的政策大多为轨道交通的发展政策、建设规划政策、产业性及标准性政策等。主要政
策有:
*公交交通发展政策(1985年)。主要内容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目前以公共汽车、无轨电车为主,发展出租汽车。特大城市应逐步发展快速有轨电车、高架和地下铁道,吸引更多居民使用公共交通” *规划建设技术标准政策(“七五”期间)。该政策对轨道交通系统所涉及的各类专业工程应用技术作了系统归纳,规定了建设前期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提出了具有使用性的综合技术标准的基本准则,拟定了条理
化和规范化的指导性意见。
*国产化政策(1999年)。轨道交通的国产化政策规定各城市采购的地铁车辆的价格,国内生产部分(包
括外资和合资企业在国内企业生产的部分)必须超过70%。
*宏观调控政策(1995年)。其主要内容为:“对于已经批准建设地铁的城市应努力做好建设工作并组织力量研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那些尚未批准,但城市交通又必须通过轨道交通项目来解决的城市,国家在从严审批的基础上,出台政策,在财力和体制上予以扶持保证,积极鼓励和支持这些城市充分、深
入地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轨道交通发展政策(1996年)。主要包括:继续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从城市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和标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建设费用;加速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国产化的研制工作,开发新型轨道车辆要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等。
*轨道交通建设政策(90年代)“轨道交通线路近期高峰小时单向客流量达到1万人次时,可建设轻轨交通;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主要客运通道上单方向高峰小时达3.5万人以上允许建设地下铁道,远期单
方向高峰小时要达5万人以上”
二.我国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也进入了并行发展时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开始注重轨道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下面以哈
尔滨地铁,西安地铁,苏州轻轨,北京地铁的最近的的发展为例。
2008年9月29日,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理工大学、清滨公园、南直路等车站站点破土动工。哈尔滨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投资额预计达58.9亿元。一期工程东起哈尔滨东站、西至哈医大二院,总长14.4公
里,设车站16座、车辆段1座、控制中心1个、变电所两座。
2008年9月,西安地铁二号线TJSG-4标项目顺利封顶。自7月27日明挖主体结构正式施工以来,TJSG-4标项目部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一切以10月9日左线盾构始发的第2个关键节点工期为目标,以主体结构封顶节点为突破口,为加快工程的进度,严格保证工程的质量的前提下,顺利将地铁二号线TJSG-4标项目顺利封顶。据悉,西安地铁二号线车辆采用B型车6节编组,每列车定员1440人,列车运行间隔时间为5分钟,最高时速将达到80公里,由起点铁路北客站到终点韦曲站的行车时间为39分钟。 2007年12月,轨道交通一号线的建设目标是年内开工建设,将于2012年建成投运。一号线工程建设将博采众长,建成环保优先、安全可靠、快速舒适、国内一流,并与苏州城市地位、形象相匹配的现代轨道交通精品工程。备受瞩目的苏州轻轨一号线工程开始建设,首台盾构机下井施工时间锁定本月30日。目前,这一盾构施工所需的“硬件”已经就绪,“软件”则在进一步准备中。据了解这项工程就可能在本月底盾
构开钻。
2008年10月,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已顺利通过初步设计审查,进入施工设计阶段。6号线总体设计由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承担,其轨道交通院副院长万学红介绍说,六号线的施工将于明年1月全面铺开,预计2013年完成。据了解,地铁6号线路一期工程以中心城区线路为主,从海淀区五路站到朝阳区草房站,线路长度约30.1公里,共设21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车站3座,共有换乘站13座。
很多城市都在积极的建立更快捷的城市轨道交通,但是更多的城市是正在积极的规划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许多城市在规划建设地铁的同时,在次繁忙客运通道上、区域之间以及在居民住宅小区与主客运通道或客运枢纽间规划建设轻轨或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以形成合理的轨道交通网。有些城市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正在建设跨座式单轨运行系统;有些城市正在探索建设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在一些大城市(区域)之间也开始规划建设大城市之间的快速轨道线;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开始建设近郊和远郊的市郊铁路,以促进城市规模效应和城市边缘和卫星城镇的发展。上述表明,我国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进入了
并行发展时期,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使得轨道交通发展政策的取向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制定综合性交通运输政策,开始强调城市不同轨道交通方式与其它交通方式以及城市环境的协调发
展。
*注重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技术可行性研究、经济合理性研究和投融资的可能性研
究。
*制定和完善扶持轨道交通发展的各项技术经济政策和法规,引导轨道交通健康有序的发展。
*合理推进轨道交通设备的国产化进程,进一步降低轨道交通的工程造价。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轨道交通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一个 先进的、功能齐全、运作有序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对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方便群众出行、解
决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