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
当 代 石 油 石 化
PETROLEUM&PETROCHEMICALTODAY
Vo.l12No.10
Oc.t2004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
张 杰 金之钧 张金川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摘 要: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形式多样,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巨大,若能成功开发与利用,将可以弥补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常规油气
资源的不足,对于增加我国油气资源后备储量,提高油气产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资源 潜力 分布 中国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世界各国都面临能源需求量急剧增加的问题,仅靠开发常规油气资源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能源。非常规油气是在油气勘探程度提高、能源需求量增加、勘探开发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条件下能源接替的重要领域。摸清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拓宽勘探领域,对于增加油气资源后备储量,提高油气产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非常规油气藏是指在成藏机理、赋存状态、分布规律或勘探开发方式等方面有别于常规油气藏的烃类(或非烃类)资源。1 非常规油藏潜力分析
非常规油通常包括重油沥青、油页岩两种。也有学者将未熟-低熟油作为非常规油,本文认为,它在各方面与常规油更为一致,因此本文不作讨论。1.1 重油沥青
重油沥青是全球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比常规石油资源高数倍的巨大资源潜力。在油层温度条件下,粘度为100~10000mPa s的原油称之为重油或稠油,粘度大于10000mPa s的原油称之为沥青。
重油沥青资源分布广泛,从中元古代至第三纪地层中都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中、新生代地层中。我国的重油沥青是一巨大的潜在资源,已在15个大中型含油气盆地发现了70多个重质油田。预计全国的重油沥青资源量达80~300亿吨,其中渤海湾盆地重油沥青总资源量可达40亿吨以上,准噶尔盆我国重油沥青资源主要分布于以下盆地(地区):松辽盆地(富拉尔基地区、白城地区、扶余1号构造、杨大城子构造葡萄花等地)、二连盆地(阿尔善构造带、包楞构造带、吉尔嘎郎图凹陷)、渤海湾盆地(辽河地区、冀东地区、大港地区、渤海海域、济阳地区)、扬子地台(东南、西北和北部边缘地区)、塔中地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吐哈盆地、南阳盆地、苏北盆地、江汉盆地等。1.2 油页岩
油页岩是一种高灰分可燃的有机岩石,一般含油率为4%~20%,将油页岩加热到500℃时可以形成页岩油,性质与天然石油类似。由于对油页岩的定义标准尚不统一,因此其远景资源量难以准确估计。我国目前油页岩储量居世界第4位,储量约为5500亿吨至2万亿吨,折算页岩油上百亿吨,年产油页岩30亿吨。
油页岩在我国广泛分布,各个时代地层均有所发现。我国第三系是油页岩最主要的分布层位,平面上分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东部自北而南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鲁西地区、鲁东地区、苏浙皖地区和两广地区,中部从晋东南地区、洛阳地区、南阳地区、江汉地区、赣湘粤地区到雷琼地区。白垩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天山、祁连山、秦岭到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侏罗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三叠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和滇西断陷带,古生代油页岩分布于山西地区。油页岩绝大多
收稿日期:2004-09-08。
作者简介:张杰(1977-),男,江苏徐州人,2002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气地质与资源评价研
18
当 代 石 油 石 化 2004,12(10)
数探明储量集中在东北和中南地区,其中吉林、广东、辽宁、海南分别占全国储量的55.5%、17.2%、11.6%和7.8%。
我国油页岩含油率较高的主要矿产区有辽宁抚顺、广东茂名、吉林桦甸,这3个矿区已探明的油页岩储量合计约有100多亿吨。其中,广东茂名可采储量41.7亿吨,含油率6%~8%;吉林桦甸可采储量13亿吨,含油率6%~12%;抚顺油页岩地质储量为35亿吨,可采储量为7.5亿吨,含油率5%~8%。2 非常规天然气潜力分析
非常规天然气包括致密砂岩气(深盆气)、煤层气、浅层生物气、水溶气、页岩气、无机成因气、天然气水合物等。我国目前能够进行经济开发的有深盆气、煤层气、浅层生物气等。2.1 致密砂岩气(深盆气)
我国致密砂岩气多以深盆气形式出现,本文以深盆气为主进行分析。深盆气是在高勘探程度下对油气藏赋存规律的新认识,它以气水关系倒置为特征,其内部的“甜点”是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目标区。粗略估计,中国深盆气资源量将超过100万亿立方米(资源量与常规天然气有部分重合),依据当前的勘探和开发技术,我国深盆气现实可采资源量超过11.54~13.81万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上古生界深盆气分布于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平面上主要分布于伊陕斜坡及其附近,深盆气资源量为50万亿立方米左右,潜在可探明储量2万亿立方米,闵琪等认为上古生界优质资源量为3.5万亿立方米。川西深盆气藏主要分布于三叠系地层中,最有利的勘探区为前陆深凹陷部位,深盆气资源量达3.6万亿立方米。库车前陆盆地深盆气分布于三叠系-侏罗系,拜城凹陷和阳霞凹陷为有利勘探区,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近6000亿立方米,深盆气远景资源量至少为10万亿立方米。准噶尔南缘深盆气分布于侏罗系和白垩系,准南第三排构造带以北至昌吉凹陷北斜坡是深盆气发育的有利部位,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万亿立方米,王涛等估计,其资源量应在22.68~28.35万亿立方米左右(资源量与常规天然气有部分重合)。吐哈盆地深盆气主要分布于中下侏罗统,最有利的勘探区是胜北洼陷和小草湖洼陷,预测资源量达2.63~3.06万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上古生界、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吐盆气勘探的有利领域。除了上述盆地以外,在塔西
南前陆盆地、东濮凹陷、松辽盆地、楚雄盆地等地区,也有可能发现深盆气。2.2 煤层气
煤层气主要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成分以甲烷为主。由于应用了最新资料,刘洪林等计算的深度2000米以内的浅层煤层气资源量为22.5万亿立方米比较接近实际。含气量大于8立方米/吨的富甲烷煤层气资源量为12.44万亿立方米,含气量介于4~8立方米吨/之间的含甲烷资源量为1.90万亿立方米。煤层气资源总量排前八名的省份依次为山西、贵州、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安徽、四川。
我国煤层气资源可以划分为五大聚气区,即东北聚气区、华北聚气区、华南聚气区、西北聚气区和滇藏聚气区,并可进一步分为29个聚气带,细分为115个目标区。华北聚气区的煤层气资源前景最好,华南聚气区次之,东北和西北聚气区的资源前景相对则比较差。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六盘水盆地、东北地区等将是未来勘探开发前景较好的地区。2.3 浅层生物气
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在低温浅埋条件下,经微生物生化作用生成的富甲烷气体,大规模地聚集保存后,形成具工业开发价值的生物气藏。生物气埋藏较浅,主要分布在第四系,部分在上第三系,少量在白垩系、侏罗系。从区域地理上看,气藏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东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渤海湾地区和莺-琼盆地等。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第四系生物气藏,气藏的埋藏深度小于1400米,第四系生物气资源约1万亿立方米(资源量与常规天然气有部分重合),探明地质储量1432亿立方米。东南沿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第四系生物气资源量约2000亿立方米,其中浙江杭州湾地区远景资源量108亿立方米,已控制储量3亿立方米;长江三角洲生物气资源量约200~300亿立方米,探明储量6.5亿立方米。莺-琼盆地第四系-上第三系上中新统生物气总资源量可达5249亿立方米,其中莺歌海3061.8亿立方米,琼东南2187.2亿立方米。
迄今为止,中国已发现的大中型浅层生物气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如涩北一、二号和台南大型气田)、东南沿海浙江杭州湾地区和莺-琼盆地(D28-1浅层生物气藏)。东部松辽盆地、二连盆、
2004,12(10) 张 杰等.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
19
具有较大的生物气资源潜力。2.4 水溶气藏
当高温高压地层水中溶解的天然气量足够大时,便形成了可供工业性开采或可以综合利用的水溶气藏。日本、美国、菲律宾、前苏联、匈牙利等国均不同程度地对水溶气藏进行了开发和研究。
水溶气广泛分布于中、新生代地层中,尤其是第三系和第四系海相和海陆过渡相地层中。我国水溶气分布比较广泛,张恺根据日本和世界其它国家水溶气田的分布规律和各类水溶气田的地质特征,认为中国东西两大含油气区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广泛分布着水溶性天然气藏。王雪吾等用体积法初步估算我国水溶气资源量约为12~65万亿立方米。关德师预测我国水溶气资源量约为45万亿立方米,其中东部水溶性天然气远景地质储量合计为19万亿立方米。我国的四川盆地(威远气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琼东南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吐哈盆地等均具有勘探水溶气的良好前景。
2.5 泥(页)岩气藏
泥岩(页岩)的大量生、排烃可以使自身产生微裂缝,生成的天然气以游离、裂缝表面吸附及泥(页)岩孔隙表面吸附等方式赋存在泥(页)岩中,裂缝-微裂缝发育带是气藏形成的有利区域。
中国南方广大地区分布的志留系地层中,发育大套黑色页岩,有机碳含量大多达10%~15%,演化程度较高,可形成的泥(页)岩气资源潜力相当可观,华南褶皱带和秦岭褶皱带、扬子准地台均是勘探的有利区域。另外,松辽白垩系、渤海湾盆地、江汉盆地的第三系、四川盆地的中生界、南华北、柴达木以及酒泉盆地均具有一定的泥(页)岩气。2.6 无机成因气藏
无机成因气藏主要有二氧化碳气藏、烷烃气藏和氦气藏三类。无机成因气一般与地球壳幔活动有关。近年来,随着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此类气藏不断被发现。该类气藏主要分布于大陆裂谷活动带、火山活动带、板块活动接触带、深大断裂带等。中国东部的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和三水盆地以及大陆架上的东海盆地、珠江口盆地和莺歌海盆地共发现了28个二氧化碳气田(藏)。其中松辽盆地的万金塔气田和昌德东气藏、苏北盆地的黄桥气田、渤海湾盆地平方王含气藏和三水盆地的沙头圩气藏已开发,这些气田的开发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海盆地均存在二氧化碳聚集带。同时,我国也在松辽盆地三肇凹陷、黄骅凹陷151气藏及东海盆地天外天构造中发现了无机成因甲烷气。将无机气作为潜在领域,在常规油气勘探中兼顾研究,无疑将是有益的。2.7 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在高压低温环境下稳定存在,在海底沉积物和陆上永久冻土带中广泛分布。在标准温压条件下,1立方米甲烷水合物可以含有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天然气水合物以其资源量巨大而引起了世界能源学家的关注。
据估算,我国东海冲绳海槽附近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中约含天然气24万亿立方米。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西沙海槽地区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试调查,初步估算南海陆坡和陆隆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可达600~700亿吨油当量。根据对南海深水陆坡区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研究,初步估计南海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为84.5万亿立方米,相当于845亿吨油当量。
中国的南海、东海和台湾省以东的海域具备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南海的西沙海槽、台湾省西南陆坡和台西南盆地、笔架南盆地及其东缘增生楔、东沙群岛东南坡和南部陆坡区、东海的冲绳海槽和台湾省东北部是中国最有利的天然气水合分布带,而南海西部陆坡区、台湾省东北部海域、青藏高原的冻土层也是值得注意的找矿远景区。
此外,深层气(高-过成熟气和深源气)也是一个具有远景价值的油气勘探方向。我国目前已在东部和其它盆地区展开了深层气的勘探与研究。3 结语
我国非常规油气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巨大。按天然气成藏机理序列,不少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在机理上有机组合,在空间上叠合分布,这为油气的立体勘探创造了条件,也为资源的经济开发提供了可能。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成功开发与利用,将可以弥补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常规油气资源的不足,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保障。我国近期能够实现开发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包括重油沥青、深盆气、煤层气和浅层生物气。对此,国家应当加大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力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为现实的和未来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充分利用创造编辑 )(
Ⅱ
ABSTRACTSOFSELECTEDARTICLES 2004,12(10)
专家论坛
当 代 石 油 石 化
PETROLEUM&PETROCHEMICALTODAY
Vo.l12No.10
Oc.t2004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
张 杰 金之钧 张金川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摘 要: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形式多样,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巨大,若能成功开发与利用,将可以弥补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常规油气
资源的不足,对于增加我国油气资源后备储量,提高油气产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资源 潜力 分布 中国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世界各国都面临能源需求量急剧增加的问题,仅靠开发常规油气资源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能源。非常规油气是在油气勘探程度提高、能源需求量增加、勘探开发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条件下能源接替的重要领域。摸清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拓宽勘探领域,对于增加油气资源后备储量,提高油气产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非常规油气藏是指在成藏机理、赋存状态、分布规律或勘探开发方式等方面有别于常规油气藏的烃类(或非烃类)资源。1 非常规油藏潜力分析
非常规油通常包括重油沥青、油页岩两种。也有学者将未熟-低熟油作为非常规油,本文认为,它在各方面与常规油更为一致,因此本文不作讨论。1.1 重油沥青
重油沥青是全球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比常规石油资源高数倍的巨大资源潜力。在油层温度条件下,粘度为100~10000mPa s的原油称之为重油或稠油,粘度大于10000mPa s的原油称之为沥青。
重油沥青资源分布广泛,从中元古代至第三纪地层中都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中、新生代地层中。我国的重油沥青是一巨大的潜在资源,已在15个大中型含油气盆地发现了70多个重质油田。预计全国的重油沥青资源量达80~300亿吨,其中渤海湾盆地重油沥青总资源量可达40亿吨以上,准噶尔盆我国重油沥青资源主要分布于以下盆地(地区):松辽盆地(富拉尔基地区、白城地区、扶余1号构造、杨大城子构造葡萄花等地)、二连盆地(阿尔善构造带、包楞构造带、吉尔嘎郎图凹陷)、渤海湾盆地(辽河地区、冀东地区、大港地区、渤海海域、济阳地区)、扬子地台(东南、西北和北部边缘地区)、塔中地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吐哈盆地、南阳盆地、苏北盆地、江汉盆地等。1.2 油页岩
油页岩是一种高灰分可燃的有机岩石,一般含油率为4%~20%,将油页岩加热到500℃时可以形成页岩油,性质与天然石油类似。由于对油页岩的定义标准尚不统一,因此其远景资源量难以准确估计。我国目前油页岩储量居世界第4位,储量约为5500亿吨至2万亿吨,折算页岩油上百亿吨,年产油页岩30亿吨。
油页岩在我国广泛分布,各个时代地层均有所发现。我国第三系是油页岩最主要的分布层位,平面上分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东部自北而南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鲁西地区、鲁东地区、苏浙皖地区和两广地区,中部从晋东南地区、洛阳地区、南阳地区、江汉地区、赣湘粤地区到雷琼地区。白垩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天山、祁连山、秦岭到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侏罗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三叠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和滇西断陷带,古生代油页岩分布于山西地区。油页岩绝大多
收稿日期:2004-09-08。
作者简介:张杰(1977-),男,江苏徐州人,2002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气地质与资源评价研
18
当 代 石 油 石 化 2004,12(10)
数探明储量集中在东北和中南地区,其中吉林、广东、辽宁、海南分别占全国储量的55.5%、17.2%、11.6%和7.8%。
我国油页岩含油率较高的主要矿产区有辽宁抚顺、广东茂名、吉林桦甸,这3个矿区已探明的油页岩储量合计约有100多亿吨。其中,广东茂名可采储量41.7亿吨,含油率6%~8%;吉林桦甸可采储量13亿吨,含油率6%~12%;抚顺油页岩地质储量为35亿吨,可采储量为7.5亿吨,含油率5%~8%。2 非常规天然气潜力分析
非常规天然气包括致密砂岩气(深盆气)、煤层气、浅层生物气、水溶气、页岩气、无机成因气、天然气水合物等。我国目前能够进行经济开发的有深盆气、煤层气、浅层生物气等。2.1 致密砂岩气(深盆气)
我国致密砂岩气多以深盆气形式出现,本文以深盆气为主进行分析。深盆气是在高勘探程度下对油气藏赋存规律的新认识,它以气水关系倒置为特征,其内部的“甜点”是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目标区。粗略估计,中国深盆气资源量将超过100万亿立方米(资源量与常规天然气有部分重合),依据当前的勘探和开发技术,我国深盆气现实可采资源量超过11.54~13.81万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上古生界深盆气分布于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平面上主要分布于伊陕斜坡及其附近,深盆气资源量为50万亿立方米左右,潜在可探明储量2万亿立方米,闵琪等认为上古生界优质资源量为3.5万亿立方米。川西深盆气藏主要分布于三叠系地层中,最有利的勘探区为前陆深凹陷部位,深盆气资源量达3.6万亿立方米。库车前陆盆地深盆气分布于三叠系-侏罗系,拜城凹陷和阳霞凹陷为有利勘探区,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近6000亿立方米,深盆气远景资源量至少为10万亿立方米。准噶尔南缘深盆气分布于侏罗系和白垩系,准南第三排构造带以北至昌吉凹陷北斜坡是深盆气发育的有利部位,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万亿立方米,王涛等估计,其资源量应在22.68~28.35万亿立方米左右(资源量与常规天然气有部分重合)。吐哈盆地深盆气主要分布于中下侏罗统,最有利的勘探区是胜北洼陷和小草湖洼陷,预测资源量达2.63~3.06万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上古生界、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吐盆气勘探的有利领域。除了上述盆地以外,在塔西
南前陆盆地、东濮凹陷、松辽盆地、楚雄盆地等地区,也有可能发现深盆气。2.2 煤层气
煤层气主要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成分以甲烷为主。由于应用了最新资料,刘洪林等计算的深度2000米以内的浅层煤层气资源量为22.5万亿立方米比较接近实际。含气量大于8立方米/吨的富甲烷煤层气资源量为12.44万亿立方米,含气量介于4~8立方米吨/之间的含甲烷资源量为1.90万亿立方米。煤层气资源总量排前八名的省份依次为山西、贵州、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安徽、四川。
我国煤层气资源可以划分为五大聚气区,即东北聚气区、华北聚气区、华南聚气区、西北聚气区和滇藏聚气区,并可进一步分为29个聚气带,细分为115个目标区。华北聚气区的煤层气资源前景最好,华南聚气区次之,东北和西北聚气区的资源前景相对则比较差。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六盘水盆地、东北地区等将是未来勘探开发前景较好的地区。2.3 浅层生物气
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在低温浅埋条件下,经微生物生化作用生成的富甲烷气体,大规模地聚集保存后,形成具工业开发价值的生物气藏。生物气埋藏较浅,主要分布在第四系,部分在上第三系,少量在白垩系、侏罗系。从区域地理上看,气藏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东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渤海湾地区和莺-琼盆地等。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第四系生物气藏,气藏的埋藏深度小于1400米,第四系生物气资源约1万亿立方米(资源量与常规天然气有部分重合),探明地质储量1432亿立方米。东南沿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第四系生物气资源量约2000亿立方米,其中浙江杭州湾地区远景资源量108亿立方米,已控制储量3亿立方米;长江三角洲生物气资源量约200~300亿立方米,探明储量6.5亿立方米。莺-琼盆地第四系-上第三系上中新统生物气总资源量可达5249亿立方米,其中莺歌海3061.8亿立方米,琼东南2187.2亿立方米。
迄今为止,中国已发现的大中型浅层生物气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如涩北一、二号和台南大型气田)、东南沿海浙江杭州湾地区和莺-琼盆地(D28-1浅层生物气藏)。东部松辽盆地、二连盆、
2004,12(10) 张 杰等.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
19
具有较大的生物气资源潜力。2.4 水溶气藏
当高温高压地层水中溶解的天然气量足够大时,便形成了可供工业性开采或可以综合利用的水溶气藏。日本、美国、菲律宾、前苏联、匈牙利等国均不同程度地对水溶气藏进行了开发和研究。
水溶气广泛分布于中、新生代地层中,尤其是第三系和第四系海相和海陆过渡相地层中。我国水溶气分布比较广泛,张恺根据日本和世界其它国家水溶气田的分布规律和各类水溶气田的地质特征,认为中国东西两大含油气区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广泛分布着水溶性天然气藏。王雪吾等用体积法初步估算我国水溶气资源量约为12~65万亿立方米。关德师预测我国水溶气资源量约为45万亿立方米,其中东部水溶性天然气远景地质储量合计为19万亿立方米。我国的四川盆地(威远气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琼东南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吐哈盆地等均具有勘探水溶气的良好前景。
2.5 泥(页)岩气藏
泥岩(页岩)的大量生、排烃可以使自身产生微裂缝,生成的天然气以游离、裂缝表面吸附及泥(页)岩孔隙表面吸附等方式赋存在泥(页)岩中,裂缝-微裂缝发育带是气藏形成的有利区域。
中国南方广大地区分布的志留系地层中,发育大套黑色页岩,有机碳含量大多达10%~15%,演化程度较高,可形成的泥(页)岩气资源潜力相当可观,华南褶皱带和秦岭褶皱带、扬子准地台均是勘探的有利区域。另外,松辽白垩系、渤海湾盆地、江汉盆地的第三系、四川盆地的中生界、南华北、柴达木以及酒泉盆地均具有一定的泥(页)岩气。2.6 无机成因气藏
无机成因气藏主要有二氧化碳气藏、烷烃气藏和氦气藏三类。无机成因气一般与地球壳幔活动有关。近年来,随着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此类气藏不断被发现。该类气藏主要分布于大陆裂谷活动带、火山活动带、板块活动接触带、深大断裂带等。中国东部的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和三水盆地以及大陆架上的东海盆地、珠江口盆地和莺歌海盆地共发现了28个二氧化碳气田(藏)。其中松辽盆地的万金塔气田和昌德东气藏、苏北盆地的黄桥气田、渤海湾盆地平方王含气藏和三水盆地的沙头圩气藏已开发,这些气田的开发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海盆地均存在二氧化碳聚集带。同时,我国也在松辽盆地三肇凹陷、黄骅凹陷151气藏及东海盆地天外天构造中发现了无机成因甲烷气。将无机气作为潜在领域,在常规油气勘探中兼顾研究,无疑将是有益的。2.7 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在高压低温环境下稳定存在,在海底沉积物和陆上永久冻土带中广泛分布。在标准温压条件下,1立方米甲烷水合物可以含有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天然气水合物以其资源量巨大而引起了世界能源学家的关注。
据估算,我国东海冲绳海槽附近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中约含天然气24万亿立方米。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西沙海槽地区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试调查,初步估算南海陆坡和陆隆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可达600~700亿吨油当量。根据对南海深水陆坡区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研究,初步估计南海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为84.5万亿立方米,相当于845亿吨油当量。
中国的南海、东海和台湾省以东的海域具备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南海的西沙海槽、台湾省西南陆坡和台西南盆地、笔架南盆地及其东缘增生楔、东沙群岛东南坡和南部陆坡区、东海的冲绳海槽和台湾省东北部是中国最有利的天然气水合分布带,而南海西部陆坡区、台湾省东北部海域、青藏高原的冻土层也是值得注意的找矿远景区。
此外,深层气(高-过成熟气和深源气)也是一个具有远景价值的油气勘探方向。我国目前已在东部和其它盆地区展开了深层气的勘探与研究。3 结语
我国非常规油气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巨大。按天然气成藏机理序列,不少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在机理上有机组合,在空间上叠合分布,这为油气的立体勘探创造了条件,也为资源的经济开发提供了可能。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成功开发与利用,将可以弥补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常规油气资源的不足,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保障。我国近期能够实现开发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包括重油沥青、深盆气、煤层气和浅层生物气。对此,国家应当加大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力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为现实的和未来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充分利用创造编辑 )(
Ⅱ
ABSTRACTSOFSELECTEDARTICLES 200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