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生的苦恼

因为谈的是“爱与生的苦恼”,所以书中把情、爱、性从一种哲学的高度来看待了。哲人的思维和意识应该是超出常人的,他们应该忽视存在的个别现象,而直接面对存在本身进行思索。意识也该是普遍的意识,并且应该将观念超越关系,看着的是行动,做出的是自己的思维探索.

在《论爱与憎的激情》这章中,叔本华认为:恋人之间爱情的增进,不外是希望产生新个体的生存意志而已。我想那不外是欲望的升级而要求进一步的满足而已。虽则新个体的产生终究是一种必然,然而就当时来说,大多是作为副产品的不可避免的出现。他认为两性之间强烈的吸引力和紧密的联结,是各种生物种族求生的意志表现。我想这是自然界选择而遗留的不可抗拒的结果。

叔本华认为:爱情贪欲的激烈程度,取决于恋人之间的激情。从本质上看,爱情无所谓等级的差别,只是激情趋于个体化,即被爱者的一切条件和性质,越能适应或满足爱者的愿望要求,则越能增加力量。这也提示了吸引异性的首要条件是健康、力量和美,也就是说恋爱的本钱是青春。而恋爱到达一定的阶段后,会具有超绝的、超自然的倾向,使人看起来脱离人类本来的、形而下的目的。所以恋爱中的男女最美丽,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着多少这样那样动人的爱情故事,让我们觉得人性还有着伟大的时候,而且这样的故事,现在以至将来,都会一直上演,这也是人类少有的可以纯净自己心灵的行为。爱情,有时真的可以使人高尚。

叔本华认为:种族中的客观化意志所担任的使命是为堕入情网中的男人的意识蒙上预想的面具——若和她结合,必可获得无限幸福的感受。但一旦不能与爱侣结合,他对人生的嫌恶可能会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发挥种族意志,人会拒绝在个人意志下苟活。如果有朝一日疯狂的追求爱的面纱无法压住绝望状态的意识,他就会以自杀或者徇情告终。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的男人虽然明了自由对于自己的重要,而且甚至对彼此结合的前景并不明朗,却仍旧义无返顾地勇敢地走进婚姻的殿堂,而那儿也许真的是坟墓。甚至有那么些痴男怨女,一旦这种理想的状态不能实现,能够有勇气去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虽然在东方可以奉行一条中庸之道,落发为僧、削发为尼,但那可以说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有朝一日,他仍然不能洞彻红尘,便又还俗了。而如果能够自行熄灭心底的火焰,那么他(她)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人(女人),而随之的副产品是,他(她)就不会再那样纯真,也许就会游戏人生,这对于后来和他(她)走到一起的人来说,就不再公平。

叔本华说:恋爱不但会与外界环境起冲突,连和恋爱者自身的个性也相矛盾。因为撇开性的关系来观察你的恋爱对象,也许那还是你本来所憎恶、轻蔑或嫌恶的异性。但由于种族的意志远较个体意志强烈,使得恋爱中人对于自己原来所讨厌的种种特征都熟视无睹,或者给予错误的解释,只企求与对方永远结合。恋爱就是如此的使人盲目。坠入情网的男人,虽明知意中人的气质和性格都有自己难以忍耐的缺点,甚至会给他带来痛苦和不幸,但仍一意孤行。古人常说:爱神

Amor是盲目的。往往性的幻影掩盖了自己所想真正得到的东西。但爱情又是很脆弱的东西,当他所追寻的幻影失去了诱惑的魅力时,才发现自己当时是多么地冲动,于是他说:我错了,别再来烦我!当双方的眼神出现不屑乃至厌恶的时候,悲剧已经开始萌芽了。

在《恋爱是人生解脱的叛徒》中,叔本华认为:女性身上有着特殊的魅力,人们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女性都有着活泼热烈的欲望甚至几近疯狂的欲望,就是证明。佛教把生存意志否定,称为“涅槃 ”——指根绝人生各种欲望所达到的一种至高至乐的境界——这也是人类一切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的境地。我想如果你说你一生只爱一个人,那是虚伪的。或许你是个幸运儿,一开始你就遇到了那个特别适合你的人,而如果你多经历一些东西,也许你会觉得还有更让自己心动的,只是现在你没有或是不想、不敢去尝试罢了。而你所认为的唯一的爱人,他(她)只是拥有某些东西是你所热烈追寻、想得到或是想依靠的,没有它,你会觉得大有贬值。同样,你的这种需要如果为其他人所有,你一样会觉得他(她)的无足轻重。有时是某些你自己以为的很重要的信念在支配着你的行动,而当你对这种信念有了怀疑时,你就会对从前表示暗自的嘲笑和否定,以及对未来做出的选择而准备种种无可质疑的理由。

在《论禁欲》中,叔本华说:一个人虽能达到禁欲的境界,但他毕竟具备精力充沛的肉体,既有具体化的意志现象,就难免经常感到有被牵引进某种欲望的蠢动。因此,为避免使欲望的满足或生存的快

适,再度煽动意志,挑起自我意识的嫌恶和抗拒,他就得虐待意志,使禁欲不属偶然发生的事,其本身即为一种目的。而欲望越强烈的人,他所感到的痛苦也就更深。快乐经常成为意志否定的障碍,再度诱惑他走向意志的肯定。而一个人不仅可从自由意志的探求而认识世界的痛苦,也可因自己切身的过度痛苦经验,而获得解脱。我是反对纵欲的,但更不赞成禁欲,生命赋予自然的本能不应被压抑,人生的快乐应该是活得舒展和自我满足。可怜的是,在这样残酷竞争的世界里,人们很多时候不得不压抑了自己的本性,甚至有些违背了生物种族延续的意志。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那么多超脱的单身一族,那么多放纵与禁锢的两极分化。当一个人默认命运所带来的痛苦时,他即从心灵的根本上放弃了抗争。所谓“天命如此”,既然不能改变命运,那么就只有随遇而安了。这也是对自己意志的一种否定。然而“看破红尘”,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人性的浮躁和心底里隐约的对希望的坚持让绝大多数人即便是困苦不堪时,却也心怀奢望而苟活于世。

在《论道德观》中,叔本华认为:基督教的道德观即是把人类从最高度的爱引向禁欲。他们主张以最纯粹的爱心及基于自由意志的完全禁欲来消灭自己的意志,而获致真正的平静,进而忘却自我、沉溺于神的直观中。他认为宗教的这些见解和行为,绝不是一般乐观主义者所认为的基于思想的扭曲所产生,而是人类最优异的本质性格所表现的。我想这是一种趋于理想化的教旨。而只要人之间存在着不平等,这种状态就很难实现。而因为人们本身的容貌、素质、家境、追求、爱好的种种不同,这种不平等必然客观存在,人们也就难以追寻到真

正的平静。由于宗教在某些地域的根深蒂固的历史延续,自出生之日起就扎根人们的心灵,自然难以改变。而对于后来传入中国的种种异邦的宗教,我想大多是对生活失去希望或者烦恼不能解脱,抑或内心充满一种不安全感和负罪感的人们,为自己所找的一个心灵庇护伞罢了。在那儿人们可以找到暂时的平等和急需的安慰,而这解决不了他内心存在的根本问题,因为,让心灵做出彻底的皈依是难之又难的。 对于一夫一妻制,叔本华是存在异议的。他认为婚姻法规定男女平等,这种措施的出发点就错了。他说:欧洲人一夫一妻的制度,无异减少男人一半的权力,而增加他们一倍的义务。法律给予女人和男人相等的权力,便也应该赋予她们和男人相同的理性。法律违反了大自然的原则,对女人越是尊敬,赋予的权力越多,相对的,所能享受到这些特权的妇女人数就越为减少,多数妇女的自然权利被剥夺了。他认为一夫一妻的制度和婚姻法是以男女平等为基础,而给妇女带来反自然的地位和方便,男人结婚后势必要做很大的牺牲。他还认为照顾多数的女性是男人的自由,甚至可说是男人的义务。这样,应该把女人拉回到自然从属的地位。而女人地位的错置是社会状态的根本缺陷。我想也许叔本华是推崇竞争的,否则如果一夫多妻,那么将有多少男人可能一辈子都娶不到一个女人,而这同样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种族繁衍的需要。自从母系社会以后,女性在历史舞台上的地位就一直处于从属的位置,而对女性生理、心理的压抑一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近代社会把女人社会地位的提高被认为是文明发展的一种标志和必然结果。可在现在的现实中,一夫一妻制有时也诚如玩笑中

所言,是用来保护男人的。男人地位尤其是家庭地位的没落也是个不争的现实。

法国作家朱伊说过:如果没有女人,在我们生命的起点将失去扶持的力量;中年失去欢乐;老年失去慰籍。这是盛赞女人的,而叔本华在肯定女人的同时,就她们的身体、性格、特质等做了客观的评价。他在《论女人》中说:造物者特别安排一些受苦难的事情加在女人身上,以求补偿,诸如分娩的痛苦,对子女的照顾,对于丈夫的服从等——通常女人对丈夫总具有高度忍耐力,且能给予慰籍。她们只是冀求恬静、平稳的度过一生。造化给她们的财富只是短短几年的美丽,赋予她们暂时的丰满和媚态——甚至透支她们此后所有的姿色。所以在这短暂的几年里,她们可以俘获男人的爱情,叫男人承诺对她们的照顾——直到死为止。但现在的女性不可否定的表现得越来越强势,也许是因为男女比例失调的缘故,也许是女人也不得不一样面对残酷的竞争压力而致荷尔蒙失调,她们在社会上的角色有了很大的改变。而男人的地位似乎江河日下,于是很多的男人在紧张的工作之后流连于外,因为家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个宁静的港湾,而是另一个斗争的场所。而女人,上天赐予她们的实在极不公平,而且这个社会的审美取向竟然如此倾向于容貌,造成了女人一生命运的不公平。但无论一个女人的容颜美丑与否,她必定得有一颗善良的心,否则她只会是祸根,而且本钱越足贻害越大。靠容貌俘获一个人只是暂时的,红颜易老,况且新生一代的女人竞争的欲望是如此强烈,所以至关重要的是她须让自己占据男人的心灵,而不仅仅是利用她们所掌握的一切来维

系梦想,否则,她只能生活在自己的梦境或是男人为她刻意伪装的幻想中。毕竟,梦总会有醒来的时候;毕竟,再美的肥皂泡总有破的时候,到时除了那依稀半点的湿气,什么美好的东西也不会留下。 叔本华说:造物者使男人具有强壮的体魄和理性,对女人也赋予防卫武装的力量——佯装的力量。女人是弱者,没有雄浑的力量,造物者就赋予她们一种法宝——“狡计”赖以生存。虚伪和伪装可以说是女人的天性,无论是贤女还是愚妇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她们便利用机会,运用这种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她们觉得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她们觉得如同在行使自己的权力一般。男人在成熟了以后对任何事物都是凭着理性或智慧,努力去理解它们或亲自去征服它们,而女人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透过丈夫的关系,间接支配一切,所以她们具有一种支配丈夫的力量。男人所思虑的范围大,杂事也多,而女人则只有一桩事情——如何虏获男人的心。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我内心的疑惑,我越来越少地能看到那种清丽脱俗的女人,而看到的大多是家庭主妇式的计较,或是假装贵夫人般的刁难,看到那些残存的一点气质被慢慢磨灭,看到曾经的美感逐渐逝去,也许,这就是生活吧。作为一个女人,最大的成功应该是心底里家庭方面的那种幸福的满足感,而这最主要的就是让一个男人填充满心灵,而不致空虚、无助。至少,在老之将至的时候,能有所寄托,这往往对于年轻的女人来说是容易被忽视的,她们挥霍青春,极尽洒脱,但那青春的本钱之薄,能耐几年挥霍?

因为谈的是“爱与生的苦恼”,所以书中把情、爱、性从一种哲学的高度来看待了。哲人的思维和意识应该是超出常人的,他们应该忽视存在的个别现象,而直接面对存在本身进行思索。意识也该是普遍的意识,并且应该将观念超越关系,看着的是行动,做出的是自己的思维探索.

在《论爱与憎的激情》这章中,叔本华认为:恋人之间爱情的增进,不外是希望产生新个体的生存意志而已。我想那不外是欲望的升级而要求进一步的满足而已。虽则新个体的产生终究是一种必然,然而就当时来说,大多是作为副产品的不可避免的出现。他认为两性之间强烈的吸引力和紧密的联结,是各种生物种族求生的意志表现。我想这是自然界选择而遗留的不可抗拒的结果。

叔本华认为:爱情贪欲的激烈程度,取决于恋人之间的激情。从本质上看,爱情无所谓等级的差别,只是激情趋于个体化,即被爱者的一切条件和性质,越能适应或满足爱者的愿望要求,则越能增加力量。这也提示了吸引异性的首要条件是健康、力量和美,也就是说恋爱的本钱是青春。而恋爱到达一定的阶段后,会具有超绝的、超自然的倾向,使人看起来脱离人类本来的、形而下的目的。所以恋爱中的男女最美丽,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着多少这样那样动人的爱情故事,让我们觉得人性还有着伟大的时候,而且这样的故事,现在以至将来,都会一直上演,这也是人类少有的可以纯净自己心灵的行为。爱情,有时真的可以使人高尚。

叔本华认为:种族中的客观化意志所担任的使命是为堕入情网中的男人的意识蒙上预想的面具——若和她结合,必可获得无限幸福的感受。但一旦不能与爱侣结合,他对人生的嫌恶可能会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发挥种族意志,人会拒绝在个人意志下苟活。如果有朝一日疯狂的追求爱的面纱无法压住绝望状态的意识,他就会以自杀或者徇情告终。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的男人虽然明了自由对于自己的重要,而且甚至对彼此结合的前景并不明朗,却仍旧义无返顾地勇敢地走进婚姻的殿堂,而那儿也许真的是坟墓。甚至有那么些痴男怨女,一旦这种理想的状态不能实现,能够有勇气去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虽然在东方可以奉行一条中庸之道,落发为僧、削发为尼,但那可以说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有朝一日,他仍然不能洞彻红尘,便又还俗了。而如果能够自行熄灭心底的火焰,那么他(她)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人(女人),而随之的副产品是,他(她)就不会再那样纯真,也许就会游戏人生,这对于后来和他(她)走到一起的人来说,就不再公平。

叔本华说:恋爱不但会与外界环境起冲突,连和恋爱者自身的个性也相矛盾。因为撇开性的关系来观察你的恋爱对象,也许那还是你本来所憎恶、轻蔑或嫌恶的异性。但由于种族的意志远较个体意志强烈,使得恋爱中人对于自己原来所讨厌的种种特征都熟视无睹,或者给予错误的解释,只企求与对方永远结合。恋爱就是如此的使人盲目。坠入情网的男人,虽明知意中人的气质和性格都有自己难以忍耐的缺点,甚至会给他带来痛苦和不幸,但仍一意孤行。古人常说:爱神

Amor是盲目的。往往性的幻影掩盖了自己所想真正得到的东西。但爱情又是很脆弱的东西,当他所追寻的幻影失去了诱惑的魅力时,才发现自己当时是多么地冲动,于是他说:我错了,别再来烦我!当双方的眼神出现不屑乃至厌恶的时候,悲剧已经开始萌芽了。

在《恋爱是人生解脱的叛徒》中,叔本华认为:女性身上有着特殊的魅力,人们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女性都有着活泼热烈的欲望甚至几近疯狂的欲望,就是证明。佛教把生存意志否定,称为“涅槃 ”——指根绝人生各种欲望所达到的一种至高至乐的境界——这也是人类一切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的境地。我想如果你说你一生只爱一个人,那是虚伪的。或许你是个幸运儿,一开始你就遇到了那个特别适合你的人,而如果你多经历一些东西,也许你会觉得还有更让自己心动的,只是现在你没有或是不想、不敢去尝试罢了。而你所认为的唯一的爱人,他(她)只是拥有某些东西是你所热烈追寻、想得到或是想依靠的,没有它,你会觉得大有贬值。同样,你的这种需要如果为其他人所有,你一样会觉得他(她)的无足轻重。有时是某些你自己以为的很重要的信念在支配着你的行动,而当你对这种信念有了怀疑时,你就会对从前表示暗自的嘲笑和否定,以及对未来做出的选择而准备种种无可质疑的理由。

在《论禁欲》中,叔本华说:一个人虽能达到禁欲的境界,但他毕竟具备精力充沛的肉体,既有具体化的意志现象,就难免经常感到有被牵引进某种欲望的蠢动。因此,为避免使欲望的满足或生存的快

适,再度煽动意志,挑起自我意识的嫌恶和抗拒,他就得虐待意志,使禁欲不属偶然发生的事,其本身即为一种目的。而欲望越强烈的人,他所感到的痛苦也就更深。快乐经常成为意志否定的障碍,再度诱惑他走向意志的肯定。而一个人不仅可从自由意志的探求而认识世界的痛苦,也可因自己切身的过度痛苦经验,而获得解脱。我是反对纵欲的,但更不赞成禁欲,生命赋予自然的本能不应被压抑,人生的快乐应该是活得舒展和自我满足。可怜的是,在这样残酷竞争的世界里,人们很多时候不得不压抑了自己的本性,甚至有些违背了生物种族延续的意志。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那么多超脱的单身一族,那么多放纵与禁锢的两极分化。当一个人默认命运所带来的痛苦时,他即从心灵的根本上放弃了抗争。所谓“天命如此”,既然不能改变命运,那么就只有随遇而安了。这也是对自己意志的一种否定。然而“看破红尘”,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人性的浮躁和心底里隐约的对希望的坚持让绝大多数人即便是困苦不堪时,却也心怀奢望而苟活于世。

在《论道德观》中,叔本华认为:基督教的道德观即是把人类从最高度的爱引向禁欲。他们主张以最纯粹的爱心及基于自由意志的完全禁欲来消灭自己的意志,而获致真正的平静,进而忘却自我、沉溺于神的直观中。他认为宗教的这些见解和行为,绝不是一般乐观主义者所认为的基于思想的扭曲所产生,而是人类最优异的本质性格所表现的。我想这是一种趋于理想化的教旨。而只要人之间存在着不平等,这种状态就很难实现。而因为人们本身的容貌、素质、家境、追求、爱好的种种不同,这种不平等必然客观存在,人们也就难以追寻到真

正的平静。由于宗教在某些地域的根深蒂固的历史延续,自出生之日起就扎根人们的心灵,自然难以改变。而对于后来传入中国的种种异邦的宗教,我想大多是对生活失去希望或者烦恼不能解脱,抑或内心充满一种不安全感和负罪感的人们,为自己所找的一个心灵庇护伞罢了。在那儿人们可以找到暂时的平等和急需的安慰,而这解决不了他内心存在的根本问题,因为,让心灵做出彻底的皈依是难之又难的。 对于一夫一妻制,叔本华是存在异议的。他认为婚姻法规定男女平等,这种措施的出发点就错了。他说:欧洲人一夫一妻的制度,无异减少男人一半的权力,而增加他们一倍的义务。法律给予女人和男人相等的权力,便也应该赋予她们和男人相同的理性。法律违反了大自然的原则,对女人越是尊敬,赋予的权力越多,相对的,所能享受到这些特权的妇女人数就越为减少,多数妇女的自然权利被剥夺了。他认为一夫一妻的制度和婚姻法是以男女平等为基础,而给妇女带来反自然的地位和方便,男人结婚后势必要做很大的牺牲。他还认为照顾多数的女性是男人的自由,甚至可说是男人的义务。这样,应该把女人拉回到自然从属的地位。而女人地位的错置是社会状态的根本缺陷。我想也许叔本华是推崇竞争的,否则如果一夫多妻,那么将有多少男人可能一辈子都娶不到一个女人,而这同样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种族繁衍的需要。自从母系社会以后,女性在历史舞台上的地位就一直处于从属的位置,而对女性生理、心理的压抑一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近代社会把女人社会地位的提高被认为是文明发展的一种标志和必然结果。可在现在的现实中,一夫一妻制有时也诚如玩笑中

所言,是用来保护男人的。男人地位尤其是家庭地位的没落也是个不争的现实。

法国作家朱伊说过:如果没有女人,在我们生命的起点将失去扶持的力量;中年失去欢乐;老年失去慰籍。这是盛赞女人的,而叔本华在肯定女人的同时,就她们的身体、性格、特质等做了客观的评价。他在《论女人》中说:造物者特别安排一些受苦难的事情加在女人身上,以求补偿,诸如分娩的痛苦,对子女的照顾,对于丈夫的服从等——通常女人对丈夫总具有高度忍耐力,且能给予慰籍。她们只是冀求恬静、平稳的度过一生。造化给她们的财富只是短短几年的美丽,赋予她们暂时的丰满和媚态——甚至透支她们此后所有的姿色。所以在这短暂的几年里,她们可以俘获男人的爱情,叫男人承诺对她们的照顾——直到死为止。但现在的女性不可否定的表现得越来越强势,也许是因为男女比例失调的缘故,也许是女人也不得不一样面对残酷的竞争压力而致荷尔蒙失调,她们在社会上的角色有了很大的改变。而男人的地位似乎江河日下,于是很多的男人在紧张的工作之后流连于外,因为家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个宁静的港湾,而是另一个斗争的场所。而女人,上天赐予她们的实在极不公平,而且这个社会的审美取向竟然如此倾向于容貌,造成了女人一生命运的不公平。但无论一个女人的容颜美丑与否,她必定得有一颗善良的心,否则她只会是祸根,而且本钱越足贻害越大。靠容貌俘获一个人只是暂时的,红颜易老,况且新生一代的女人竞争的欲望是如此强烈,所以至关重要的是她须让自己占据男人的心灵,而不仅仅是利用她们所掌握的一切来维

系梦想,否则,她只能生活在自己的梦境或是男人为她刻意伪装的幻想中。毕竟,梦总会有醒来的时候;毕竟,再美的肥皂泡总有破的时候,到时除了那依稀半点的湿气,什么美好的东西也不会留下。 叔本华说:造物者使男人具有强壮的体魄和理性,对女人也赋予防卫武装的力量——佯装的力量。女人是弱者,没有雄浑的力量,造物者就赋予她们一种法宝——“狡计”赖以生存。虚伪和伪装可以说是女人的天性,无论是贤女还是愚妇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她们便利用机会,运用这种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她们觉得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她们觉得如同在行使自己的权力一般。男人在成熟了以后对任何事物都是凭着理性或智慧,努力去理解它们或亲自去征服它们,而女人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透过丈夫的关系,间接支配一切,所以她们具有一种支配丈夫的力量。男人所思虑的范围大,杂事也多,而女人则只有一桩事情——如何虏获男人的心。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我内心的疑惑,我越来越少地能看到那种清丽脱俗的女人,而看到的大多是家庭主妇式的计较,或是假装贵夫人般的刁难,看到那些残存的一点气质被慢慢磨灭,看到曾经的美感逐渐逝去,也许,这就是生活吧。作为一个女人,最大的成功应该是心底里家庭方面的那种幸福的满足感,而这最主要的就是让一个男人填充满心灵,而不致空虚、无助。至少,在老之将至的时候,能有所寄托,这往往对于年轻的女人来说是容易被忽视的,她们挥霍青春,极尽洒脱,但那青春的本钱之薄,能耐几年挥霍?


相关文章

  • 我的苦恼作文
  • 篇一:我的苦恼 我的苦恼就是整天要面对一大堆的作业. "唉",今天是星期二,作业好多,除了必须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我还要面对爸爸妈妈给我布置的作业,作业就像一座山压着我,让我喘不过气来,真烦人. "李硕繁& ...查看


  • 苦恼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题. 苦恼 --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 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雪白,象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 ...查看


  • 九十九分的苦恼阅读答案 1
  • 九十九分的苦恼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拢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 ...查看


  • 九十九分的苦恼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8分) 九十九分的苦恼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珑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 ...查看


  • 那一天,我真的很苦恼
  • 那一天,我真的很苦恼 成长,就好比我人生中的一艘小船,行驶在水面上.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浪涛汹涌.但我的成长之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着各种风波.对我而言,一个个苦恼随之而来,一次次刺痛了我的心. 俗话说:"忧郁的日子需要镇静.& ...查看


  •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小甜心和小苦恼
  •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听故事,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2.教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高兴快乐有利于身体健康. 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为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奠定基础.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 ...查看


  • 精致女子之庐隐
  • 精致女子之庐隐 如若隐去庐山真面目,置身此山中,中道遇仙师,隐隐云山饶,潺潺弱水声,苍苍然山林,云天一鹤悠然乐,隐隐然之忧乐,在乎天地之间!岁月静好,现世却没有那么的安稳,光明前的挣扎,似乎明白起来也就像在梦幻里突然的惊醒后又茫然的入睡,只 ...查看


  • 渔王的苦恼读后感
  • <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 在暑假期间,我读了<小飞侠彼得.潘>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彼得潘是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小飞侠.故事讲述的是:一天晚上,彼得潘来到小姑娘温迪家里,教她和两个弟弟飞行.并把他们带到了"永无 ...查看


  • 我的苦恼周末
  • 我的苦恼周末 平时我都非常的忙,但每个周末都要学这学那,根本没时间做作业. 上个周末我就非常的苦恼.本来上周作业非常少,我想一会儿的工夫就可以完成,于是就放心的出去玩了.那是一个少有的舒心日子,整个下午和晚上我都玩得非常开心.星期六的上午和 ...查看


  • 杂阿含经原文译文
  • 一.无常经:本经叙述观察五阴为无常,为空,为非我,则能灭尽喜贪,而解决生死的问题. 像如是的经教,乃阿难我,和诸大德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闻物城.乔萨罗国的首都,属今之北印度,近于尼泊尔)的只树给孤独园的时候之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