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点津

作者:张悦群

《考试说明》: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

从近年来各地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尤其是2012年试题可以看出,对文章组织和结构的考查、对艺术手法中描写的考查以及对主要词句的考查(理解含意,赏析意蕴)成了文学作品阅读考查的“三重”。

材料选取上,突出“温暖”主题,注重精神提升,以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为主导,间以平和的小说,积极发挥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

考点安排上,越来越凸显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

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理解与阐释

1.对词语含义的解释。其一,以考查词语使用的效果为重点,主要考查动词、形容词。其二,以考查某一词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为重点,主要考查名词性词语。

2.对重要句子含意、作用的考查。其一,解释句子所蕴含的意义;其二,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二、归纳与概括

近几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

1.多数试题注重从阅读的整体性特征出发,要求考生对全文所涉及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倾向探幽发微,求同辨异。

2.考查在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观点进行概括,难度较大。

3.要求考生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具体语境作求同或求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

4.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观点的异同。

三、分析与整合

近几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

1.要求对全文的中心意思或某一文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要求对文中有关材料的含意进行分析总结。

3.要求对文中一些零散的材料进行整合。

4.要求对全文或某一文段的结构思路进行分析。

四、鉴赏与评价

近几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主要以散文为主,偶尔涉及小说。所选的作品可以说是文质兼美,都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且时代气息较浓郁。

2.作品的语言特色、形象和表达技巧等都有涉及。

【命题角度】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锈损了的铁铃铛

宗璞

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己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

“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徽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垂。

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项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有删节)

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答: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实写铁铃铛虚写爸爸;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铁铃铛寄寓了勉儿与爸爸之间的深厚感情。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针挑土

芳菲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们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的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说起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口苦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存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持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活计。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经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她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堂屋壁板上贴满各种画片,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西洋画《泉》。

下午去另一个苗寨,又是近两小时车程。“这一个绣得比较好,就是村寨的形态不如老家寨,建了些新房。”黑妮对一个个目的地都很了解。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晚上我们在沱江边吉夫开的咖啡馆休息聊天。吉夫是湘援游志愿者,今天一路一直是他提着大包的棉线。黑妮的湘援游,就是靠这些当地的志愿者,不取一毫地付出,才运作起来。今天开车的“李万通”,也有自己的公司。

咖啡馆的壁挂上有一个插页,取下一看,是凤凰手绘地图,封面图案取自传统苗绣,那五彩灵动的喜鹊,我看得呆了一下,原来这样好。地图10元一份,买下可算对湘援游的支持,还可得一枚徽章作奖励。我想了想,红着脸买了四份,说回去送朋友。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老天!

这有什么用!我心里说。

有没有用,真不知道,但我忘不掉他们。我查了针挑土的俗语,原来是这样说的:“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赚钱好似针挑土,花钱好似水推沙”,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

(有删改)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2)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参考答案:(1)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

解析:太阳有倦容明显是拟人,表面上写天色渐晚,实际上写太阳都疲倦了,人的工作更加辛苦,也反衬了黑妮等志愿者不知疲倦的奉献精神。

(2)①低调、单纯的黑妮为“我”对“湘援游”的支持,高兴得眼睛对亮了。②按时“湘援游”进展得并不顺利,而黑妮能沉静、乐观地面对。③黑妮从“我”的支持中,看到了“湘援游”逐步向前推进的曙光。

解析:这句话描写了黑妮的淳朴,“我”不好意思的一点点支持就让黑妮眼前一亮,一天的工作终于有了一点点成效,表现了黑妮的湘援事业的乐观,也暗示了“湘援游”工作如针挑土般艰难。

作者:张悦群

《考试说明》: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

从近年来各地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尤其是2012年试题可以看出,对文章组织和结构的考查、对艺术手法中描写的考查以及对主要词句的考查(理解含意,赏析意蕴)成了文学作品阅读考查的“三重”。

材料选取上,突出“温暖”主题,注重精神提升,以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为主导,间以平和的小说,积极发挥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

考点安排上,越来越凸显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

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理解与阐释

1.对词语含义的解释。其一,以考查词语使用的效果为重点,主要考查动词、形容词。其二,以考查某一词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为重点,主要考查名词性词语。

2.对重要句子含意、作用的考查。其一,解释句子所蕴含的意义;其二,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二、归纳与概括

近几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

1.多数试题注重从阅读的整体性特征出发,要求考生对全文所涉及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倾向探幽发微,求同辨异。

2.考查在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观点进行概括,难度较大。

3.要求考生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具体语境作求同或求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

4.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观点的异同。

三、分析与整合

近几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

1.要求对全文的中心意思或某一文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要求对文中有关材料的含意进行分析总结。

3.要求对文中一些零散的材料进行整合。

4.要求对全文或某一文段的结构思路进行分析。

四、鉴赏与评价

近几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主要以散文为主,偶尔涉及小说。所选的作品可以说是文质兼美,都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且时代气息较浓郁。

2.作品的语言特色、形象和表达技巧等都有涉及。

【命题角度】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锈损了的铁铃铛

宗璞

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己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

“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徽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垂。

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项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有删节)

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答: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实写铁铃铛虚写爸爸;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铁铃铛寄寓了勉儿与爸爸之间的深厚感情。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针挑土

芳菲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们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的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说起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口苦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存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持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活计。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经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她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堂屋壁板上贴满各种画片,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西洋画《泉》。

下午去另一个苗寨,又是近两小时车程。“这一个绣得比较好,就是村寨的形态不如老家寨,建了些新房。”黑妮对一个个目的地都很了解。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晚上我们在沱江边吉夫开的咖啡馆休息聊天。吉夫是湘援游志愿者,今天一路一直是他提着大包的棉线。黑妮的湘援游,就是靠这些当地的志愿者,不取一毫地付出,才运作起来。今天开车的“李万通”,也有自己的公司。

咖啡馆的壁挂上有一个插页,取下一看,是凤凰手绘地图,封面图案取自传统苗绣,那五彩灵动的喜鹊,我看得呆了一下,原来这样好。地图10元一份,买下可算对湘援游的支持,还可得一枚徽章作奖励。我想了想,红着脸买了四份,说回去送朋友。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老天!

这有什么用!我心里说。

有没有用,真不知道,但我忘不掉他们。我查了针挑土的俗语,原来是这样说的:“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赚钱好似针挑土,花钱好似水推沙”,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

(有删改)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2)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参考答案:(1)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

解析:太阳有倦容明显是拟人,表面上写天色渐晚,实际上写太阳都疲倦了,人的工作更加辛苦,也反衬了黑妮等志愿者不知疲倦的奉献精神。

(2)①低调、单纯的黑妮为“我”对“湘援游”的支持,高兴得眼睛对亮了。②按时“湘援游”进展得并不顺利,而黑妮能沉静、乐观地面对。③黑妮从“我”的支持中,看到了“湘援游”逐步向前推进的曙光。

解析:这句话描写了黑妮的淳朴,“我”不好意思的一点点支持就让黑妮眼前一亮,一天的工作终于有了一点点成效,表现了黑妮的湘援事业的乐观,也暗示了“湘援游”工作如针挑土般艰难。


相关文章

  •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解题模型
  •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解题模型 润星<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解题模型>是在2012年.2013年.2014年润星教育研究所每年5月1日举办的押题课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来的,针对不同的考试区域,充分透析考纲,判断当年阅读试题趋势,由&qu ...查看


  • 高考最合理的语文考试时间安排及考场解题策略
  • 高考语文考试的成功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水平,这是成功的硬件,二是考试心态的调节及应试技巧,这是软件.所以我们要先做好知识与能力的蓄积,未雨绸缪,其次是在考场上仔细审量,沉着应对.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qu ...查看


  • 2016届高三年级5月备考建议(供参考)
  • 孝感市教科院2016届高三年级各学科5月备考建议 [按语] 4月6日-7日,教育部组织召开了2016年高考命题工作会议,与会记者对会议从两个方面做了报道:一是2016年高考命题的总体变化:二是根据变化各学科在复习备考方面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查看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各种题型和古诗解题方法? 1
  • 本人不才 高考语文幸运进了全省前百 我把自己高考复习时做的归纳笔记分享一下 我的古诗阅读一般 现代文阅读不错 自己的总结就是古诗要去归纳方法 什么题材的诗一般对应什么情感 什么意向一般代表了什么情感 作家的一般文风是怎样的 某个朝代的诗有什 ...查看


  • 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赏析与解题技巧
  • 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赏析与解题技巧 摘 要:散文阅读题在高考语文中分值很大,且得分率不高,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其赏析与解题的技巧.本文对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做好散文阅读题,获得较好的语文成绩. 关键词:高中散文阅 ...查看


  • 清华学姐给高三学子的学习建议
  • 清华学姐给高三学子的学习建议! Ⅰ[首先树立一些观念]: 1. [高考比的不是脑子,而是手:手熟一切okay, 不熟什么也别谈] 2. [所谓"状元"智商皆极其平庸,他们靠"自信"取胜] 3. [有天 ...查看


  • 高考前3个多月的黄金复习计划,你准备好了吗?
  • 还有三个多月就是高考了 短短的100多天对很多考生来讲 可是"黄金时间"哦! 那么,怎样利用好这段时间呢? 不急不急 高考前的黄金复习计划 来了~来了~ 今年高考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整体没有太大变化,但从备考复习的角度, ...查看


  • 2017年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切忌背题套题
  • 高考作文一直是考生最关心的问题."微访谈"刚刚开始,就有考生陆续发问.廖飞在一一作答后建议,考生可在考前盘点一下今年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热点.焦点.大事件,可以分类整理:科技人文.文化教育.读书生活.经济政策.社会百态(如: ...查看


  • 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四大策略
  • 2013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四大策略一.对第一轮复习的总结回顾 第一轮复习重在全面复习, 夯实基础. 在认真研究近两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高考语文 试题的基础上, 结合多种对高考试题的评价报告, 我们发现语文高考试题的命制出现如下特 点:1 ...查看


  • 高三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高三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本年度我但任高三语文课.针对高三教学的特点,特拟定本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人所教高三(9).(10)班是学校的普通班,大部分学生成绩不太理想,语文基础较差,最令人尴尬的是部分学生根本不把语文学科当成一回事,普遍都有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