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册教材分析

高一地理上册教材浅析

李文武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册教材是以自然地理为知识体系,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理的开门和基础。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依托。他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居核心地位。

二、教材的特点

1、新教材利于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 本册教材共包括《宇宙中的地球》、《大气》、《陆地和海洋》、《自然资源与灾害防治》、四个单元。 通过这四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突出的人地关系。每一个单元的教材都注重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的分析,这利于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和地理基本技能,从而形成地理学科素养。 2、新教材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注重利用不同途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从教材形式看,本册共选取166幅图,新教材图文并茂,亲和力强。符合高一学生心智的发展,通过这些不同类型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能力。如讲常见天气系统中,我利用锋面气旋图提问:

1、该图包含那几方面的内容? 引导学生读图。

2、图中这种情况会产生怎样的天气状况?启发学生分析图。

3、请你预测未来两天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天气状况?培养学生用图。

(2) 从取材上看,新教材的取材接近生产和生活,比较适合案例教学。如气候资源一课,如果教师按教材顺序:先将气候资源的定义——再到气候资源的特点——最后到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会

感觉离自己很远,难而枯燥。教师如能以当地(我用楚雄地区)气候资源的利用作为切入口进行提问:

1、我市在哪些方面利用了气候资源?

2、你认为我市还有那些气候资源有待开发?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围绕这样的问题进行层层探索,既有利于学生对气候资源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从结构设计看 新教材每一课的后面都设计了一个或几个活动题,这些活动题开放性强,如第四单元第四节陆地资源一节后有这样一个题:

大部分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用途,综合性较强。假如有一条小河流经某镇,如果你是镇长,怎样综合利用这条河流?(考虑上下游关系)

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题,在把握总的原则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大胆的设计。这样就使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以培养。而自学园地中的技能篇,是围绕地理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一些有用的技能。如利用卡片搜集整理资料、分析数据和知识结构、地理事物的表述(文字的、平面图的、景观图的)和地理观察方法等内容,这些活动利于培养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地理的能力和研究地理的基本方法。

3、新教材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培养

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新教材设有29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为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在城市垃圾调查这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过思考设计研究计划和方案,自己搜集数据、材料,参观走访,亲自参与研究活动,归纳总结,最后得出: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感悟到: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增强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或在课堂或走出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

进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会协作,学会创新,积极探索的习惯。也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得以培养,更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4、新教材渗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材注重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的分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得以培养的同时,学生能在理解和感悟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从而促进人文素质的提高。如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等,这些知识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有关这方面地理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有助于学生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团结协作精神。

高一地理上册教材浅析

李文武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册教材是以自然地理为知识体系,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理的开门和基础。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依托。他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居核心地位。

二、教材的特点

1、新教材利于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 本册教材共包括《宇宙中的地球》、《大气》、《陆地和海洋》、《自然资源与灾害防治》、四个单元。 通过这四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突出的人地关系。每一个单元的教材都注重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的分析,这利于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和地理基本技能,从而形成地理学科素养。 2、新教材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注重利用不同途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从教材形式看,本册共选取166幅图,新教材图文并茂,亲和力强。符合高一学生心智的发展,通过这些不同类型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能力。如讲常见天气系统中,我利用锋面气旋图提问:

1、该图包含那几方面的内容? 引导学生读图。

2、图中这种情况会产生怎样的天气状况?启发学生分析图。

3、请你预测未来两天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天气状况?培养学生用图。

(2) 从取材上看,新教材的取材接近生产和生活,比较适合案例教学。如气候资源一课,如果教师按教材顺序:先将气候资源的定义——再到气候资源的特点——最后到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会

感觉离自己很远,难而枯燥。教师如能以当地(我用楚雄地区)气候资源的利用作为切入口进行提问:

1、我市在哪些方面利用了气候资源?

2、你认为我市还有那些气候资源有待开发?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围绕这样的问题进行层层探索,既有利于学生对气候资源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从结构设计看 新教材每一课的后面都设计了一个或几个活动题,这些活动题开放性强,如第四单元第四节陆地资源一节后有这样一个题:

大部分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用途,综合性较强。假如有一条小河流经某镇,如果你是镇长,怎样综合利用这条河流?(考虑上下游关系)

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题,在把握总的原则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大胆的设计。这样就使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以培养。而自学园地中的技能篇,是围绕地理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一些有用的技能。如利用卡片搜集整理资料、分析数据和知识结构、地理事物的表述(文字的、平面图的、景观图的)和地理观察方法等内容,这些活动利于培养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地理的能力和研究地理的基本方法。

3、新教材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培养

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新教材设有29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为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在城市垃圾调查这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过思考设计研究计划和方案,自己搜集数据、材料,参观走访,亲自参与研究活动,归纳总结,最后得出: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感悟到: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增强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或在课堂或走出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

进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会协作,学会创新,积极探索的习惯。也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得以培养,更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4、新教材渗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材注重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的分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得以培养的同时,学生能在理解和感悟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从而促进人文素质的提高。如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等,这些知识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有关这方面地理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有助于学生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团结协作精神。


相关文章

  • 广东省梅州市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手机版)
  •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人民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沪科版 鲁科版 城市列表 电子课本网 > 切换城市 > 广东省梅州市教材版本 广 ...查看


  • 高一年级学法指导
  • 高一年级学法指导 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相比,无论在教育还是教学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此时,作为新入学的学生要调整好心态并完成两个转变,即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和从"学会"到 ...查看


  • 经典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 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其实我们版块一直强调的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思维方法.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 ...查看


  • 小学六年级语文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
  • 本文由zxxt369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 东北师大文学院 宋祥 2009.12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 2001年 月由教育部颁布的< 200 ...查看


  •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高一上册)
  • 一.教学任务:  完成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题能力:讲练结合,夯实基础,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 ...查看


  • 工业区位教学设计
  • 工业区位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中图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由前后紧密联系的四部分内容组成.首先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工业区位怎样影响工业发展和工业区位选择,既是本部分内容的关键,又是学习后面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世 ...查看


  •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 1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4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 ...查看


  •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1.2.5.6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计划三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 ...查看


  •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一.班情分析 学生进入初中后,其认知水平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并结合日常生活,已经掌握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地理学知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