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一掷》教学设计
北山口镇北山口小学 宋晓惠 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掷一掷》
主题: 《掷一掷》
课时:共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宋晓惠
1、目标确定的依据:
运用所学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教材分析: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游戏的形式引发学生探索现象背后的奥秘,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3、学情分析:
在学生已有“可能性”的知识后,利用学生熟悉的骰子,通过“掷一掷”的游戏进一步学习可能性的大小,从纷繁的芜杂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是重点。
目标:
1、经历本次活动,亲身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的学习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结合实际情况,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掷骰子”活动,会用已学过组合、统计、可能性、找规律等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知道所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在活动中,积极合作交流,能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评价任务:
1、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通过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提出的问题、能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掷一个骰子,可能掷出那些数?
生:1、2、3、4、5、6。
师:掷出每个数的可能性相等么?
生:相等。
2、导入新课:
师:本节课我们来掷两个骰子,得到两个数。
板书课题: 掷一掷
师:想一想,它们的和可能有哪些?
(1)先自己想一想,写一写。
(2)再和同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它们的和可能有2、3、4、5、6、7、8、9、10、11、12。
二、学习新知:
1、通过师生游戏,学生感知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组合、统计、可能性、找规律等有关知识才能做到。
(评价要点:通过游戏进一步体会,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的数量越少,可能性越少,为本节课做铺垫。)
(1)活动游戏:掷一掷
游戏规则:
掷两个骰子20次,如果得到的两个数的和是5、6、7、8、9,算老师赢,否则学生赢。
师:先来猜一猜谁赢的可能性大?
生:老师才选5个数,我们能选6个数。我们选的是2、3、4、10、11、12这六个数。我们赢得可能性比老师大。
师:同学们,到底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呢?老师这儿也准备了两颗骰子,我们来比一比。
(2)列举“和”的可能。
师:同学们在掷骰子之前,咱们还得弄清楚一个问题:这两个骰子,将朝上的面上的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有哪几种呢?
生:它们的和可能有2、3、4、5、6、7、8、9、10、11、12。
三、师生游戏
(评价要点:通过师生游戏,在愉悦的情境中完成目标一)
提问:同学们,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掷两个骰子的“和”有11中情况。 释疑:用事实说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和学生代表进行掷骰子游戏,其他同学在游戏记录中记录。
引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感到很纳闷,很奇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四、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评价要点: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展示完成目标二)
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验证,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已学过组合、统计、可能性、找规律等有关知识才能做到。
(1)小组动手操作。
师:你们自己再来掷一掷,看看和是哪些数的可能性大。两人一组,轮流掷,和是几,就在几得上面涂上一格,涂满其中任意一列,游戏结束。
师:游戏结束了,认真观察本组的统计图,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间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发现:
各小组代表发言:
生:和是5、6、7、8、9的可能性大,和是2、3、4、10、11、12的可能性小。 生:我们组的统计结果和你们一样。
师:真好!通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隐藏在背后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还能运用我们学过的可能性的知识来解释规律背后的原因,这是很了不起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这样的还习惯。
五、课堂小结:
(评价要点:根据学生参与的程度与回答情况落实目标一、二)
1、回顾一下,这节课咱们都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
2、你觉得这节课对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师:老师这儿还准备了一道题,相信你们的解答会很精彩!
六、达标测评:
有五张数字卡片2、3、5、7、8,小明和小红完成卡片的游戏。任意抽两张卡片,将卡片上的数字相乘,积是单数小明赢,积是双数小红赢。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板书设计:
掷一掷
学生组:2、3、4、10、11、12(可能性小)
老师组:5、6、7、8、9(可能性大)
课后反思:
《掷一掷》教学设计
北山口镇北山口小学 宋晓惠 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掷一掷》
主题: 《掷一掷》
课时:共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宋晓惠
1、目标确定的依据:
运用所学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教材分析: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游戏的形式引发学生探索现象背后的奥秘,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3、学情分析:
在学生已有“可能性”的知识后,利用学生熟悉的骰子,通过“掷一掷”的游戏进一步学习可能性的大小,从纷繁的芜杂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是重点。
目标:
1、经历本次活动,亲身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的学习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结合实际情况,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掷骰子”活动,会用已学过组合、统计、可能性、找规律等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知道所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在活动中,积极合作交流,能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评价任务:
1、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通过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提出的问题、能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掷一个骰子,可能掷出那些数?
生:1、2、3、4、5、6。
师:掷出每个数的可能性相等么?
生:相等。
2、导入新课:
师:本节课我们来掷两个骰子,得到两个数。
板书课题: 掷一掷
师:想一想,它们的和可能有哪些?
(1)先自己想一想,写一写。
(2)再和同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它们的和可能有2、3、4、5、6、7、8、9、10、11、12。
二、学习新知:
1、通过师生游戏,学生感知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组合、统计、可能性、找规律等有关知识才能做到。
(评价要点:通过游戏进一步体会,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的数量越少,可能性越少,为本节课做铺垫。)
(1)活动游戏:掷一掷
游戏规则:
掷两个骰子20次,如果得到的两个数的和是5、6、7、8、9,算老师赢,否则学生赢。
师:先来猜一猜谁赢的可能性大?
生:老师才选5个数,我们能选6个数。我们选的是2、3、4、10、11、12这六个数。我们赢得可能性比老师大。
师:同学们,到底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呢?老师这儿也准备了两颗骰子,我们来比一比。
(2)列举“和”的可能。
师:同学们在掷骰子之前,咱们还得弄清楚一个问题:这两个骰子,将朝上的面上的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有哪几种呢?
生:它们的和可能有2、3、4、5、6、7、8、9、10、11、12。
三、师生游戏
(评价要点:通过师生游戏,在愉悦的情境中完成目标一)
提问:同学们,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掷两个骰子的“和”有11中情况。 释疑:用事实说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和学生代表进行掷骰子游戏,其他同学在游戏记录中记录。
引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感到很纳闷,很奇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四、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评价要点: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展示完成目标二)
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验证,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已学过组合、统计、可能性、找规律等有关知识才能做到。
(1)小组动手操作。
师:你们自己再来掷一掷,看看和是哪些数的可能性大。两人一组,轮流掷,和是几,就在几得上面涂上一格,涂满其中任意一列,游戏结束。
师:游戏结束了,认真观察本组的统计图,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间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发现:
各小组代表发言:
生:和是5、6、7、8、9的可能性大,和是2、3、4、10、11、12的可能性小。 生:我们组的统计结果和你们一样。
师:真好!通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隐藏在背后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还能运用我们学过的可能性的知识来解释规律背后的原因,这是很了不起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这样的还习惯。
五、课堂小结:
(评价要点:根据学生参与的程度与回答情况落实目标一、二)
1、回顾一下,这节课咱们都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
2、你觉得这节课对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师:老师这儿还准备了一道题,相信你们的解答会很精彩!
六、达标测评:
有五张数字卡片2、3、5、7、8,小明和小红完成卡片的游戏。任意抽两张卡片,将卡片上的数字相乘,积是单数小明赢,积是双数小红赢。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板书设计:
掷一掷
学生组:2、3、4、10、11、12(可能性小)
老师组:5、6、7、8、9(可能性大)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