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谋生,我只想生活。” —— 王尔德 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这样写道:“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威胁的潜在阶段已经接近尾声,而不可见的危险正在变得可见。”他将风险社会的集体性格概括为“我怕”,在对文明与时代、时代与生活进行深刻的审视后,率先向世界发出了警告。 而今27年过去了,贝克的预言似乎已然变为现实。一个“我怕”的时代横陈在我们面前,彻夜散发着惨白的哀鸣:核电站泄漏,极端自然灾害,动车事故,化工厂致癌威胁……文明的火山愈加频繁地向外喷涌浓烟,使我们陷入无尽的惊恐与忧虑中,茫然失措。 我怕。巨大的恐惧如阴霾般笼罩着这个时代。我们对危机四伏的现实产生恐惧,对更为不可预知的未来感到不安。没有了理想星空的灿烂,没有了信仰云霞的斑斓,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凌乱。 一个严峻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我们该何去何从?换言之,我们该怎样面对这样一个“我怕”的时代? 我以为,首先应当做的是认识这个时代。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先后经历了石器、青铜、铁器、启蒙、蒸汽、电汽、信息这七个时代。我们所处的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它以信息的高速传播为鲜明特点,大致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这只是狭义上的时代概念。在我看来,时代是连绵的,是无界的。如果说生活是一江春水,时代则是片片群山。春水未曾断流,群山也从未分离。与之相应的,春水环绕群山向前流淌,而群山倒映在春水中萧瑟又葱茏。 与其说我们生活在时代之中,毋宁说时代生活在我们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深刻影响着时代的走向,甚至最终构成了一个时代。就比如野蛮的征服和血腥的占有构成了远古殖民时代,人文的觉醒和理性的复苏构成了近代启蒙时代,恰恰是我们自身的骄矜与浮夸、盲目和疯狂,构成了现今这样一个人人可畏的“我怕”时代。 因此,面对时代的实质即是面对我们自己,改变时代的核心即是改变我们自己。 而我们是怎样的一代?打开微博,形形色色的信息充斥在眼前,谣言或事实,难辨真假。偶然在网上遇见朋友,彼此交流最多的是工资、待遇。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成千上万的人趋之若鹜,近乎疯狂。我们是怎样的一代?我们是被物质文明绑架的一代,我们是被经济利益奴役的一代,我们是失去了信仰而迷信名利的一代,我们是不知为何忙碌却日益操劳的盲目的一代。 化工厂、核电站,一座座工业堡垒在城郊拔地而起,我们用粗暴的文明对待野蛮,以工业之强权凌驾自然。毒奶粉、血馒头,我们追逐金钱财富,为了利益抛弃道义,黑心工厂不择手段。 更可怕的是,我们熟谙于各种谋生的技巧,却最终忘记了该怎样去生活。 这是何其巨大而沉痛的悲哀啊。 时代的走向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如果我们依然执迷不悟,对积已成性的陋习视若不见固执不改,这个时代终将会走向灭亡。而随着风险的日益呈现,我们自身切实的改变则显得尤为紧迫。 我们务必要改变对物质的畸恋,将更多的热情倾向精神。我们务必要放缓过度激越的步伐,在文明的征程中更为踏实地行走。开掘资源,或许也是自掘坟墓;高唱赞歌,可能正是演绎哀乐。我们务必要抛弃浮华,抛弃浮夸,向最初的秉性回归,进而开始从容的生活。 唯有如此,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才不至于毁灭,文明的火山才不至于爆发将我们掩埋,这样一个“我怕”的时代才最终有可能变为“我在”,变为“我爱”。世人啊,一个“我爱”的时代是多么温暖多么明亮,让我们一起祝愿她早点到来。
“我不想谋生,我只想生活。” —— 王尔德 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这样写道:“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威胁的潜在阶段已经接近尾声,而不可见的危险正在变得可见。”他将风险社会的集体性格概括为“我怕”,在对文明与时代、时代与生活进行深刻的审视后,率先向世界发出了警告。 而今27年过去了,贝克的预言似乎已然变为现实。一个“我怕”的时代横陈在我们面前,彻夜散发着惨白的哀鸣:核电站泄漏,极端自然灾害,动车事故,化工厂致癌威胁……文明的火山愈加频繁地向外喷涌浓烟,使我们陷入无尽的惊恐与忧虑中,茫然失措。 我怕。巨大的恐惧如阴霾般笼罩着这个时代。我们对危机四伏的现实产生恐惧,对更为不可预知的未来感到不安。没有了理想星空的灿烂,没有了信仰云霞的斑斓,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凌乱。 一个严峻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我们该何去何从?换言之,我们该怎样面对这样一个“我怕”的时代? 我以为,首先应当做的是认识这个时代。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先后经历了石器、青铜、铁器、启蒙、蒸汽、电汽、信息这七个时代。我们所处的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它以信息的高速传播为鲜明特点,大致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这只是狭义上的时代概念。在我看来,时代是连绵的,是无界的。如果说生活是一江春水,时代则是片片群山。春水未曾断流,群山也从未分离。与之相应的,春水环绕群山向前流淌,而群山倒映在春水中萧瑟又葱茏。 与其说我们生活在时代之中,毋宁说时代生活在我们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深刻影响着时代的走向,甚至最终构成了一个时代。就比如野蛮的征服和血腥的占有构成了远古殖民时代,人文的觉醒和理性的复苏构成了近代启蒙时代,恰恰是我们自身的骄矜与浮夸、盲目和疯狂,构成了现今这样一个人人可畏的“我怕”时代。 因此,面对时代的实质即是面对我们自己,改变时代的核心即是改变我们自己。 而我们是怎样的一代?打开微博,形形色色的信息充斥在眼前,谣言或事实,难辨真假。偶然在网上遇见朋友,彼此交流最多的是工资、待遇。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成千上万的人趋之若鹜,近乎疯狂。我们是怎样的一代?我们是被物质文明绑架的一代,我们是被经济利益奴役的一代,我们是失去了信仰而迷信名利的一代,我们是不知为何忙碌却日益操劳的盲目的一代。 化工厂、核电站,一座座工业堡垒在城郊拔地而起,我们用粗暴的文明对待野蛮,以工业之强权凌驾自然。毒奶粉、血馒头,我们追逐金钱财富,为了利益抛弃道义,黑心工厂不择手段。 更可怕的是,我们熟谙于各种谋生的技巧,却最终忘记了该怎样去生活。 这是何其巨大而沉痛的悲哀啊。 时代的走向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如果我们依然执迷不悟,对积已成性的陋习视若不见固执不改,这个时代终将会走向灭亡。而随着风险的日益呈现,我们自身切实的改变则显得尤为紧迫。 我们务必要改变对物质的畸恋,将更多的热情倾向精神。我们务必要放缓过度激越的步伐,在文明的征程中更为踏实地行走。开掘资源,或许也是自掘坟墓;高唱赞歌,可能正是演绎哀乐。我们务必要抛弃浮华,抛弃浮夸,向最初的秉性回归,进而开始从容的生活。 唯有如此,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才不至于毁灭,文明的火山才不至于爆发将我们掩埋,这样一个“我怕”的时代才最终有可能变为“我在”,变为“我爱”。世人啊,一个“我爱”的时代是多么温暖多么明亮,让我们一起祝愿她早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