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 雄伟壮丽的中山陵,占地两千亩,位于钟山南麓,它坐北朝南,依山而筑,前临平川,后靠青嶂,布局完整,气势磅礴。中山陵由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并兼任陵墓建筑师,整个陵墓建筑群平面呈警钟形,象征着《总理遗嘱》的精神,即“唤起民众”,以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的事业。 从中山陵前广场拾级而上,计392级石阶,共10个台达陵墓最高处――祭堂。祭堂是一座仿古宫殿式建筑,高29米、长30米、宽25米,用香港花岗岩建造。重檐歇山顶,上盖蓝色琉璃瓦。门框大额坊上,分别雕刻有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由国民党元老张静江书写。中门上下檐之间,还嵌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的金字直额一方。孙中山先生倡导“三民主义”,追求理想是“民族为平等,民权为自由,民生为博爱”。映照着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祭堂东西两壁黑色大理石上镌刻有镏金孙中山遗著《建国大纲》全文。祭堂内顶为“斗”式藻井镶以花磁,图案新颖而鲜丽。堂内左右,前后排列着12根巨大的青岛产黑色花岗岩石柱,更显堂内高大开阔。地面用云南产的大理石铺就。祭堂正中意大利大理石的孙中山坐像由法国著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所塑。 祭堂后壁正中的墓门与墓室相通,墓室为半球形封闭式建筑,直径18米,高11米。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大理石石圹,直径4.3米,深1.6米,四周围一圈精致的白色大理石栏杆。墓圹正中由捷克雕刻家高琪所塑的孙中山长眠卧像,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就深埋在其下的紫铜棺内。人们安静地走近,在祭堂献花处鞠躬、献花后,然后环绕祭堂大厅轻轻走过。大厅有武警战士和保安守护并维持秩序,据说当日下午有重要活动。我们默默走近这位世纪伟人的身旁,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走进他的沉思。从翠亨村走出的男孩早已回到紫金山麓,这位世纪伟人目光深邃,俯瞰这块深深挚爱并为之奋斗一生的热土,壮怀激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仰望历史的天空,我们仿佛看到这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一生奔走革命在海内外留下的光辉足迹。 今年是辛亥革命102周年。孙中山先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思想和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 梅园新村 梅园新村30号是周恩来、邓颖超同志办公和住的地方。如今院内的翠柏、石榴、葡萄和蔷薇等都是当年留下的,整个院子保持着原貌。 我们轻轻走过梅园新村30号、35号、17号,馆内的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周恩来和他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光辉革命实践的历史见证。 遥想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独裁政府,从峨眉山下来抢夺胜利的果实。一方面假和谈,另一方面积极反共发动内战。毛泽东、周恩来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亲赴重庆谈判。最终,蒋介石撕毁和谈协定,首先进攻关外,后又进攻我中原解放区,从而挑起了全面内战。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将红旗插在总统府门楼,古老的南京城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走出梅园新村纪念馆,我们的思绪依然停留在久久难以忘怀的时空隧道里。在近一个世纪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里,周总理用毕生的心血、智慧和忠诚,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周总理那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将永远无声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冲锋不止、奋斗不息。 “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我们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世纪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美好的前景。”世纪伟人孙中山说得多好啊,今天我们看到和所做的一切,不都在印证和继续实践着这位伟大先行者的预言和梦想吗? 下午,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一路重游夫子庙十里秦淮河景区,别有一番滋味涌向心头。大家不约而同隐约感觉出六朝古都的煊赫与悠久:从中华民国到太平天国,从明清两代到遥远的六朝,历史车轮在这里留下了太多、太深的辙印;而当江河日下的文明古国沦为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和瓜分的半殖民地之后,中华民族的荣辱与兴衰、担承与抗争、沉沦与崛起也伴随整整百年的骤雨狂风,在这里,凝成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中山陵 雄伟壮丽的中山陵,占地两千亩,位于钟山南麓,它坐北朝南,依山而筑,前临平川,后靠青嶂,布局完整,气势磅礴。中山陵由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并兼任陵墓建筑师,整个陵墓建筑群平面呈警钟形,象征着《总理遗嘱》的精神,即“唤起民众”,以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的事业。 从中山陵前广场拾级而上,计392级石阶,共10个台达陵墓最高处――祭堂。祭堂是一座仿古宫殿式建筑,高29米、长30米、宽25米,用香港花岗岩建造。重檐歇山顶,上盖蓝色琉璃瓦。门框大额坊上,分别雕刻有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由国民党元老张静江书写。中门上下檐之间,还嵌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的金字直额一方。孙中山先生倡导“三民主义”,追求理想是“民族为平等,民权为自由,民生为博爱”。映照着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祭堂东西两壁黑色大理石上镌刻有镏金孙中山遗著《建国大纲》全文。祭堂内顶为“斗”式藻井镶以花磁,图案新颖而鲜丽。堂内左右,前后排列着12根巨大的青岛产黑色花岗岩石柱,更显堂内高大开阔。地面用云南产的大理石铺就。祭堂正中意大利大理石的孙中山坐像由法国著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所塑。 祭堂后壁正中的墓门与墓室相通,墓室为半球形封闭式建筑,直径18米,高11米。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大理石石圹,直径4.3米,深1.6米,四周围一圈精致的白色大理石栏杆。墓圹正中由捷克雕刻家高琪所塑的孙中山长眠卧像,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就深埋在其下的紫铜棺内。人们安静地走近,在祭堂献花处鞠躬、献花后,然后环绕祭堂大厅轻轻走过。大厅有武警战士和保安守护并维持秩序,据说当日下午有重要活动。我们默默走近这位世纪伟人的身旁,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走进他的沉思。从翠亨村走出的男孩早已回到紫金山麓,这位世纪伟人目光深邃,俯瞰这块深深挚爱并为之奋斗一生的热土,壮怀激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仰望历史的天空,我们仿佛看到这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一生奔走革命在海内外留下的光辉足迹。 今年是辛亥革命102周年。孙中山先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思想和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 梅园新村 梅园新村30号是周恩来、邓颖超同志办公和住的地方。如今院内的翠柏、石榴、葡萄和蔷薇等都是当年留下的,整个院子保持着原貌。 我们轻轻走过梅园新村30号、35号、17号,馆内的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周恩来和他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光辉革命实践的历史见证。 遥想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独裁政府,从峨眉山下来抢夺胜利的果实。一方面假和谈,另一方面积极反共发动内战。毛泽东、周恩来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亲赴重庆谈判。最终,蒋介石撕毁和谈协定,首先进攻关外,后又进攻我中原解放区,从而挑起了全面内战。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将红旗插在总统府门楼,古老的南京城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走出梅园新村纪念馆,我们的思绪依然停留在久久难以忘怀的时空隧道里。在近一个世纪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里,周总理用毕生的心血、智慧和忠诚,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周总理那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将永远无声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冲锋不止、奋斗不息。 “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我们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世纪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美好的前景。”世纪伟人孙中山说得多好啊,今天我们看到和所做的一切,不都在印证和继续实践着这位伟大先行者的预言和梦想吗? 下午,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一路重游夫子庙十里秦淮河景区,别有一番滋味涌向心头。大家不约而同隐约感觉出六朝古都的煊赫与悠久:从中华民国到太平天国,从明清两代到遥远的六朝,历史车轮在这里留下了太多、太深的辙印;而当江河日下的文明古国沦为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和瓜分的半殖民地之后,中华民族的荣辱与兴衰、担承与抗争、沉沦与崛起也伴随整整百年的骤雨狂风,在这里,凝成了永不磨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