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2014年第8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4No. 8

doi :10. 3969/j.issn. 1000-7695. 2014. 08. 021

加快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12

任丽霞,程书华

(河北行政学院1. 公共管理学教研部; 2. 经济学教研部,河北石家庄050031)

摘要:从分析河北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挑战入手,确定“强、新、衍、绿”的转型目标,提出加快技术改造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推行绿色低碳生产、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等转型路径。关键词:河北; 工业转型升级; 目标; 路径中图分类号:F427;F424. 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4)08-0099-04

Researchon the Path to Accelerat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Hebei Province

RENLixia ,CHENG Shuhua

(Hebei Academy of Governance ,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

Abstract :This thesis sets out to analyz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Hebei ’s secondary industry has to face dur-——“strong ,new ,evolution ,green ”. Final-ing it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and then it sets the transformation targets —

ly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transforming methods :accelerating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cultivating new industries ,facil-itating green and low -carbon production ,and establishing new industry bases.

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targets ;methods

2012年9月,河北省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转

,提出要大力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实施意见》

实施技术改造升级等十大工业提升计划,这标志着河北工业发展战略思路的重大转变。工业通过远高于农业的生产效率,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城居住、就业,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目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6. 8%,远低于全国52. 57%的水平。通过工业转型升级,建立新型工业化基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是实现河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4%”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1

工业转型升级对河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位,低于生产总值排名。由此可见,河北尚未能进入经济强省行列。

表1

河北第二产业贡献率与全国第二产业贡献率对比

(2002-2011年)

河北第二产业贡献率

年份[***********][***********]2011

GDP 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

第二产业55. 862. 959. 760. 259. 558. 756. 257. 159. 762. 7

二次产业中的工业51. 354. 253. 654. 055. 956. 954. 547. 454. 558. 7

全国第二产业贡献率第二产业49. 758. 552. 251. 150. 050. 749. 351. 956. 851. 6

二次产业中的工业44. 451. 947. 743. 442. 444. 043. 440. 048. 544. 7

2011年,河北省第8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河北省是工业大省(钢铁产量占全国第1位),是农业大省(可耕地面积达600多万公顷,居全国第4位),但不是经济强省。从总量来看,2012年,河北省的生产总值为26575亿元,居全国第6位,前3位的广东、江苏、山东均在5万亿元以上,第5位的河南也达到3万亿元,河北省位于全国经济总量排名的第2梯队。同年,河北地方财政收入为2084亿元,居全国第10

》《中国统计年鉴2012》注:数据来源于《河北省经济年鉴2012

建设经济强省,工业发展是关键。工业是实体

经济的主体,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从表1看出,近10年河北第二产业贡献率中,除2009年受后金融危机影响外,各年工业贡献率都超过了50%,而在同期,全国的工业贡献率基本上都在50%以下,说明工业在河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超过了国内的其他众多省份。建设经济强省,就要建设工业强省。但是,河北省工业大而不强,工业结构偏重,钢材、建材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粗钢、水泥、平板

收稿日期:2013-06-09,修回日期:2013-10-23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冀中南经济区城镇化路径研究”(HB13JJ073)

玻璃占全国比重较高。工业中,传统产业又占到了80%以上,且大多数是资源型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加之多数产品位于产业链低端,短期内难以发挥支撑作用,有效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更加凸显。在全球资源、能源紧张和国家节能减排任务加大的双重压力和环京津这样的特殊区位下,工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2

河北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此,河北要实现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2. 2. 2企业转型压力较大。2012年以来,河北省企业用工成本上升20%左右;企业运输成本、融资成本均增加10%以上。同时,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转型发展。

表3

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基本情况

指标

企业基本情况

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个)有研发活动企业所占比重(%)研发活动情况

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万元)R&D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收入之比(%)

260405. 000. 32

1149280. 100. 36

1586188. 600. 39

4414. 75

5463. 92

6565. 67

2004

2010

2011

2. 1机遇

2. 1. 1国内环境向善。十八大提出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要同步推进、良性互动,特别是城镇化建设提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力度加大,为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政策和规划,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河北的工业转型升级有了明确的政策指导。2. 1. 2省内环境利好。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给工业企业的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冀中南国家级重点开发区、秦唐沧沿海经济区建设步伐加快,高铁建成,环首都一小时经济圈逐步建立,人才、技术、资源可以在京津冀之间更自由往来,河北工业正当借势加速发展。2. 2困难

2. 2. 1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强化污染防治。但是,2013年一季度全国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河北省就占了7个,唐山、石家庄排在前两位,全球最严重污染的10个城市中,石家庄位列其中。这里面既有地理因素、社会因素,更重要的是产业因素。

表2

河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情况(2005-2011年)

年份[***********]0920102011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总量1(万t 标准煤)13976. 2915859. 4816991. 3416683. 8317159. 6318117. 8719996. 33

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量2(万t 标准煤)12543. 4014138. 2515156. 2314918. 5015372. 1016291. 0218092. 66

百分比3(3=2/1)89. 75%89. 15%89. 20%89. 42%89. 58%89. 92%90. 48%

注:数据来源于《河北省经济年鉴2012》

从表3看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少,2004-2011年基本没有变化,都在0. 35%上下。据统计,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仅占生产总值的0. 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 9个百分点。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没有研发机构,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在市场需求乏力的倒逼作用下,企业转型发展压力增大。33. 1

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注:数据来源于《河北省经济年鉴2012》

从表2看出,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情况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能耗都基本上都占90%左右,高于全国平均77%的能耗水平,同样高于河北的邻居山东(70%)、河南(79. 6%)的水平。因

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确定转型升级的路径,必须首先确定转型升级的目标。目标选择准确,便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选择失误,则南辕北辙,浪费大量人力物力。2013年5月,河北省委八届五次会议提出,要打好“四大攻坚战”,其中第四大攻坚战就是“下大决心

。要坚持“有中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

,即“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新”和“无中生有”

,提出把环境治理作为基本民生工程来兴战略产业”

抓,提高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益。因此,到“十二五”末,河北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应确立在总量进位、结构向好、创新增强、环境改善等4个方面。

3. 1. 1总量进位,重点在“强”。与兄弟省份相比,河北省工业总体规模并不小,2012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12511亿元,位居全国第6位。但工业实力却并不强,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利润2297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 3%,与全国平均的6. 07%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在规模和实力方面,

,而非“大”。河北工业转型的目标应重点在“强”

鉴于2013年1-4月,河北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4. 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工业转型升级不能一蹴而就,可将主营业务利润率定位5. 8%左右。

3. 1. 2结构向好,重点在“衍”。既要提高工业水平,又要降低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仅仅将眼

光局限于工业本身,将很难实现。功夫在诗外,如果将重点放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拓展工业外延的方式来看,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而工业外延式发展也不能盲目进行,重点在一个“衍”字,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可以让其生根发芽,长出主干,但必须将其作为一个独立产业进行大力支持,才能使其枝繁叶茂。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还要促使不断地衍生出其他更多相关产业。

。近几年,战略性3. 1. 3创新增强,重点在“新”

新兴产业在河北快速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偏重和偏传统的工业结构仍积重难返。2012年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4. 3%,而高新技术增加值只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1. 8%,差距非常明显。因此在工业内部结构方面,河北工业转型的目标应将重点放在“新”上,通过培育或引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末,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以上,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1倍以上,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河北万元3. 1. 4能耗下降,重点在“绿”

GDP 能耗为1. 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 69%,超额完成任务,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 5吨,存在较大差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则更高,2012年下降9. 8%,但仍达到1. 8吨标准煤,六大高耗能产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90. 5%,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61. 37%。由此可见,当前河北工业生产方式仍较为落后,难以适应“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今后要重点强调“绿”色发展。根据国家和河北省的大力治理力度以及河北省严重的污染形势,该目标可确定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5%以上,达到国内平均水平。3. 2工业转型升级的要处理好的3个关系

3. 2. 1工业转型与财政税收的关系。工业转型是河北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河北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财政增收是河北发展的支撑,为河北发展保驾护航。对于河北发展,二者均极其重要,但短期来看,工业转型对财政增收不能有较大的支持作用。由于工业转型,一些税收大户被迫减产或实行技术改造,而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需要大量投资,且短期内难以在税收上有大的贡献,这都给财政增收带来了较大压力。从全局的角度考虑,财政应先为工业转型提供支持,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保障。先有付出,熬过阵痛,待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乃至完成,将大幅度提高财政规模,使河北财政与GDP 水平相当,收获转型的成果。

3. 2. 2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新兴产业符合工业转型目标,是未来发展方向,传统产业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是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发达国家中,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比在1:2左右。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不是简单地相互取代,而是通过新技术革命的力量,二者可以互为补充、并行发展。河北省委省政府提

,正是”“有中生新”出工业转型升级要“无中生有

说明了这一点。新兴产业在河北省规模尚小,2012年河北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增加值仅总量的11. 8%,传统产业仍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只强调发展新兴产业,而忽略传统产业,必然带来更大的问题。鉴于传统产业比重过大且层次较低,河北工业转型的重心向传统产业倾斜,通过技术改造和“对标行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完成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改造须要高端服务和配套,新兴产业也会因此自然衍生。

3. 2. 3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关系。技术改造旨在通过引进生产设备使传统生产方式现代化,从而提升工业整体水平,是基于现有技术的提高,是一种内涵式的提升;而创新则是通过发明等方式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是超越现有技术的创造,是一种革命性的质变。技术改造是创新的实践基础,创新则为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二者并不矛盾,可以同时进行。河北工业发展重量而不重质,传统产业多停留在低端,产量大,利润低,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河北工业的发展,是工业转型的主要对象。但考虑到河北工业现状,传统产业比重偏大,科研力量薄弱,全部创新和立即创新难度较大,因此工业转型前期可通过推进技术改造促进创新培育,后期则主要强调创新。通

。“河北经济升级版”过技术改造和创新驱动打造

3. 3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路径

3. 3. 1加大技术改造与创新。创新是工业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河北要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

首先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一方面培育省内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在资金、税收、技术引进和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其快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鼓励企业购买专利,缩短研发时间,并以此为基础上持续不断开发新产品,做到“人无

。第三方面是实施创新能力增强专我有,人有我新”

项,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或与科研院所合作创新,以使其敢于大胆尝试,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其次是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巨人计,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划”

才,打造创新创业团队。人才是所有资源中最活跃的因素,加强创新人才机制的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一方面是人才的自我培养,打铁还有自身硬,河北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13所,但只有一所211院校,所以应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另外把握河北省“百家院所校进河北”

的绝佳机会,充分利用京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聚集的优势,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引进一批科技成果、高端人才和发展理念。

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促进工业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3. 3. 2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新兴产业符合工业转型目标,是未来发展方向。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它既需要政府的扶持,更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既需要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也需要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因此,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同时将其和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由基地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扎实载体。

随着工业化进程地不断推进,第二产业比例必须逐步降低。工业转型不是缩小工业规模,因此,第二产业比例的降低只能有赖于分母的增长,也就是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鉴于河北传统工业规模相对较大,可以考虑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推动工业转型,又扩大第三产业规模。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中间投入性、高度专业性、高资本密度、高产业关联度、信息与知识密集等特征,比之其他服务业更具有集聚发展的动力和可能。2012年,河北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1. 99:52. 68:35. 33,第三产业比重低于4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还要低于这个水平,因而,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在合理规划、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上,规划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和集聚区的建设,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带动功能。以产业延伸为手段,扩张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量需求。加大力度鼓励服务业领域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培育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3. 3. 3推进绿色低碳生产。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是工业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绿色低碳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只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才能缓解两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推进绿色生产,对河北的现实意义尤为重大。河北污染问题严重,首先是空气污染,雾霾天多且长,除张家口外其他10个设区市很少看到蓝天白云,空气污染指数每每接近爆表;其次是地下水污染,中国地质科学院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成果显示,华北平原近半数浅层地下水被污染,水污染与很多小企业的任意排放有直接联系。河北省人均水资源307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7,是中国严重资源性缺水省份之一,并且七成以上的用水来自地下水。

所以,为了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实现工业转型升级。

要实现河北工业的转型升级,一是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序淘汰钢铁、玻璃、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暂时不能淘汰的,要缩减其规模,或将其搬入到工业园区,集中治理,实现规模效益;二是加强工业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物资的利用率;三是建立促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业产品能效标识等制度,在对企业领导的绩效考核中强化节能减排的考核权重。

2008年以来,河北省“新老双三十”工程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总结经验,将其节能减排的做法推广到河北省内的所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淘汰落后产能时,势必要关停一些企业,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还会造成一批工人下岗失业,给社会的稳定性带来影响,所以要积极探索落后产能的退出补偿政策,使工业转型升级能够顺利进行。

3. 3. 4加快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建立新型工业化基地,推动产业、企业、资源、要素向基地聚集。引进和实施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工业化基地的发展导向上,要根据不同地区各自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找准发展重点,把特色做大做强。

基地内有重点地扶持有市场容量、有发展潜力的主导产品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完善延伸其产业链条。以当前企业为基础,其他中小企业与之形成协作配套关系,推进前向或后向一体化,补齐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打造完整产业链,从而大幅度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规模效益、档次、水平上的新突破。利用新型工业基地作为载体,瞄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促进传统工业在集聚中转型;实施重点支持、政策推动,使新兴产业在集聚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杜国喜,付庆武,李雪.黑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的五个路径

[J ].统计与咨询,2012(6):7-9[2]苗圩.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J ].求是,2012(3):13-15[3]李毅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J ].求是,

2010(6):34-36[4]李世泽.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工业转型升级[J ].广西经济,

2010(6):18-20[5]宋歌.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转型升级的综合路径[J ].生态经

济,2012(12):114-119[6]张厚明,刘世磊.以调整创新融合加快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思

J ].发展研究,2012(4):13-15考[

.经济论坛,[7]陈潮昇.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J ]

2011(6):50-53作者简介:任丽霞(1966—),女,河北平山人,副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公共政策;程书华(1965—),女,河北灵寿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微企业、财政金融。

2014年第8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4No. 8

doi :10. 3969/j.issn. 1000-7695. 2014. 08. 021

加快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12

任丽霞,程书华

(河北行政学院1. 公共管理学教研部; 2. 经济学教研部,河北石家庄050031)

摘要:从分析河北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挑战入手,确定“强、新、衍、绿”的转型目标,提出加快技术改造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推行绿色低碳生产、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等转型路径。关键词:河北; 工业转型升级; 目标; 路径中图分类号:F427;F424. 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4)08-0099-04

Researchon the Path to Accelerat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Hebei Province

RENLixia ,CHENG Shuhua

(Hebei Academy of Governance ,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

Abstract :This thesis sets out to analyz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Hebei ’s secondary industry has to face dur-——“strong ,new ,evolution ,green ”. Final-ing it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and then it sets the transformation targets —

ly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transforming methods :accelerating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cultivating new industries ,facil-itating green and low -carbon production ,and establishing new industry bases.

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targets ;methods

2012年9月,河北省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转

,提出要大力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实施意见》

实施技术改造升级等十大工业提升计划,这标志着河北工业发展战略思路的重大转变。工业通过远高于农业的生产效率,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城居住、就业,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目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6. 8%,远低于全国52. 57%的水平。通过工业转型升级,建立新型工业化基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是实现河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4%”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1

工业转型升级对河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位,低于生产总值排名。由此可见,河北尚未能进入经济强省行列。

表1

河北第二产业贡献率与全国第二产业贡献率对比

(2002-2011年)

河北第二产业贡献率

年份[***********][***********]2011

GDP 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

第二产业55. 862. 959. 760. 259. 558. 756. 257. 159. 762. 7

二次产业中的工业51. 354. 253. 654. 055. 956. 954. 547. 454. 558. 7

全国第二产业贡献率第二产业49. 758. 552. 251. 150. 050. 749. 351. 956. 851. 6

二次产业中的工业44. 451. 947. 743. 442. 444. 043. 440. 048. 544. 7

2011年,河北省第8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河北省是工业大省(钢铁产量占全国第1位),是农业大省(可耕地面积达600多万公顷,居全国第4位),但不是经济强省。从总量来看,2012年,河北省的生产总值为26575亿元,居全国第6位,前3位的广东、江苏、山东均在5万亿元以上,第5位的河南也达到3万亿元,河北省位于全国经济总量排名的第2梯队。同年,河北地方财政收入为2084亿元,居全国第10

》《中国统计年鉴2012》注:数据来源于《河北省经济年鉴2012

建设经济强省,工业发展是关键。工业是实体

经济的主体,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从表1看出,近10年河北第二产业贡献率中,除2009年受后金融危机影响外,各年工业贡献率都超过了50%,而在同期,全国的工业贡献率基本上都在50%以下,说明工业在河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超过了国内的其他众多省份。建设经济强省,就要建设工业强省。但是,河北省工业大而不强,工业结构偏重,钢材、建材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粗钢、水泥、平板

收稿日期:2013-06-09,修回日期:2013-10-23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冀中南经济区城镇化路径研究”(HB13JJ073)

玻璃占全国比重较高。工业中,传统产业又占到了80%以上,且大多数是资源型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加之多数产品位于产业链低端,短期内难以发挥支撑作用,有效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更加凸显。在全球资源、能源紧张和国家节能减排任务加大的双重压力和环京津这样的特殊区位下,工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2

河北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此,河北要实现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2. 2. 2企业转型压力较大。2012年以来,河北省企业用工成本上升20%左右;企业运输成本、融资成本均增加10%以上。同时,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转型发展。

表3

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基本情况

指标

企业基本情况

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个)有研发活动企业所占比重(%)研发活动情况

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万元)R&D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收入之比(%)

260405. 000. 32

1149280. 100. 36

1586188. 600. 39

4414. 75

5463. 92

6565. 67

2004

2010

2011

2. 1机遇

2. 1. 1国内环境向善。十八大提出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要同步推进、良性互动,特别是城镇化建设提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力度加大,为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政策和规划,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河北的工业转型升级有了明确的政策指导。2. 1. 2省内环境利好。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给工业企业的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冀中南国家级重点开发区、秦唐沧沿海经济区建设步伐加快,高铁建成,环首都一小时经济圈逐步建立,人才、技术、资源可以在京津冀之间更自由往来,河北工业正当借势加速发展。2. 2困难

2. 2. 1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强化污染防治。但是,2013年一季度全国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河北省就占了7个,唐山、石家庄排在前两位,全球最严重污染的10个城市中,石家庄位列其中。这里面既有地理因素、社会因素,更重要的是产业因素。

表2

河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情况(2005-2011年)

年份[***********]0920102011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总量1(万t 标准煤)13976. 2915859. 4816991. 3416683. 8317159. 6318117. 8719996. 33

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量2(万t 标准煤)12543. 4014138. 2515156. 2314918. 5015372. 1016291. 0218092. 66

百分比3(3=2/1)89. 75%89. 15%89. 20%89. 42%89. 58%89. 92%90. 48%

注:数据来源于《河北省经济年鉴2012》

从表3看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少,2004-2011年基本没有变化,都在0. 35%上下。据统计,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仅占生产总值的0. 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 9个百分点。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没有研发机构,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在市场需求乏力的倒逼作用下,企业转型发展压力增大。33. 1

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注:数据来源于《河北省经济年鉴2012》

从表2看出,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情况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能耗都基本上都占90%左右,高于全国平均77%的能耗水平,同样高于河北的邻居山东(70%)、河南(79. 6%)的水平。因

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确定转型升级的路径,必须首先确定转型升级的目标。目标选择准确,便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选择失误,则南辕北辙,浪费大量人力物力。2013年5月,河北省委八届五次会议提出,要打好“四大攻坚战”,其中第四大攻坚战就是“下大决心

。要坚持“有中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

,即“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新”和“无中生有”

,提出把环境治理作为基本民生工程来兴战略产业”

抓,提高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益。因此,到“十二五”末,河北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应确立在总量进位、结构向好、创新增强、环境改善等4个方面。

3. 1. 1总量进位,重点在“强”。与兄弟省份相比,河北省工业总体规模并不小,2012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12511亿元,位居全国第6位。但工业实力却并不强,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利润2297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 3%,与全国平均的6. 07%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在规模和实力方面,

,而非“大”。河北工业转型的目标应重点在“强”

鉴于2013年1-4月,河北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4. 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工业转型升级不能一蹴而就,可将主营业务利润率定位5. 8%左右。

3. 1. 2结构向好,重点在“衍”。既要提高工业水平,又要降低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仅仅将眼

光局限于工业本身,将很难实现。功夫在诗外,如果将重点放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拓展工业外延的方式来看,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而工业外延式发展也不能盲目进行,重点在一个“衍”字,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可以让其生根发芽,长出主干,但必须将其作为一个独立产业进行大力支持,才能使其枝繁叶茂。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还要促使不断地衍生出其他更多相关产业。

。近几年,战略性3. 1. 3创新增强,重点在“新”

新兴产业在河北快速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偏重和偏传统的工业结构仍积重难返。2012年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4. 3%,而高新技术增加值只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1. 8%,差距非常明显。因此在工业内部结构方面,河北工业转型的目标应将重点放在“新”上,通过培育或引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末,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以上,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1倍以上,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河北万元3. 1. 4能耗下降,重点在“绿”

GDP 能耗为1. 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 69%,超额完成任务,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 5吨,存在较大差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则更高,2012年下降9. 8%,但仍达到1. 8吨标准煤,六大高耗能产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90. 5%,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61. 37%。由此可见,当前河北工业生产方式仍较为落后,难以适应“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今后要重点强调“绿”色发展。根据国家和河北省的大力治理力度以及河北省严重的污染形势,该目标可确定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5%以上,达到国内平均水平。3. 2工业转型升级的要处理好的3个关系

3. 2. 1工业转型与财政税收的关系。工业转型是河北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河北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财政增收是河北发展的支撑,为河北发展保驾护航。对于河北发展,二者均极其重要,但短期来看,工业转型对财政增收不能有较大的支持作用。由于工业转型,一些税收大户被迫减产或实行技术改造,而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需要大量投资,且短期内难以在税收上有大的贡献,这都给财政增收带来了较大压力。从全局的角度考虑,财政应先为工业转型提供支持,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保障。先有付出,熬过阵痛,待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乃至完成,将大幅度提高财政规模,使河北财政与GDP 水平相当,收获转型的成果。

3. 2. 2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新兴产业符合工业转型目标,是未来发展方向,传统产业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是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发达国家中,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比在1:2左右。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不是简单地相互取代,而是通过新技术革命的力量,二者可以互为补充、并行发展。河北省委省政府提

,正是”“有中生新”出工业转型升级要“无中生有

说明了这一点。新兴产业在河北省规模尚小,2012年河北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增加值仅总量的11. 8%,传统产业仍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只强调发展新兴产业,而忽略传统产业,必然带来更大的问题。鉴于传统产业比重过大且层次较低,河北工业转型的重心向传统产业倾斜,通过技术改造和“对标行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完成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改造须要高端服务和配套,新兴产业也会因此自然衍生。

3. 2. 3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关系。技术改造旨在通过引进生产设备使传统生产方式现代化,从而提升工业整体水平,是基于现有技术的提高,是一种内涵式的提升;而创新则是通过发明等方式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是超越现有技术的创造,是一种革命性的质变。技术改造是创新的实践基础,创新则为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二者并不矛盾,可以同时进行。河北工业发展重量而不重质,传统产业多停留在低端,产量大,利润低,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河北工业的发展,是工业转型的主要对象。但考虑到河北工业现状,传统产业比重偏大,科研力量薄弱,全部创新和立即创新难度较大,因此工业转型前期可通过推进技术改造促进创新培育,后期则主要强调创新。通

。“河北经济升级版”过技术改造和创新驱动打造

3. 3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路径

3. 3. 1加大技术改造与创新。创新是工业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河北要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

首先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一方面培育省内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在资金、税收、技术引进和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其快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鼓励企业购买专利,缩短研发时间,并以此为基础上持续不断开发新产品,做到“人无

。第三方面是实施创新能力增强专我有,人有我新”

项,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或与科研院所合作创新,以使其敢于大胆尝试,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其次是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巨人计,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划”

才,打造创新创业团队。人才是所有资源中最活跃的因素,加强创新人才机制的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一方面是人才的自我培养,打铁还有自身硬,河北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13所,但只有一所211院校,所以应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另外把握河北省“百家院所校进河北”

的绝佳机会,充分利用京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聚集的优势,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引进一批科技成果、高端人才和发展理念。

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促进工业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3. 3. 2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新兴产业符合工业转型目标,是未来发展方向。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它既需要政府的扶持,更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既需要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也需要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因此,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同时将其和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由基地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扎实载体。

随着工业化进程地不断推进,第二产业比例必须逐步降低。工业转型不是缩小工业规模,因此,第二产业比例的降低只能有赖于分母的增长,也就是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鉴于河北传统工业规模相对较大,可以考虑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推动工业转型,又扩大第三产业规模。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中间投入性、高度专业性、高资本密度、高产业关联度、信息与知识密集等特征,比之其他服务业更具有集聚发展的动力和可能。2012年,河北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1. 99:52. 68:35. 33,第三产业比重低于4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还要低于这个水平,因而,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在合理规划、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上,规划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和集聚区的建设,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带动功能。以产业延伸为手段,扩张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量需求。加大力度鼓励服务业领域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培育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3. 3. 3推进绿色低碳生产。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是工业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绿色低碳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只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才能缓解两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推进绿色生产,对河北的现实意义尤为重大。河北污染问题严重,首先是空气污染,雾霾天多且长,除张家口外其他10个设区市很少看到蓝天白云,空气污染指数每每接近爆表;其次是地下水污染,中国地质科学院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成果显示,华北平原近半数浅层地下水被污染,水污染与很多小企业的任意排放有直接联系。河北省人均水资源307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7,是中国严重资源性缺水省份之一,并且七成以上的用水来自地下水。

所以,为了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实现工业转型升级。

要实现河北工业的转型升级,一是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序淘汰钢铁、玻璃、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暂时不能淘汰的,要缩减其规模,或将其搬入到工业园区,集中治理,实现规模效益;二是加强工业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物资的利用率;三是建立促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业产品能效标识等制度,在对企业领导的绩效考核中强化节能减排的考核权重。

2008年以来,河北省“新老双三十”工程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总结经验,将其节能减排的做法推广到河北省内的所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淘汰落后产能时,势必要关停一些企业,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还会造成一批工人下岗失业,给社会的稳定性带来影响,所以要积极探索落后产能的退出补偿政策,使工业转型升级能够顺利进行。

3. 3. 4加快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建立新型工业化基地,推动产业、企业、资源、要素向基地聚集。引进和实施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工业化基地的发展导向上,要根据不同地区各自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找准发展重点,把特色做大做强。

基地内有重点地扶持有市场容量、有发展潜力的主导产品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完善延伸其产业链条。以当前企业为基础,其他中小企业与之形成协作配套关系,推进前向或后向一体化,补齐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打造完整产业链,从而大幅度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规模效益、档次、水平上的新突破。利用新型工业基地作为载体,瞄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促进传统工业在集聚中转型;实施重点支持、政策推动,使新兴产业在集聚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杜国喜,付庆武,李雪.黑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的五个路径

[J ].统计与咨询,2012(6):7-9[2]苗圩.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J ].求是,2012(3):13-15[3]李毅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J ].求是,

2010(6):34-36[4]李世泽.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工业转型升级[J ].广西经济,

2010(6):18-20[5]宋歌.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转型升级的综合路径[J ].生态经

济,2012(12):114-119[6]张厚明,刘世磊.以调整创新融合加快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思

J ].发展研究,2012(4):13-15考[

.经济论坛,[7]陈潮昇.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J ]

2011(6):50-53作者简介:任丽霞(1966—),女,河北平山人,副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公共政策;程书华(1965—),女,河北灵寿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微企业、财政金融。


相关文章

  • 从"创新扬州"解读扬州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 摘要:近年来,江苏扬州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发展绿色新能源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从"三个扬州"的基础――"创新扬州"入手,解读扬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关键词:"三个扬州&quo ...查看


  • 新常态下贵州产业结构优化_现状_路径与对策_李会萍
  • 贵州社会科学总311期 第11期 uizhouSocialSciences015年11月G 2 Vol.311,No.11 November.2015 新常态下贵州产业结构优化: 现状.路径与对策 李会萍 申 鹏 )(贵州 贵阳 5贵州大学 ...查看


  •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
  • 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 周本顺主持并讲话 本报8月21日讯(记者苏励)今天上午,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和关于河北发展的重要 ...查看


  • 朱森第: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路径
  • 朱森第: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路径 加入收藏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2015-04-09 来源:中国涂附磨具网 --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名誉主任,原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森第先生 简介 朱森 ...查看


  • 京津冀协同发展论文
  • 根据经济地理学知识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意 义和现实意义,并举实例 目录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区位条件分析 ............................................................... ...查看


  • 沈北新区转型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 沈北新区转型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 张建军,宫远山,王 玲,王柄荃,李佳阳 [摘 要]目前沈阳市战略性新形势和新区发展的内在需求促成了新区转型的条件,拉开了沈阳北部区域联动发展的帷幕,且随着城市空间向北拓展核心区的趋势,使沈北新区面临新的 ...查看


  • 1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路径研究_郑健壮
  • 第12卷第4期2012年7月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Vol.12,No.4Jul.2012 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路径研究 郑健壮 1 徐寅杰 2 (1.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 ...查看


  • 两化深度融合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 稳中求进新动力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全球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在新一轮的经济博弈下,我国需要充分挖掘 ...查看


  • 金融创新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以浙江为例
  • 本髑专稿 FinnncinlFocns 金融创新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 --以浙江为例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杭州31000" 摘要:在产业集群的升级过程中,金融创新以资金和服务的双重支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