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公司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部门:
姓名:
一、填空题
1. 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是 。
2. 《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 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追究 事故 的法律责任。
3. 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增强 ,增长 ,提高 技能三个方面。
二、选择题
1.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我国工伤保险实行( )补偿的原则。 A.无过错 B.有过错 C.按过错大小 D.过错推定
2. 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 )三要素构成。 A.结果 B.纠正 C.制裁 D.措施
3. 对同一安全生产事项的技术要求,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安全生产国家标准。 A.可以高于 B.不得高于 C.应当高于 D.必须高于
4. 《安全生产法》所确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律制度,充分体现了( )的宗旨。 A.综合治理 B.联合执法 C.综合监管 D.强化监管
5.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 )。
A.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B.立即向新闻媒体披露事故信息 C.告知其他人员处理 D.在48小时内报告政府部门组织抢救
6. 据统计,在火灾事故死亡的人中,大多数是由于( ).
A.被火直接烧死B.烟气窒息致死 C.跳楼或惊吓致死 D.人员拥挤致死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 )起施行。
A.2002年9月1日 B.2002年10月1日 C.2002年11月1日
8. 保障人民群众( )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 A、生命 B、财产 C、生命和财产
9.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0. 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 A、综合管理 B、综合监督管理 C、监督管理
三、判断题
1. 高处作业时,在下面无人的情况下,可以将废料往下扔.( ) 2. 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
3. 高处作业时,在下面无人的情况下,可以将废料往下扔.( ) 4. 叉车起重车上除司机外,可载客最多2人. ( ) 5. 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 6. 电器火灾主要原因有: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 )
7. 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偏低。( ) 8. 在发展经济与保障安全的关系上,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
四、简答题
1. 四懂四会”是指什么?
答:
2. 处理因工伤亡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是指:
答:
xxxxxxx公司 (答案)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部门:
姓名:
一、 填空题(每题1分 共32分)
1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是 。
2《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 责任追究 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产安全 事故 责任人员 的法律责任。
3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增强 ,增长 ,提高 技能三个方面。
三、选择题(每题2分 共20分)
1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我国工伤保险实行( a )补偿的原则。 A. 无过错 B.有过错 C.按过错大小 D.过错推定
2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 c )三要素构成。 A.结果 B.纠正 C.制裁 D.措施
3对同一安全生产事项的技术要求,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 )安全生产国家标准。 A. 可以高于 B.不得高于 C.应当高于 D.必须高于
4《安全生产法》所确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律制度,充分体现了( d )的宗旨。 A. 综合治理 B.联合执法 C.综合监管 D.强化监管
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 a )。
A.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B.立即向新闻媒体披露事故信息 C.告知其他人员处理 D. 在48小时内报告政府部门组织抢救
6据统计,在火灾事故死亡的人中,大多数是由于(B).
A.被火直接烧死B.烟气窒息致死 C.跳楼或惊吓致死 D.人员拥挤致死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C)起施行。
A.2002年9月1日 B.2002年10月1日 C.2002年11月1日
8保障人民群众(C)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 A、生命 B、财产 C、生命和财产
9《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A)。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0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B)。 A、综合管理 B、综合监督管理 C、监督管理
生
四、判断题(每题1分 共8分)
1高处作业时,在下面无人的情况下,可以将废料往下扔.( ×) 2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3高处作业时,在下面无人的情况下,可以将废料往下扔.( ×) 4叉车起重车上除司机外,可载客最多2人. ( ×) 5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6电器火灾主要原因有: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
7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偏低。(×) 8在发展经济与保障安全的关系上,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四、 简答题(每题10分 共30分
1四懂四会”是指什么?
答: “四懂”① 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②懂预防火灾的措施;③懂灭火方法;④懂逃生方法;
“四会”①会报警; ②会使用消防器材;③会扑救初期火灾;④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2处理因工伤亡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是指:
答:事故原因 分析不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未受到 严肃处理 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 教育 不放过; 现场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 防范措施 不放过
xxxxx公司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部门:
姓名:
一、填空题
1. 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是 。
2. 《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 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追究 事故 的法律责任。
3. 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增强 ,增长 ,提高 技能三个方面。
二、选择题
1.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我国工伤保险实行( )补偿的原则。 A.无过错 B.有过错 C.按过错大小 D.过错推定
2. 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 )三要素构成。 A.结果 B.纠正 C.制裁 D.措施
3. 对同一安全生产事项的技术要求,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安全生产国家标准。 A.可以高于 B.不得高于 C.应当高于 D.必须高于
4. 《安全生产法》所确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律制度,充分体现了( )的宗旨。 A.综合治理 B.联合执法 C.综合监管 D.强化监管
5.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 )。
A.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B.立即向新闻媒体披露事故信息 C.告知其他人员处理 D.在48小时内报告政府部门组织抢救
6. 据统计,在火灾事故死亡的人中,大多数是由于( ).
A.被火直接烧死B.烟气窒息致死 C.跳楼或惊吓致死 D.人员拥挤致死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 )起施行。
A.2002年9月1日 B.2002年10月1日 C.2002年11月1日
8. 保障人民群众( )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 A、生命 B、财产 C、生命和财产
9.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0. 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 A、综合管理 B、综合监督管理 C、监督管理
三、判断题
1. 高处作业时,在下面无人的情况下,可以将废料往下扔.( ) 2. 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
3. 高处作业时,在下面无人的情况下,可以将废料往下扔.( ) 4. 叉车起重车上除司机外,可载客最多2人. ( ) 5. 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 6. 电器火灾主要原因有: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 )
7. 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偏低。( ) 8. 在发展经济与保障安全的关系上,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
四、简答题
1. 四懂四会”是指什么?
答:
2. 处理因工伤亡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是指:
答:
xxxxxxx公司 (答案)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部门:
姓名:
一、 填空题(每题1分 共32分)
1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是 。
2《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 责任追究 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产安全 事故 责任人员 的法律责任。
3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增强 ,增长 ,提高 技能三个方面。
三、选择题(每题2分 共20分)
1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我国工伤保险实行( a )补偿的原则。 A. 无过错 B.有过错 C.按过错大小 D.过错推定
2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 c )三要素构成。 A.结果 B.纠正 C.制裁 D.措施
3对同一安全生产事项的技术要求,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 )安全生产国家标准。 A. 可以高于 B.不得高于 C.应当高于 D.必须高于
4《安全生产法》所确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律制度,充分体现了( d )的宗旨。 A. 综合治理 B.联合执法 C.综合监管 D.强化监管
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 a )。
A.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B.立即向新闻媒体披露事故信息 C.告知其他人员处理 D. 在48小时内报告政府部门组织抢救
6据统计,在火灾事故死亡的人中,大多数是由于(B).
A.被火直接烧死B.烟气窒息致死 C.跳楼或惊吓致死 D.人员拥挤致死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C)起施行。
A.2002年9月1日 B.2002年10月1日 C.2002年11月1日
8保障人民群众(C)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 A、生命 B、财产 C、生命和财产
9《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A)。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0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B)。 A、综合管理 B、综合监督管理 C、监督管理
生
四、判断题(每题1分 共8分)
1高处作业时,在下面无人的情况下,可以将废料往下扔.( ×) 2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3高处作业时,在下面无人的情况下,可以将废料往下扔.( ×) 4叉车起重车上除司机外,可载客最多2人. ( ×) 5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6电器火灾主要原因有: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
7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偏低。(×) 8在发展经济与保障安全的关系上,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四、 简答题(每题10分 共30分
1四懂四会”是指什么?
答: “四懂”① 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②懂预防火灾的措施;③懂灭火方法;④懂逃生方法;
“四会”①会报警; ②会使用消防器材;③会扑救初期火灾;④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2处理因工伤亡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是指:
答:事故原因 分析不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未受到 严肃处理 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 教育 不放过; 现场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 防范措施 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