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蓝田股份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摘要:继银广夏的神话闹剧破灭之后,2001年10月,蓝田股份传奇故事的结束带给整个社会不尽的的哗然与惊叹。利用财务造假的手段,蓝田股份在经营期间虚增了大量资产及高额利润。面对漏洞百出的财务报告,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竟给出了与实际不符的审计意见。现就蓝田股份的案情及审计人员的失职行为展开探讨,并就蓝田审计失败的原因与启示进行分析。   关键词:蓝田股份 财务造假 审计失败 案例启示   一、案情回顾   (一)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田股份,于1992年10月由沈阳市新北制药厂、沈阳莲花大酒店、沈阳市新北副食商场三家企业共同发起、通过定向募集的方式成立。借助了政府及农业部的行政杠杆,有“中国农业第一股”之称的蓝田随着其自身股价的攀升及规模的扩大,不断进行发展创新,成为一个以传统农业及食品加工为主线,经营范围涵盖医药制品、农副水产品、房屋开发、餐饮住宿、烟草专卖、卫生保健用品及进出口业务等的典型综合性经营企业。以“老牌绩优股”著称的蓝田,创造了中国市场经营的业绩神话。   (二)公司财务造假分析   然而,神话终究不可能成为现实。通过相关资料研究,不难发现,蓝田股份的肥皂泡沫与银广夏竟如出一辙,他们都利用了披着华丽外衣的财务报表,用一个个谎言来诉说自身经营业绩的传奇。2010年10月26日,刘姝威在《金融内参》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文章,蓝田痴人说梦的鱼塘奇迹也沿袭了银广夏的悲剧而彻底破灭,引起了资本市场的轩然大波。具体分析其财务造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会计造假,虚增资产   其一,固定资产造假。资料显示,其规模增长速度过快,且严重超过业务的扩张速度。报表显示,在1998-2000年间,蓝田固定资产净值增长率分别达到356.65%、274.85%及54.57%。截至2000年底,其固定资产账面数额已高达21.69亿,占总资产数值的76.4%。此外,企业在建工程的工期不断拖延,各项支出明显超出预算,并与固定资产的项目分类发生混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也过长,减少了每期累计折旧额的计提。   其二,捏造虚假的资产结构。根据2000年的公司财务资料显示,蓝田的流动比率为0.77,而企业需维持的平均水平为2,这表明短期内拥有可变现能力的流动资产并不能够应付并偿还短期内到期的流动负债;企业速动比率为0.35,而一般企业的平均水平为1,这表明流动资产减除存货后的余额远远低于短期流动负债的数额。此外,流动资产、存货、固定资产等占总资产的比例也不尽合理。   其三,蓝田股份公司在申请股票发行申报的材料中,对涉及的有关批复、批文及土地证进行了伪造,导致企业的无形资产虚增高达1100万元。   其四,在公司上市之前,于1995年12月间,蓝田伪造了三个银行存款账户的对账单,对银行存款进行了虚假记录,导致银行存款的账面价值虚增2770万。   2、财务造假,虚增利润   其一,虚增收入。蓝田在其经营期间成功塑造了“金鸭子 “ 野莲汁、野藕汁” 及“无氧鱼 “的神话。报表显示的农副水产品12.7亿元的收入具有明显造假嫌疑。仅凭正常喂养的鸭子,一年产蛋量竟高达300多只,每只鸭蛋平均净利高达0.4元;广告打得响,却不见周边消费的饮料年收入高达2个亿;每亩水面的鱼产值高达2、3万元。这些造假无疑是漏洞百出,纯属天方夜谈。   其二,虚减成本费用。报表中,公司2000年对于野藕汁、野莲汁饮料在央视的宣传广告费用而发生的巨额支出不见踪迹。现金流量表中,观察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这一栏可以看出,蓝田于2000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为2256万元,假设公司有13000个职工,则人均月收入仅为144.5元;且公司于2001年上半年平均支付给每位职工的工资额仅为185元。外界不禁惊叹,一向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公司职工收入竟如此之低,这显然不合逻辑。   3、其他造假事实   其一,蓝田股份隐瞒了其缩减1600万股本的事实,对其并未进行披露。其二,会计资料显示,公司的应收帐款非常之少。报表中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8.4亿元,但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却仅为857万元。根据财务管理的有关知识,如果一个企业多采用“钱货两清”的方式进行结算,在应收账款的数额减少的同时,也会导致业务的下降,收入的锐减,而这显然不符合蓝田的情况。其三,公司与关联方的关系较为混乱,与关联方有关的其他应付款科目数额巨大。资料显示,作为中国蓝田总公司的分公司,蓝田股份对其总公司等关联方的巨额资金形成了占用。其四,企业通过银行大量融资,然而报表显示每年均有大量净现金流入,二者方向背离,与逻辑不符。   二、案例分析--对蓝田审计的失败   (一)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蓝田股份财务造假被外界披露后,监管部门发现蓝田历年的会计账目十分混乱,舞弊及重大错报现象严重。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在对蓝田涉嫌造假的申请上市的材料以及经营期间的年报进行审计时出具的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实在匪夷所思,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之低、责任意识之差,令人咋舌。蓝田审计的失败,原因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从被审计单位的角度进行分析,蓝田股份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大量造假,为审计的失败创造了可能。另一方面,从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审计人员执业能力偏低,审计程序不当   刘姝威发表的文章受到银行业的关注,各银行纷纷停止了对蓝田的放款,使蓝田的伪装系统瞬间崩溃。这引发我们的思考,揭露蓝田造假事实的竟为审计业外人士,相比之下,那些通过审计执业资格考试,受过高等审计教育培训的正规注册会计师们却未能及时发现蓝田的造假事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蓝田的造假手法很简单,只要审计人员认真执行审计、分析性复核等程序,就可以避免本次审计不当案例的发生。对蓝田的审计中,审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执业能力,未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经营环境及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未进行充分的了解,也没有执行必要的审计实质性测试,导致本次审计失败的发生。蓝田通过财务虚假“创造“了利润,注册会计师的失职使我国商业银行及中小股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国家财政也因此遭受了损失。   2、审计人员由于道德风险与职业谨慎导致的过失行为   所谓审计道德风险,是审计风险表现形式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指审计人员因违反工作程序及审计纪律而给审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或后果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有意的。所谓职业谨慎,是指审计人员在防范审计风险过程中应持有的认真态度。在对蓝田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未能规避道德风险,未能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利润的报表数据进行分析,未能对蓝田的内部控制系统、重要性水平及审计风险进行合理地评估,也未能充分执行各项审计程序、认真得对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结果进行复核,从而纵容了审计人员过失行为的发生,导致审计失败。   3、审计方法出现缺陷   其一,在对蓝田股份进行审计时,华伦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对蓝田的内部控制测试过度依赖,过度信任内部审计的结果。实际上,企业内控制度系统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企业内部管理局限性的影响,当审计人员准备相信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为有效时,内部控制测试便成为审计的一项必要环节,内控制度设计或运行情况的不合理、会计信息的失真都会导致内部审计的失败。   其二,采用统计抽样方法进行审计。此方法较传统,并且具有一定风险性与机械性。在采样取证不均衡、样本情况较为复杂或出现新问题的情况下,审计可靠性极易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审计的失败。   (二)审计失败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等多项法律规定,在本案例中,蓝田公司的管理层应针对财务报表的舞弊及重大错报事项承担会计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应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与遗漏承担审计责任,主要指行政责任,需要接受有关监管部门实施的处罚措施。   三、案例启示   (一)审计人员应遵守执业准则,遵循审计流程,提高自身执业能力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日益变化的审计环境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遵守新准则,遵循新的审计流程,不断提高自身执业能力,践行执业准则,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国内外审计经验的交流。具体工作中,审计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审计业务的基本流程开展审计工作,制定审计计划,按要求实施计划,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各项情况,对重大错报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对风险,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执行控制测试,对于重大交易、余额披露的审计资料执行实质性程序,确定进一步的总体执行方案。审计完成时,需出具真实合理的审计意见。   (二)审计人员应恪守职业道德,保持独立性,提高职业谨慎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并保持工作中应有的职业谨慎。开展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需遵守诚信、客观、公正、保密的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对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进行评估,对审计的风险水平进行合理判断,遵守审计准则、规范,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防范可能对审计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解决道德及利益冲突问题,保持实质上及形式上的独立性,提高审计的客观性、意见的可靠性,尽可能地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的对重要事项审计的遗漏及审计结论的错误。审计人员需担任起证券市场“守护神”的光荣使命,坚持原则,提高责任意识,降低审计失败的风险。与此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应不断地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促使审计人员道德水准与执业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资本市场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接受审计申请时需谨慎,加大对审计业务的监督与惩罚力度   谨慎选择审计客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审计失败的概率。当被审计单位向会计师事务所提出审计申请时,注册会计师需持严谨的态度,对客户的信誉、品德、能力、经营状况等进行全方位了解,评估其造假的可能。针对有造假嫌疑并怀有恶意目的的企业,要抵制各方面诱惑并予以拒绝,保持坚定的态度,坚守审计的原则。需注意的是,注册会计师需对陷入财务或法律困境的企业给予特别关注,谨防其业务与报表的复杂性导致审计失败风险及审计难度的增加。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审计工作的监督,改革监督方式,创新监管思路,利用三级审核、事务所内部、社会及舆论等监督渠道,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加大对审计失败人员的惩罚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压力及审计过失的风险成本,降低审计人员舞弊的可能,减少审计失败,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妹威.应立即停止时蓝田股份发放货款[J].金融内参,2001;10   [2]宏微.蓝田股份真的如此优秀吗[J].华糖商情,2001;36   [3]葛家街,裘宗舜.会计信息丛书―会计热点问题[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5   [4]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案例汇[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7   [5]张鑫.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8

  摘要:继银广夏的神话闹剧破灭之后,2001年10月,蓝田股份传奇故事的结束带给整个社会不尽的的哗然与惊叹。利用财务造假的手段,蓝田股份在经营期间虚增了大量资产及高额利润。面对漏洞百出的财务报告,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竟给出了与实际不符的审计意见。现就蓝田股份的案情及审计人员的失职行为展开探讨,并就蓝田审计失败的原因与启示进行分析。   关键词:蓝田股份 财务造假 审计失败 案例启示   一、案情回顾   (一)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田股份,于1992年10月由沈阳市新北制药厂、沈阳莲花大酒店、沈阳市新北副食商场三家企业共同发起、通过定向募集的方式成立。借助了政府及农业部的行政杠杆,有“中国农业第一股”之称的蓝田随着其自身股价的攀升及规模的扩大,不断进行发展创新,成为一个以传统农业及食品加工为主线,经营范围涵盖医药制品、农副水产品、房屋开发、餐饮住宿、烟草专卖、卫生保健用品及进出口业务等的典型综合性经营企业。以“老牌绩优股”著称的蓝田,创造了中国市场经营的业绩神话。   (二)公司财务造假分析   然而,神话终究不可能成为现实。通过相关资料研究,不难发现,蓝田股份的肥皂泡沫与银广夏竟如出一辙,他们都利用了披着华丽外衣的财务报表,用一个个谎言来诉说自身经营业绩的传奇。2010年10月26日,刘姝威在《金融内参》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文章,蓝田痴人说梦的鱼塘奇迹也沿袭了银广夏的悲剧而彻底破灭,引起了资本市场的轩然大波。具体分析其财务造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会计造假,虚增资产   其一,固定资产造假。资料显示,其规模增长速度过快,且严重超过业务的扩张速度。报表显示,在1998-2000年间,蓝田固定资产净值增长率分别达到356.65%、274.85%及54.57%。截至2000年底,其固定资产账面数额已高达21.69亿,占总资产数值的76.4%。此外,企业在建工程的工期不断拖延,各项支出明显超出预算,并与固定资产的项目分类发生混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也过长,减少了每期累计折旧额的计提。   其二,捏造虚假的资产结构。根据2000年的公司财务资料显示,蓝田的流动比率为0.77,而企业需维持的平均水平为2,这表明短期内拥有可变现能力的流动资产并不能够应付并偿还短期内到期的流动负债;企业速动比率为0.35,而一般企业的平均水平为1,这表明流动资产减除存货后的余额远远低于短期流动负债的数额。此外,流动资产、存货、固定资产等占总资产的比例也不尽合理。   其三,蓝田股份公司在申请股票发行申报的材料中,对涉及的有关批复、批文及土地证进行了伪造,导致企业的无形资产虚增高达1100万元。   其四,在公司上市之前,于1995年12月间,蓝田伪造了三个银行存款账户的对账单,对银行存款进行了虚假记录,导致银行存款的账面价值虚增2770万。   2、财务造假,虚增利润   其一,虚增收入。蓝田在其经营期间成功塑造了“金鸭子 “ 野莲汁、野藕汁” 及“无氧鱼 “的神话。报表显示的农副水产品12.7亿元的收入具有明显造假嫌疑。仅凭正常喂养的鸭子,一年产蛋量竟高达300多只,每只鸭蛋平均净利高达0.4元;广告打得响,却不见周边消费的饮料年收入高达2个亿;每亩水面的鱼产值高达2、3万元。这些造假无疑是漏洞百出,纯属天方夜谈。   其二,虚减成本费用。报表中,公司2000年对于野藕汁、野莲汁饮料在央视的宣传广告费用而发生的巨额支出不见踪迹。现金流量表中,观察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这一栏可以看出,蓝田于2000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为2256万元,假设公司有13000个职工,则人均月收入仅为144.5元;且公司于2001年上半年平均支付给每位职工的工资额仅为185元。外界不禁惊叹,一向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公司职工收入竟如此之低,这显然不合逻辑。   3、其他造假事实   其一,蓝田股份隐瞒了其缩减1600万股本的事实,对其并未进行披露。其二,会计资料显示,公司的应收帐款非常之少。报表中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8.4亿元,但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却仅为857万元。根据财务管理的有关知识,如果一个企业多采用“钱货两清”的方式进行结算,在应收账款的数额减少的同时,也会导致业务的下降,收入的锐减,而这显然不符合蓝田的情况。其三,公司与关联方的关系较为混乱,与关联方有关的其他应付款科目数额巨大。资料显示,作为中国蓝田总公司的分公司,蓝田股份对其总公司等关联方的巨额资金形成了占用。其四,企业通过银行大量融资,然而报表显示每年均有大量净现金流入,二者方向背离,与逻辑不符。   二、案例分析--对蓝田审计的失败   (一)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蓝田股份财务造假被外界披露后,监管部门发现蓝田历年的会计账目十分混乱,舞弊及重大错报现象严重。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在对蓝田涉嫌造假的申请上市的材料以及经营期间的年报进行审计时出具的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实在匪夷所思,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之低、责任意识之差,令人咋舌。蓝田审计的失败,原因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从被审计单位的角度进行分析,蓝田股份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大量造假,为审计的失败创造了可能。另一方面,从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审计人员执业能力偏低,审计程序不当   刘姝威发表的文章受到银行业的关注,各银行纷纷停止了对蓝田的放款,使蓝田的伪装系统瞬间崩溃。这引发我们的思考,揭露蓝田造假事实的竟为审计业外人士,相比之下,那些通过审计执业资格考试,受过高等审计教育培训的正规注册会计师们却未能及时发现蓝田的造假事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蓝田的造假手法很简单,只要审计人员认真执行审计、分析性复核等程序,就可以避免本次审计不当案例的发生。对蓝田的审计中,审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执业能力,未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经营环境及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未进行充分的了解,也没有执行必要的审计实质性测试,导致本次审计失败的发生。蓝田通过财务虚假“创造“了利润,注册会计师的失职使我国商业银行及中小股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国家财政也因此遭受了损失。   2、审计人员由于道德风险与职业谨慎导致的过失行为   所谓审计道德风险,是审计风险表现形式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指审计人员因违反工作程序及审计纪律而给审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或后果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有意的。所谓职业谨慎,是指审计人员在防范审计风险过程中应持有的认真态度。在对蓝田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未能规避道德风险,未能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利润的报表数据进行分析,未能对蓝田的内部控制系统、重要性水平及审计风险进行合理地评估,也未能充分执行各项审计程序、认真得对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结果进行复核,从而纵容了审计人员过失行为的发生,导致审计失败。   3、审计方法出现缺陷   其一,在对蓝田股份进行审计时,华伦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对蓝田的内部控制测试过度依赖,过度信任内部审计的结果。实际上,企业内控制度系统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企业内部管理局限性的影响,当审计人员准备相信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为有效时,内部控制测试便成为审计的一项必要环节,内控制度设计或运行情况的不合理、会计信息的失真都会导致内部审计的失败。   其二,采用统计抽样方法进行审计。此方法较传统,并且具有一定风险性与机械性。在采样取证不均衡、样本情况较为复杂或出现新问题的情况下,审计可靠性极易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审计的失败。   (二)审计失败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等多项法律规定,在本案例中,蓝田公司的管理层应针对财务报表的舞弊及重大错报事项承担会计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应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与遗漏承担审计责任,主要指行政责任,需要接受有关监管部门实施的处罚措施。   三、案例启示   (一)审计人员应遵守执业准则,遵循审计流程,提高自身执业能力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日益变化的审计环境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遵守新准则,遵循新的审计流程,不断提高自身执业能力,践行执业准则,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国内外审计经验的交流。具体工作中,审计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审计业务的基本流程开展审计工作,制定审计计划,按要求实施计划,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各项情况,对重大错报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对风险,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执行控制测试,对于重大交易、余额披露的审计资料执行实质性程序,确定进一步的总体执行方案。审计完成时,需出具真实合理的审计意见。   (二)审计人员应恪守职业道德,保持独立性,提高职业谨慎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并保持工作中应有的职业谨慎。开展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需遵守诚信、客观、公正、保密的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对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进行评估,对审计的风险水平进行合理判断,遵守审计准则、规范,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防范可能对审计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解决道德及利益冲突问题,保持实质上及形式上的独立性,提高审计的客观性、意见的可靠性,尽可能地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的对重要事项审计的遗漏及审计结论的错误。审计人员需担任起证券市场“守护神”的光荣使命,坚持原则,提高责任意识,降低审计失败的风险。与此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应不断地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促使审计人员道德水准与执业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资本市场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接受审计申请时需谨慎,加大对审计业务的监督与惩罚力度   谨慎选择审计客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审计失败的概率。当被审计单位向会计师事务所提出审计申请时,注册会计师需持严谨的态度,对客户的信誉、品德、能力、经营状况等进行全方位了解,评估其造假的可能。针对有造假嫌疑并怀有恶意目的的企业,要抵制各方面诱惑并予以拒绝,保持坚定的态度,坚守审计的原则。需注意的是,注册会计师需对陷入财务或法律困境的企业给予特别关注,谨防其业务与报表的复杂性导致审计失败风险及审计难度的增加。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审计工作的监督,改革监督方式,创新监管思路,利用三级审核、事务所内部、社会及舆论等监督渠道,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加大对审计失败人员的惩罚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压力及审计过失的风险成本,降低审计人员舞弊的可能,减少审计失败,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妹威.应立即停止时蓝田股份发放货款[J].金融内参,2001;10   [2]宏微.蓝田股份真的如此优秀吗[J].华糖商情,2001;36   [3]葛家街,裘宗舜.会计信息丛书―会计热点问题[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5   [4]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案例汇[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7   [5]张鑫.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8


相关文章

  • 蓝田案例分析
  • 蓝田股份财务报表分析 2006-03-16 一. 蓝田年财务分析 (一) 静态分析 33,106,703.98(流动资产合计) 流动比率= ------------------- = 0.77(流动比率) 560,713,384.09(流动 ...查看


  • 蓝田股份财务分析
  • 从图中和表中可以看出,在蓝田股份2000年存货中,在产品为2亿多元,占存货的82%. 由于蓝田股份的主营产品是农副水产品和饮料.农副水产品和饮料的存货不容易保存,一旦产品滞销或存货腐烂变质,将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其存货结构是其调查重点. 财务 ...查看


  • 审计失败与会计舞弊案例的与思考
  • 经管空间 Management 审计失败与会计舞弊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李照霞 摘 要:审计失败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审计失败案例的原因分析可知缺乏独立性是最重要的原因,其次是审计师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为防范 ...查看


  •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
  •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 摘要:自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极大的影响了会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归纳总结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所采用的一些主要手法,以期对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起到 ...查看


  • 最新经典企业上市案例评鉴
  • 最新经典企业上市案例评鉴 作 者: 邢会强 编著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大型企业境内上市,大型企业境外上市,多地上市,红筹上市,中小企业板上市,境外创业板上市,借壳上市. 在全球金融危机阴云的笼罩下,国内劳 ...查看


  • 红光实业公司案例1
  • 红光实业公司审计案例 案例介绍 (一)瞒天过海 红光实业公司经重组,现更名为成都博讯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为ST博讯(600083).1997年6月,红光实业隐瞒关键生产设备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重大事项,欺诈上市成功.但当年年报即爆出 ...查看


  •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教案 1
  • 5.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课件2)显示梁启超先生的话"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 说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看他的行为,而不是听他的语言. 同样,我们衡量一个从业者的道德水平总是根据他在职业活动中的职业道德行为来作出判断.那么 ...查看


  • 审计报告举例
  • 审计报告 华伦股审字[2001]01010号 湖北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接受委托,审计了湖北蓝田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及合并资产负债表.2000年度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和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2000年度的现 ...查看


  •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范文
  • 临近毕业了,毕业论文写作是每位学子必不可少的,下面是毕业生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大家读后有所收获!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上市公司信息质量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