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大学生自杀原因的社会学分析及思考

大学生自杀原因的社会学分析及思考

潘铭嘉

(暨南大学商务英语系 2011056298)

摘要: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具体的生活事件作为导火索,又有个人心理原因,但其根源在于社会势力。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转型,家庭环境,生活环境的变迁,社会隔离,社会感应和文化等。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

“北理工一男生跳楼身亡”,“人大一女研究生跳楼身亡”„„

目前,大学生自杀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不是新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这条不归路来应对挫折。他们虽然走了,可是对家庭、学校、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却不会随他们生命的消逝而消失。他们对生命的漠视更是深深刺痛着人们的心,也引发了无数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天之娇子们一个个都选择以死解脱?他们那以生命的结束为特点的血的教训带给我们的除了一声叹息外还剩下什么呢?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具有一般个体青年期的心理特征和面临的心理问题,他们“内心动摇大,情绪的紧张程度一般较高,对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映:一时陷入被打败的悲痛里,一时又由于有希望昂首挺胸,一时又由失意而俯首顿足。情绪如此不稳定,是青年期心理的一个特征”。因此,调控这种具有两极性的情绪,是每个青年人能否顺利渡过青年期的条件之一。每个自杀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另一方面,大学生还具有比一般个体青年期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富有理想和抱负,期望值较高。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把自己目前的状况和个体角色协阋起来,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在心理上默默的承受着来自家庭、学习、就业、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和冲突需要他们去解决。由于青年期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使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反差,导致各种心理挫折,因而易于形成厌世心理。这些特征使得大学生的自杀行为表现与一般个体青年具有不同的规律性,因此,我们研究大学生的自杀问题,应当从大学生的自杀心理机制人手。

心理学认为,情绪失调往往导致人格障碍,而人格障碍又体现出情绪失调。情绪失调与人格障碍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抑郁、自卑、孤僻、悲观、鲁莽、急躁、多疑、狭隘、焦虑等等。

但容易引发自杀行为的主要情绪有以下几种:

(1) 抑郁

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部分学生在遇到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挫折、家庭的变故等刺激后,在心理上无力承受由此而来的压力出现的情绪反应,在行为上表现为丧失学习兴趣和工作动力,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拒绝交往,回避朋友,食欲减退、失眠等不良反应,大多数学生都有过这种消极情绪,但体验的时间比较短,随着时过境迁就消失了。但其中也有少数性格内向、孤僻、自尊心强、怀疑心重、承受挫折能力低的学生容易长期陷入抑郁状态.导致抑郁性精神症的出现。患者中有的可能认为人生无味而有过

自杀的念头,甚至采取过自杀行为。

(2) 悲观

悲观表现为个体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常常带着幼稚、消极的心理观察社会对待人生。当理想和现实一旦发生矛盾冲突时,便垂头丧气.自我否定,感到前途渺茫,最终对人生失去信心,走上厌世轻主的绝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青年期的主要心理矛盾之一。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活充满着希望,力图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如果看不到或者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败,就会自暴自弃,使自己陷入悲观的消极状态中,这种悲观的人生态度往往带来对生活、前途、社会的失望感,如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会走向自杀的道路。

(3) 自卑

自卑是因生理上的伤残、疾病或智力水平低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对自我认识所产生的消极态度。表现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低估自己,看不起自己,并认为自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抑郁沮丧,沉默寡言甚至自暴自弃。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已达2000万人,在社会上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的数量与日俱增,究其原因,除一部分人属于心理疾病原因造成的以外,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具有特殊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从大学生自杀行为上,我们就能看到普遍存在的社会性问题,也能看到它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现象。因此,社会对大学生自杀问题,决不可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大学生对社会变化的反映极其敏感,社会和校园内一些人图虚荣、讲攀比的不良现象也在影响着学生,因为家里贫困,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在经济上往往无能为力,一筹莫展。这就使他们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会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但如果不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出现。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常常不是单一的个例,而是同样的心理症状、甚至躯体症状在同。一时期出现在一部分人或一群人当中,只是程度不同、轻重不一,呈现群体发病的倾向。这是因为大学生处于集体环境,面对学习竞争、经济承受能力、就业压力的问题,使得心理从众、心理暗示因素易于发挥。

相关性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常常与他们的应激生活事件有关,应激生活事件是引起他们心理疾病的直接原因,如新生入学、老生毕业、学习压力、生活环境、就业问题、身体疾患、情感问题等,都是心理疾病的多发时期。对于大学生来说应激的生活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当事人对事件的认知评价态度,就是说,心理障碍的发生与当事人病前的性格特征有关在特定的人格基础上,对处在激烈的学习竞争、就业竞争和承担的经济压力之下,通过错误的认知和评价,认为该事件对自己的利益构成威胁,个体又难以控制事件产生的结果时,心理疾病的发生就难以避免了。对于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无疑于一颗颗隐形炸弹,加上缺乏正常的心理疏导和教育,使那些心理脆弱的大学生走向绝路。

大学生的人生旅途不长,生活经历单纯,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由于心理承受力、认识、思想境界等原因造成压力过度的现象。但由于缺少健康模式观念.缺乏自我心理保健知识,对出现的心理适应不良.不知道如何化解、疏导、调适、释放,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并不仅仅源于个人因素,必然有社会因素在起作用。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杜尔克姆所认为:“正是从自杀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才能找到个人自杀的根源与背景”因此,为有助于更全面有效地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探讨大学生自杀的社会原因是有必要的。

影响大学生自杀的社会因素有:社会转型,家庭环境,生活环境的变迁,社会隔离,社会感应和文化等。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其中某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接下来我会着重解释几个社会原因:

(1) 社会转型的影响

杜尔克姆在《自杀论》一书中强调自杀行为与社会集团和个人之间的结合度有关,提出社会整合力的强化转型,价值观念的变迁,社会失范现象的增加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旧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被否定,在这新旧交替之际,出现了社会规范的“盲区”,缺乏被普遍认可的社会规范的引导,人们感到无所适从,尤其对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时期的大学生而言,容易使他们的人生失去航标,助长厌世情绪,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 社会隔离的影响

在社会转型期间,由于社会规范的缺失,社会整合度也会随之降低。即人,集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关联程度,团结程度和和谐程度等降低,容易产生社会隔离。大学生的社会隔离主要有:

a.

b.

c.

(3) 社会感应的影响 与同龄群体的隔离 与社会大环境的隔离 生活环境的改变带来的隔离

社会感应“是自杀者的心态在具有类似体验的年轻人心中得到共鸣”。在社会感应的基础上容易产生模仿行为。有的同校大学生在不同时间选择同一地点,同一种方式自杀,这就是社会感应的影响。此外,研究表明,家庭中有自杀史的大学生较其他人更具自杀的危险性。因为这可能成为一些大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从而使他们在挫折面前选择自杀行为。

(4) 社会文化的影响

社会(名族)文化对大学生自杀的影响不是通过个人角度体现,而是体现在集体水平上。文化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因素主要有:

a.

b.

(5) 家庭问题 文化对自杀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士可杀不可辱”“取义成仁”。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社会思潮。许多大学生信奉“人既有生的权利,也有选择死亡的权利”。社会责任感差,只考虑自我。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由于现在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以及“四二一”式家庭的普遍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往往是以子女为中心,万事都为其做好而忽略了其棉对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曾有报道称一大学生因为不知道如何剥鸡蛋而挨饿,可见一些家庭对子女的宠溺到了何种程度。这种家教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有人帮自己做,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他们在面对问题表现得手足无措,缺少了长辈呵护的他们会感到恐慌甚至绝望,产生轻生的念头。

在了解了大学生自杀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后,我们应当采取些措施去帮助及开导他们。

建议与对策:要在学生中树立心理健康观,普及心理学知识,加强心理学教育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从观念上彻底实现躯体健康模式向躯体一心理一社会健康模式转变。组织人员撰写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知识教材、光盘,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心理疾病责在预防,预防重于治疗学校应在学生的人生重大应激事件发生时,如对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等问题,经常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干预,增强他们的承受力,降低不良反映,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病率。 建立心理筛查制度学校应该在每年的3月、9月份,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心理健康筛查活动,特别是在新生入学时应该开展心理筛查、心理选拔,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定工作重点,跟踪治疗防范。在“经常性”的工作中要引入心理学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要适应人的生理规律,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面对社会就业的竞争压力,教育学生在思想上要有心理准备。运用心理学知识打开学生的心扉,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盼什么,找准思想工作的切入点,思想工作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高校政治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校园营造和谐、有序的良好氛围。

利用现代网络工具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咨询热线,要定期、定时安排心理学专职老师担任值班,负责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解惑释疑,传授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心理疾病的表现、特征,克服心理疾病的方式、方法。特别是有精神抑郁症的学生,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面对自己眼前的困难和挫折,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来自社会各方面挑战。

【参考文献】

(1) 杜尔克姆《自杀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 方水镇《大学生自杀念头初探》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

(3) 霍书涛《社会因素与自杀》医学与社会,2001

(4)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5) 徐光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6) 张厚荣《大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 何兆雄《自杀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8) 王登峰《大学生心理卫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9) 邢利芳《我国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 2004

(10) 姚月红《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探析》当代青年研究 2000

大学生自杀原因的社会学分析及思考

潘铭嘉

(暨南大学商务英语系 2011056298)

摘要: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具体的生活事件作为导火索,又有个人心理原因,但其根源在于社会势力。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转型,家庭环境,生活环境的变迁,社会隔离,社会感应和文化等。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

“北理工一男生跳楼身亡”,“人大一女研究生跳楼身亡”„„

目前,大学生自杀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不是新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这条不归路来应对挫折。他们虽然走了,可是对家庭、学校、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却不会随他们生命的消逝而消失。他们对生命的漠视更是深深刺痛着人们的心,也引发了无数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天之娇子们一个个都选择以死解脱?他们那以生命的结束为特点的血的教训带给我们的除了一声叹息外还剩下什么呢?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具有一般个体青年期的心理特征和面临的心理问题,他们“内心动摇大,情绪的紧张程度一般较高,对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映:一时陷入被打败的悲痛里,一时又由于有希望昂首挺胸,一时又由失意而俯首顿足。情绪如此不稳定,是青年期心理的一个特征”。因此,调控这种具有两极性的情绪,是每个青年人能否顺利渡过青年期的条件之一。每个自杀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另一方面,大学生还具有比一般个体青年期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富有理想和抱负,期望值较高。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把自己目前的状况和个体角色协阋起来,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在心理上默默的承受着来自家庭、学习、就业、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和冲突需要他们去解决。由于青年期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使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反差,导致各种心理挫折,因而易于形成厌世心理。这些特征使得大学生的自杀行为表现与一般个体青年具有不同的规律性,因此,我们研究大学生的自杀问题,应当从大学生的自杀心理机制人手。

心理学认为,情绪失调往往导致人格障碍,而人格障碍又体现出情绪失调。情绪失调与人格障碍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抑郁、自卑、孤僻、悲观、鲁莽、急躁、多疑、狭隘、焦虑等等。

但容易引发自杀行为的主要情绪有以下几种:

(1) 抑郁

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部分学生在遇到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挫折、家庭的变故等刺激后,在心理上无力承受由此而来的压力出现的情绪反应,在行为上表现为丧失学习兴趣和工作动力,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拒绝交往,回避朋友,食欲减退、失眠等不良反应,大多数学生都有过这种消极情绪,但体验的时间比较短,随着时过境迁就消失了。但其中也有少数性格内向、孤僻、自尊心强、怀疑心重、承受挫折能力低的学生容易长期陷入抑郁状态.导致抑郁性精神症的出现。患者中有的可能认为人生无味而有过

自杀的念头,甚至采取过自杀行为。

(2) 悲观

悲观表现为个体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常常带着幼稚、消极的心理观察社会对待人生。当理想和现实一旦发生矛盾冲突时,便垂头丧气.自我否定,感到前途渺茫,最终对人生失去信心,走上厌世轻主的绝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青年期的主要心理矛盾之一。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活充满着希望,力图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如果看不到或者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败,就会自暴自弃,使自己陷入悲观的消极状态中,这种悲观的人生态度往往带来对生活、前途、社会的失望感,如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会走向自杀的道路。

(3) 自卑

自卑是因生理上的伤残、疾病或智力水平低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对自我认识所产生的消极态度。表现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低估自己,看不起自己,并认为自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抑郁沮丧,沉默寡言甚至自暴自弃。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已达2000万人,在社会上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的数量与日俱增,究其原因,除一部分人属于心理疾病原因造成的以外,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具有特殊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从大学生自杀行为上,我们就能看到普遍存在的社会性问题,也能看到它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现象。因此,社会对大学生自杀问题,决不可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大学生对社会变化的反映极其敏感,社会和校园内一些人图虚荣、讲攀比的不良现象也在影响着学生,因为家里贫困,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在经济上往往无能为力,一筹莫展。这就使他们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会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但如果不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出现。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常常不是单一的个例,而是同样的心理症状、甚至躯体症状在同。一时期出现在一部分人或一群人当中,只是程度不同、轻重不一,呈现群体发病的倾向。这是因为大学生处于集体环境,面对学习竞争、经济承受能力、就业压力的问题,使得心理从众、心理暗示因素易于发挥。

相关性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常常与他们的应激生活事件有关,应激生活事件是引起他们心理疾病的直接原因,如新生入学、老生毕业、学习压力、生活环境、就业问题、身体疾患、情感问题等,都是心理疾病的多发时期。对于大学生来说应激的生活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当事人对事件的认知评价态度,就是说,心理障碍的发生与当事人病前的性格特征有关在特定的人格基础上,对处在激烈的学习竞争、就业竞争和承担的经济压力之下,通过错误的认知和评价,认为该事件对自己的利益构成威胁,个体又难以控制事件产生的结果时,心理疾病的发生就难以避免了。对于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无疑于一颗颗隐形炸弹,加上缺乏正常的心理疏导和教育,使那些心理脆弱的大学生走向绝路。

大学生的人生旅途不长,生活经历单纯,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由于心理承受力、认识、思想境界等原因造成压力过度的现象。但由于缺少健康模式观念.缺乏自我心理保健知识,对出现的心理适应不良.不知道如何化解、疏导、调适、释放,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并不仅仅源于个人因素,必然有社会因素在起作用。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杜尔克姆所认为:“正是从自杀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才能找到个人自杀的根源与背景”因此,为有助于更全面有效地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探讨大学生自杀的社会原因是有必要的。

影响大学生自杀的社会因素有:社会转型,家庭环境,生活环境的变迁,社会隔离,社会感应和文化等。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其中某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接下来我会着重解释几个社会原因:

(1) 社会转型的影响

杜尔克姆在《自杀论》一书中强调自杀行为与社会集团和个人之间的结合度有关,提出社会整合力的强化转型,价值观念的变迁,社会失范现象的增加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旧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被否定,在这新旧交替之际,出现了社会规范的“盲区”,缺乏被普遍认可的社会规范的引导,人们感到无所适从,尤其对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时期的大学生而言,容易使他们的人生失去航标,助长厌世情绪,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 社会隔离的影响

在社会转型期间,由于社会规范的缺失,社会整合度也会随之降低。即人,集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关联程度,团结程度和和谐程度等降低,容易产生社会隔离。大学生的社会隔离主要有:

a.

b.

c.

(3) 社会感应的影响 与同龄群体的隔离 与社会大环境的隔离 生活环境的改变带来的隔离

社会感应“是自杀者的心态在具有类似体验的年轻人心中得到共鸣”。在社会感应的基础上容易产生模仿行为。有的同校大学生在不同时间选择同一地点,同一种方式自杀,这就是社会感应的影响。此外,研究表明,家庭中有自杀史的大学生较其他人更具自杀的危险性。因为这可能成为一些大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从而使他们在挫折面前选择自杀行为。

(4) 社会文化的影响

社会(名族)文化对大学生自杀的影响不是通过个人角度体现,而是体现在集体水平上。文化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因素主要有:

a.

b.

(5) 家庭问题 文化对自杀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士可杀不可辱”“取义成仁”。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社会思潮。许多大学生信奉“人既有生的权利,也有选择死亡的权利”。社会责任感差,只考虑自我。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由于现在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以及“四二一”式家庭的普遍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往往是以子女为中心,万事都为其做好而忽略了其棉对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曾有报道称一大学生因为不知道如何剥鸡蛋而挨饿,可见一些家庭对子女的宠溺到了何种程度。这种家教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有人帮自己做,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他们在面对问题表现得手足无措,缺少了长辈呵护的他们会感到恐慌甚至绝望,产生轻生的念头。

在了解了大学生自杀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后,我们应当采取些措施去帮助及开导他们。

建议与对策:要在学生中树立心理健康观,普及心理学知识,加强心理学教育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从观念上彻底实现躯体健康模式向躯体一心理一社会健康模式转变。组织人员撰写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知识教材、光盘,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心理疾病责在预防,预防重于治疗学校应在学生的人生重大应激事件发生时,如对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等问题,经常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干预,增强他们的承受力,降低不良反映,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病率。 建立心理筛查制度学校应该在每年的3月、9月份,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心理健康筛查活动,特别是在新生入学时应该开展心理筛查、心理选拔,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定工作重点,跟踪治疗防范。在“经常性”的工作中要引入心理学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要适应人的生理规律,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面对社会就业的竞争压力,教育学生在思想上要有心理准备。运用心理学知识打开学生的心扉,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盼什么,找准思想工作的切入点,思想工作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高校政治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校园营造和谐、有序的良好氛围。

利用现代网络工具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咨询热线,要定期、定时安排心理学专职老师担任值班,负责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解惑释疑,传授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心理疾病的表现、特征,克服心理疾病的方式、方法。特别是有精神抑郁症的学生,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面对自己眼前的困难和挫折,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来自社会各方面挑战。

【参考文献】

(1) 杜尔克姆《自杀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 方水镇《大学生自杀念头初探》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

(3) 霍书涛《社会因素与自杀》医学与社会,2001

(4)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5) 徐光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6) 张厚荣《大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 何兆雄《自杀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8) 王登峰《大学生心理卫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9) 邢利芳《我国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 2004

(10) 姚月红《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探析》当代青年研究 2000


相关文章

  • 哲学与人生专题论文
  • 摘要 在探索和认识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过程中,研究人员总是希望能够解释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即回答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或"为什么会如此"这类问题.事实上,也正是在挖掘了社会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之后,我们才 ...查看


  • 2014届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1
  • 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014届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本<指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进一 ...查看


  • 从[入殓师]解读日本人的生死观
  • 从<入殓师>解读日本人的生死观 一邵俊秋(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通226600) [摘要]日本电影<入殓师>的成功关键在于能够在超越宗教的前提下,以一种温暖.柔和.美丽而不失幽默 的方式,启发人们对"死 ...查看


  • 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选文中的生命教育研究
  •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选文中的生命教育研究 姓名:杨文英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指导教师:刘莉萱 20090501 摘要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灵动的生命,教育应该是一种直面 ...查看


  • 变态心理学论文综述
  • 抑郁症产生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原因分析及自我调试 论文综述 田凌宇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对抑郁症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自我调试的一些建议,为今后的因应激性生活事件而导致的抑郁症的人群得到帮助. 关键词: 抑郁症 应激性 ...查看


  • 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及生命教育研究
  • [摘要]生命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64名大学生的生命控制感.挫折应对方式和生命观进行调查,并试图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生命观生命教育 ...查看


  • 对当前中小学生生命教育论文
  • 对当前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摘要: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提升个体生命的质量与存在价值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中小学生精神的枯萎,生命价值观的扭曲.通过对生命教育的发展历史.生命教育内涵及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的探讨,对当前中 ...查看


  • 人类学家集锦
  •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年轻时的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 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1月1日)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创始人,法国 ...查看


  • 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研究
  • 学校代码 10530 学 号 [1**********]9 分 类 号 密 级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研究 学 位 申 请 人 田 丰 指 导 教 师 杜雄柏 教授 学 院 名 称 法 学 院 学 科 专 业 刑 法 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