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教科室 来源:排吾学校 日期:2009-10-9 阅读:144 次 http://hypwfz.xxycjy.cn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性》
研究方案
排吾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 课题的提出
为了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之目的,2002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变迁、竞争的加剧、民族的差异等,都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许多消积影响。目前,我国教育正逐渐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人格教育转变,如何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有效地解决独生女增多、性成熟提前、人际交往日趋复杂、社会适应性较差、民族之间的差异较大等教育难题,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心理卫生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尤其要注意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其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以开展并推广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作为身负“百年树人”这一千秋伟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实施《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方案后,我校将尽可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进行“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特点的差异”的研究工作,相信这将为我校的教育、教学起到积极向上的导向作用。如何在当前的形式下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的当代小学,这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正是以“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为引线,以小学1——6年级当中的汉族、苗族、土家族学生为观察样本,运用行动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调查法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解决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乐于学习,溶合学习;解决不同民族的学生在社会、家庭及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人际关往等问题,使学生认识自己,主动发展,积极沟通,增进交流,促进适应,铸造人格。以此拉近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搭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现代社会身与心健康的人才能称为之为一个健康的人,小学教育工须发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应以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精神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师为本的整合性原则。针对我校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实验和理论研究,有效指导广大小学教师把握不同民族学生的个别差异,深入教学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推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事业向前发展。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 总目标
1、 通过比较和借鉴国际国内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进行的小学生各个层面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性研究的成功课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小学1——6年级当中的汉族、苗族、土家族学生为观察样本,进行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性研究。
2、 全面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差异性研究的能力。
(二) 学生发展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的小学生。
(三) 教师发展目标
1、使老师变经验教学为科研教学,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能根据小学生当中不同民族的差异性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教育。
2、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教研能力,构建一支素质的小学生心理辅导教师的队伍。
五、本课题研究内容
1、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根据小学汉族、苗族、土家族学生的心理情况,对小学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认知领域及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差异性研究,从而氢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学校日常管理中。
2、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根据不同民族小学生的特点,开设心理健康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当、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内容体系。
3、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建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全方位进行差异性研究,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总结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开教育教学工作。
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该课题以行动法为主、辅之文献法和经验总结法、调查法。
1、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以及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2、行动法。有计划的将研究对象置于各种活动之中,对研究对象在有关活动中的表现通过电子文档做好记录,作为研究评估总结的依据。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反馈,并对研究工作进行调控。
4、问卷调查法。实验中,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研究,及时了解实验情况,掌握了解各种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七、本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8年 9月——2008年 12月为准备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主要采取文献法、调查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
主要任务有:
1、 成立研究小组,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 收集整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3、 完成课题申报报告和课题立项论证报告。
4、 完成前期现状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2009年 1月——2012年 7月为实验阶段
本课题正式立项后,将根据各方面的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内容、调整研究方案。分三个学年进行实验。
第一学年(2009年 1月——2010年 7月)广泛开展课题实验研究阶段。
对我校小学1——6年级当中的汉族、苗族、土家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活动,定期开展相关理论讲座,确定各个小组研究的小课题。
第二学年(2010年 9月——2011年 7月)灵活运用阶段。
完成各项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将成功的经验运用到实际教育中。
第三学年(2011年 9月——2012年 7月)总结提高与理论提升阶段。
深化实践研究,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结题报告和学术报告,接受总课题组的结题验收,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着手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第三阶段:2012年 9月——2012年 12月为课题完成、成果鉴定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 实验都是精心收集、整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
2、 撰写研究报告,优秀论文结集,教师研究个案结集。
3、 对实验中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做详细的定量、定性分析。
4、 总结课题成果,积累、保存实验过程中的经验。
5、 申请进行课题成果鉴定。
八、 本课题预期成果形式
1、 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
2、 影响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原因分析调查报告。
3、 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的实验探索论文结集。
4、 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差异性的个案结集。
5、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性的研究报告。
九、 课题研究的组织人员分工
课题组组长:石宜 (课题总体指挥)
课题组副组长:麻其龙 (总体指导研究工作)
课题组成员:
负责教育的理论培训:韩宗泽、吴勇兵
负责教育的理论培训:龙朝军
负责各种信息的统计:龙春林
负责撰写课题报告:龙志其
撰写课题开题、结题报告:吴胜斌
试验员:石智、彭利、向家群、吴惠章,各班班主任及辅导员。
作者:教科室 来源:排吾学校 日期:2009-10-9 阅读:144 次 http://hypwfz.xxycjy.cn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性》
研究方案
排吾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 课题的提出
为了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之目的,2002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变迁、竞争的加剧、民族的差异等,都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许多消积影响。目前,我国教育正逐渐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人格教育转变,如何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有效地解决独生女增多、性成熟提前、人际交往日趋复杂、社会适应性较差、民族之间的差异较大等教育难题,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心理卫生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尤其要注意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其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以开展并推广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作为身负“百年树人”这一千秋伟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实施《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方案后,我校将尽可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进行“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特点的差异”的研究工作,相信这将为我校的教育、教学起到积极向上的导向作用。如何在当前的形式下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的当代小学,这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正是以“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为引线,以小学1——6年级当中的汉族、苗族、土家族学生为观察样本,运用行动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调查法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解决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乐于学习,溶合学习;解决不同民族的学生在社会、家庭及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人际关往等问题,使学生认识自己,主动发展,积极沟通,增进交流,促进适应,铸造人格。以此拉近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搭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现代社会身与心健康的人才能称为之为一个健康的人,小学教育工须发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应以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精神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师为本的整合性原则。针对我校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实验和理论研究,有效指导广大小学教师把握不同民族学生的个别差异,深入教学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推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事业向前发展。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 总目标
1、 通过比较和借鉴国际国内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进行的小学生各个层面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性研究的成功课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小学1——6年级当中的汉族、苗族、土家族学生为观察样本,进行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性研究。
2、 全面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差异性研究的能力。
(二) 学生发展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的小学生。
(三) 教师发展目标
1、使老师变经验教学为科研教学,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能根据小学生当中不同民族的差异性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教育。
2、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教研能力,构建一支素质的小学生心理辅导教师的队伍。
五、本课题研究内容
1、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根据小学汉族、苗族、土家族学生的心理情况,对小学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认知领域及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差异性研究,从而氢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学校日常管理中。
2、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根据不同民族小学生的特点,开设心理健康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当、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内容体系。
3、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建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全方位进行差异性研究,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总结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开教育教学工作。
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该课题以行动法为主、辅之文献法和经验总结法、调查法。
1、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以及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2、行动法。有计划的将研究对象置于各种活动之中,对研究对象在有关活动中的表现通过电子文档做好记录,作为研究评估总结的依据。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反馈,并对研究工作进行调控。
4、问卷调查法。实验中,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研究,及时了解实验情况,掌握了解各种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七、本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8年 9月——2008年 12月为准备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主要采取文献法、调查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
主要任务有:
1、 成立研究小组,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 收集整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3、 完成课题申报报告和课题立项论证报告。
4、 完成前期现状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2009年 1月——2012年 7月为实验阶段
本课题正式立项后,将根据各方面的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内容、调整研究方案。分三个学年进行实验。
第一学年(2009年 1月——2010年 7月)广泛开展课题实验研究阶段。
对我校小学1——6年级当中的汉族、苗族、土家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活动,定期开展相关理论讲座,确定各个小组研究的小课题。
第二学年(2010年 9月——2011年 7月)灵活运用阶段。
完成各项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将成功的经验运用到实际教育中。
第三学年(2011年 9月——2012年 7月)总结提高与理论提升阶段。
深化实践研究,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结题报告和学术报告,接受总课题组的结题验收,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着手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第三阶段:2012年 9月——2012年 12月为课题完成、成果鉴定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 实验都是精心收集、整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
2、 撰写研究报告,优秀论文结集,教师研究个案结集。
3、 对实验中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做详细的定量、定性分析。
4、 总结课题成果,积累、保存实验过程中的经验。
5、 申请进行课题成果鉴定。
八、 本课题预期成果形式
1、 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
2、 影响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原因分析调查报告。
3、 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的实验探索论文结集。
4、 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差异性的个案结集。
5、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性的研究报告。
九、 课题研究的组织人员分工
课题组组长:石宜 (课题总体指挥)
课题组副组长:麻其龙 (总体指导研究工作)
课题组成员:
负责教育的理论培训:韩宗泽、吴勇兵
负责教育的理论培训:龙朝军
负责各种信息的统计:龙春林
负责撰写课题报告:龙志其
撰写课题开题、结题报告:吴胜斌
试验员:石智、彭利、向家群、吴惠章,各班班主任及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