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认识生字。 2、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

欢乐童年往日替

2、检查自学效果。

3、齐读生字词。

4、各自试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

6、分小节,理清脉落。 练习。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7、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2、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那两个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样?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

(3)小结。

第二小节

(!)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3)小结。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清波想起欢乐)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这句当中的

(3)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

第四小节

(1)这一小结有几句话?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

(2)

(3)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朗读,背诵,写字。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指导背诵。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朗读指导。

1、把握朗读感情的基调。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3、各人轻声试背。

4、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5、同座二人交替换背,听给一次。

6、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四、作业练习。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教师节那天,老师收到很多贺卡,你们知道是谁送给老师的吗?(学生说)对,是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送的。有他们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有自己买的。老师特别喜欢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贺卡。那天你们是怎样向老师祝贺的?

2、你们真是尊师爱师的好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她是谁?(学生说)这位老师在干什么呀?(学生说)同学们真好!老师为了培育学生,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熬了多少个夜晚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看看诗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尊师爱师的。(板书:6、一株紫丁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读课题)。

3、看了图,读了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为什么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快点拿起书来读读吧。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生读)

2、大家读得可真认真,那老师先来检查一下,词语有没有读正确了。谁来领着大家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读得真棒。一组开开小火车读给大家听听。这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准。

这儿还有几个儿化音的词,我们要把它读好了。(绿叶儿、脚尖儿)

3、读通课文:

还有同学想读吗?这么多!老师就满足你们的要求,我们再来读课文,这一次我们默读,用笔标好节序,不懂的地方学着老师的样子标上“?”,好吗?

才过了读准词语关,现在看看大家能不能过读通课文关,课文有五个小节,我们请五位同学来试试,其他小朋友也不能闲着,你们可是小评委,看看这五位同学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

4、现在,你们书上又多了哪几个小问号?有什么不懂的词吗?

三、细读课文

1、要解决这些疑问呀,还得细细读课文。谁来读第1小节?

现在,你们知道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了吧?你能用书上的句子说说吗?(板书:我们)

刚才有同学说不懂“浓绿”的意思,那我们一起来读读第1小节,边读边想象,“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子的?

(浓绿的小院也许种着一些蔬菜,有韭菜、白菜和香菜„„)

2、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浓绿的小院的呀?(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谁来做做踮起脚尖儿的动作?(学生做动作)你为什么要踮着脚尖呢?(不能打扰老师)原来是这

样,真是个好孩子。请你把这一节读一读。

评、读:能不能再轻一点,谁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试试。

3、现在,你们就是课文中的小朋友,你们的老师正在窗前备课呢,你们是怎样走进小院,怎样种这株紫丁香的呀?看着图,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4、你们真能干!老师的小院浓绿浓绿的,又有紫丁香的衬托,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飘进老师的屋子,你们说这小院美不美?

那我们就做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一小节

5、大家都把小院的美给读出来了,我们希望栽下这株紫丁香,好让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窗口和老师作伴,大家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啊!我们应该怎样读好第二节呀?谁来试试?

(1)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你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板书:夜夜做伴)

(2)谁知道夜夜是什么意思啊?(每天晚上)

谁知道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做哪些工作啊?

(是啊,老师每天晚上都在备课,学习,多辛苦啊!谁再来读读这一节,读好“夜夜”这个词,把这个意思读出来。)

谁也来读读这几句话。

我们一起来试试。

6、现在有紫丁香和老师作伴了,真好,你们希望紫丁香为老师做些什么呀?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

(1)交流:你听,你听,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那是我们给你唱歌,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师的一天要做哪些工作呀?(学生自由说)

老师一天要做这么多工作,真是非常吃力,非常疲倦)

你听,你听,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这是紫丁香在为老师唱歌呢。这种声音,非常动听,可能春蚕吃桑叶的声音,小朋友,你们觉得可能还像什么?(学生自由说) 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如果你是绿叶儿,你的声音这么动听,你要为老师唱些什么呀?(指名说)

那就请你来读读这一节?谁能读得更美?

一起来试试。

7、唱得多好听啊!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美不美?有多美?你能告诉我吗? (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 小朋友,假如你围在老师身边微笑着说话,会说些什么?

(板书:盛开笑脸)

小朋友刚才说不理解挂牵的意思,其实啊,只要给它个词就能明白了?想想,可以换成什么词呀?(牵挂,关心)

是啊,放寒假后开学了,我们班的张清影小朋友生病了没来,老师就很挂念你们,开学了就帮你们把拉下的课补上。这就是一种――挂牵。你还能举举这样的例子吗? 老师每时每刻都把小朋友牵挂在心,从课文中我们能体会到吗?

小朋友,你们心里对老师有怎样的感情呢?谁来读读这一节,表达出你对老师的感谢。

8、赛读:

其他小朋友想读吗?先自己在下面练习读一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加上动作也可以,你认为坐着读不起劲,你就站着读,同座位比着读都可以,好吗?

(学生活动)

听到同学们读的这么投入,边读边做动作,老师也想读一读,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老师范读,再指名读)

那就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咱们可以同座位一起读,一人读一节,好吗? 谁先来读给大家听?(指名一生读)

读的真亲切呀!这一次老师叫一个人到前面作动作读,其他同学轻声读,也可以作动作好吗?

9、大家读得多么有激情呀。夜深了,连那星星困得都眨眼睛,可我们的老师还在那灯下工作着,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工作的?(出示课件)

大家来想像一下,老师是怎样工作的?(想象说话)

10、你们说老师辛苦不辛苦?你能劝劝老师,让她早点休息吗?

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话。(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板书:飘进梦里)

谁也来读读这一小节,劝我们的老师快快休息。

11、现在谁来告诉大家,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会给老师带来什么呢?(想象说话)

(小朋友们看到老师太辛苦了,一工作就大半夜,所以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好让老师解除疲劳,更有精神地工作。

因为小朋友们看到老师太不容易了,想报答老师,关心老师,所以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好让老师累了看看花,还能闻到花的香味,就有好心情备课,就不觉得累了。)你们真是一个想象家,老师真是太佩服你们了!

三、小结课文,指导背诵全文。

1、读完课文,你再来看看这株紫丁香,觉得它怎么样?(觉得更美,更香了)(板书:美)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连起来读好这篇课文。(齐读课文)你们说这篇散文诗写得好不好?你们想记住它吗?你喜欢哪一节,就记住哪一节,自己先同桌练练背诵。现在,谁来背给大家听听?你的背诵真让大家觉得是美的享受。

2、结合练习,课外延伸:

书上的小朋友用这首美的诗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学生交流)课后,大家可以赞美老师的写的自己做的卡片上,送给老师,还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对老师说说,好吗?

四、写字

其实,老师最高兴的,就是看到小朋友的进步,书一次比一次读得好,字也要一天比一天写得好,今天,我们来学写三个字。

株:木字旁,右边是个朱。注意:中间一竖要写得挺拔,这株紫丁香才站得稳。 浓:左右结构,三点水。注意:右边的浓字一撇短,一捺长,但不能超过竖提。 困:谁来说笔顺,指挥老师写。注意,四四方方一个框,木字一捺变成点。

板书: 一株紫丁香 美

? ?

我们 夜夜做伴

沙沙唱歌

盛开笑脸

8.有趣的发现•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学习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

教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7 有趣的发现。 2、解题:“有趣”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要求:(1)标好小节号。(2)读准生字字音。(3)读通课文中的长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词。(出示下列词语)

有趣 达尔文 小岛 昆虫 翅膀

观察 比较 因为 生存 研究 重要

指名带读,正音后,再指名带读,开火车读。

(2)去拼音后,指名带读这些词语,开火车读。

(3)问: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出示第3自然段,重点指导读第二至第四句。

(4)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评议。

3、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问:你听明白了什么?

3、引导:达尔文是什么时候的人?达尔文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人?

4、给“著名”这个词找个近义词。

5、齐读这个小节。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读一读,巩固生字的字音。

2、你是怎么样记住每个生字的?指导分析生字的结构和偏旁。

上下结构——容、易、究。

左右结构——较、研。 半包围结构——达、存。 3、指导书写: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你能给这些生字组词或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5、集体书空这些生字。

6、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上完成《习字册》。

2、课后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读生字卡片。

2、扩词:达 岛 因 存

二、分析理解。

1、细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第一句中的达尔文干了什么? (3)第二句告诉我们达尔文发现了什么?

(4)换词练习:“要么„„要么„„”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5)出示挂图,看图说话练习。

2、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理解第1句。

“许多”说明了什么?“反复”说明了什么?“终于”说明了什么?

(3)理解第2、3句。

这里讲了几种昆虫?这些昆虫怎么样?

3、细读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2)本文中“有趣的发现‘指的是什么?

三、总结全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我们要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的精神。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

2、总结课文,使学生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3、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指名朗读课文。 2、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二、复述课文。

1、指导复述课文:教师指导复述课文的要求。主要内容只要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背诵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

4、同座位练习复述课文,互相纠正。

5、指名试着复述课文。

三、布置作业

1、课堂上完成“综合练习”本。

2、课后完成《同步测试》。

课堂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

究 ( ) 观 ( ) 校 ( ) 白 ( )

穷 ( ) 现 ( ) 较 ( ) 百 ( )

二、一字开花。

反 ( ) ( ) ( )

容 ( ) ( ) ( ) 存 ( ) ( ) ( ) 研 ( ) ( ) ( ) 三、生字回家。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9 小鹰学飞

小鹰 老鹰

大树上面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学无止境

大山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不断进取

更高的地方 总算会飞了吧 你往上看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外:朗读课文、默写字词。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 出示幻灯图片。

(1) 出示图一: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什么地方?

(2)出示图二: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了什么地方?

2、 设计悬念,引出新课。

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的呢?它飞到很高的天空后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3、 出示课题。

(1)

(2)

二、 板书:9 小鹰学飞 教学生字:鹰 初读课文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要求。

A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做好标记。

B 读第二遍,碰到生字重点拼读。

C 读第三遍,在难读的句子下画上曲线。

D读第四遍,标上自然段序号。

(2) 引导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 检查生字读音。

小鹰 跟着 摇摇头 不算 鼓起劲

拼命 急促 总算 吧 头顶

(2) 检查难读句子。

A 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先引导读好几个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领读全句,最后指名读句子。)

B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百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重点指导停顿)

(3)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B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三、 作业

1、 练读生字。

2、 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跟 (geng gen ) 劲 (jing jin )

总 (zong zhong ) 喘 (cuan chuan )

顶 (din ding ) 拼 (pin ping )

3、 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二、

(1)

(2)

(3) 细读训练 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 指名读第1、2两个自然段。 理解有关语句。 1、 学习第1、2自然段。

A 飞到大树上时,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树上面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B 小鹰说话时,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高兴、喊、啦)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用高兴、高兴的语气读)指名试读。

C “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飞行的本领还没有完全学会)

老鹰对小鹰这样说是什么目的?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要读出认真、亲切的语气)自由练读

d 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了,老鹰说这不算会飞。

2、 学习第3、4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理解有关词句。

A 小鹰和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山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B 指名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哪两个词要读得重些?为什么?

C 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么想?

指名读老鹰说的话。(“还”有仍然的意思,要重读)

(3)

(4) 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 小结:它们飞到大山的上空,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说它还没有真的会飞。

A 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板书:更高的地方)

B 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小了)

C 小鹰怎么会飞这么高的?从哪儿可以看出它很刻苦?(“鼓起劲、拼命、急促、喘气”) D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谦虚了)

E 指导读第5自然段。

“鼓起劲、拼命”要读重些。

“飞呀,飞呀”要读得慢些。

“急促地喘着气”和小鹰说的话要读出艰难的语气;小鹰说的话还要读出试探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F 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看到高空中还有几只鹰在盘旋)

理解“盘旋”。(环绕着飞)

小鹰会想什么?它会怎么去做?

(相机板书:总算会飞了吧 你往上看)

g 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3、 学习第5、6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3) 思考讨论。 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

三、 总结课文

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思考讨论:

(1)

(2) 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学过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 课堂练习

1、 口头扩词。

旋( )( )( ) 鼓( )( )( )

2、 用下列词语练习说话。

(1)跟着 (2)已经

五、 作业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指读黑板上的生字词。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 教学生字字形。

(1) 引导自学字形。

A 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数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容易错的地方重点记,感到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记。

B 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 检查自学情况。

A 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B 指名说说哪几个地方比较难记。

指:注意右边部分的笔顺。

旋:注意笔顺。

摇:左上角是“士”而不是“土”

算:中间是“目”不是“日”。

2、 指导写法。

(1)

(2) 摇、促、吧、指,左窄右宽。 鼓,左右等宽。

(3) 算、总,上中下三部分要写得紧凑。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三、 课堂练习

1、 组词。

促( ) 总( )

捉( ) 想( )

2、 读一读,再抄写。

跟着 飞行 急促 摇摇头

总算 头顶 盘旋 指了指

3、 填空。

(1)

(2) 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 )会飞啦!” 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 )会飞啦!”

(3) 小鹰( )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 )„„会飞了吧!”

小鹰只好( ),跟着老鹰( )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 ),大山也变得( )。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认识生字。 2、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

欢乐童年往日替

2、检查自学效果。

3、齐读生字词。

4、各自试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

6、分小节,理清脉落。 练习。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7、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2、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那两个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样?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

(3)小结。

第二小节

(!)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3)小结。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清波想起欢乐)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这句当中的

(3)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

第四小节

(1)这一小结有几句话?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

(2)

(3)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朗读,背诵,写字。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指导背诵。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朗读指导。

1、把握朗读感情的基调。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3、各人轻声试背。

4、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5、同座二人交替换背,听给一次。

6、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四、作业练习。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教师节那天,老师收到很多贺卡,你们知道是谁送给老师的吗?(学生说)对,是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送的。有他们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有自己买的。老师特别喜欢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贺卡。那天你们是怎样向老师祝贺的?

2、你们真是尊师爱师的好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她是谁?(学生说)这位老师在干什么呀?(学生说)同学们真好!老师为了培育学生,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熬了多少个夜晚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看看诗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尊师爱师的。(板书:6、一株紫丁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读课题)。

3、看了图,读了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为什么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快点拿起书来读读吧。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生读)

2、大家读得可真认真,那老师先来检查一下,词语有没有读正确了。谁来领着大家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读得真棒。一组开开小火车读给大家听听。这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准。

这儿还有几个儿化音的词,我们要把它读好了。(绿叶儿、脚尖儿)

3、读通课文:

还有同学想读吗?这么多!老师就满足你们的要求,我们再来读课文,这一次我们默读,用笔标好节序,不懂的地方学着老师的样子标上“?”,好吗?

才过了读准词语关,现在看看大家能不能过读通课文关,课文有五个小节,我们请五位同学来试试,其他小朋友也不能闲着,你们可是小评委,看看这五位同学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

4、现在,你们书上又多了哪几个小问号?有什么不懂的词吗?

三、细读课文

1、要解决这些疑问呀,还得细细读课文。谁来读第1小节?

现在,你们知道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了吧?你能用书上的句子说说吗?(板书:我们)

刚才有同学说不懂“浓绿”的意思,那我们一起来读读第1小节,边读边想象,“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子的?

(浓绿的小院也许种着一些蔬菜,有韭菜、白菜和香菜„„)

2、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浓绿的小院的呀?(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谁来做做踮起脚尖儿的动作?(学生做动作)你为什么要踮着脚尖呢?(不能打扰老师)原来是这

样,真是个好孩子。请你把这一节读一读。

评、读:能不能再轻一点,谁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试试。

3、现在,你们就是课文中的小朋友,你们的老师正在窗前备课呢,你们是怎样走进小院,怎样种这株紫丁香的呀?看着图,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4、你们真能干!老师的小院浓绿浓绿的,又有紫丁香的衬托,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飘进老师的屋子,你们说这小院美不美?

那我们就做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一小节

5、大家都把小院的美给读出来了,我们希望栽下这株紫丁香,好让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窗口和老师作伴,大家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啊!我们应该怎样读好第二节呀?谁来试试?

(1)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你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板书:夜夜做伴)

(2)谁知道夜夜是什么意思啊?(每天晚上)

谁知道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做哪些工作啊?

(是啊,老师每天晚上都在备课,学习,多辛苦啊!谁再来读读这一节,读好“夜夜”这个词,把这个意思读出来。)

谁也来读读这几句话。

我们一起来试试。

6、现在有紫丁香和老师作伴了,真好,你们希望紫丁香为老师做些什么呀?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

(1)交流:你听,你听,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那是我们给你唱歌,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师的一天要做哪些工作呀?(学生自由说)

老师一天要做这么多工作,真是非常吃力,非常疲倦)

你听,你听,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这是紫丁香在为老师唱歌呢。这种声音,非常动听,可能春蚕吃桑叶的声音,小朋友,你们觉得可能还像什么?(学生自由说) 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如果你是绿叶儿,你的声音这么动听,你要为老师唱些什么呀?(指名说)

那就请你来读读这一节?谁能读得更美?

一起来试试。

7、唱得多好听啊!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美不美?有多美?你能告诉我吗? (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 小朋友,假如你围在老师身边微笑着说话,会说些什么?

(板书:盛开笑脸)

小朋友刚才说不理解挂牵的意思,其实啊,只要给它个词就能明白了?想想,可以换成什么词呀?(牵挂,关心)

是啊,放寒假后开学了,我们班的张清影小朋友生病了没来,老师就很挂念你们,开学了就帮你们把拉下的课补上。这就是一种――挂牵。你还能举举这样的例子吗? 老师每时每刻都把小朋友牵挂在心,从课文中我们能体会到吗?

小朋友,你们心里对老师有怎样的感情呢?谁来读读这一节,表达出你对老师的感谢。

8、赛读:

其他小朋友想读吗?先自己在下面练习读一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加上动作也可以,你认为坐着读不起劲,你就站着读,同座位比着读都可以,好吗?

(学生活动)

听到同学们读的这么投入,边读边做动作,老师也想读一读,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老师范读,再指名读)

那就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咱们可以同座位一起读,一人读一节,好吗? 谁先来读给大家听?(指名一生读)

读的真亲切呀!这一次老师叫一个人到前面作动作读,其他同学轻声读,也可以作动作好吗?

9、大家读得多么有激情呀。夜深了,连那星星困得都眨眼睛,可我们的老师还在那灯下工作着,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工作的?(出示课件)

大家来想像一下,老师是怎样工作的?(想象说话)

10、你们说老师辛苦不辛苦?你能劝劝老师,让她早点休息吗?

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话。(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板书:飘进梦里)

谁也来读读这一小节,劝我们的老师快快休息。

11、现在谁来告诉大家,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会给老师带来什么呢?(想象说话)

(小朋友们看到老师太辛苦了,一工作就大半夜,所以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好让老师解除疲劳,更有精神地工作。

因为小朋友们看到老师太不容易了,想报答老师,关心老师,所以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好让老师累了看看花,还能闻到花的香味,就有好心情备课,就不觉得累了。)你们真是一个想象家,老师真是太佩服你们了!

三、小结课文,指导背诵全文。

1、读完课文,你再来看看这株紫丁香,觉得它怎么样?(觉得更美,更香了)(板书:美)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连起来读好这篇课文。(齐读课文)你们说这篇散文诗写得好不好?你们想记住它吗?你喜欢哪一节,就记住哪一节,自己先同桌练练背诵。现在,谁来背给大家听听?你的背诵真让大家觉得是美的享受。

2、结合练习,课外延伸:

书上的小朋友用这首美的诗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学生交流)课后,大家可以赞美老师的写的自己做的卡片上,送给老师,还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对老师说说,好吗?

四、写字

其实,老师最高兴的,就是看到小朋友的进步,书一次比一次读得好,字也要一天比一天写得好,今天,我们来学写三个字。

株:木字旁,右边是个朱。注意:中间一竖要写得挺拔,这株紫丁香才站得稳。 浓:左右结构,三点水。注意:右边的浓字一撇短,一捺长,但不能超过竖提。 困:谁来说笔顺,指挥老师写。注意,四四方方一个框,木字一捺变成点。

板书: 一株紫丁香 美

? ?

我们 夜夜做伴

沙沙唱歌

盛开笑脸

8.有趣的发现•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学习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

教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7 有趣的发现。 2、解题:“有趣”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要求:(1)标好小节号。(2)读准生字字音。(3)读通课文中的长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词。(出示下列词语)

有趣 达尔文 小岛 昆虫 翅膀

观察 比较 因为 生存 研究 重要

指名带读,正音后,再指名带读,开火车读。

(2)去拼音后,指名带读这些词语,开火车读。

(3)问: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出示第3自然段,重点指导读第二至第四句。

(4)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评议。

3、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问:你听明白了什么?

3、引导:达尔文是什么时候的人?达尔文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人?

4、给“著名”这个词找个近义词。

5、齐读这个小节。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读一读,巩固生字的字音。

2、你是怎么样记住每个生字的?指导分析生字的结构和偏旁。

上下结构——容、易、究。

左右结构——较、研。 半包围结构——达、存。 3、指导书写: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你能给这些生字组词或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5、集体书空这些生字。

6、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上完成《习字册》。

2、课后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读生字卡片。

2、扩词:达 岛 因 存

二、分析理解。

1、细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第一句中的达尔文干了什么? (3)第二句告诉我们达尔文发现了什么?

(4)换词练习:“要么„„要么„„”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5)出示挂图,看图说话练习。

2、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理解第1句。

“许多”说明了什么?“反复”说明了什么?“终于”说明了什么?

(3)理解第2、3句。

这里讲了几种昆虫?这些昆虫怎么样?

3、细读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2)本文中“有趣的发现‘指的是什么?

三、总结全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我们要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的精神。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

2、总结课文,使学生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3、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指名朗读课文。 2、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二、复述课文。

1、指导复述课文:教师指导复述课文的要求。主要内容只要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背诵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

4、同座位练习复述课文,互相纠正。

5、指名试着复述课文。

三、布置作业

1、课堂上完成“综合练习”本。

2、课后完成《同步测试》。

课堂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

究 ( ) 观 ( ) 校 ( ) 白 ( )

穷 ( ) 现 ( ) 较 ( ) 百 ( )

二、一字开花。

反 ( ) ( ) ( )

容 ( ) ( ) ( ) 存 ( ) ( ) ( ) 研 ( ) ( ) ( ) 三、生字回家。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9 小鹰学飞

小鹰 老鹰

大树上面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学无止境

大山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不断进取

更高的地方 总算会飞了吧 你往上看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外:朗读课文、默写字词。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 出示幻灯图片。

(1) 出示图一: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什么地方?

(2)出示图二: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了什么地方?

2、 设计悬念,引出新课。

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的呢?它飞到很高的天空后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3、 出示课题。

(1)

(2)

二、 板书:9 小鹰学飞 教学生字:鹰 初读课文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要求。

A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做好标记。

B 读第二遍,碰到生字重点拼读。

C 读第三遍,在难读的句子下画上曲线。

D读第四遍,标上自然段序号。

(2) 引导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 检查生字读音。

小鹰 跟着 摇摇头 不算 鼓起劲

拼命 急促 总算 吧 头顶

(2) 检查难读句子。

A 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先引导读好几个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领读全句,最后指名读句子。)

B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百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重点指导停顿)

(3)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B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三、 作业

1、 练读生字。

2、 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跟 (geng gen ) 劲 (jing jin )

总 (zong zhong ) 喘 (cuan chuan )

顶 (din ding ) 拼 (pin ping )

3、 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二、

(1)

(2)

(3) 细读训练 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 指名读第1、2两个自然段。 理解有关语句。 1、 学习第1、2自然段。

A 飞到大树上时,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树上面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B 小鹰说话时,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高兴、喊、啦)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用高兴、高兴的语气读)指名试读。

C “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飞行的本领还没有完全学会)

老鹰对小鹰这样说是什么目的?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要读出认真、亲切的语气)自由练读

d 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了,老鹰说这不算会飞。

2、 学习第3、4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理解有关词句。

A 小鹰和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山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B 指名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哪两个词要读得重些?为什么?

C 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么想?

指名读老鹰说的话。(“还”有仍然的意思,要重读)

(3)

(4) 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 小结:它们飞到大山的上空,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说它还没有真的会飞。

A 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板书:更高的地方)

B 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小了)

C 小鹰怎么会飞这么高的?从哪儿可以看出它很刻苦?(“鼓起劲、拼命、急促、喘气”) D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谦虚了)

E 指导读第5自然段。

“鼓起劲、拼命”要读重些。

“飞呀,飞呀”要读得慢些。

“急促地喘着气”和小鹰说的话要读出艰难的语气;小鹰说的话还要读出试探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F 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看到高空中还有几只鹰在盘旋)

理解“盘旋”。(环绕着飞)

小鹰会想什么?它会怎么去做?

(相机板书:总算会飞了吧 你往上看)

g 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3、 学习第5、6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3) 思考讨论。 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

三、 总结课文

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思考讨论:

(1)

(2) 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学过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 课堂练习

1、 口头扩词。

旋( )( )( ) 鼓( )( )( )

2、 用下列词语练习说话。

(1)跟着 (2)已经

五、 作业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指读黑板上的生字词。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 教学生字字形。

(1) 引导自学字形。

A 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数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容易错的地方重点记,感到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记。

B 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 检查自学情况。

A 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B 指名说说哪几个地方比较难记。

指:注意右边部分的笔顺。

旋:注意笔顺。

摇:左上角是“士”而不是“土”

算:中间是“目”不是“日”。

2、 指导写法。

(1)

(2) 摇、促、吧、指,左窄右宽。 鼓,左右等宽。

(3) 算、总,上中下三部分要写得紧凑。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三、 课堂练习

1、 组词。

促( ) 总( )

捉( ) 想( )

2、 读一读,再抄写。

跟着 飞行 急促 摇摇头

总算 头顶 盘旋 指了指

3、 填空。

(1)

(2) 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 )会飞啦!” 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 )会飞啦!”

(3) 小鹰( )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 )„„会飞了吧!”

小鹰只好( ),跟着老鹰( )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 ),大山也变得( )。


相关文章

  • 五年级语文试题库[6]
  •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WORD版 http://www.docin.com/p-534894762.html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期末试题(试卷) http://www.docin.com/p-534894689.html 苏教版 ...查看


  • 大中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 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 ...查看


  •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
  • 与"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相关的推广 一年级语文学习,题不会做?学而思网校来帮你! 思维培养,第一讲免费,与100万学生一起学习!提供海量习题集,复习直播课,立即免费注册! http://www.xueersi.com 初 ...查看


  • 中小学英语文章和书籍 3
  •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8 句型转换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period3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 ...查看


  • 1-6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 一年级数学上册目录(青岛版) 一.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郭 香(含单元 题及期中题审定) 二.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与比较┉┉┉┉┉┉┉┉┉┉┉┉┉┉邢现伟(含单元 题及期中审定) 五.三.走进花果山 -- ...查看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 ...查看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查看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作文:父母的爱
  • 有人说,父母的爱像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伟大.而我却说,父母的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当我生病的时候,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当我学习有困难的时候,父母会细心地给我讲解:当我犯错误的时候,父母耐心地给我讲道理.而这几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父 ...查看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建议书:建议书范文七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作文汇总包含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等,请看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建议书:建议书范文七. 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查看


  • [转载]中小学生各单元作文大全
  • 中小学生各单元作文大全> 生命里的温暖欢迎您光临 博客留言 进入主页 我的日志 我的相册 进入微博 小学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一单元-课余生活 第二单元-熟悉的人 第三单元-秋天的画 第四单元-观察日记 第五单元-我最想告诉你 第六单元- ...查看


热门内容